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自俱足

小咪的衣食父母

首页 >> 本自俱足 >> 本自俱足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怪谈世界当侦探穿成女屠夫后,全村去逃荒穿越之婆婆大集锦美漫:开局交易灰太狼这个婢子不简单重生穿越,渣男放养改造入主紫微炼神领域六零:爸妈死后给我留下巨额遗产快穿:替身女配上位攻略
本自俱足 小咪的衣食父母 - 本自俱足全文阅读 - 本自俱足txt下载 - 本自俱足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27章 初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腊月的北风跟刀子似的,刮过盘山县城的青石板路,卷起地上的碎雪沫子,直往人脖领子里钻。

德麟把最后一块门板上好,转过身时,看见童秀云正踮着脚,往窗纸上糊新剪的喜鹊登梅。冻得通红的鼻尖几乎要贴上那层薄薄的粉连纸。

“当心着凉。”他走过去,伸手替她把歪了的毡帽往紧了按了按。

秀云的指尖刚碰过浆糊,凉得像块冰,德麟下意识地攥住,往自己怀里揣了揣。

俩人拉着手进了堂屋。屋里的灶坑烧得正旺,映得秀云眼尾的碎光都暖融融的。

她挣开手,往灶台去看那锅刚蒸好的粘豆包,白雾从锅盖缝里钻出来,带着大黄米的甜香。

“二爹走的时候,把铺子的钥匙都给你了?”她轻声问,手里的笊篱在锅里轻轻拨弄着,防着粘连。金黄的豆包,在锅里滚得欢实。

德麟“没有”应了一声,往灶坑里添了块新柴。

童秀云过门还不到十天,红绸子还在门楣上飘着。夏二爷就揣着一匣子的份子钱上了火车。说是去沈阳城岳父家过春节,顺便接二大娘回来。

可谁都明白,二爷是躲懒。

童秀云是满族人,祖上是佟佳氏,按旗里的规矩,过年的讲究能从腊月十五排到正月十五,光是祭祀领牲那一套,就够让一辈子图省钱又省事的夏二爷头疼的。

“那咱就按规矩来。”秀云把豆包捞出来,往笸箩里撒了层熟黄豆面,“我爹说,老礼儿不能丢。”

她说话时,眼尾微微上挑,像极了她带来的那块祖宗板上刻的缠枝纹,既有股子韧劲儿,又带着点儿说不清的温柔。

腊月十五那天,天刚蒙蒙亮,秀云就起了炕。

她从陪嫁的红漆箱子里翻出块靛蓝的旗装布,裁了块新的擦桌布,把里屋西墙上的祖宗板擦得锃亮。

按规矩,这天该祭祀领牲,得杀一头阉割过的黑公猪,猪头朝南,猪蹄朝东,还得是顺撇子的师傅来杀。左撇子沾了这祭祀的活儿,是对祖宗不敬。

杀之前要往猪耳朵里浇酒,耳朵动了,才算\"领牲\",祖宗认了这供品,才能下刀。

可德麟跑遍了盘山县城的肉铺,也没凑够买一整头黑公猪的钱。他在铺子后巷蹲了半宿,拳头磕着脑袋邦邦地响,最后咬咬牙,跟常去的那家肉铺掌柜赊了五斤五花肉,肥瘦相间,油光锃亮的。

“够了。”秀云见他垂着头进来,把肉往案板上一放,没等他说话就先开了口。

她找出家里最大的搪瓷盆,把五花肉切成整整齐齐的方块,摆得像模像样。又从柜子里翻出一小撮达子香,那是她从童家窝棚带来的,晒干的枝条带着股清苦的药香。

祭台就设在西墙的祖宗板前,秀云点了三炷香,又往一个青花小酒盅里倒了点自家酿的米酒。

德麟看着她跪在苇叶团子上,脊背挺得笔直,鬓角的碎发随着叩拜的动作轻轻晃动,忽然觉得这五斤肉比一整头猪还沉。那是她把满族的根,一点点往夏家的土里扎呢。

“领牲”的仪式简单却郑重。秀云用筷子蘸了点酒,往肉皮上抹了抹,轻声说了句满语的“祖宗安”,声音轻得像雪落。

德麟跟着她磕头,额头碰到苇叶团子的瞬间,听见她在心里默念:“从今往后,佟佳氏的秀云,也是夏家的人了。”

腊月二十九那天,天刚擦黑,铺子的门板被人敲响了。

德麟拉开门,一股风雪裹着个人进来,是夏三爷,赶着辆驴车,车辕上挂着两串冻得硬邦邦的红辣椒。

“我刚听说你二爹去省城了,你俩咋还在这儿守着?”三爷跺着脚上的雪,嗓门跟他手里的鞭子似的响亮,“跟我回村,家里炕都烧好了。”

“爹……”德麟欲言又止,他想说满人的规矩多,他不想让爹娘跟着受约束。

“你知道我是你爹,咋还听不懂你爹的话呢?赶紧的!”三爷明白他的顾虑,催促他。

德麟一生要强,从不肯麻烦别人,哪怕是自己的亲人。

秀云正在灶台上烙苏子叶饽饽,听见动静掀了帘子出来,手里还沾着黄米面。“爹来了。”她福了福身,鬓边的银流苏晃了晃。

三爷瞅着她,眼神软了半截:“新媳妇头年不能在铺子里过,寒碜。走,回夏家村,你娘杀了只老母鸡,正等着给你炖汤呢。”

德麟看了看秀云,她抿着嘴笑,点了点头。

“诶!”童秀云脆生生的答应着。

收拾东西时,秀云把那包达子香、几样做糕点的模具都仔细打了包,又把祖宗板上的旧挂笺揭下来,换上张新的——白底色的,上面刻着满文的“福”字,是她出嫁前额娘连夜刻的。

驴车在雪地里咯吱咯吱地走,车棚里铺着厚厚的稻草。秀云靠在德麟肩上,掀开帘子一角往外看。

路边的老榆树落光了叶子,枝桠在暮色里像幅水墨画。

过了村口的大槐树,远远看见三爷家的小院里红通通一片,是夏张氏带着德昇、德兴俩小子糊的纸灯笼,挂在屋檐下排了一溜,里面点着油灯,盏子里的油灌得足足的,照得雪地都泛着暖光。

“看看,喜庆不?你娘和那俩小小子忙活了好几天糊的红灯笼,”三爷指着家的方向,胡子乐得直颤悠:“那灯笼盏子里灌足了豆油,能亮到正月十五。”

德麟凑到秀云的耳边说,“我小时候总偷着把灯芯往外拨,想让它烧快点,好摘下来玩。”

秀云笑着捶了他一下,手刚抬起来,就被德麟抓住,悄声说:“咋刚过门就打起人来了?”

车轱辘碾过一块冻冰,颠得人晃了晃,满车的人都笑起来,笑声把风雪都挡在了车棚外。

三爷家的西屋是盘大炕,南炕铺着蓝布褥子,北炕叠着几床新棉被。夏张氏早把炕烧得热乎乎的,进了屋就得脱棉袄。

晚上睡觉时,中间挂了块蓝布帘子,南炕睡三爷、夏张氏和德昇、德兴,北炕是德麟和秀云。

秀云按着满族的规矩,把头朝炕外睡,脚抵着墙,说这样既能防寒,又能呼吸新鲜空气。

德麟起初不习惯,总怕她冲着风受寒,夜里醒了好几回,见她睡得安稳,鬓角的银饰在油灯下泛着微光,才放了心。

第二天就是腊月三十。天还没亮,三爷就把德麟薅起来了:“搭索罗杆子去。”

秀云也爬起来,裹着棉袄站在门口看。院里的雪被扫到了墙根,露出冻得硬邦邦的黄土。

三爷指挥着德麟和德昇,把一根三丈来长的松木杆竖在院子东南角,杆顶挂了盏红灯笼,彻夜不熄。

杆中间钉着个倒梯形的木盒子,三爷让德兴踩着板凳,把昨天特意留的猪五脏和一碗清水放进去——那是喂乌鸦的。

“乌鸦这鸟儿是神物。”三爷摸着杆身,跟秀云说,“老罕王当年被人追,躲在草垛里,是乌鸦落在垛上,才没让人发现。”他往远处指了指,“天亮了你看,保准有乌鸦来。”

秀云点点头,想起小时候奶奶讲的故事,说乌鸦是通冥界的使者,能把人的念想带给祖宗。

她转身回屋,帮着夏张氏摆供品。

西屋的祖宗板前,要供十三盏米酒、十三碟点心。

秀云把自己做的萨其玛摆上去,切成菱形的块,上面撒着青红丝,旁边是粘豆包、驴打滚,还有用苏子叶包的饽饽,黄澄澄的像只只小元宝。

“这米酒得用大黄米酿。”秀云一边往盏里倒酒,一边跟夏张氏说,“我爹说,得酿足四十九天,喝着才不呛。”

夏张氏在一旁看着她手脚麻利的劲儿,暗赞德麟娶了个好媳妇。

一分神,手里的勺子差点把米酒洒出来,秀云赶紧扶住夏张氏的手,俩人手挨着手,暖烘烘的。

院里的索罗杆子前也摆了一样一样的供品。

秀云从包里拿出白挂笺,往杆上贴,满文的福禄寿喜在雪光里透着亮。

秀娥和德兴凑过来看,指着一个字问:“嫂子,这是啥意思?”

秀云教他俩念满语的“寿”,小孩子学得快,念得奶声奶气的,逗得三爷在一旁直乐:“比你哥强,你哥连县城里的话都说不利索。”

主祭是夏三爷。他换上件深蓝色的棉袍,手里拿着本线装的旧书,据说是祖上传下来的祭文。

香燃到一半时,夏张氏开始念祭文。夏张氏的母亲是满族的萨满教徒,她从小耳濡目染,只是后来嫁到了夏家,一切的风俗习惯都随了夫家。

满语的音节顿挫有力,像在唱歌。秀云跟着磕头,额头碰到蒲团的瞬间,看见祖宗板上的新挂笺在烛火里轻轻晃,忽然想起出嫁前,额娘说的:“到了婆家,把挂笺贴好,祖宗就跟着你去了。”

年夜饭在堂屋摆了满满一桌。炖酸菜里卧着白肉,血肠切得薄如纸,还有一盆红烧肘子,油光锃亮的。秀云端着碗刚要往外屋走,就被德昇拉住了:“嫂子,咋不上桌?”

“这是满人的规矩。”夏张氏赶紧说,手里还拿着双筷子,“有长辈和老爷们在,新媳妇得在旁边伺候着。”

“娘说的是。”秀云笑着赞同。

就听见“啪”的一声,夏三爷把筷子往桌上一拍,脸沉得像锅底:“啥规矩不规矩的?秀云嫁到夏家,就是夏家的人,得按夏家的礼儿来,德麟,叫你媳妇过来吃饭!大过年的!”

德麟刚要起身,德昇和德兴早一左一右拉住秀云,把她按在了夏张氏身边的板凳上。

夏张氏往她碗里夹了个鸡腿,油汁溅到了蓝布围裙上:“闺女啊,你爹说得对,咱不兴那套,咱怎么高兴怎么来。”

秀云的眼圈忽然有点儿热,她偷偷看了德麟一眼,那傻小子正咧着嘴笑,嘴角还沾着点酱汁。

窗外的雪还在下,索罗杆上的红灯笼在风雪里晃,光透过窗纸照进来,把满桌的菜都染得暖融融的。

煮饺子时,灶里烧的是杏条柴,噼里啪啦地响,窜出的火苗带着股甜香。

夏张氏在面板上摆饺子,其中几个捏得格外胖,里面包着铜钱。“谁吃到谁来年有福气。”她一边摆一边说,眼睛瞅着秀娥和德兴,俩孩子正踮着脚往锅里看。

饺子刚出锅,德麟就吆喝了一声:“小日子起来了!”

满屋子的人都跟着喊:“起来了!”

声音震得房梁上的灰尘都掉下来点。

秀娥专挑胖胖的饺子吃,第一口就咬到了铜钱,硬邦邦的硌了牙,她吐出来举着跑,铜钱在灯笼光下闪着亮,逗得大家直笑。

德麟抓了把糖,往房梁上抛,让秀娥和德兴跳着够,说是“日子高升”。

俩孩子蹦得像俩小蚂蚱,秀云看着看着,笑出了眼泪。

大年初一凌晨,天还黑着,秀云就被窗外的鞭炮声吵醒了。

她赶紧起来梳洗,换上了件新做的浅粉色旗装,领口绣着缠枝莲。

拜年时,德麟带着她和弟弟妹妹跪在夏三爷和夏张氏面前。

童秀云行了个标准的跪拜抚鬓礼,双膝跪地,双手抚在鬓角,身子微微前倾。这礼节又让她想起了往年的春节。

额娘带着她,在童家窝棚跟着婶子们,一步一步的学这些个礼节。只是如今解放了,不讲究这些,也就没人教了。

夏张氏看着看着,眼圈就红了,她从怀里掏出四个红包,给德麟、秀云和孩子们发守岁钱:“好孩子,还能记得这些老礼儿。”

初二那天,德麟套好了驴车,车斗里装着给岳家的礼物:两包萨其玛,一坛米酒,还有三爷特意杀的一只老母鸡。

德麟坐在车辕上,赶车的鞭子甩得脆响。童秀云裹着厚实的棉围巾坐在他身旁,脸蛋冻得微红,眼底却盛满了盈盈的笑意。

车轮碾过积雪覆盖的田野,远处是童家窝棚熟悉的轮廓。

这是新妇归宁的日子,也是将夏家的温暖与接纳,带回她血脉源头的日子。

往远处看,童家窝棚的烟囱正冒着烟。索罗杆上的红灯笼还亮着,乌鸦在杆顶盘旋,叼走了木盒里的吃食。风里飘着糊米茶的香味,那是用炒糊的大黄米冲的,是满族人家招待客人的茶。

秀云往他身边靠了靠,驴车在雪地上留下两道辙,像条长长的线,一头连着夏家的小院,一头通向远处的光亮。

风卷着雪沫子掠过耳畔,秀云听见自己的心跳,和着驴车的咯吱声,和着远处隐约的鞭炮声,像支新的歌。

驴车驶过广袤的东北平原。雪后的田野一片洁白,偶尔裸露的黑土地像大地的筋脉。远处村庄的屋顶上,家家户户的烟囱冒着笔直的炊烟,与淡蓝的天空相接。

村口新刷的土墙上,白石灰写着醒目的标语:“土地还家,农民翻身!”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些崭新的字句,在冬日的阳光下格外耀眼。

德麟指着那些标语,声音里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蓬勃朝气:“秀云,你看!新中国了!往后啊,咱的日子,就跟这年似的,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有奔头!”

童秀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那标语的红字,映着满地晶莹的白雪,像火种,也像希望。

她用力地点点头,唇边绽开的笑容,比雪野上的阳光还要明亮。

这是古老习俗与新生国度交织的年份,是童秀云在夏家扎根后迎来的第一个春天。

车轮滚滚向前,碾过积雪,留下清晰的辙印,通向炊烟升腾的娘家。也通向一个在古老土地之上、正被无数人奋力开垦的、热气腾腾的新纪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不正经宗门之说好的一起无情道呢医圣传重生后,全家追着我宠长夜行小马:编写之眷天才透视眼楚天子修仙伏魔记大圣传救世主模拟器洪荒第一鸦我的殡葬灵异生涯这个残王我罩了重生之凤仪天下:宜修传陆尘李清瑶全文免费阅读小说迫嫁妖孽殿下:爆笑小邪妃七零找个队长老公,生活甜蜜蜜天下无双鸿蒙圣王长生异闻
经典收藏二叔的专宠溺爱小娇妻退婚又何妨,豪门宠妻没商量从喰种开始的食尸鬼之旅再回首,百年身云上棋局快穿:大佬又穿成恶毒女配啦!都市复仇:她戳破了黑暗巨网铠甲:向阳疯了,从铠一杀到铠三穿书后,我拐走了反派白月光暴躁小樱,莽穿木叶危险!玄学大佬出没,万鬼臣服与神明的恋爱日常鱼妹妹修仙记听说那个修炼狂变成娇软小师妹生化危机:虹结晴空武战道之虫族机战王惊!两手空空穿到古代去开荒契约蜜恋:逸少的天价宠儿我是林弋家生子她不认命前路人
最近更新我就蹭点情绪怎么了快穿:宿主又在诱拐主神大人了航空签到:从航校到全球霸主孙二狗的猎艳人生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李言李语奥特:以乔峰的方式打开戴拿蜕变:人生不过二两酒我把男主逼成病娇原神:剧透未来给本人当金丹修士被送进实验室残香生玉神秘复苏:我成了遗忘之主综武:开局系统签到宁中则青符劫姑娘救命恩,小生以身许果宝特攻之双剑橙留香开局来到十日终焉高武教导主任:开局给学生上强度巅峰智斗
本自俱足 小咪的衣食父母 - 本自俱足txt下载 - 本自俱足最新章节 - 本自俱足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