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破晓前的黑暗浓重如墨。天目山根据地的心脏地带,在派出了“斩毒”与“接风”两支肩负着拯救使命的队伍后,陷入了一种外松内紧的极致压抑之中。宋希濂的核心指挥部已秘密转移至“鹰巢”岩洞,但“影狐”的威胁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充满了杀机。前方的血战仍在持续,后方的暗战则进入了最凶险的阶段。
新的指挥部“鹰巢”岩洞,位于望天台主峰后山绝壁之上,入口隐蔽,仅容一人侧身通过,内部却别有洞天,易守难攻。此刻,洞内汽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映照着宋希濂、周明远、李慕华、徐锐以及负责指挥部警卫工作的警卫营长老韩严峻的面孔。
“情况大家都清楚,”宋希濂声音低沉,目光如炬,扫过岩壁上简陋的地图,“‘斩毒’和‘接风’已经出发,他们是刺向敌人心脏的利剑。而我们这里,必须确保成为最坚固的盾牌,绝不能在后院起火!‘影狐’不除,指挥部一刻不得安宁!”
徐锐首先汇报最新进展:“根据对抓获的‘货郎’和‘伤兵’的突击审讯交叉验证,以及对近期所有进入核心区人员的秘密排查,可以确定,‘影狐’是单独行动的高级特工,精于化装、潜伏和刺杀。其目标明确,就是师部指挥核心,特别是师座您。他可能伪装成任何人——伤员、民工、甚至……我们的官兵。审讯中还得到一个模糊信息,‘影狐’似乎有一套独特的联络方式,可能与特定时间、地点的光影或声音信号有关。”
警卫营长老韩额头冒汗:“指挥部已经转移,入口哨卡增至三重暗哨,内部实行最严格的通行证和口令制度,所有人员非必要不得进出,饮食饮水专人负责,反复检验。但……如果‘影狐’真的已经潜入核心区,甚至就藏在警卫部队或者工作人员里,防不胜防啊!”
李慕华分析道:“‘影狐’要行动,必然需要确认目标位置和寻找机会。他现在可能也在暗中观察,等待时机。我们或许可以主动设局,引蛇出洞。”
周明远强调:“引蛇出洞可以,但绝不能以师长的安全为赌注!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同时,要稳定内部情绪,不能搞得人心惶惶,让鬼子看笑话。”
众人经过深入讨论,最终由宋希濂拍板:“好!我们就来个‘请君入瓮’加‘打草惊蛇’!”
他具体部署:“一、外松内紧,制造假象: 原前指区域保留部分电台活动,偶尔发射信号,造成指挥部仍在原地的假象。‘鹰巢’外部保持绝对静默,但内部警戒提到最高级别,由徐锐的敌工科精锐和警卫营最可靠的骨干,组成内部反特小组,便衣潜伏,暗中监视所有人员的一举一动,重点留意有无异常信号或行为。”
“二、设下诱饵,引蛇出洞: 明天上午,我会在‘鹰巢’下方山谷的备用指挥所(已废弃但经过布置)‘公开’出现一次,主持一个战况通报会,参会人员严格限定,但消息可‘适当’泄露。老韩,你在备用指挥所内外设下天罗地网,只要‘影狐’敢露面,务必生擒活捉!”
“三、内部甄别,打草惊蛇: 周政委,你负责,立即在核心区所有人员中,进行一次突然的、秘密的忠诚度审查和背景复核,重点是近期调入、行为异常或有复杂社会关系的人员。审查要讲究策略,既起到震慑作用,又不引起过度恐慌。看看能否把‘影狐’惊出来!”
“四、技术监控,捕捉信号: 李参谋,动用所有监听设备,对核心区进行全天候电磁监控,重点捕捉异常的光信号、声信号或无线电短波信号。同时,加强对日军电台的破译,看是否有与‘影狐’联络的蛛丝马迹。”
“记住,”宋希濂目光冷冽,“‘影狐’是高手,我们必须比他更高明!行动!”
命令下达,“猎狐”行动悄然展开。核心区表面平静,暗地里却布满了无形的罗网。徐锐的反特小组像幽灵一样潜伏在角落,记录着每一个细微的异常。周明远组织的忠诚审查以谈话、核对档案等形式进行,气氛微妙而紧张。李慕华的监听站全神贯注。
宋希濂沟通系统,针对此次反刺杀行动,进行了关键兑换:
【兑换:“微光夜视监控探头(被动式)”x10套,“高灵敏度声音震动传感器”x20个,“高级测谎仪(便携改进型)”x1台,“心理侧写技能(针对特工,初级)”x1次。】
【叮!兑换成功!设备已合理化部署于关键区域(解释为战利品及技术员改装);技能已灌输至宿主。】
监控设备和传感器的部署,极大增强了预警能力。而“心理侧写”技能,让宋希濂对“影狐”的可能行为模式有了更深入的直觉。
前沿阵地,战事陷入残酷的拉锯战。张云鹤、赵锡田各部依托加固的工事和系统补充的弹药,顽强阻击着日军的轮番进攻。日军伤亡惨重,进展缓慢,士气受挫。浅野旅团长焦躁不已,频频向南京求援,并严令“影狐”尽快行动。
重庆方面发来例行询问电,对天目山战况表示“关切”,但仍无实质援助。国际社会依旧沉默。“戚七”方面也异常安静,似乎也在等待“斩毒”和“接风”行动的结果。这种沉寂,反而增添了不确定性。
一天平静地过去, “影狐”似乎毫无动静。但傍晚时分,负责监听核心区外围的哨兵报告,在西北方向山林中,连续两晚在同一时间(晚九点)捕捉到短暂的、类似鸟鸣但频率奇特的声音信号,方向似乎指向已废弃的原前指区域。几乎同时,内部审查中发现,警卫营一名新调来的文书,近期曾多次以“查哨”为名,接近“鹰巢”入口外围,行为略显异常,但其背景清白,一时难以断定。
宋希濂运用“心理侧写”技能,结合情报分析,直觉判断:声音信号可能是“影狐”在与外界联络或确认目标,而那名文书,要么是无意中被利用,要么就是“影狐”精心安排的、连自己都不知道的“信号旗”! 他命令徐锐,对文书进行秘密重点监控,并加强对声音信号源的侦察,但暂不惊动。
夜幕降临,山风呼啸。晚九点整,那奇特的鸟鸣声准时在西北山林再次响起,持续时间稍长。几乎同时,监控小组报告,那名文书恰好在这个时间点,以“送文件”为名,离开了警卫营驻地,朝着废弃前指方向走去!
“机会来了!”徐锐在指挥部低呼。
宋希濂目光一凛:“命令‘猎狐’一组,秘密跟踪文书,不要惊动!二组,包围声音信号源区域!三组,守住‘鹰巢’各要害!行动!”
黑暗中,数条黑影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行动起来。文书浑然不觉,打着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废弃前指区域,在一处断墙边停下,似乎在等待什么。而在他侧后方百米外的密林中,一个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的黑影(“影狐”),正用望远镜观察着文书和废弃指挥所的动静,他需要确认这个“信号点”是否安全,以及能否诱出目标。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文书脚下突然一滑,惊呼一声,手电筒脱手飞出,光柱划破黑暗,恰好扫过了“影狐”藏身的大致区域!
“暴露了!”“影狐”反应极快,瞬间意识到这是陷阱,毫不犹豫地起身后撤!
“抓住他!”高天亮(奉命带队“猎狐”一组)低吼一声,率先开枪示警!同时,包围信号源区域的二组也闻声扑上!
枪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一场激烈的林间追逐战瞬间爆发!“影狐”身手矫健至极,利用地形和夜色,边打边撤,枪法精准,瞬间撂倒两名追兵!但“猎影”队员也不是吃素的,死死咬住,火力封锁!
最终,在付出三人伤亡的代价后, “猎狐”小队将“影狐”逼入了一处石缝死角。眼见突围无望,“影狐”毅然举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
“要活的!”高天亮厉声喝道,同时一枚精准的射击打飞了“影狐”的手枪!几名队员猛扑上去,将其死死按住,卸掉下巴,防止其服毒!
与此同时,那名吓傻的文书也被控制。经初步审讯,他承认是受了警卫营一个平时关系不错的班副(已失踪)的怂恿,每晚此时到此处“溜达”,根本不知是信号。
“影狐”被秘密押回“鹰巢”指挥部下的密室。此人三十多岁,面容普通,眼神阴冷,经搜查,身上除了一把匕首和几样精巧的开锁工具、化装用品外,别无他物,显然是个老手。
宋希濂亲自参与了突击审讯。在强大的心理攻势和确凿证据面前,“影狐”最终部分交代:他受日军“菊”机关直接指挥,任务是刺杀宋希濂或至少造成指挥系统瘫痪。他承认使用了声光信号进行联络,但对毒气弹计划和“斩毒”行动一无所知,只确认上级要求他尽快行动,配合正面攻势。
然而,在审讯间隙,“影狐”看似无意地瞥了一眼岩洞壁上挂着的一幅旧地图,眼神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异样。这一细节,被宋希濂敏锐地捕捉到。那幅地图,标注的是根据地早期的秘密补给点分布,其中一个点,已被废弃多年。
宋希濂心中猛地一沉!难道……“影狐”还有同伙?或者,他此行还有更深的图谋?那个废弃的补给点……
就在这时,机要参谋匆匆送来一份急电,是“斩毒”行动队用生命电台发回的,只有短短一行字:“已抵鬼跳涧外围,发现敌军重兵,疑有埋伏,请求指示!”
“斩毒”行动队也遇到了麻烦!
天目山的这个黎明,在成功抓获“影狐”的短暂胜利后,迎来了更加扑朔迷离和凶险万分的局面。真正的危机,似乎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