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那块几乎失效的蚀灵傀残片和首次实地测试成功的喜悦,沈问回到了优化研究院的“内门办事处”。
苏小婉早已在此等候,她面前悬浮着数个光幕,上面流动着各种数据和图表,显然正在构建她的“异常事件数据库”。
“沈师兄,听说‘灵枢转接盘’测试成功了?”苏小婉见到沈问,立刻问道,眼神中充满了研究者的好奇。
“初步验证通过。”沈问将那个小玉瓶递给她,“顺便还捡了个‘样本’回来,不过活性几乎为零,估计分析不出什么了。”
苏小婉接过玉瓶,熟练地将其放入一个带有复杂阵纹的分析仪器中。“即便活性微弱,其物质构成和残留的能量签名也可能提供一些信息。”她一边操作一边说,“数据库的初步架构已经完成,正在录入已知的、与‘归墟’或异常侵蚀相关的事件,包括灵兽园任务的详细数据。”
沈问凑过去看那些光幕。只见数据库界面清晰,事件按照时间、地点、类型、能量等级、疑似关联度等字段进行了分类。苏小婉甚至尝试用一些算法模型,对事件进行聚类分析和趋势预测。
“厉害啊,小婉师妹!”沈问赞叹道,“你这数据建模能力,放我前世绝对是顶级数据分析师!”
苏小婉微微脸红,但语气依旧平静:“数据是决策的基础。只有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模型,我们才能更准确地把握‘病毒’的活动规律,预测其可能的爆发点,并进行风险评估。”
这时,沈问感受到通讯玉符震动,是沐青松发来了信息。
“沈师弟,青木峰藏书阁的‘上古异闻’分区,以及家族收藏的一些孤本中,找到几条可能相关的记载,已整理成册,派人给你送过去了。内容有些模糊,需要仔细甄别。”
很快,一名青木峰弟子便将一枚记录玉简送到了沈问手中。
沈问将玉简贴在额头,神识沉入。里面是沐青松整理出的几条信息:
记载一(来源:《山海异志·残卷》): “北冥有墟,其深不知几万里,吞光噬灵,万物归寂。古修疑其为‘天地之疤’,乃上古大战遗留,时有黑潮涌动,侵蚀界域。”
关联度分析: “北冥有墟”、“吞光噬灵”、“黑潮侵蚀”与归墟特征部分吻合。“天地之疤”、“上古大战遗留”可能与“大崩解”相关。
记载二(来源:《云笈七签·外编》): “有域外天魔,无形无质,善惑人心,窃取灵机,所过之处,法则崩坏,如疥癣之疾,然极易复发,难根除。”
关联度分析: “域外天魔”、“窃取灵机”、“法则崩坏”、“易复发”与“规则病毒”特性有相似之处,但描述更偏向精神层面。
记载三(来源:沐家先祖游记): “曾于西荒绝地,见一古碑,碑文模糊,提及‘守壁人’、‘净火’、‘纪元轮回’等词,似与某种守护职责及净化之力有关。”
关联度分析: “守壁人”、“净火”可能指向古代的“杀毒”力量或组织?“纪元轮回”与协调者提到的“纪元”、“大崩解”等概念隐隐呼应。
这些信息虽然零碎、模糊,甚至带有神话色彩,但拼凑起来,确实勾勒出一个更加宏大且危险的背景。归墟(或类似存在)并非偶然,其历史可能极其悠久,甚至与世界的周期性灾难有关。
“看来,咱们面对的‘病毒’,还是个有历史的‘老病毒’了。”沈问摸着下巴,将这些信息也录入到苏小婉的数据库中。
有了新的数据输入,苏小婉的模型又进行了一轮迭代。她调出一个新的可视化界面,上面开始勾勒出一个基于现有信息的、初步的“病毒画像(Virus profile)”:
命名: 暂定“归墟侵蚀体”(基于本土认知)\/ “吞噬者病毒变异体a”(基于协调者定义)。
起源猜想: 可能与上古重大灾难(“大崩解”、“纪元轮回”)相关,是规则层面的“创伤”或“病变”产物。
核心特性: 侵蚀、腐化、吞噬能量与物质,扭曲局部规则,倾向于将有序推向无序(熵增)。
表现形式: 能量污染(黑潮)、实体构造物(邪阵、蚀灵傀、权限守卫)、核心增殖体(归墟之种)。
行为模式: 潜伏、渗透、构建网络、集中爆发、试图同化或覆盖原生规则。
弱点(基于观察): 结构混乱,逻辑存在漏洞;对高度有序、纯净的能量(如祖师之力)抵抗力较弱;可被规则层面的精准干扰所克制。
看着这个初步成型的“病毒画像”,沈问对敌人的认知更加清晰了。
“这玩意儿,就像一个不断复制自身、试图覆盖原生操作系统的‘恶性病毒’,而且历史版本还不少。”沈问总结道,“我们的‘杀毒软件’,就需要针对它的这些特性来开发。”
“目前来看,”苏小婉补充道,“‘病毒’在本界的活动似乎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主要以潜伏和局部渗透为主,像灵兽园那样成规模的‘邪阵网络’可能是少数。这为我们赢得了时间。”
沈问点点头:“所以phase 1的‘威胁感知’网络至关重要。我们要在它真正大规模爆发前,尽可能多地发现并清理掉这些‘潜伏感染点’。”
他想了想,对苏小婉说:“小婉,接下来你可以尝试,将‘bUG检测仪2.0’扫描到的数据,与你数据库中的事件和这个‘病毒画像’进行关联分析,看能否总结出一些‘病毒’更容易出现的‘高危区域’特征。比如,灵气稀薄且混乱的地方?还是曾经发生过古战场的遗迹?或者是有特殊地质结构的地方?”
“明白。”苏小婉立刻开始着手这项工作,“这有助于我们进行有重点的筛查,提高效率。”
就在这时,洞府外传来王大石粗犷的声音:“沈老大!俺和林师姐修炼回来了!听说你那新家伙事儿好使了?有啥新发现没?”
只见王大石和林小鱼一同走了进来。王大石浑身气血充盈,显然体修又有精进。林小鱼气息更加内敛,眼神却愈发锐利,如同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剑。
沈问将“病毒画像”和目前的进展简单跟他们说了一下。
林小鱼听完,直接问道:“何时开始主动清剿?”
王大石也摩拳擦掌:“对啊沈老大,光看着不动手,憋得慌!”
沈问笑了笑:“别急。磨刀不误砍柴工。‘扫描引擎’刚升级,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稳定性和覆盖范围。而且,我们还需要几把锋利的‘刀’。”
他的目光投向工作室里那些尚未完成的规则插件构想,以及那块依旧在沉睡的未知碎片。
“下一阶段的重心,除了继续扩大监测,就是研发针对性的‘杀毒工具’了。毕竟,光是能发现‘病毒’还不够,还得能‘杀掉’才行。”
优化研究院的“净土项目”,正在从“情报收集”阶段,稳步迈向“武器研发”阶段。
(第314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