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之神

大道三千智取奇异

首页 >> 艺之神 >> 艺之神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杨花烬超级神豪:带巅峰罗斯缔造王朝重生年代好年华林默安幼鱼我的养成系女友最新章节在线阅读让你当收尸人,你直接解刨了前女友NBA暴力中锋行商坐医枭雄齐等闲辣手狂医逆天小农民
艺之神 大道三千智取奇异 - 艺之神全文阅读 - 艺之神txt下载 - 艺之神最新章节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

第571章 明朝憨匠:《浑天仪》奇妙冒险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一幕 诏命突至

场景一 工部营缮清吏司 工坊

【时维宣德十四年孟秋,日头斜斜挂在工部工坊的灰瓦檐角,投下斑驳光影。工坊内木屑纷飞,刨花、凿子、墨斗线散落各处,空气中混着松木的清香与桐油的厚重气息。】

【“宫束班”的五个人正围在一张巨大的楠木案前,各自忙活。班头周憨石光着膀子,古铜色的脊梁上沁着汗珠,正用墨斗在一块弧形木头上弹线,手起线落,一道笔直的黑线印在木纹间。】

周憨石(粗着嗓子):老三,你那凿子磨得不利索!这斗拱的卯榫得严丝合缝,差一分毫,搭起来都要晃悠。

【王三胖蹲在案角,腮帮子塞着半块麦饼,手里的凿子在木头上敲得“咚咚”响,木屑溅了满脸。】

王三胖(含混不清):班头,俺这都磨三遍了!再说咱宫束班做的活儿,哪回不是经得起风吹雨打的?前儿个太液池边的观景亭,不就是咱攒的?

【李瘦杆坐在窗台上,手里捏着一根细如发丝的竹条,正往一个木雕花纹里剔灰。他身形单薄,手指却异常灵活,眼神专注得像在研究什么稀世珍宝。】

李瘦杆(头也不抬):三胖,班头说的是理。干活儿跟吃饭不一样,饭吃快了顶多噎着,活儿做糙了,那是要掉脑袋的。

【赵矮墩蹲在地上,正用刨子刨一块木板,刨子过处,薄如蝉翼的木片卷曲着落在脚边。他个头不高,力气却不小,刨子推得又稳又快。】

赵矮墩(嘿嘿笑):瘦杆说得对!不过俺觉得,咱做的这些门窗、亭台,再精细也只是些死物件。要是能做个能动的玩意儿,那才叫本事。

【孙书呆子戴着一副粗框木眼镜,手里捧着一本翻得卷边的《考工记》,凑在周憨石身边,时不时用手指点着书页。他是宫束班里唯一识文断字的,却总爱钻牛角尖。】

孙书呆子(推了推眼镜):《考工记》有云:“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咱做木工,讲究的是顺应自然之理。赵矮墩你说的能动的玩意儿,那得懂天文历法,可不是光有力气就行。

【周憨石放下墨斗,抹了把脸上的汗,刚要说话,工坊门口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太监尖细的嗓音。】

太监(高声喊):工部营缮清吏司宫束班何在?接圣旨!

【五人皆是一愣,连忙扔下手里的活儿,整了整衣裳,跪倒在地。周憨石心里打鼓,宫束班向来只做些修缮、营造的粗活,怎么会有圣旨找上门来?】

太监(展开圣旨,尖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古有浑天仪,以测七曜之行,察列宿之度。今朕欲复此器,置之于北京观象台,以明时序,敬授民时。着工部遴选巧匠,限期一年,仿古法造浑天新仪,务求精当,不差毫厘。宫束班周憨石等五人,素以技艺娴熟、心思质朴见长,特命尔等主理此事,工部各署予以配合。钦此。

【五人面面相觑,半天没回过神来。王三胖嘴里的麦饼差点掉在地上,李瘦杆手里的竹条“啪”地断了,赵矮墩的刨子滑落在木板上,划出一道深痕。】

周憨石(磕了个头,声音发颤):臣……臣宫束班周憨石,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监收起圣旨,递到周憨石手里,皮笑肉不笑地说】

太监:周班头,这可是皇上钦点的差事,马虎不得。一年为期,要是做不出来,或者做得不好,你们宫束班的脑袋,可就保不住了。

【太监说完,拂袖而去。工坊里一片死寂,只有窗外的蝉鸣聒噪不休。】

王三胖(咽了口唾沫,小声说):班头,咱……咱就是做木工的,浑天仪是啥玩意儿啊?听着就玄乎。

孙书呆子(推了推眼镜,眉头紧锁):浑天仪,是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传说黄帝时就有,后来张衡、郭守敬都造过。这仪器要能模拟天体运行,还要能测量黄道、赤道的坐标差,涉及天文、数学、力学,可不是简单的木工活。

李瘦杆(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天空):皇上这是把咱架在火上烤啊。一年时间,要造这么复杂的东西,咱连见都没见过。

赵矮墩(挠了挠头):要不……咱跟工部大人说说,咱做不了这活儿,换别人吧?

周憨石(攥紧了手里的圣旨,指节发白):胡说!君命如山,岂能说换就换?皇上既然选中咱宫束班,就是信得过咱的手艺。再说,咱宫束班什么时候怂过?不就是个浑天仪吗?别人能造,咱也能造!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周憨石:书呆子,你读过书,先找些关于浑天仪的图纸、记载来。三胖,你去工部库房,看看有什么合用的材料,铜、铁、木、玉,只要能用的,都给咱弄来。瘦杆,你心思细,负责琢磨仪器上的细小零件。矮墩,你力气大,负责打造框架、基座这些粗重活儿。从今天起,咱宫束班就围着这浑天仪转,就是拼了这条命,也得把它造出来!

【四人看着周憨石坚定的眼神,心里的慌乱渐渐平息下来。虽然不知道前路有多难,但他们知道,班头说的对,宫束班的人,没有认怂的道理。】

孙书呆子:好!我这就去翰林院、国子监找人打听,看看能不能找到郭守敬造浑天仪的图纸或者《授时历》里的相关记载。

王三胖:行!俺这就去库房,保管把最好的材料给咱弄来!

李瘦杆:嗯,细小零件交给我,保证每个都严丝合缝。

赵矮墩:俺没问题!多大的框架俺都能造出来,保管稳如泰山!

【周憨石点了点头,将圣旨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怀里。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五人身上,仿佛给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一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此拉开了序幕。】

场景二 翰林院 藏书阁

【三日后,孙书呆子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站在翰林院藏书阁的门口,手里拿着工部开具的文书,一脸局促。藏书阁的值守御史斜着眼睛打量着他,满脸不屑。】

值守御史(撇了撇嘴):工部的木工?也想来藏书阁查资料?真是笑话。这里藏的都是经史子集、天文历法的孤本善本,要是被你们这些粗人弄坏了,你赔得起吗?

孙书呆子(拱手作揖,语气恭敬):御史大人,下官是宫束班孙文,奉皇上旨意,造浑天仪,急需查找郭守敬先生造浑天仪的相关记载和图纸。还请大人行个方便,下官一定小心谨慎,绝不损坏典籍。

值守御史(冷笑一声):皇上旨意?皇上让你们造浑天仪,没让你们来翰林院捣乱。再说,郭守敬的《授时历》和浑天仪图纸,都是秘藏典籍,岂是你们这些匠人能随便看的?

【孙书呆子急得满头大汗,他知道,没有图纸和记载,仅凭想象,根本造不出浑天仪。他咬了咬牙,从怀里掏出一小块用紫檀木雕刻的莲花摆件,这是他花了半个月时间雕的,原本想送给自己的心上人。】

孙书呆子(把莲花摆件递给值守御史):大人,这是下官的一点心意。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就看一天,不,半天也行。下官真的是急用。

【值守御史接过莲花摆件,放在手里掂量了一下,眼神亮了亮。这莲花雕刻得栩栩如生,花瓣层次分明,连花芯里的莲子都清晰可见,一看就是上等的手艺。】

值守御史(干咳一声,语气缓和了些):也罢,看你这么诚心,又是为了皇差,就给你两个时辰。记住,只能在指定的区域查找,不准乱翻其他典籍,更不准抄写、描摹,看完立刻离开。

孙书呆子(喜出望外,连忙拱手):多谢大人!多谢大人!下官一定遵守规矩!

【值守御史领着孙书呆子走进藏书阁,里面阴暗潮湿,弥漫着纸张和油墨的陈旧气息。一排排高大的书架直达屋顶,上面摆满了密密麻麻的书籍。值守御史指了指角落里的一个书架】

值守御史:天文历法类的书都在那儿,你自己找吧。两个时辰,别超时。

【说完,值守御史便坐在门口的椅子上,闭目养神去了。孙书呆子连忙跑到书架前,开始一本本查找。书架上的书大多是手抄本,字迹潦草,有些甚至已经泛黄、破损。他屏住呼吸,一本本翻阅,生怕错过任何有用的信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孙书呆子的额头上渗满了汗珠,衣服也被汗水浸湿了。他找到了几本关于天文的书籍,里面提到了浑天仪的构造,比如由浑象、浑仪两部分组成,浑象用来模拟天体运行,浑仪用来测量坐标,但具体的尺寸、齿轮的咬合方式、刻度的划分,却没有详细记载。】

【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他在书架的最底层,找到了一本残破的《仪象法式》,作者正是郭守敬。这本书的封面已经脱落,书页也有多处破损,但里面竟然有几幅模糊的图纸,画的正是浑天仪的大致结构。】

孙书呆子(激动得浑身发抖,连忙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找到了!终于找到了!

【他聚精会神地看着图纸,嘴里念念有词,用手指在书页上比划着。图纸上画着球形的浑象,外面套着环形的浑仪,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齿轮和转轴。虽然有些细节已经模糊不清,但大致的构造已经能看明白了。】

【就在这时,值守御史突然站起身,走到他身边。】

值守御史(不耐烦地说):时间到了,赶紧把书放回去,离开这里。

【孙书呆子恋恋不舍地合上书,小心翼翼地放回原处。他在心里默默记下了图纸上的关键结构,转身向值守御史拱手道谢。】

孙书呆子:多谢大人成全。

【走出藏书阁,孙书呆子一路狂奔,心里又激动又急切。他知道,这些图纸虽然不完整,但已经给他们指明了方向。他要尽快回到工坊,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兄弟们。】

场景三 工部工坊 深夜

【深夜,工坊里点着十几盏油灯,昏黄的灯光照亮了五人疲惫却兴奋的脸庞。孙书呆子把自己在《仪象法式》里看到的图纸,凭着记忆画在了一张巨大的宣纸上。图纸虽然有些粗糙,但大致的结构已经清晰可见。】

孙书呆子(指着图纸):你们看,这浑天仪主要分为两部分,上面这个球形的是浑象,里面装着转轴,能模拟天体的周日视运动。外面这个环形的是浑仪,有赤道环、黄道环、子午环,用来测量天体的赤道坐标和黄道坐标。

周憨石(皱着眉头,仔细看着图纸):这么多环,还有这么多齿轮,怎么才能让它们既互不干扰,又能灵活转动?而且这些环的刻度,怎么才能刻得精准?

李瘦杆(指着图纸上的齿轮):这些齿轮的大小、齿数都有讲究,要是咬合不好,浑象就转不动,或者转得不均匀,就模拟不了天体的运行规律。

赵矮墩(挠了挠头):这基座也不简单,得又大又重,才能支撑住上面这么多东西,还得水平,不然测量出来的数据就不准了。

王三胖(看着图纸,一脸愁容):俺看这浑象的球面,得用铜来铸吧?这么大的铜球,怎么才能铸得又圆又光滑?还有这些环形的浑仪,也得用铜来做,才能保证精度。

【周憨石沉默了片刻,拿起一根木炭,在地上画了一个草图。】

周憨石:书呆子,你明天再去一趟翰林院,尽量把齿轮的齿数、环的直径这些尺寸记下来。三胖,你去联系铸铜作坊,让他们先准备铜料,试试能不能铸出小型的铜球和铜环。瘦杆,你琢磨一下,怎么在铜环上刻刻度,才能精准到分秒。矮墩,你先做一个木质的基座模型,试试水平怎么调整。

【他顿了顿,看着兄弟们】

周憨石:这活儿确实难,但咱宫束班没有办不成的事。从明天起,咱分班干活,白天黑夜轮着转,一定要在一年之内,把这浑天仪造出来!

【四人点了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坚定。油灯的光芒在他们脸上跳跃,映照着一张张憨直却执着的脸庞。他们不知道,接下来的一年里,他们将要面对多少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为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拼尽全力。】

场景四 铸铜作坊 月余后

【铸铜作坊里热气腾腾,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半边天。几个铁匠光着膀子,正拿着大锤敲打烧红的铜块。王三胖站在一旁,脸上沾满了烟灰,眉头紧锁。地上放着几个铸造失败的铜球和铜环,有的变形了,有的布满了砂眼,有的厚薄不均。】

铸铜匠头(擦了擦脸上的汗,无奈地说):三胖兄弟,不是俺们不努力,这浑天仪的铜件要求太高了。你看这铜球,要铸得又圆又光滑,误差不能超过一分,这在以前,只有铸造祭天的礼器才会有这么高的要求。还有这些铜环,不仅要圆,还要厚薄均匀,上面还要刻刻度,难度太大了。

王三胖(叹了口气):匠头,俺知道难,但这是皇上钦点的差事,耽误不得。你再想想办法,不管花多少功夫,多少材料,一定要把这些铜件铸好。要是铸不好,俺们宫束班的脑袋就保不住了,你们铸铜作坊也脱不了干系。

铸铜匠头(皱着眉头,沉思片刻):也罢,俺们就拼一把。这样,俺们先用蜡做一个模型,把蜡模做得精准无比,然后用细砂包裹,制成砂型,再把熔化的铜水浇进去。这样铸出来的铜件,精度应该能高一些。不过,这方法费工费料,速度也慢,一个铜球至少要半个月才能铸好。

王三胖(眼睛一亮):行!只要能铸好,慢就慢点儿!材料不够,俺去工部库房申请,多少都给你弄来!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王三胖天天泡在铸铜作坊里,和铸铜匠人们一起,从制作蜡模、包裹砂型,到熔化铜水、浇铸冷却,每一个环节都亲自盯着。他虽然不懂铸铜技术,但他有的是力气,帮着搬铜料、烧炉火,忙得不亦乐乎。】

【半个月后,第一个铜球终于铸造完成。当砂型被敲开,一个光亮圆润的铜球呈现在众人面前时,王三胖激动得热泪盈眶。】

王三胖(捧着铜球,手都在发抖):成了!真的成了!匠头,太谢谢你了!

铸铜匠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还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很多铜环要铸,还有刻度要刻,任重道远啊。

【王三胖小心翼翼地把铜球包好,揣在怀里,一路狂奔回工坊。他要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兄弟们。】

场景五 工部工坊 同日

【工坊里,李瘦杆正坐在一张小桌前,手里拿着一把细小的刻刀,在一个木质的圆环上刻着刻度。他的眼睛离圆环只有几寸远,神情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和手中的刻刀。周憨石和赵矮墩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李瘦杆(屏住呼吸,刻刀在木环上轻轻划过,留下一道细微的刻痕):班头,这刻度太难刻了。赤道环和黄道环的夹角是二十三度二十九分,每一度又要分成六十分,每一分还要分成六十秒,稍微有点偏差,测量出来的结果就会差之千里。

周憨石(点了点头,眉头紧锁):我知道。你已经刻了三天了,这个木环还是不满意吗?

李瘦杆(摇了摇头,把木环递给周憨石):你看,这里的刻度有点歪,还有这里,深浅不一。这还是木环,要是刻在铜环上,难度就更大了。铜比木硬,刻刀容易打滑,而且一旦刻错,就无法挽回了。

赵矮墩(挠了挠头):能不能用别的方法?比如用墨线画上去?

李瘦杆(苦笑一声):画上去的刻度经不起磨损,而且测量的时候也不准。浑天仪是要长期使用的,刻度必须刻得又深又匀,才能保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能用。

【周憨石接过木环,仔细端详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刻痕,手指轻轻抚摸着那些深浅不一的印记。他知道,李瘦杆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换了别人,恐怕连木环上的刻度都刻不出来。】

周憨石:瘦杆,你先歇会儿,喝口水。咱们再想想办法。

【就在这时,孙书呆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脸上带着兴奋的神情。】

孙书呆子(挥舞着手里的纸):班头,有办法了!我在国子监找到一本《九章算术》的注本,里面提到了“割圆术”,还记载了用“矩”和“绳”来校准角度的方法!

【众人连忙围了过来,孙书呆子把纸铺在楠木案上,上面画着一个圆,还有一些直角三角形和刻度线。】

孙书呆子(指着图纸):你们看,咱们可以先做一个标准的矩尺,用来确定直角和固定的角度。然后用割圆术计算出每个刻度对应的弧长,再用细线绕着铜环量出对应的长度,做好标记,这样刻出来的刻度就能精准很多。而且,我还查到,郭守敬当年造浑天仪的时候,用的是“量天尺”来校准刻度,咱们也可以仿照这个方法,做一把精准的量天尺。

李瘦杆(眼睛一亮,凑到图纸前仔细看着):这个方法好!用矩尺校准角度,用细线测量弧长,再用量天尺核对,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减少误差了。

周憨石(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书呆子,你立大功了!那你赶紧带着矮墩,按照图纸做矩尺和量天尺,材料不够就去库房领。瘦杆,你先熟悉一下这个方法,等工具做好了,咱们就开始在铜环上刻刻度。

【孙书呆子和赵矮墩连忙答应下来,拿起工具就开始忙活。李瘦杆则坐在案前,仔细研究着孙书呆子带来的图纸,嘴里念念有词,时不时用手指在纸上比划着。工坊里又恢复了忙碌的景象,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为了刻好刻度这个难题,绞尽脑汁。】

场景六 工部工坊 两月后

【两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工坊里已经堆起了大大小小的铜件和木件。浑天仪的基座已经基本完工,是用整块的青石雕琢而成,重达数千斤,由十几名工匠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搬运到工坊里。基座上雕刻着精美的云纹,四个角上各有一个石狮子,显得庄重而威严。】

【周憨石正站在基座前,指挥着工匠们安装浑天仪的主框架。主框架是用粗壮的铜柱和铜管制成,焊接得严丝合缝,稳稳地固定在基座上。赵矮墩光着膀子,正用巨大的扳手拧紧框架上的螺栓,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淌,滴在铜框架上,发出“滋滋”的声响。】

周憨石(大声喊):矮墩,慢点拧!别太用力,把铜管拧变形了!

赵矮墩(应了一声,放慢了手上的动作):知道了,班头!这框架可真沉,俺这胳膊都快拧酸了。

【王三胖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已经刻好刻度的铜环。铜环上的刻度细密而均匀,每一度、每一分、每一秒都清晰可见,泛着淡淡的铜光。这是李瘦杆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用孙书呆子找到的方法,一点点刻出来的,期间报废了三个铜环,才终于做出了满意的成品。】

王三胖(看着铜环,啧啧称赞):瘦杆,你这手艺真是绝了!这么细密的刻度,你是怎么刻得这么均匀的?俺看着都眼晕。

李瘦杆(笑了笑,手里还拿着刻刀,正在打磨一个细小的铜齿轮):没啥诀窍,就是耐心点,细心点。每刻一道刻度,都要用矩尺和量天尺核对三遍,确保没有偏差。有时候刻着刻着就忘了时间,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

【孙书呆子则坐在一张桌子前,手里拿着算盘,正在计算着什么。他面前摊着一堆图纸和书籍,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公式。】

孙书呆子(皱着眉头,拨弄着算盘,嘴里念念有词):不对啊,这个齿轮的齿数要是按照这个比例,浑象转起来的速度不对,和天体的运行规律对不上。

【周憨石走了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

周憨石:书呆子,怎么了?又遇到难题了?

孙书呆子(抬起头,一脸愁容):班头,浑象的转动速度不对。按照《授时历》的记载,天体周日视运动的周期是二十四小时,浑象转一圈也应该是二十四小时。但我按照现在的齿轮比例计算,浑象转一圈需要二十五小时,差了一个小时,这可不行。

周憨石(眉头一皱):差了一个小时?那可就麻烦了。要是转得不准,这浑天仪就算是白造了。

孙书呆子:是啊。我已经算了好几遍了,齿轮的齿数和直径都没问题,但就是转速对不上。我怀疑是我对《授时历》里的记载理解错了,或者是郭守敬当年的齿轮比例和我想的不一样。

【李瘦杆也走了过来,看着孙书呆子面前的算盘和图纸。】

李瘦杆:书呆子,你有没有考虑过,齿轮之间的咬合间隙?虽然间隙很小,但积累起来,也可能会影响转速。

孙书呆子(眼前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个?齿轮咬合的时候,肯定会有间隙,虽然每一对齿轮的间隙很小,但浑象的转动需要好几对齿轮传动,间隙积累起来,转速就会变慢。我得重新计算一下,把咬合间隙也考虑进去,调整齿轮的齿数比例。

【说完,孙书呆子又低下头,拨弄起了算盘。周憨石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心里有些着急,但也知道,这种事情急不得,只能靠孙书呆子一点点计算和调整。】

【就在这时,工坊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几个穿着官服的人走了进来,为首的是工部侍郎王振。王振是宣德皇帝身边的红人,为人刻薄,贪赃枉法,这次负责督查浑天仪的建造进度。】

王振(背着手,慢条斯理地走了进来,眼神扫过工坊里的景象,脸上带着不屑的神情):周班头,这都过去三个多月了,你们这浑天仪才造了个框架和几个铜环?进度也太慢了吧?皇上可是给了你们一年的时间,要是到期造不好,你们可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周憨石(连忙走上前,拱手作揖):王侍郎,您有所不知。这浑天仪构造复杂,每一个零件都要精益求精,不能有丝毫马虎。我们已经尽力在赶进度了,您放心,一定能在期限内完成。

王振(冷笑一声,走到刻好的铜环前,用手指拨弄了一下):精益求精?我看你们是在磨洋工吧?这么个铜环,用得着刻两个月吗?我看你们就是一群只会干粗活的憨货,根本做不了这么精细的活儿。

【王三胖听了,顿时火冒三丈,就要上前理论,被周憨石一把拉住了。】

周憨石(压低声音,对王三胖说):别冲动!他是侍郎,咱们惹不起。

王三胖(气鼓鼓地说):班头,他凭什么说咱们是憨货?咱们这是在为皇上办事,又不是在偷懒!

王振(听到了王三胖的话,转过头,眼神变得凶狠起来):怎么?我说错了?你们这群匠人,天生就是干粗活的命,非要逞能,接下这么重要的差事。我看你们还是趁早放弃,把活儿交给那些懂天文历法的官员来做,免得最后误了皇上的大事。

孙书呆子(推了推眼镜,走上前,语气坚定地说):王侍郎,话不能这么说。匠人也有匠人的本事,我们虽然不懂什么天文历法,但我们有手艺,有耐心。这浑天仪的每一个零件,都是我们用血汗做出来的,每一个刻度,都经过了反复的校准,绝对不会出错。请侍郎大人放心,我们一定能按时完成任务。

王振(上下打量着孙书呆子,不屑地说):你一个小小的匠人,也敢跟本侍郎顶嘴?我告诉你们,要是三个月后,我再来督查,进度还这么慢,别怪我不客气!

【说完,王振拂袖而去,留下身后一群怒气冲冲的匠人。】

王三胖(啐了一口):什么东西!不就是个侍郎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要是咱们造不出浑天仪,他也脱不了干系!

周憨石(叹了口气):好了,别发牢骚了。他是上官,咱们只能忍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解决齿轮转速的问题,把进度赶上来。书呆子,你赶紧计算,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尽管说。

孙书呆子(点了点头):好!我现在就重新计算齿轮比例,把咬合间隙考虑进去。可能需要重新打造几个齿轮,三胖,到时候还得麻烦你去铸铜作坊一趟。

王三胖(拍了拍胸脯):没问题!只要能解决问题,让俺跑多少趟都行!

【众人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刚才的不快仿佛被他们抛到了脑后。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解决齿轮转速的问题,把浑天仪造好,让那些看不起匠人的官员们看看,他们宫束班的“憨货”,也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场景七 铸铜作坊 一月后

【一个月后,孙书呆子终于计算出了正确的齿轮比例,重新绘制了齿轮图纸。王三胖拿着图纸,再次来到了铸铜作坊,要求铸铜匠人们按照新的图纸打造齿轮。】

【铸铜作坊里,匠人们正在忙碌着。这次的齿轮比之前的更小、更精密,齿数也更多,铸造难度更大。铸铜匠头看着图纸,眉头紧锁。】

铸铜匠头(对王三胖说):三胖兄弟,这齿轮也太精密了吧?齿宽只有三分,齿数却有一百二十个,铸造的时候稍微有点偏差,齿轮就咬合不上了。

王三胖(着急地说):匠头,这可是关键的齿轮,要是造不好,浑天仪就转不起来。你再想想办法,一定得把它铸好。

铸铜匠头(沉思片刻):也罢,俺们就再拼一把。这次咱们用失蜡法,把蜡模做得更精细,砂型也用最细的砂,浇铸的时候控制好铜水的温度和流速,应该能成。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王三胖和铸铜匠人们一起,日夜不停地忙碌着。他们先把蜡加热熔化,倒入精心制作的模具里,制成蜡模。然后用细砂混合着胶水,一层一层地包裹在蜡模外面,制成砂型。待砂型干燥后,再把砂型放入窑中烘烤,让里面的蜡模熔化流出,留下一个和齿轮一模一样的型腔。最后,将熔化的铜水缓缓倒入型腔中,等待冷却。】

【这半个月里,王三胖吃住在铸铜作坊里,每天都守在窑边,观察着砂型的烘烤情况和铜水的温度。他生怕哪里出了差错,导致齿轮铸造失败。】

【终于,到了浇铸后的第七天,砂型可以打开了。铸铜匠头小心翼翼地敲开砂型,一个光亮如新、精密无比的铜齿轮呈现在众人面前。齿轮上的齿排列得整整齐齐,大小均匀,齿宽和齿数都完全符合图纸的要求。】

王三胖(激动得跳了起来,一把抱住铸铜匠头):成了!匠头,你太厉害了!终于成功了!

铸铜匠头(擦了擦脸上的汗,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不容易啊,这是俺们铸铜作坊几十年来铸得最精密的一个齿轮了。你赶紧拿回去,看看能不能用。

【王三胖小心翼翼地把齿轮包好,揣在怀里,一路狂奔回工坊。他恨不得立刻飞到兄弟们身边,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场景八 工部工坊 同日

【工坊里,周憨石、李瘦杆和孙书呆子正焦急地等待着。他们已经把浑天仪的其他部分都安装好了,就差这最后几个关键的齿轮。只要齿轮安装好,浑天仪就能转动起来,模拟天体的运行了。】

【远远地,他们就看到王三胖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包裹。】

周憨石(连忙迎上去):三胖,怎么样?齿轮铸好了吗?

王三胖(点了点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把包裹递给周憨石):成……成了!你们看!

【周憨石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里面的铜齿轮映入众人的眼帘。孙书呆子连忙拿起齿轮,放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又用尺子量了量齿宽和齿数。】

孙书呆子(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太好了!尺寸完全符合要求!齿宽三分,齿数一百二十个,一点都不差!

李瘦杆(也凑了过来,仔细看着齿轮):这齿轮铸得真精致,齿面光滑,咬合起来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间隙。

【周憨石点了点头,对众人说:“赶紧安装!咱们看看浑天仪能不能转起来!”】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孙书呆子指挥着,李瘦杆和王三胖小心翼翼地把齿轮安装到浑天仪的框架上,周憨石则在一旁,用扳手轻轻拧紧固定齿轮的螺栓。赵矮墩也闻讯赶了过来,站在一旁,紧张地看着。】

【齿轮安装完毕,孙书呆子轻轻转动了一下浑天仪的手柄。只听“咔哒咔哒”的声响,齿轮开始咬合转动,带动着浑象缓缓地转了起来。浑象上刻着的星宿、日月,随着浑象的转动,仿佛在天空中缓缓移动,栩栩如生。】

【众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紧紧盯着转动的浑象。孙书呆子拿出一个滴漏,开始计时。】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浑象在齿轮的带动下,平稳地转动着。一个时辰后,孙书呆子停止了计时,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神情。】

孙书呆子(大声喊):成了!转速完全正确!浑象转一圈正好是二十四小时,和天体的周日视运动完全吻合!

【众人顿时欢呼起来,王三胖激动得抱住了身边的赵矮墩,李瘦杆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周憨石则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的皱纹仿佛都舒展开了。几个月的辛苦和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周憨石(看着转动的浑天仪,感慨地说):不容易啊,真是太不容易了。从一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浑天仪能顺利转动,咱们宫束班的兄弟们,没白忙活。

王三胖(笑着说):是啊!以后看谁还敢说咱们是憨货!咱们这憨货,也能造出这么厉害的浑天仪!

【就在众人欢呼雀跃的时候,孙书呆子突然皱起了眉头,指着浑象上的星宿说:“不对,你们看,这星宿的位置好像有点偏差。”】

【众人连忙凑过去,顺着孙书呆子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浑象上的北斗七星,位置确实和夜空中的实际位置有一点点偏差。】

周憨石(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怎么会这样?转速是对的,刻度也没问题,怎么星宿位置会有偏差?

孙书呆子(沉思片刻):我想起来了,浑天仪不仅要模拟天体的周日视运动,还要考虑天体的周年视运动。北斗七星的位置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咱们现在的浑象,只考虑了周日视运动,没有考虑周年视运动,所以才会出现偏差。

李瘦杆(皱着眉头):那怎么办?难道还要重新调整?

孙书呆子(点了点头):嗯。咱们需要在浑象的转轴上再增加一个齿轮组,用来模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无敌仙帝重生都市六零:爸妈死后给我留下巨额遗产巫师追逐着真理影视现实双穿:我的明星女友我在大明当暴君暴躁的爹,温柔的爸,和新生的他楚天子重生之征战三国末世来临:开局强化蜡烛对抗诡异长生异闻重生九零:腹黑辣妻宠上瘾仕途重任代号修罗最新章节小马:编写之眷重生后,全家追着我宠修仙女配没出路?我靠种田求长生温宁厉北琛许逸是什么小说万灵仙族武灵圣尊女配一摆烂,运气好没边
经典收藏奥能之辉修真小农民关键先生重生了,我成了死亡骑士你的情深我不配类似小说带刀控卫开挂恋爱系统(快穿)兵道争锋航海玫瑰兵王保镖在都市苏狂农家媳的秀色田园我就是开外挂了都市超品神医零度狂欢穿成美强惨:哥哥男主嫂嫂女主联盟从替补席走向全华冠军王者荣耀:大神请入圈重生之我成为了NPC荒岛奇变:马龙的每日生存游戏前世不知老婆好,重生纠缠要抱抱
最近更新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暗核猎兵:星骸边境1001区尼巴鲁的猫麻辣母女重生仙帝只是我的小弟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死遁后男主黑化成反派了平凡青云路黑曜纪艺之神四合院:魂穿何雨水,手撕何雨柱僵约:开局编辑盘古基因封神?孤大商称霸洪荒算命吗?超准还送打脸服务被嫌弃的Omega她炸了星际她把黑火药甜成了糖凤归沧海:卿与辰兮共山河青灯再启:与反派的前世诸天从射雕英雄传开始全民转职:我是剑仙
艺之神 大道三千智取奇异 - 艺之神txt下载 - 艺之神最新章节 - 艺之神全文阅读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