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断断续续的求救信号,如同投入死水中的又一颗石子,在刚刚稳定下来的“远航之星”内部激起了新的波澜。指挥中心内,凯洛斯指挥官、银辉、巴伦以及几位被重新任命的部门主管齐聚一堂,气氛凝重。
“‘碎星带’……根据我们残存的星图碎片,那应该是‘尘埃之海’外围一片由大量小行星和战舰残骸构成的危险区域,引力混乱,辐射强度高,通常是……流亡者和更凶残掠夺者的巢穴。”一位负责导航的老兵涩声汇报。
“吞噬者……”凯洛斯重复着这个令人不安的名词,眉头紧锁,“没有相关记录。但听起来,绝非善类。”
“信号来源无法精确定位,只能确定大致方向在‘碎星带’深处。信号强度极弱,发射源可能也处于濒临毁灭的状态。”通讯主管补充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银辉和凯洛斯身上。是回应这遥远的呼唤,还是置之不理?
“我们的能源刚刚有所恢复,‘渡鸦号’也勉强恢复了短途跃迁能力,但这远不足以支撑一场未知区域的救援行动,尤其是去‘碎星带’那种地方。”一位负责后勤的主管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反对,“我们自己尚且挣扎求存,贸然介入未知冲突,可能会将我们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但那是求救信号!”另一位较为年轻的护卫队员忍不住开口,眼中闪烁着旧日军人荣誉感的余晖,“见死不救,我们和那些‘收割者’有什么区别?万一……万一是其他幸存的人类文明呢?”
争论在指挥中心内响起。保守派认为自身难保,不应节外生枝;激进派则认为这是道义责任,也可能借此机会接触外界,获取更多资源或信息。
银辉沉默地听着,他的感知悄然蔓延,捕捉着在场众人散发出的信息涟漪。他能感觉到,大部分人的恐惧是真实的,对未知的畏惧,对来之不易的稳定生活的珍惜。而主张救援的人,除了少数是基于道义,更多是出于一种对彻底孤立的恐惧,以及……一丝被压抑太久、渴望与外界连接的冲动。
“银辉兄弟,你的意见呢?”凯洛斯将最终的决定权抛给了银辉。如今,银辉的判断和力量,已是“远航之星”不可或缺的支柱。
银辉抬起眼,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那个不断重复着求救信号的通讯屏幕上。他的“律法之种”微微震动,并非预警,也非鼓舞,而是一种……模糊的牵引感。仿佛那个遥远的、微弱的信号,与他,或者说与他所承载的“秩序”使命之间,存在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关联。
“回响”指引他们来到“尘埃之海”,是为了寻找延续的可能,而非画地为牢。
“微光”的意义,在于驱散黑暗,而黑暗,并不仅限于眼前。
“我们不能倾巢而出进行一场豪赌。”银辉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冷静,“但也不能完全封闭自己。隔绝意味着最终消亡,无论是资源还是信息。”
他看向凯洛斯:“我建议,由我驾驶‘渡鸦号’,携带少量精锐队员,前往信号源大致区域进行初步侦察。‘渡鸦号’机动性尚可,即便遭遇危险,也有机会脱离。‘远航之星’在此期间,由指挥官坐镇,继续修复和防御,同时保持最高警戒。”
这个折中的方案让争论暂时平息。风险可控,但也保留了回应和探索的可能性。
“我跟你去!”奇诺立刻站出来。
“还有我!”巴伦也沉声道,“我对古老型号的设备和信号模式更熟悉,或许能帮上忙。”
另外两名经验丰富的护卫队员也主动请缨。
凯洛斯看着银辉,重重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心。无论如何,安全回来。‘远航之星’需要你。”
决议已定,行动迅速展开。“渡鸦号”进行了最后一次紧急检修和物资补给,重点是能源和武器系统。银辉将一部分从备用能源矩阵中汲取的秩序能量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临行前,银辉再次来到那间存放着休眠舱的备用核心舱室。他站在那些沉睡的同胞面前,感受着他们微弱的生命波动。内心的阴影种子……究竟会以何种形式显现?他不得而知,只能希望“远航之星”在他离开期间,能够保持稳定。
他走到中央的备用能源矩阵前,将手按在上面。这一次,他没有汲取能量,而是尝试着,将自己的一缕“微光”气息,如同印记般,烙印在矩阵的核心秩序场中。这并非强大的力量,更像是一个信标,一个守护的承诺。如果“远航之星”内部真的发生剧烈的秩序崩塌或“归寂”侵蚀,他能通过这缕联系有所感应。
做完这一切,他转身,走向整装待发的“渡鸦号”。
引擎启动,幽蓝色的尾焰在昏暗的机库中亮起。“渡鸦号”缓缓滑出通道,再次投入那片无边无际的、暗红色的尘埃之海。
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明确,指向那片被称为“碎星带”的危险区域,指向那未知的“吞噬者”,以及那微弱的、可能转瞬即逝的……文明余音。
船内,银辉闭目凝神,全力感知着远方那断断续续的信号,如同在黑暗的海洋中,追寻着一盏随时可能熄灭的孤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