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这天,纽约唐人街的 “江南药膳馆” 正式开业。周虎(从南洋调至纽约)站在店门口,看着挂起的红灯笼和 “江南药膳” 的木牌,心里满是感慨 —— 这是江南药膳在美洲的第一家正式分店,从前期调研到筹备,花了整整三个月,终于要和客人见面了。
分店的装修延续江南风格,却也融入了美洲元素:墙上挂着江南水乡的画作,旁边却摆着美洲印第安人的手工陶罐(装干货用);后厨的透明窗口前,既贴着江南的 “食材辨别图”,又贴着美洲的 “火鸡处理步骤”。周虎笑着说:“要让华人客人找到家乡味,也要让本地客人觉得亲切。”
菜单是周虎按软桃的建议,结合美洲口味调整的:用本地常见的火鸡肉替代部分羊肉(美洲火鸡肉多、价格低,且肉质鲜嫩),推出 “火鸡当归汤”(当归温补,适配火鸡肉的清淡);用墨西哥辣椒替代部分江南辣椒(更符合美洲人偏辣的口味),做 “辣炒火鸡丁”;用美洲的玉米替代部分小米,做 “玉米莲子粥”(玉米甜润,增加粥的口感)。
开业当天,唐人街的华人纷纷来捧场。老华侨陈爷爷点了一碗 “火鸡当归汤”,尝了一口,眼眶有点红:“这汤的味道,像我小时候在江南喝的羊肉汤,多少年没尝到了!” 周虎笑着说:“陈爷爷,这汤用的是美洲的火鸡肉,加了江南的当归,既合本地食材,又有家乡味,您常来喝。”
本地客人也不少,来自墨西哥的玛利亚点了一份 “辣炒火鸡丁”,吃了一口,辣得直点头:“太好吃了!辣椒的味道很正宗,鸡肉也嫩,还有一股特别的香味(当归),是什么调料?” 周虎解释:“这是江南的当归,能补身体,您要是喜欢,下次可以试试‘火鸡当归汤’,更滋补。”
分店还设了 “江南文化角”,展示软桃母亲的旧食谱复刻本、《江南药膳集》多语种版本,还有从江南运来的竹制厨具。孩子们围着文化角,好奇地摸竹勺、看食谱,周虎的徒弟小张就给他们讲 “江南药膳的故事”,比如 “软桃姑娘怎么从江南来,怎么把药膳传到美洲”,孩子们听得入迷。
开业前三天,分店推出 “开业福利”:消费满 50 美元赠 “江南桂花酥”,关注分店公众号赠 “迷你药膳手册”(中英双语)。福利吸引了不少客人,每天客流都爆满,周虎不得不加派人手,延长营业时间。
运营一周后,周虎收集客人反馈,发现 “火鸡当归汤”“玉米莲子粥” 很受欢迎,但 “辣炒火鸡丁” 的辣椒味对部分华人客人来说太辣。他立刻调整:推出 “微辣”“中辣”“特辣” 三个版本,让客人按需选择;还在 “火鸡当归汤” 里加了少许江南的黄酒,增加鲜味,客人反馈更好了。
软桃在杭州远程关注着纽约分店的运营,周虎每天给她发营业额报表和客人反馈。看到 “火鸡当归汤” 日均销量超 200 碗,软桃笑着对萧璟渊说:“周虎做得很好,把本地食材和江南药膳结合得很好,美洲市场算是打开了。” 萧璟渊点点头:“我已经联系了纽约的华人商会,让他们帮忙宣传;还计划下个月在洛杉矶再开一家分店,复制纽约的成功经验。”
纽约的夜晚,分店的灯光温暖明亮,客人的笑声和药膳的香气飘出窗外,融入唐人街的烟火气里。周虎站在后厨,看着伙计们忙碌的身影,想起软桃说的 “用心做膳,真诚待人”,心里满是笃定 —— 不管在南洋、欧洲还是美洲,只要守住这份初心,江南药膳就能在异国他乡扎根、生长,温暖每一个靠近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