立夏这天早上,天还没亮,杭州总院的厨房里就传来了轻微的响动。六岁的萧念桃踮着脚,从书架上拿下一本蓝色封面的小本子 —— 这是软桃特意为他写的 “童蒙药膳笔记”,里面记着简单药膳的做法,还有他学过的食材辨别技巧。今天,他要瞒着爹娘,独立做一道 “小米红枣粥”,作为给他们的立夏礼物。
“小米要泡一个时辰,红枣要去核……” 念桃小声念着笔记上的内容,从米缸里舀出一小碗小米,放进清水里泡着。他搬来一个小板凳,站在上面,才能够到水龙头。水有点凉,他的小手缩了一下,却还是坚持把小米洗干净,泡在碗里。
接下来是处理红枣。念桃从竹篮里拿出几颗红枣,放在案板上,拿起小刀子,想把红枣切开去核。可是红枣有点滑,他切了好几次,才把一颗红枣切开,不小心还把手指划了一下,渗出一点血。他赶紧从兜里掏出一个创可贴(昨天软桃给他的,让他放兜里备用),偷偷贴在手指上,不让别人看见。
“不能让爹娘知道我受伤了,不然他们会担心的。” 念桃小声对自己说,继续小心地给红枣去核。虽然有的红枣核没去干净,有的红枣被切得稀碎,但他还是坚持把所有红枣都处理好,放进碗里。
等小米泡好,天已经亮了。念桃搬来小板凳,站在迷你灶台前,把小米和红枣放进迷你铁锅里,加了适量的水。他记得笔记上写 “煮小米粥要加足量的水,不然会煮糊”,所以特意多放了一点水。
他点上火,柴火很小,刚好能让锅里的水慢慢升温。煮了一会儿,小米开始膨胀,粥变得有点稠。念桃想起软桃教他的 “要时不时搅一搅,防止糊底”,就拿着小勺子,小心地搅着锅里的粥。
可是他的力气太小,搅得不均匀,锅底还是有点糊了,冒出一点点焦味。念桃急了,赶紧加了一点热水,又加快了搅拌的速度,焦味才慢慢散掉。
“没关系,再煮一会儿就好,爹娘不会怪我的。” 念桃给自己打气,继续守在灶台边,时不时搅一搅粥,加一点热水,生怕粥又煮糊。
软桃醒来时,没看到念桃,心里有点着急,刚走到厨房门口,就闻到一股淡淡的小米香。她推开门,看到念桃站在小板凳上,正拿着小勺子搅锅里的粥,小脸上满是认真,手指上还贴着一个创可贴。
“念桃,你怎么这么早起来煮粥?” 软桃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看到他手指上的创可贴,心里一紧,“手怎么了?是不是切红枣的时候划伤了?”
念桃看到软桃,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娘,我想给你和爹做立夏礼物,煮小米红枣粥。我不小心切到手指了,但是不疼……”
软桃蹲下来,轻轻撕掉创可贴,看到一道小小的伤口,已经不流血了。她心疼地吹了吹,拿出新的创可贴帮他贴上:“以后做膳要告诉娘,不能一个人偷偷做,受伤了怎么办?”
“我想自己做,证明我能行,” 念桃小声说,“娘,粥有点糊,还很稀,红枣也没煮透,是不是不好吃?”
“不会,” 软桃笑着说,“这是念桃第一次独立做的粥,不管怎么样,娘都觉得好吃。你看,粥里有你的心意,比什么都重要。”
萧璟渊也醒了,走进厨房,看到锅里的粥,又看了看念桃,笑着说:“咱们念桃长大了,会给爹娘做粥了,爹可要好好尝尝。”
念桃赶紧盛了两碗粥,递给软桃和萧璟渊。粥确实有点稀,红枣还有点硬,锅底还有一点点焦味,但软桃和萧璟渊却吃得格外香。
“好吃,” 萧璟渊喝了一口,笑着说,“比爹第一次做的粥好吃多了,爹第一次做粥,把水放少了,煮成了小米饭。”
念桃听了,忍不住笑了:“爹也会做错呀?”
“当然啦,” 萧璟渊说,“谁都有第一次,重要的是愿意尝试,还愿意坚持。念桃今天做得很好,下次咱们一起做,娘教你怎么控制水量,怎么让红枣煮得更透,好不好?”
“好!” 念桃点点头,又盛了一碗粥,自己喝了起来。虽然粥有点不好吃,但他却觉得格外香,因为这是他自己做的,还得到了爹娘的表扬。
软桃看着念桃认真喝粥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她对萧璟渊说:“咱们以后每周三设一个‘独立膳日’,让念桃自己选一道简单的膳,自己做,咱们在旁边看着,有问题再指导他,这样他才能慢慢学会独立做膳。”
萧璟渊点点头:“好主意,这样既能让念桃锻炼,又能保证他的安全,还能让他感受到做膳的乐趣。”
念桃听了,兴奋地说:“娘,爹,那下周的‘独立膳日’,我要做鸡蛋羹,我在学校里学过,我肯定能做好!”
“好,” 软桃笑着说,“娘相信你,肯定能做好。”
阳光透过厨房的窗户,洒在迷你灶台上,锅里的小米红枣粥还冒着热气,香气满溢。软桃知道,念桃的独立做膳之路,从这碗有点稀、有点糊的小米粥开始,正一步步往前走。虽然会有失误,会有受伤,但只要有家人的陪伴和鼓励,他一定能慢慢成长,成为一个能独立做膳、能传承家族手艺的小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