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斜斜地切过图书馆的玻璃门,在走廊地砖上拉出一道明亮的分界线。我抱着笔记本走出来,指尖还残留着墨水未干的微黏感。那团晕开的蓝,像一滴没来得及收拢的情绪,洇在纸页边缘,也洇在我心口。
我没回头,也没再看那个曾留下蓝墨印子的座位。两张便利贴安静地夹在本子里,一张写着“第137页,t细胞路径图更清晰”,另一张是实验服口袋里发现的“标签朝外,便于扫描”。它们并排躺着,像是某种证据链,而我正站在拼图的中途,不敢轻易下结论。
食堂在东区二楼,人声从楼梯口就涌上来。我照常选了靠窗的位置,背对人群,把餐盘摆成一个规整的矩形——汤在左,饭在右,筷子横放,像一道防御工事。我低头翻开笔记本,想把刚才漏记的文献编号补上,笔尖刚触到纸面,忽然顿住。
我其实……是在等一个人出现吗?
这个念头冒出来时,我自己都愣了一下。目光不自觉扫向门口,又迅速收回,假装专注写字。可笔尖又滑了一下,那团蓝墨再次晕开一点,像心跳漏拍后的余震。
我合上本子,深呼吸。
就在这时,脚步声由远及近,带着熟悉的节奏。不是江逾白,是苏倩倩。她端着餐盘走过来,嘴角微扬,眼神却像在打量猎物。
“哟,这不是昨晚靠后台特权占座的林同学吗?”她声音不大,刚好能让周围几桌听见,“今天怎么不继续靠关系,把食堂也预约了?”
我没抬头,手指却悄悄压住了笔记本边缘。
她没走,反而朝我这边逼近一步。餐盘倾斜,汤碗晃了晃。
“哎呀——”
她“不小心”一撞,碗沿翻转,滚烫的汤汁直冲我手背泼来。
我本能缩手,但更先反应的是身体——整个人扑向桌角,护住笔记本。汤液溅在袖口,热意刺皮肤,可我顾不上疼。那本子上有两张纸,有他留下的字,有蓝墨的痕迹,有我还没理清的线索,不能毁。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黑色文件夹横空而出,精准挡在汤流前方。
“啪”的一声,汤汁泼在硬壳封面上,顺着边角滴落。江逾白站在我身侧,手臂伸直,挡出一个近乎护盾的姿势。他没看我,目光落在苏倩倩脸上,声音冷静得像在读实验数据:
“林溪的论文草稿,沾水就报废。”
空气静了一瞬。
苏倩倩僵在原地,手还扶着空碗,脸色变了。周围几桌原本看戏的人,也收了笑。江逾白的语气没有情绪,却自带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仿佛他不是在维护谁,而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他收回文件夹,轻轻放在桌上。封面印着“免疫学课题组中期报告”,右下角一串小字:JYb-Lx-03。编号像某种暗语,我没细看,只盯着他袖口——那里干干净净,一丝汤渍也无,仿佛刚才那一下挡击,是他早已预演过的动作。
“纸巾。”他递来一包,动作自然得像每天都会这么做。
我接过,指尖碰到他手指的瞬间,一滑。
纸巾袋边缘,两张粉色小券飘了出来,一张落在我脚边,另一张被我鞋尖轻轻压住一角。
我低头,看清了上面的字。
“双人营养套餐兑换券”。
日期:连续三天。
时间:11:47。
领取窗口:b区3号。
我的呼吸慢了一拍。
他替我预约座位是凌晨三点,而他连续三天在11:47排队领双人餐……这些时间点像被谁精心校准过,不是巧合,是习惯,是刻意。
我蹲下捡券,指尖发颤。不是因为烫伤,不是因为羞辱,而是突然意识到——他早就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做了太多“多余”的事。
他没等我道谢,也没解释,转身就朝取餐口走去。背影笔直,步伐稳定,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我捏着两张券,没追上去。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落在桌角那本染了蓝墨的笔记本上。我把午餐券对折,塞进夹层,压在那张写着“t细胞路径图更清晰”的便利贴上面。三张纸叠在一起,像一层层剥开的真相。
我低头看自己的手——袖口被汤汁浸湿了一小块,皮肤泛红,有点刺痛。可真正发烫的,是藏在笔记本里的那两小片粉色纸。
原来他不是偶尔路过,不是顺手帮忙。
他是每天都在等,等一个能和我“偶遇”的时间,等一个能递出双人餐的借口。
我抬眼望向取餐口的方向。他正排队,背对着我,校服肩线笔直。前面还有三个人,他安静地站着,手里拿着一个空餐盘。
我忽然想站起来,走到他身边,问一句:
你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在计划这些“巧合”了?
可我没动。
就在这时,他似乎感应到什么,微微侧头,目光扫过食堂,轻轻掠过我这边。
我没躲开。
他也没多看,只是抬起手,用指节轻轻敲了敲取餐台边缘,像是在确认时间。
然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笔,低头在餐盘边缘写了点什么。
我看不清字,只看见那支笔的墨色,是淡蓝的。
和我本子里的字,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