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消失了,脚下是柔软的草地。
季延落地时屈膝缓冲,随即把阿澈护进怀里。白幽也迅速站起,手已按在箭囊上,目光警觉地扫视四周。风拂过,带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
他取下面罩,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清冽干净,没有沙尘,也没有废土中那种刺鼻的铁锈味。呼吸变得轻盈,仿佛第一次真正地感受空气流入肺腑。
“能活。”他说。
腕上的表盘仍在运转,屏幕微闪,自动启动扫描:地下三十米有稳定水流,温度十二度;深层土壤存在轻微辐射,类似旧时代核堆泄漏的残留。
“水能喝,但需要净化。”他看向白幽,“你那边怎么样?”
她蹲在一丛低矮植物前,叶片呈锯齿状,挂着几颗暗红色果实。她掰开一颗,果肉浅黄,汁液稀少。用指尖蘸了一点涂在手腕内侧,十秒后皮肤无异样。
“能吃。”她起身,“至少不会立刻出事。”
阿澈靠在季延肩头喘息片刻,慢慢滑坐在地。他低头看着胸前那块星星形状的木牌,触感微烫。蹲下身,将手伸向草根旁的一小滩积水。
蓝光自木牌边缘泛起,如薄雾般笼罩水面。浑浊的水渐渐清澈,底部冒出细密气泡,十几秒后归于平静。水体透明如镜,映出他的脸庞。
“好了。”他说。
季延点头,扶住他的手臂。三人继续前行。五十米外,一道弧形轮廓从地平线上浮现,像是半埋在草地中的巨大蛋壳。
那是生态穹顶的外壳,正缓缓展开。金属支架从携带的模块中延伸而出,透明板材依次拼接成圆顶,内部系统逐层激活。顶部天窗徐徐开启,调节着光线角度。
中央立着一座控制台,表面刻着旧时代的文字。季延走近,将表盘插入接口。屏幕亮起,浮现几行字:
【检测到技术火种持有者】
【系统自检中……】
【水源净化完成,空气质量达标】
【接收跨星系种子库信号?需三人共同确认】
白幽站在左侧,盯着“确认”按钮良久。
“点了,就回不去了。”她说。
“我们本来就没有回去的地方。”季延答。
她不再言语,伸手按下。
控制台另一侧,阿澈被季延扶稳。他将木牌贴在感应区,三人手掌一同覆上启动面板。系统发出一声轻响:
“授权通过。接收倒计时:10。”
天空裂开一道缝隙,并非撕裂般的可怖景象,而是如同云层自然分开。数百枚银色胶囊自高空缓缓降落,每枚都标有编号与植物图样——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橡树、松柏、芦苇……
它们似被无形之力牵引,飞向穹顶西侧的一片平坦区域。
“培育田!”季延喊道。
白幽立即行动。她取出一支箭,点燃火绒,射向偏离轨迹的胶囊。火焰箭插地为记,标明偏移位置。第二支换作爆裂箭,射至空中炸出一圈火光,提醒附近胶囊调整方向。
阿澈闭目而立,双手紧抱木牌。他能感知到胶囊中传来的细微脉动,如同心跳。轻轻抬手,最近的几个胶囊便在草地上滑行,精准落入预定坑位。
季延紧盯控制台数据,不断报出指令:“北三区重叠两个!南二区缺三个!东侧有风,注意引导!”
白幽连发三箭,皆准确落于目标区边缘。火光映照她的脸庞,汗水沿鬓角滑落。肩上的伤口再度裂开,但她未加理会。
最后一枚胶囊落入中心,地面自动裂开缝隙,将其吞入。紧接着,培育田周围升起一圈淡蓝色光幕,宛如为土地披上一层保护罩。
“完成了?”阿澈轻声问。
“第一阶段。”季延拔出表盘,屏幕仍在运行数据,“接下来要调节温湿度,模拟昼夜节律。等第一批作物发芽,才算真正安家。”
白幽走到田边,从箭囊中取出那支曾在传送门卡住的箭。她蹲下,用力将箭插入泥土。箭身挺立,宛如一座界碑。
“以前总想着回去。”她说,“现在,不必了。”
阿澈坐在控制台前,指尖轻抚木牌。它不再发烫,只是温润,像一块晒过阳光的石头。他抬头望向季延:“我们会在这里建家吗?”
“已经在建了。”季延拍拍他肩膀,“你闻到了吗?土变软了,草长高了。这不是荒地,是开始。”
穹顶内的气候系统启动。风有了节奏,阳光透过天窗洒落,照在刚刚埋下的胶囊上。土壤微微震颤,仿佛有什么正在苏醒。
控制台忽然跳出新消息:
【种子胶囊状态监测中】
【预计破裂数时间:72小时】
【首发生长物种:蓝星小麦(耐寒型)】
【附带信息包解锁进度:12%】
季延凑近屏幕。信息包中可能藏有建造方法与星球资料,但目前尚无法读取。
“等三天。”他说,“先搭临时住所,检查设备。这片草原看似安全,但夜晚会发生什么,还不知道。”
白幽站起身,活动了下右臂。伤口仍疼,但她还能拉弓。她望向穹顶之外的远方,地平线静谧无声。
“我来守夜。”她说。
阿澈打了个哈欠,眼皮几乎撑不住。季延将他轻轻抱起,朝生活区走去。那里有折叠床和净水器,都是从旧基地带来的零件组装而成。
路过培育田时,季延停下脚步。
一滴露水从光膜边缘滑落,坠入泥土,溅起细微尘埃。
他凝视那个小坑片刻,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