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分在A组的球员们,尤其是德容、帕利尼亚、拉什福德这些右脚比命都重要的球员,脸上的表情,从困惑到震惊,最后变成了一种生无可恋的呆滞。
训练赛开始的瞬间,卡灵顿训练场,就从一个代表着现代足球最高水平的殿堂,瞬间退化成了一所……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的活动现场。
弗伦基·德容在接到球后,下意识地用右脚做了一个无比丝滑的停球动作。
“哔——!”高仇向的哨声立刻就响起。
“弗伦基!三圈!现在!立刻!马上!”
德容抱着头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在队友们幸灾乐祸的哄笑声中,开启了他在今天的第一次折返跑。
拉什福德在接到一个绝佳的传球后,别扭地用他那根像木棍一样僵硬的左脚,完成了一记势大力沉的抽射!
然后,皮球以一道诡异的弧线,精准地击中了远在三十米开外的……角旗杆。
林默试图用左脚送出一记他招牌式的过顶长传,结果脚下一滑,一个标准的“原地劈叉”直接躺在了草皮上,半天没起来。
整个训练场人仰马翻,鸡飞狗跳。
前一天还洋洋得意的球员们,此刻脸上只剩下了两种表情:痛苦和扭曲。
训练场上的气氛,也从自满的狂欢,变成了此起彼伏生无可恋的哀嚎。
高仇向看着眼前这堪称“车祸现场”的一幕,满意地点了点头,“物理降温”效果显着。
……
三天后,英超联赛第28轮,“红魔”曼联客场挑战“太妃糖”埃弗顿。
古迪逊公园球场,以其狭窄的场地、狂热的球迷以及主队那堪比伐木工人的凶悍球风而闻名。
为了备战几天后的联赛杯决赛,高仇向果断派上了一套大轮换阵容。
中场由“意大利屠夫”托纳利和“苏格兰莽夫”麦克托米奈,这两个硬汉坐镇。
锋线上,则是“葡萄牙飞翼”莱奥,与刚刚在马德里完成了“艺术battle”的“巴西圆规”安东尼搭档。
比赛的过程,也正如预料般,变成了一场毫无技术含量可言的……泥潭肉搏。
安东尼这位新晋的“行为艺术家”,显然还没有从伯纳乌的聚光灯下走出来。
比赛刚开始,他就在边路,面对埃弗顿那粗壮的左后卫,开始了他那套标志性试图激怒对手的……原地转圈。
然而,埃弗顿的后卫不是博格巴。他们不懂什么叫艺术,他们只懂物理。
“砰!”
安东尼刚转了半圈,就被一记凶狠的合理冲撞,直接连人带球掀翻在地。
裁判甚至连犯规都懒得吹。
几分钟后,安东尼不信邪,卷土重来。
这一次,他刚完成一个漂亮的油炸丸子过人,就被对方的中场球员用一记毫不留情的扫堂腿再次放倒。
在连续被用这种最原始、最粗暴的方式,“教育”了三次之后。倒在泥水里的安东尼,看着对方后卫那轻蔑的眼神,他好像终于开窍了。
他不再试图去激怒对手,也不再进行那些华而不实的原地表演。
他开始利用自己灵活的重心和娇小的身躯,将防守球员每一次的上抢都变成了一场“柔道”的对决。
对方一伸脚,他就顺势倒地。
对方一上身体,他就痛苦捂脸。
他将“碰瓷”,演化成了一种充满节奏感和美感的艺术。
虽然场面极度丑陋,但效果却出奇地好。
他用这种近乎于耍赖的方式,在下半场为球队创造了数次宝贵的前场定位球机会。
比赛,就这样拖到了第88分钟。
安东尼在右路用一次堪称奥斯卡级别的碰瓷式突破引得对方后卫再次犯规,赢得了一个禁区前沿位置绝佳的任意球。
桑德罗·托纳利站在球前。
他踢出的皮球,在空中划出了一道完美的“皮尔洛”式的弧线,绕过人墙直挂球门死角!
1-0!绝杀!
曼联用一种最丑陋,但也最有效的方式,从这片“泥潭”中硬生生地抢走了三分。
……
联赛杯决赛,即将打响。温布利大球场,万众瞩目。
赛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所有的长枪短炮都对准了那个东方男人。媒体们翘首以盼,期待着他又会发表什么惊世骇俗的“抽象派宣言”。
然而这一次,高仇向却一反常态。
他没有玩梗,没有挑衅,甚至脸上都看不到一丝熟悉的神神叨叨的微笑。
他表现得极为谦逊,极为谨慎,甚至……有些过分示弱了。
“阿斯顿维拉是一支非常强大的球队,”他对着镜头一本正经地说道,“迪恩·史密斯先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教练,他打造的这套防守体系坚如磐石。”
“我的球员们刚刚经历了一段无比艰难的魔鬼赛程,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已经极度疲劳。在我看来,这将是一场百分之五十对百分之五十的比赛,我们没有任何优势!”
他顿了顿,甚至还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考虑到球员的疲劳度,或许,在比赛中我们会放弃复杂的传控,更多地尝试一些更简单、更直接的……传中战术,来冲击他们的防线。当然,我们已经做好了将比赛拖入点球大战的准备。”
这番发言,通过电视转播清晰地传到了阿斯顿维拉的备战室里。
主教练迪恩·史密斯听着高仇向这番“肺腑之言”,看着自己教练团队剪辑出的曼联在对阵埃弗顿那场比赛中的“丑陋表现”,他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他信了!
他觉得,那个不可一世的东方人,终于在密集的赛程和伤病风险面前选择了妥协。他立刻拿起战术板,开始针对性地布置起了防空和边路二防一的防守战术。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在决赛的哨声吹响之前已经打响。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矛与盾的对决。却无人知晓,高仇向为温布利准备的根本不是什么传中和头球。
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左脚限定”的战争。
那些在“左脚训练”中憋了一肚子火,经历轮休过后的主力们,正摩拳擦掌等待着,在决赛的舞台上将那股无处发泄的怨气,尽情地宣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