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御书房,胡百川还在琢磨这件事。
“唉,又是个招惹痛恨的活!”
“下次要给陛下好好说说,不能再这么坑我了!”
毛镶跟在他身边,听到这话顿时笑了起来。
“侯爷,慎言啊!”
“陛下这是对你的信任呢!”
“其他人求之不得呢!”
胡百川耸耸肩,他可不觉得如此。
自己现在的事情不少呢。
“算了,先找个地方琢磨下再说!”
毛镶看的直摇头。
若是换成其他人,断然没这个胆子来抱怨。
更不敢当着他的面。
但这位不同。
胡百川在陛下心中什么地位,他一清二楚。
女婿!
财神!
更是极其信任的信服,否则如何能让胡百川统领锦衣卫?
要知道在大明王朝,只有两人凌驾于锦衣卫之上。
一个是陛下,一个是太子。
胡百川现在是第三人了。
不一会,胡百川直接来到四海商场找到张四海。
看到胡百川到来,张四海连忙迎了上来。
“侯爷!”
再看看身后的毛镶和一群锦衣卫,张四海脸色微变。
他也算是京城的一号人物,对毛镶这位煞星还是认识的。
很忌惮畏惧!
“见过指挥使大人!”
胡百川见状轻笑。
“别紧张,毛大人是和我一起的,有事需要找你商量!”
“自己人!”
毛镶也第一时间表明态度。
“都是为陛下办差分忧的!”
听到这话,张四海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了下来。
“是,侯爷和指挥使大人有什么交代,在下一定鼎力相助!”
胡百川招呼他坐下,随后便把先前接到的任务道了出来。
当听闻这个事情后,张四海脸色微变。
这件事,确实是棘手。
正如胡百川琢磨的那般。
大明王朝的粮食是有的,但都被囤积起来,等的就是奇货可居,哄抬物价赚银子。
胡百川真要动手,势必要成为那些人的头号记恨之人。
断人财路,无异于谋财害命!
“侯爷,这件事只怕很不好办呐!”
“一个不慎,要有危险的!”张四海开口说道。
“那些粮食,都有背景的!”
“逼急了他们,真会动手的!”
不待胡百川开口,毛镶冷笑一声。
“动手?”
“他们谁敢?”
“我倒是要看看,是他们厉害,还是朝廷厉害!”
张四海摇头。
“指挥使大人,明里肯定是朝廷厉害!”
“但那些人的手段也极多的!”
“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呐!”
胡百川已经管不得那些了。
“你就告诉我,咱们京城及附近各地的大粮商是谁即可!”
“剩下的我来安排!”
张四海知道这是陛下的意思,也不敢隐瞒。
“京城这边,有四大粮商!”
“甄氏商行排名第四,排名第一的是廖氏粮铺,第二是苏氏商行,第三是鲁氏粮铺!”
“京城这边的粮食基本上完全被他们掌控!”
“不过毕竟是天子脚下,他们还不敢太乱来,但在京城之外就不同了!”
“他们掌握的粮食多吗?”胡百川问道。
“是仅京城,还是在其他各地也有?”
“甄氏商行的粮食生意,遍及大明各地!”
“算是全国性的粮商,不过价格还算是稳定,不算太黑心。”
“廖家粮铺是仅限于京城范围。”
“苏氏商行和鲁氏粮铺就不同了,在整个大明朝都是排名前五的大粮食,储量非常惊人!”
张四海毕竟是生意人,以前也做过粮食生意,对这些很熟悉。
胡百川询问,还是陛下亲自交代的,他不敢有任何的隐瞒。
按照他的介绍,京城这四大粮商的仓库内起码存储超过三十万石的粮食!
足够全京城百姓一个月的食量。
而这才只是他们的冰山一角。
其他各地会更多。
这些粮商平日里还好,一旦等到天灾人祸之际,哄抬物价的不在少数,银子也就是从这里赚到了。
除了京城的这四大粮商,大明王朝最大的五大商行他也都知道。
排名第一的是皇商。
大名粮商!
和大名商行类似的存在。
排名第二的,是一个叫中粮商行的顶级大粮商。
这个粮商的生意在京城不显山不露水的。
但绝对超强。
在全国各地都有大规模的粮食仓库。
掌握了全国各地的粮食情况。
排名第三的,是鲁氏粮铺,掌握了大半个山东河北的粮食。
那些地方,也是朝廷的重要产粮地。
排名第四的,是苏氏商行,掌握江苏,浙江大部分的粮食。
这些地方的粮食产量同样极高。
排名第五,就是甄氏商行了。
也正是凭借着粮食生意,才让他稳坐大名商行第二把交椅的宝座。
一番介绍,胡百川心中也算是有了数。
同时也询问了这五大粮商的背景。
大名商行不说了,甄氏商行是底蕴深厚,甄家在前朝时就是商贾巨头,后来支持过义军,出钱出力,这才有着如今的地位。
朝中不少大臣以前也得到过甄氏商行的资助。
廖氏粮铺,靠山是后宫的廖贵妃,算是朱元璋比较宠幸的妃子了。
有这位坐镇,才使得这个廖氏粮铺有底气,成为京城第一粮铺。
鲁氏粮铺,背后的靠山是山东的第一豪门的鲁家。
现在的吏部右侍郎,就是这个鲁家的。
苏氏商行,背后是江苏和浙江的四大豪门,同样有不少人在朝中任职。
有很多地方官,也有京官。
最后就是这个中粮商行。
作为大明王朝的顶级粮商,却非常的低调,连张四海都不知道他的靠山是什么。
据说现在的大掌柜是一个女人。
但到底是谁,也不清楚。
而且,在五大顶级粮商中,也是口碑最高好的。
除了这五大顶级粮商,各地还有不少小一些的粮商。
多多少少都有些关系,有后台。
也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士绅豪族!
普通人根本做不了这个生意。
不仅仅是钱财的问题,更涉及到权势的问题。
在古代社会,粮食就是真正的硬通货。
比金银有时候还好用。
除去极个别的,一般的粮商都是靠特殊时期的哄抬高价来挣银子。
对于这些人,胡百川自然不会客气。
用经济手段来坑他们?
太麻烦!
反正都是要得罪,直接下狠手,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