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劣迹:贪婪埋下的罪恶种子
1948年,胜田清孝出生在日本京都府相乐郡的一个富裕农家,作为家中长子,他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却养成了贪图享乐、好逸恶劳的性格。高中时期,为了满足自己挥霍无度的需求,胜田清孝开始走上歪路,在校园里偷窃餐券、撬锁盗窃车辆,甚至深夜飞车抢夺路过女性的手提包,一系列恶行让他成为当地警方的“常客”。
1965年11月,17岁的胜田清孝在抢夺一位女士的手提包时被巡逻警察当场抓获,因其尚未成年,最终被送往大阪府的和泉少年院接受管教,而所在的高校也随即作出了开除学籍的决定。这段少年时期的劣迹,本应成为他人生的警钟,却没能让他收敛贪婪的本性,反而在他心中埋下了对规则和权威的抵触情绪。
离开少年院后,胜田清孝曾短暂收敛心性,与一名女性相恋。两人的恋情遭到双方父母的强烈反对,性格执拗的胜田清孝索性带着女友私奔到大阪府,在奈良县的一家运输公司找到了一份货车司机的工作。踏实开车的日子里,他逐渐赢得了双方父母的认可,顺利步入婚姻殿堂,不久后又迎来了第一个儿子的出生。
看似浪子回头的生活下,胜田清孝的贪婪并未消失。他不甘心只靠货车司机的薪水度日,花钱依旧大手大脚,频繁出入酒吧、购买奢侈品,还一口气添置了两辆豪车。为了填补日益扩大的开支缺口,他做起了长途运输的兼职,可即便如此,依旧难以支撑他奢靡的生活。此时的胜田清孝,已经在暗中盘算着更快捷的“生财之道”。
二、伪装新生:消防队长的荣誉与假面
1970年前后,胜田清孝隐瞒了自己少年时期的犯罪前科,报名参加了消防人员录用考试。凭借着不错的身体素质和灵活的头脑,他成功通过考核,成为相乐消防中队的一名消防员。这份在日本社会地位极高、备受尊敬的职业,让他彻底摆脱了货车司机的身份,也为他披上了一层“正义使者”的假面。
进入消防队后,胜田清孝展现出了惊人的工作能力。他不仅业务熟练,面对火灾和救援任务时更是表现得勇敢果断,很快就在同事中脱颖而出。1974年,入职仅四年的他就凭借优异的表现升任消防副队长,两年后更是荣升消防队长,期间累计获得20次表彰,还连续两次在全国消防救助技术大会上获奖。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溺水救援行动中,胜田清孝不顾个人安危,跳入湍急的河流中救出一名被困女性,此事被当地媒体报道后,他成为了邻里口中“英雄消防员”。在公开场合,他总是衣着整洁、谈吐得体,对同事友善,对家人关怀,没人能想到,这个备受赞誉的消防队长,在夜幕降临时会化身嗜血的恶魔。
随着职位的提升,胜田清孝的开销也越来越大,兼职运输的收入早已入不敷出。此时,一起意外事件成为了他彻底堕落的导火索——附近银行发生一起女职员被强奸案,警方在调查中发现胜田清孝有重大嫌疑,将他带回警局详细盘问。尽管最终因证据不足未被起诉,但这件事让他在消防队内部备受议论,也让他对警察产生了深深的怨恨,更坚定了他“不惜一切手段搞钱”的想法。
三、暗夜狩猎:始于千日元的杀戮之路
1972年9月的一个深夜,刚下夜班的胜田清孝身着便装,潜伏在奈良市一处公寓楼附近。他早已摸清这里住着一位夜店陪酒女,判断对方独居且有一定积蓄,便将其列为了第一个目标。趁着夜色掩护,他撬开公寓房门,悄悄潜入室内。
睡梦中的陪酒女被声响惊醒,刚要呼救就被胜田清孝死死按住。失去理智的他先是对女子实施了强奸,随后为了灭口,用女子的丝袜紧紧勒住她的脖颈,直到对方不再挣扎。然而,他在房间里翻找半天,最终只抢到了区区1千日元现金,连一顿好酒的钱都不够。
作案后的胜田清孝惶恐不安,连续多日辗转反侧,生怕警察找上门来。可他没想到,警方在调查时,因受害者是陪酒女、人际关系复杂,直接将案件定性为情杀,与受害者同居过的一名汽车销售员被列为头号嫌疑人。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盘问,这名销售员不仅丢了工作,还被邻里指指点点,而真正的凶手胜田清孝,却在消防队里继续过着受人尊敬的生活。
第一次杀人的侥幸逃脱,让胜田清孝的胆子越来越大。1975年7月6日凌晨,他将目标锁定在大阪府吹田市的一位高级酒吧老板身上——这位开着尼桑豪车、住高级公寓的富婆,成了他眼中的“提款机”。他尾随对方回到公寓,趁其开门之际突然闯入,用同样的勒杀方式结束了对方的生命,这一次,他抢走了10万日元现金。
警方再次陷入误判,将与死者有过约会的一位会长列为重点怀疑对象,案件调查陷入僵局。而胜田清孝在作案后,依旧像往常一样上班、训练,甚至在全国消防竞技大会上获奖。据他后来供述,当时他曾有过入室杀人的机会,但为了不破坏“消防员的本职责任”,硬是忍住了,这种诡异的“职业底线”,让他的双面人生更加扭曲。
1976年3月凌晨,名古屋市中区千代田的一处公寓里,32岁的酒吧女招待成为了胜田清孝的第三个受害者。他潜入公寓勒杀对方后,抢走12万日元现金。警方调查时,将与女招待有过约会的一名律师列为嫌疑人,密集的调查让律师声名狼藉,最终不得不关闭律所,彻底退出行业;而那间酒吧也因案件影响,不久后便关门大吉。
四、升级的暴力:从勒杀到持枪劫杀
1977年6月,胜田清孝的杀戮并未停止。他在名古屋市南区盯上了一名麻将店女员工,深夜闯入其住所将其勒杀,抢走4万日元现金。这一次,受害者的男友成为了警方的怀疑目标,调查过程中还意外查出该男子曾贪污公款,最终被判刑两年,直到多年后胜田清孝认罪,他的杀人嫌疑才被彻底洗清。
短短五个月后,名古屋市昭和区的公寓里又发生一起命案。33岁的女美容师在家中遇害,价值45万日元的钻石戒指被抢走。胜田清孝作案后,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效线索,警方再次将矛头指向受害者的情人——一位公司白领。此事闹得满城风雨,白领的妻子提出离婚,身为公司董事长的老丈人也不得不将其开除,让他一夜之间身败名裂。
连续多起命案都以“情杀”定论,让胜田清孝愈发肆无忌惮。他不再满足于零敲碎打的抢劫,开始追求更大的目标。1977年,他从奈良一家枪具店里偷了一把霰弹枪,准备用更具威慑力的手段抢劫巨款。同年12月13日17时,神户市中央区的某劳动银行里,胜田清孝手持霰弹枪闯入,趁男职员运送现金之际开枪扫射,打死一名职员后,抢走410万日元现金,随后迅速逃离现场。
这起轰动一时的银行劫杀案,让警方意识到可能存在一名连环作案的劫匪,但由于胜田清孝作案时戴着口罩,且现场没有留下指纹,调查再次陷入困境。而胜田清孝用抢来的巨款大肆挥霍,买了新车、添置了奢侈品,生活愈发奢靡,可他的贪婪永远无法满足。
1980年7月,名古屋市的一家超市里,胜田清孝再次持枪作案。他在超市打烊前闯入,开枪打死店长后,抢走576万日元现金。此时的他,已经从最初的“为钱杀人”彻底变成了“嗜杀成瘾”,每一次作案都让他更加冷血,而消防员的身份,始终是他最好的保护伞。
厄运终于在1980年11月降临。胜田清孝在盗窃一辆汽车内的财物时,被巡逻警察当场抓获。由于当时警方尚未将他与之前的命案关联,只以盗窃罪判处他拘役10个月、缓刑3年。但消防队无法容忍这样的丑闻,当即作出开除决定,失去“铁饭碗”的胜田清孝,对警察的怨恨达到了顶点,一场针对警方的报复计划,在他心中悄然成型。
五、抢枪风波:贼喊捉贼的疯狂行径
1982年10月27日晚9点,名古屋市千种区的警方接到一通报警电话。电话里,一名男子语气急促地说:“在附近发现了似乎是被偷的黑色车,请快点来查一下。”挂断电话25分钟后,该男子再次报警,语气更加紧张:“车里还有可疑男子,请快点来。”
这两通报警电话的拨打者,正是胜田清孝。他精心策划了一场“贼喊捉贼”的戏码,目标直指出警的警察。田代北派出所的长桥裕明警官接到指令后,独自步行前往现场,可在指定地点并未发现所谓的可疑车辆。正当他逐一抄写现场附近的车牌,准备回去进一步查阅时,一辆皇冠轿车突然从暗处冲出,径直将他撞飞。
胜田清孝下车后,走到倒地的长桥裕明身边,冷漠地问了一句“怎么样?”。看到警官还有呼吸,他从车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铁棍,对着警官的头部猛击数次,随后抢走了他腰间的左轮手枪。幸运的是,长桥裕明警官虽身受重伤,但并未丧命,在医院治疗了4个月后才逐渐康复。
抢到枪支的胜田清孝,更加肆无忌惮。10月31日凌晨2点50分,他戴着头盔、墨镜,脸上蒙着布,手持抢来的左轮手枪,闯入静冈县浜松市的一家音像制品店。当时店里的三名员工正准备关店,胜田清孝用枪指着他们,嚣张地说:“你们都听说了名古屋的警官手枪被抢事件了吧?这就是那把手枪。把钱都交出来。”
让他没想到的是,三名员工并未被吓住,而是迅速按下警铃,随后分头从店里逃跑。胜田清孝见状,只能慌慌张张地撤离现场,第一次持枪抢劫以失败告终。
当天晚上8点,滋贺县大津的高速公路休息区里,电焊工神山光春刚结束出差工作,正准备开车返回千叶县的家中。胜田清孝突然拉开车门,强行坐在了副驾驶座上,恳求他载自己回名古屋。神山光春心地善良,没有多想便答应了。可车子开出不久,胜田清孝藏在裤袋里的手枪突然掉落在地。
他慌忙捡起手枪,用枪口对准神山光春:“如果你敢跑我就打死你!”神山光春只能按照他的要求继续开车。晚上9点30分,车子行驶到滋贺县草津的路上时,神山光春突然一脚急刹车,趁着胜田清孝的手撞在挡风玻璃上的瞬间,奋力夺枪。胜田清孝恼羞成怒,用安全带缠住神山光春的脖子,试图爬到后座控制对方。
挣脱束缚的神山光春紧紧抓住胜田清孝持枪的右手,两人在车内激烈扭打。情急之下,胜田清孝对着神山光春的胸口开了一枪,随后将失去知觉的神山抬到后座。他驾驶着神山的车,沿着41国道寻找下一个抢劫目标,途中听到后座的神山光春虚弱地喊着“给我点儿水喝”“我好冷”,直到对方彻底没了声音。
胜田清孝抢走了神山光春身上的4万日元现金,开车驶入名神高速公路。凌晨2时许,他在名古屋西边的养老郡休息区停车,将沾有血迹的手套扔进垃圾箱。此时,他注意到不远处加油站的加油工小田俊弘似乎看到了车内的情况,便手持手枪走了过去,用枪顶着小田俊弘的胸口:“把加油站的钱都交出来。”
小田俊弘转身就跑,胜田清孝从背后开枪将其放倒。由于担心枪声引来更多人,他放弃了抢劫,脱下沾血的外套扔掉,将神山光春的车停在路边休息站后,搭便车返回大津休息区,开着自己的皇冠轿车回了家。这一天,他接连犯下枪击杀人、抢劫未遂等罪行,却依旧没能被警方锁定。
六、落网:贪心引发的最终败露
1983年1月31日下午1点45分,名古屋市昭和区的一家银行门口,搬家公司老板塚本祝荣刚从银行取出102万日元现金——这是给员工发放的工资。他坐进自己的皇冠轿车,正准备启动车子返回公司时,胜田清孝突然从左侧拉开车门,坐在副驾驶座上,用左轮手枪顶住了塚本祝荣的左腰。
“你看新闻了吧,这就是那把从警察手里抢来的枪。乖乖听我的,不会伤你。”胜田清孝的声音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胁。塚本祝荣不敢反抗,只能将装有102万日元现金的信封递给了他,随后按照指令启动了车子。
车子缓缓开动,塚本祝荣的心里却在飞速盘算:如果任由对方摆布,自己迟早会被灭口。他故意放慢倒车速度,寻找反抗的机会。就在这时,一名行人恰好从车子前方经过,胜田清孝的注意力被短暂吸引。塚本祝荣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双手猛地抓住胜田清孝持枪的右手。
胜田清孝见状想要开门逃跑,却被塚本祝荣死死顶住,两人从车内扭打到车外。塚本祝荣拼尽全力将胜田清孝压在身下,大声呼救。附近银行的工作人员听到呼救声后,行长立即按下警铃,带着5名员工冲出银行,一起将胜田清孝彻底制服。
下午1点50分,接到报警的名古屋警察迅速赶到现场,将被按在地上的胜田清孝逮捕归案。这个白天救人、夜间夺命的连环杀人魔,在作恶11年后,终于因为一次贪心的抢劫,结束了他的罪恶行径。
被逮捕后的胜田清孝,在拘留所里彻底崩溃。他夜不能寐,每晚都发出怨灵般的嚎叫,精神状态极度不稳定。8天后的2月8日,警方对他进行提审,没想到他竟十分爽快地供认了除本次抢枪抢劫外,还在1972年到1980年间杀害3男5女的犯罪事实,同时坦白了自己犯下的超过400件盗窃抢劫案件。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坦白,负责审问的警察甚至多次确认:“这真的是你干的?”因为其中多起女性被杀案件,警方已经调查多年,却始终毫无头绪,早已成为悬案。胜田清孝的供述,让这些尘封的命案终于有了答案。
七、审判与死刑:迟来的正义判决
1986年3月24日,经过三年多的调查取证,名古屋地方法院对胜田清孝案进行公开审理。法庭上,检方出示了大量证据,包括受害者的尸检报告、现场遗留的微量物证、胜田清孝的供述笔录等,以7件抢劫杀人案件对其提起公诉。
尽管根据胜田清孝的供述和警方调查结果,他杀害的人数高达22人,但由于大部分案件的证据已经随着时间流逝难以收集,最终只有7起杀人事件被正式起诉。在日本战后的“三大连环杀人魔”——小平义雄、大久保清、胜田清孝中,他的杀人数量远超另外两人,作案手段也更为残忍。
法院经审理认为,胜田清孝身为曾经的消防员,本应肩负保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却利用职业身份作掩护,长期实施抢劫、杀人等恶性犯罪,主观恶性极深,犯罪手段极其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应当从严惩处。最终,法院以抢劫杀人罪判处胜田清孝死刑。
胜田清孝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1988年2月19日,名古屋地方高级法院经过审理,驳回了他的上诉请求,维持死刑原判。此后,胜田清孝被关押在名古屋监狱,等待死刑执行。
在狱中,胜田清孝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一面。他自学盲文,成为了监狱里的盲人义工,为盲人翻译报纸和书籍。他还写下了手记《在冥海中沉浮的日子》,表示希望用这本书的版税来弥补受害者家属的损失。但由于他此前的恶行太过恶劣,且刻意疏远媒体,这本书最终只卖出了8000本,版税寥寥无几,根本无法弥补他造成的伤害。
一位名叫来栖宥子的基督教女性,在读到胜田清孝的手记后,对其产生了“救赎”的想法,两人开始了长达8年的笔友关系。来栖宥子给胜田清孝写了600多封信,胜田清孝的回信也有400余封,期间来栖宥子还前往监狱探监200多次。1994年,胜田清孝成为来栖宥子娘家的养子,改名为藤原清孝,1996年,来栖宥子还出版了《真实的胜田清孝》一书,试图展现他“忏悔”的一面。
但这一切都无法挽回22条逝去的生命,也无法抚平受害者家属心中的创伤。2000年11月30日,胜田清孝在名古屋监狱被执行绞刑,时年52岁。执行死刑前,他请求狱警摘下自己的眼罩,想要再看一眼自己敬重的佛教牧师。在牧师背诵《般若心经》时,胜田清孝逐一念出了受害者的名字,低声说道:“我真诚地道歉。”随后,眼罩被重新戴上,他被带往绞刑架,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八、案件余波:被改变的无数人生
胜田清孝伏法后,那些被他冤枉的无辜者,终于迎来了迟到的清白。曾经被怀疑杀害陪酒女而丢了工作的汽车销售员,被指认为酒吧女招待凶手而关闭律所的律师,因麻将店女员工遇害案被判刑的男友,还有被女美容师命案牵连而身败名裂的公司白领,他们的人生都因为胜田清孝的罪行而彻底改变。
多年的冤屈得以洗清,但他们失去的事业、家庭和名誉,却再也无法复原。那位被判刑两年的男友,出狱后长期找不到工作,被邻里指指点点;而那位公司白领,即便恢复了清白,也再也无法回到曾经的生活轨道,只能远走他乡重新开始。
受害者家属的痛苦更是无法估量。22个家庭因为胜田清孝的杀戮而破碎,他们永远失去了至亲,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思念和伤痛。在胜田清孝被执行死刑后,部分受害者家属表示,死刑的执行让他们感受到了正义的降临,但这终究无法换回亲人的生命,心中的创伤或许永远无法愈合。
这起案件也成为了日本社会的一个重要警示。胜田清孝的双面人生,暴露了当时日本警方在案件调查中的疏漏,尤其是多次将命案误判为情杀,导致真凶长期逍遥法外。此后,日本警方加强了刑事案件的侦查力度,完善了证据收集和鉴定体系,避免类似的冤假错案再次发生。
而胜田清孝“白天救人、晚上杀人”的极端反差,也让人们意识到,人性的复杂远超表面所见。曾经备受尊敬的消防队长,背后竟是双手沾满鲜血的连环杀手,这起案件不仅成为了日本战后最着名的恶性案件之一,还被作家大下英治写成《胜田清孝的冷血》一书,1984年更是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冷血》,让更多人了解到这起案件的真相。
直到多年后,胜田清孝的案件依然是日本犯罪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提醒着人们,贪婪和暴力永远无法带来真正的满足,任何试图挑战法律底线的行为,终将受到严厉的惩罚;而那些逝去的生命,也成为了推动司法进步的沉重注脚,警示着后人敬畏生命、敬畏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