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澈刚放下酒杯,手机就响了,是王采购打来的。他赶紧接起:“王经理,刚想给你打过去,咱们新厂房开工了,产能没问题。”
“阿澈,跟你说个急事,”王采购的声音有点急,“零食节的活动提前了,下周三就开始,不是原定的下月初。我这边统计了下,需要一千箱大包装,五万包小包装,你那边能赶出来不?”
阿澈心里咯噔一下,一千箱大包装是以前半个月的量,五万包小包装更是平时一周的产出,现在只剩六天时间,确实有点紧。但他没犹豫,一口答应:“能!王经理你放心,下周二之前肯定给你送过去。”
“太好了,”王采购松了口气,“这次零食节我们很重视,脆片是主推产品,你可千万别掉链子。货款我先打一半给你,剩下的送货后结清。”
“行,没问题,我现在就安排生产。”阿澈挂了电话,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
众人见他神色不对,张大姐先开口:“老板,咋了?是不是订单出问题了?”
“惠民超市的零食节提前了,”阿澈说,“要一千箱大包装,五万包小包装,下周二交货。咱们得加班赶货了。”
“这么多?”孙超吃了一惊,“平时咱们一天也就烤两百斤原料,出个一百多箱大包装,五万包小包装得装到啥时候?”
“所以得加班,”阿澈说,“从今天开始,早上七点上班,晚上八点下班,中午还是休息一小时。晚上我管饭,加班工资按双倍算,干得好再加奖金。大家有没有意见?”
“没意见!”众人齐声回答,赵亮第一个说,“老板,我年轻,熬得住,多干点活没事。”
王秀兰也说:“我家离得近,加班不怕,能多挣点钱挺好。”
“行,那吃完饭咱们就开工,”阿澈说,“老林,你跟赵亮、刘勇说下,三台烤箱全部开起来,原料不够我让李根再去进一批。张大姐,你们五个包装工得加快速度,尽量跟上烤制的节奏。孙超、张强,你们送货的同时,抽空也来帮忙搬箱子、打包。王小虎、李阳,你们负责原料加工和成品入库,别乱了顺序。”
“好嘞!”众人答应着,赶紧扒拉完剩下的饭,各自忙活去了。
阿澈给李根打了电话:“李根,你赶紧去面粉厂、油厂和调料商那里,再进一批原料,面粉五十袋,油二十桶,调料每种口味多进五份,越快越好。”
“收到,老板,我现在就去。”李根挂了电话,拿起车钥匙就往外走。
车间里很快恢复了热火朝天的景象,三台烤箱同时运转,温度升高,脆片的香味飘得老远。老林盯着旧机器,时不时调整一下温度,嘴里念叨:“新机器就是给力,一次能烤五十斤,比旧的快多了。”
赵亮和刘勇各管一台新机器,两人已经熟练了操作流程,原料倒进去,调好温度和时间,就盯着仪表盘,不敢有半点马虎。刘勇以前在饼干厂干过,对烤箱很熟悉,他跟赵亮说:“咱们每隔三分钟就看看,别烤过了,脆片烤老了就卖不出去了。”
“嗯,我记住了。”赵亮点点头,眼睛紧紧盯着烤箱门。
包装区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五个人坐成一排,面前堆着刚烤好的脆片和小包装。张大姐手脚最快,一边装一边喊:“大家加把劲,别让脆片堆着,凉了就不脆了。”
王秀兰和李婷虽然入职时间短,但进步很快,尤其是李婷,手巧得很,装包装的速度已经快赶上陈小花了。她一边装一边记口味,红色麻辣、黄色原味、绿色海苔、紫色番茄、棕色烧烤,一点都没混过错。
孙超和张强送完上午的常规订单,回来就直奔包装区帮忙。孙超拿起箱子,把装好的小包装往里放,每箱放两百包,放完就封箱,张强则负责把封好的箱子搬到成品区,按口味分类放好。
“张哥,你歇会儿,我来搬。”李阳见张强搬得满头大汗,递给他一瓶水。
“没事,我年轻力壮,这点活不算啥。”张强喝了口水,又继续搬箱子。
王小虎负责把原料倒进机器里粉碎,以前是手动,现在新厂房装了电动粉碎机,省了不少力。他一边操作一边说:“这机器真好用,以前粉碎五十斤原料得半小时,现在十分钟就搞定了。”
阿澈也没闲着,一会儿去烤制区看看温度,一会儿去包装区看看进度,还要时不时接客户的电话。有几个小超市听说他们扩大产能了,也纷纷加订单,阿澈都记下来,跟惠民超市的订单分开安排,优先保证零食节的供货。
下午三点多,李根拉着原料回来了,面粉、油、调料堆满了仓库。“老板,原料都拉回来了,够咱们用几天了。”
“好,辛苦你了,”阿澈说,“你歇会儿,等下跟王小虎一起加工原料,尽量多准备点,晚上加班能省点时间。”
“行。”李根擦了擦汗,喝了瓶水就去帮忙了。
玲玲负责记账和做饭,下午五点多就去厨房忙活,晚上要给大家做顿好的,补充体力。她炖了鸡汤,炒了四个菜,还有一大盆米饭。
晚上七点,众人停下手里的活,去厨房吃饭。鸡汤的香味飘满了整个厂房,大家都饿坏了,拿起碗就开始吃。
“玲玲,你做的鸡汤真鲜,比我家里做的还好吃。”王秀兰说。
“好吃就多喝点,”玲玲笑着说,“晚上还要加班,得多吃点。”
阿澈喝了碗鸡汤,感觉浑身都有力气了。他看了看进度表,今天已经烤了八百斤原料,出了三百多箱大包装,一万五千包小包装,照这个速度,六天时间应该能完成订单。
“大家吃快点,吃完再干两小时,争取今天能多赶点活。”阿澈说。
众人加快了吃饭的速度,半小时就吃完了,又回到车间继续干活。晚上的厂房里灯火通明,机器声、包装声、搬箱子的声音混在一起,格外热闹。
赵亮和刘勇轮流盯着烤箱,一人看两台,另一人休息十分钟,这样能保持精力。老林年纪大了,阿澈让他九点就下班,剩下的活让赵亮和刘勇盯着。
“老板,我没事,还能再干会儿。”老林说。
“不行,你年纪大了,不能熬夜,”阿澈说,“明天还得早起,你早点回去休息,这里有我们呢。”
老林拗不过阿澈,只好收拾东西下班了。
晚上十点,阿澈让众人停下手里的活:“今天就到这吧,大家都累了,回去好好休息,明天早点来。”
“好,老板。”众人答应着,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里很有干劲。
张强揉了揉胳膊:“老板,我今天搬了一百多箱,感觉胳膊都酸了,但挺充实的。”
“辛苦你了,”阿澈说,“明天我让李阳多帮你点。”
众人陆续离开,阿澈和玲玲留下来收拾车间,检查机器和门窗。玲玲说:“老板,今天进度不错,照这样下去,肯定能按时交货。”
“嗯,大家都很给力,”阿澈说,“就是让大家加班太辛苦了,等订单完成了,我给大家放两天假,再发点奖金。”
锁好门,已经快十一点了,阿澈骑着电动车送玲玲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去。路上没什么人,只有路灯照着路,他心里很踏实,虽然累,但看着厂子一步步走上正轨,再累也值得。
接下来的几天,众人都按照加班的节奏干活,每天早出晚归,进度也在稳步推进。第三天晚上,阿澈算了下,已经完成了四百箱大包装,两万五千包小包装,一半的订单完成了,心里松了口气。
第四天早上,出了点小意外。赵亮在操作新机器的时候,突然听到“咔嚓”一声,机器停了。他赶紧喊:“林师傅,机器坏了!”
老林赶紧跑过去,检查了一下:“好像是加热管烧了,得换个新的。”
阿澈也跑了过来:“能修吗?多久能修好?”
“加热管得从供应商那里调货,”老林说,“我给供应商打个电话,让他们赶紧送过来,估计得下午才能到。”
“这可麻烦了,”阿澈皱起眉头,“少一台机器,进度就得慢下来。”
“老板,要不我和刘勇轮流用另外两台机器,多烤几批?”赵亮有点不好意思,觉得是自己操作不当。
“跟你没关系,机器用久了总会出问题,”阿澈说,“老林,你赶紧给供应商打电话,让他们尽快送货,越快越好。剩下的两台机器,你和刘勇、赵亮三人轮流烤,尽量别耽误进度。”
“好。”老林赶紧给供应商打电话,对方说中午就能把加热管送过来,下午就能修好。
阿澈松了口气,只要下午能修好,影响就不大。他让王小虎和李根多加工点原料,等机器修好了,就能马上开工。
中午,供应商准时把加热管送来了,老林吃完饭就开始修机器。赵亮在旁边帮忙递工具,老林说:“你看着点,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你也能自己修。”
“好,谢谢林师傅。”赵亮认真地看着,把步骤记在心里。
下午两点,机器修好了,试了试,没问题。赵亮赶紧把原料倒进去,机器又正常运转起来。阿澈说:“幸好修得快,没耽误多少时间。”
第五天,又出了个小插曲。王秀兰在装包装的时候,不小心把两包麻辣味的装进了原味的箱子里,被张大姐发现了。张大姐赶紧把那箱包装拆开,重新装。
“妹子,你咋这么不小心?”张大姐说,“这要是送出去,客户投诉就麻烦了。”
王秀兰脸有点红:“对不起姐,我刚才有点走神了,下次一定注意。”
阿澈正好过来,看到这一幕,没批评她,只是说:“装包装的时候别着急,慢慢装,宁慢勿错。咱们的脆片口碑好,可不能因为这点小事砸了招牌。”
“知道了老板,我以后一定仔细。”王秀兰说。
从那以后,众人干活更仔细了,包装区每箱装好后,都会互相检查一遍,确保没问题。
第六天,也就是下周一,订单已经完成了九百箱大包装,四万八千包小包装,只剩下一百箱大包装和两千包小包装,明天就能完成。
阿澈很高兴,晚上让玲玲做了顿丰盛的,还买了啤酒,让大家放松一下。吃饭的时候,阿澈说:“明天再干一天,订单就能完成了,大家再加把劲,后天给大家放两天假,奖金也少不了。”
“太好了!”众人都很高兴,连续加班这么多天,早就想休息了。
周日早上,众人干劲更足了,争取早点完成订单。上午十点,一百箱大包装和两千包小包装全部完成,订单按时完成了!
“太好了!”阿澈举起手机,拍了张成品堆成山的照片,发给王采购,“王经理,订单全部完成了,明天一早给你送货。”
王采购很快回复:“太好了,阿澈,辛苦你了,明天早上九点送到就行。”
众人都欢呼起来,李婷蹦了起来:“终于完成了,可以休息了!”
“大家都辛苦了,”阿澈说,“今天下午不用加班了,早点下班休息,明天送完货,后天开始放假,奖金我明天发给大家。”
“谢谢老板!”众人都很开心,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
下午,众人收拾了一下车间,把成品分类放好,就陆续下班了。阿澈和孙超、张强一起,把明天要送的货清点好,记清楚数量,确保没问题。
晚上,阿澈没让玲玲做饭,带着众人去镇上的饭店吃了一顿,大家喝了点酒,聊得很开心。张强说:“老板,跟着你干有奔头,以后厂子扩大了,我还跟着你。”
“放心,只要大家好好干,厂子肯定会越来越好,”阿澈说,“以后咱们还要开分店,做更多口味的脆片,让更多人吃到咱们的脆片。”
吃完饭,已经快九点了,众人各自回家休息,阿澈也回去了,心里很放松,这几天的辛苦没白费,按时完成了订单,还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第二天早上八点,孙超和张强就开始装货,一千箱大包装和五万包小包装,装满了两辆货车。阿澈跟着一起去送货,惠民超市的仓库早就做好了准备,众人一起把货卸下来,王采购亲自过来清点数量。
“数量没错,”王采购检查完,满意地说,“阿澈,你这效率真高,以后咱们长期合作,我还得多给你介绍客户。”
“谢谢王经理,”阿澈说,“以后有订单随时找我,保证质量和供货。”
送完货,回到厂里,阿澈给众人发了奖金,每人多发了两千块,众人都很高兴。“明天开始放假两天,大家好好休息,出去玩玩,”阿澈说,“后天正常上班。”
“好嘞!”众人拿着奖金,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厂里一下子安静下来,阿澈和玲玲收拾了一下办公室,玲玲说:“老板,你也该好好休息休息,这几天你也没睡好。”
“嗯,”阿澈说,“等放假回来,咱们再规划规划,看看能不能再开发点新口味,拓展点新客户。”
玲玲点点头:“我已经想了几个新口味,比如芝士味、芥末味,到时候咱们试试。”
“好,等上班了就试试,”阿澈说,“你也早点回去休息,放假好好玩玩。”
锁好门,阿澈一个人走在厂里,看着新厂房、新机器,还有堆在仓库里的原料和成品,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阿澈脆片厂的路还很长,以后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但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两天假期很快就过去了,众人都精神饱满地回到厂里上班。阿澈召集大家开了个会:“这次零食节的订单圆满完成了,大家都辛苦了。接下来,咱们有两个任务,一是开发新口味,二是拓展新客户。玲玲已经想了几个新口味,今天咱们就试试,烤出来大家尝尝,好吃就批量生产。”
“好!”众人都很期待。
会后,玲玲把准备好的新调料拿出来,芝士味和芥末味。老林按照配方,调好了原料,放进烤箱里烤。十二分钟后,新口味的脆片烤好了,众人围过来尝了尝。
“芝士味的真好吃,很浓郁!”李婷说。
“芥末味的有点冲,但很开胃,应该有人喜欢。”孙超说。
众人都觉得两个新口味不错,阿澈决定:“那就批量生产,先各生产一百箱,送点样品给各个超市,看看销量怎么样。”
接下来的日子,厂子恢复了正常的上班时间,众人一边生产常规口味的脆片,一边生产新口味的。阿澈让孙超和张强送样品的时候,顺便跟超市谈合作,推广新口味。
惠民超市的零食节很成功,阿澈脆片卖得很好,王采购又给阿澈打了电话:“阿澈,你们的脆片太受欢迎了,零食节还没结束,货就卖完了,再给我送五百箱大包装,三万包小包装,新口味的也各送五十箱试试。”
“好嘞,王经理,三天内给你送到。”阿澈很高兴,这说明他们的脆片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新口味的脆片也很受欢迎,几个小超市都反馈说卖得不错,纷纷加订单。阿澈脆片厂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订单不断,众人也越来越有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