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房总管一声\"进酒\",十二名宫女手执鎏金酒壶鱼贯而入。乐师们奏起《万年欢》,正是敬酒的时辰。
皇后率先举杯,九凤金冠上的珍珠轻颤:\"臣妾敬皇上,愿新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她执杯的姿势端庄优雅,广袖微垂,露出腕间一对翡翠镯子,正是潜邸时皇上所赐。
皇上含笑饮尽,特意多看了皇后一眼:\"皇后今日这身打扮,倒让朕想起潜邸时的光景。\"
华妃见状立即起身,正红色广袖在空中划过一道艳丽的弧线:\"臣妾敬皇上,愿皇上龙体康泰,岁岁今朝。\"她故意将酒杯举得极高,袖口滑落,露出雪白腕子上新戴的一对赤金嵌宝石镯子,在烛光下璀璨夺目。
齐妃小声嘀咕:\"这镯子怕是比皇后娘娘的还要贵重...\"
皇上举杯,接下华妃的敬酒。华妃一如既往对朕真心真意。
端妃的敬酒别具一格。她命人取来一套十二只白玉杯,每杯斟满不同的佳酿:\"臣妾以十二时辰酒敬皇上,愿皇上四时安康。\"
皇上饶有兴致地逐一品尝,赞道:\"爱妃有心,这腊月酿的梅花酒最是醇厚。\"
齐妃的敬酒带着几分…小心机,也不知道是谁给出的主意,挺有新意。她双手捧杯,突然从袖中变出一枝红梅:\"臣妾借花献佛,愿皇上新春吉祥。\"那梅花竟是用糖霜制成,入酒即化,甜香四溢。
丽嫔则献上西域葡萄酒,盛在水晶杯中殷红如血:\"此酒来自吐鲁番,据说饮后可梦回楼兰。\"
轮到贵人们敬酒时,惠贵人起身要上前敬酒。
\"惠贵人,\"华妃突然开口,声音如蜜里调油,\"你协理六宫这些日子辛苦了,本宫敬你一杯。\"
殿内霎时一静。沈眉庄不慌不忙起身,福了一礼:\"嫔妾不敢当,应是嫔妾敬娘娘才是。\"
华妃红唇微勾,朝身旁的颂芝使了个眼色。颂芝立刻端着一个金盘上前,盘中放着一盏白玉酒杯。
甄嬛眼尖,注意到那酒杯在灯光下冒着丝丝热气,而其他宫女端上的酒都是温的。她心头一紧——华妃这是要眉姐姐当众出丑!
沈眉庄刚要伸手接酒,甄嬛突然起身:\"华妃娘娘,嫔妾斗胆,也想敬惠贵人一杯。这些日子多亏眉姐姐指点,嫔妾才能适应宫中生活。\"
她声音清越,举止大方,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过来。华妃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当着皇帝的面不好发作,只得冷笑一声:\"莞贵人倒是姐妹情深。\"
甄嬛缓步走到沈眉庄身边,借着衣袖的遮掩,轻轻碰了碰她的手。沈眉庄会意,在接过华妃那杯酒的同时,与甄嬛的酒杯迅速兑了些过去,至少不是那么热了。
这一动作行云流水,甄嬛接过酒杯,面上笑意盈盈:\"嫔妾先干为敬。\"
放下酒杯后,甄嬛又从容不迫地吟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嫔妾借古人诗句,恭祝皇上新年吉祥,国泰民安。\"
皇帝眼前一亮:\"好诗!莞贵人果然才思敏捷。\"他的目光在甄嬛身上停留了片刻,带着几分欣赏。
沈眉庄趁机饮下甄嬛给她兑过的温酒,也行礼道:\"嫔妾借花献佛,愿我大清江山永固,皇上万岁安康。\"
华妃见计谋落空,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她没想到甄嬛会突然插手,更没想到两人配合如此默契。她捏着酒杯的指尖微微发白,脸上却挤出一丝笑:\"两位妹妹果然才貌双全,难怪皇上喜欢。\"
皇后适时开口:\"都是皇上调教得好。\"她温婉地看向皇帝,\"臣妾看莞贵人才情不凡,不如让她再作一首应景的诗?\"
皇帝颔首:\"皇后说得是,莞贵人可愿再赋诗一首?\"
甄嬛福身行礼,余光瞥见华妃阴沉的面色,心知这是皇后在给自己机会表现。她略一思索,清声吟道:
\"瑞雪兆丰年,金樽贺岁筵。
君王恩泽广,六宫春色先。\"
\"好!\"皇帝龙颜大悦,\"'六宫春色先',这句尤其妙。苏培盛,赏莞贵人玉如意一对,珊瑚珠一串。\"
甄嬛连忙谢恩:\"嫔妾谢皇上赏赐。\"她低垂的眼睫掩去了眼中的思绪。
沈眉庄趁众人不注意,担忧地看了眼甄嬛。甄嬛几不可察地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无碍。
安陵容坐在角落,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她小口啜饮着果酒,目光在甄嬛、沈眉庄和华妃之间游移。
这三个在她不知道的地方,又交手了?
宴席过半,歌舞升平。
华妃忽然又开口:\"皇上,臣妾听闻莞贵人琴艺了得,不如请她献奏一曲,以助酒兴?\"
沈甄嬛面色微变。她确实学过琴,但只是略通皮毛,远不到\"了得\"的地步。华妃这是存心要她出丑。
沈眉庄这时起身:\"华妃娘娘谬赞了。莞妹妹的琴艺虽好,却不及娘娘当年一曲《凤求凰》惊艳四座。嫔妾不才,愿代莞妹妹献丑,弹一曲《贺新岁》。\"
皇帝饶有兴致地看着沈眉庄:\"那就惠贵人弹琴一曲?\"
沈眉庄谦虚道,\"若弹得不好,还请皇上和各位娘娘见谅。\"
宫人很快备好琴案。沈眉庄端坐琴前,指尖轻拨,一曲欢快喜庆的《贺新岁》流淌而出。她弹得并不十分精湛,但胜在情感饱满,曲调流畅,听得皇帝连连点头。
华妃的脸色越发难看。她本想刁难甄嬛,却让沈眉庄又一次出了风头。
琴声止,皇帝带头鼓掌:\"好!没想到惠贵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来人,再赏金丝楠木琴一张!\"
沈眉庄谢恩回到座位,甄嬛在桌下悄悄握住她的手:\"眉姐姐,谢谢你。\"
沈眉庄轻轻回握:\"妹妹与我何须言谢。\"她顿了顿,\"只是华妃娘娘今日接连发难,妹妹日后更要小心。\"
沈甄嬛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我担心连累了你。\"
\"我们姐妹同心,何来连累之说。\"沈眉庄微笑,却感到一道锐利的目光刺来。她抬眼望去,正对上华妃阴冷的眼神。
宴席散后,众嫔妃依次告退。甄嬛与沈眉庄并肩而行,身后跟着各自的宫女。夜色中,红灯笼的光将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甄嬛担心的对着沈眉庄,\"华妃今日之举,说明她已视姐姐为眼中钉。姐姐协理六宫,更要处处谨慎。\"
沈眉庄叹息:\"我原只想尽心办事,不想还是惹来这么多是非。\"
\"这后宫之中,不得宠是罪,得宠更是罪。\"甄嬛望着远处华妃的仪仗,\"我们姐妹唯有互相扶持,才能在这旋涡中站稳脚跟。\"
二人行至分岔路口,依依惜别。甄嬛回到碎玉轩,望着烛火出神:\"今日我虽帮了眉姐姐,却也得罪了华妃。\"她轻叹一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走一步看一步了。
与此同时,翊坤宫内,华妃正大发雷霆。
\"贱人!竟敢一而再再而三地坏本宫好事!\"她一把扫落桌上的茶具,\"那个甄嬛,本宫定要她好看!\"
颂芝战战兢兢地劝:\"娘娘息怒,那莞贵人不过是仗着几分小聪明...\"
\"小聪明?\"华妃冷笑,\"她今日在皇上面前出尽风头,你没看见皇上的眼神吗?\"她猛地转身,\"周宁海!去把曹贵人叫来,本宫有事吩咐!\"
这一夜,紫禁城的雪又悄悄下了起来,覆盖了所有痕迹,却掩不住底下涌动的暗流。
正月里
朱红宫门上新贴的洒金春联还泛着墨香,各宫檐下的红灯笼在寒风中轻轻摇曳。自正月初一至十五,皇上按祖制宿在皇后那里,后宫难得一派宁静。
皇后每日卯初起身,亲自盯着宫人将椒房殿的地龙烧得温热合宜。这日正用早膳时,剪秋捧着一碟金丝蜜枣进来:\"娘娘,华妃那边又打发人来问,说是皇上赏的蜜枣能不能分些给翊坤宫。\"
皇后执箸的手顿了顿:\"把昨日内务府新进的那匣子送去。\"她抬眼望了望窗外积雪,\"再添两匹云锦,就说本宫念她畏寒。\"
皇后心情很不错,每当这个时候,皇帝只属于她一个人,仿佛平常人家的一对夫妻。
碎玉轩内,甄嬛正教流朱剪窗花。红纸在纤指间翻飞,不多时便现出一对栩栩如生的并蒂莲。
\"主子手真巧。\"流朱捧着窗花爱不释手。
甄嬛将剪子搁在缠枝莲纹的银盘上:\"去取我那本《诗经》来。\"待书取到,她轻轻将窗花夹在《郑风》那一页,正盖着\"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两句。
寿康宫的檀香终日袅袅。沈眉庄跪坐在蒲团上抄经,宣纸上的小楷工整如簪花。太后拨着佛珠,忽然道:\"你日日来陪哀家这个老婆子,倒比那些争奇斗艳的强。\"
眉庄笔尖一顿,墨迹在纸上微微晕开:\"能侍奉太后是臣妾的福分。\"
沈眉庄想对抗华妃,只靠她跟甄嬛还有些不够份量,太后这边从选秀时就对她颇有好感,这条大腿她也要时时维护一下的。
\"皇帝小时候,\"太后眯起眼睛,\"最爱吃哀家小厨房做的松子糖。\"
次日,眉庄的食盒里便多了一包琥珀色的糖块。
你看,宫里就没有真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