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午,排队的人果然如沈县令所说,不仅没少,反而逐渐多了起来。
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回头客。
赵有光在旁边做着登记:“一人份的排队取,三人份的前面人取完后还需等一刻钟后取,五人份的两刻钟后取。”
不到一会时间,又将下午的蛋糕都收了上来。
“今天下午的已经预定完了,”赵有光大声道:“还在排队的来取明天的号!”
昨天买过的人已经知晓流程了,一个一个排队等着。
而今天第一次来的不知道,还觉得这家新店怎么这么火爆。
一听前后的人说是特别好吃也特别好喝,才老老实实排起队拿了明天的号。
赵有光负责收银、给顾客装蛋糕,还要负责分发下午的号和明天的号。
有空的时候他还烧水,以保证做奶茶的水不会断。
沈夫人和赵有才相处比较少,这会连连夸赞道:“有才你也太勤快了,柔柔嫁给你,是有福气的。”
赵有光却笑着摇了摇头:“伯母,之前柔柔跟着我吃了很多苦,多亏有了弟弟和弟妹,我们家的日子才过的好一些,现在能不让她吃苦就不让她吃苦。”
沈夫人笑道:“你们兄弟一样,都是会疼媳妇的。”
二人聊了没几句,就又有人来了。
赵安道:“今天的已经预定完了,明天的号排到二百三十了,您要取个号不?”
来人嘴里嘀咕道:“到底卖什么东西这么火爆......”
嘴里虽然不乐意,但还是老老实实拿了号走了。
好不容易将今天的做完,徐夏夏一看时间,又六点了。
她哭笑不得,还真是一秒钟都不能提前回去。
沈夫人见她终于闲下来了,赶紧将人拉到柜台边,递了一杯热乎乎的奶茶:“快喝上一口喘喘气。”
赵有光端了两杯给里面的厨子。
厨子也累的够呛,这会拿起直接一口闷了。
喝完后只歇了一小会,几人连忙将一楼二楼收拾了一遍后便回府了。
日子就这样在忙忙碌碌中过了起来。
-
长安城。
时间过去了几日,沈时玉的病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这几日长安的雪一直未停,他正在院子里堆雪人。
赵安出门了一趟,回来的时候看见弟弟身上都落满了雪,手里还拿着胡萝卜往雪人的脸上戳,试图让鼻子长进雪里去。
他趁这个时间将院里的积雪扫了,又将廊檐上化掉的水拿拖把擦干净。
收拾好一切后,他才对和胡萝卜较劲的弟弟喊道:“时玉,进屋了。”
沈时玉带着鼻音道:“来了。”
赵安在厨房烧了一小锅姜汤,盛出两碗,剩下的放在锅里温着。
沈时玉终于将那根胡萝卜安安稳稳的插在了雪人的脸上,他将落满雪的外袍脱掉挂在廊檐下,换了鞋后进了屋。
赵安递给他一件暖和的袍子:“快穿上,等下把这碗姜汤喝了。”
沈时玉端着碗暖手,深吸了两口气后才问道:“有才哥去哪了?”
“今天又到了一批丝绸,他在店里看着卸货。”
沈时玉“哦”了一声后端起姜汤喝了个干净。
却没成想他哥又从厨房端来一碗熬好的药。
他眉头一皱,嘴里拒绝道:“我已经好了,能不喝了吗?”
赵安将药放到他面前:“今晚喝完就不用喝了。”
言下之意,不仅现在喝,晚上还得喝一次。
沈时玉眼睛一闭,端起药就往嘴里灌。
咽下最后一口后,他一下跳起来往嘴里塞了几个蜜饯。
苦,这药真是苦死人了!
赵安在旁边笑的不行,等弟弟终于平静下来重新躺在沙发上后,他这才开口道:“再等五日,我们就启程回家过年了。”
沈时玉顾不得蜜饯还没吃完,立刻含糊不清的问道:“这么快?”
赵安点点头道:“这次我们仨一起回去。”
“那丝绸怎么办?”
“已经找了一个可靠的人。”
沈时玉好奇道:“谁?”
他们在长安认识的人不多,最可靠的一个人还不敢使唤。
赵安却指了指天的位置。
沈时玉大惊,但嘴里却低声道:“陛下给我们做苦力?”
这怎么想都是不可能的事。
赵安点点头又摇摇头。
沈时玉着急的不行,眼看着就要上来摇他的头了。
赵安这才从袖子里掏出一份计划书递了过去。
“皇商?”
他越看越震惊,看到最后直接在起来满屋乱走。
他哥的胆子何时这么大了?
竟然想做皇商!
赵安却示意他冷静下来。
“这项生意赚钱,但其中伴随的危险也极高。”
赵安打开桌上的一个盒子,里面装着满满当当的银票。
“这二千二百八十两银票,是给侍卫们开的工资。”他对着弟弟说道:“我昨日去隔壁找人,但他们却一分钱都不收。”
沈时玉了然道:“他们是陛下的人,自然不能收我们的钱。”
但此次能成功赚这么多钱回来,侍卫们的功劳占了起码一半。
侍卫不要银钱,但这笔钱,他们却必须给出去。
所以赵安写了计划书。
“与陛下合作的话,我们就要和高奕重新商谈合作事宜了。”
沈时玉说出了重点:“现在素绢三七分,定制丝绸四六分,若是我们的三和四再与陛下一分,赚的钱能少一大半。”
赵安点点头表示同意,但是高奕祖父能不能同意是另外一回事。
“还不知道陛下同不同意呢?”
沈时玉将计划书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往上面加了点东西后起身:“安哥,你现在就送到宫门口去。”
“这会不会太急了?”
赵安刚把计划书写好,就拿来给弟弟看了。
可他没信心陛下能看得上这份计划书。
“哎呀,”沈时玉着急道:“哪有送钱不赚的道理!”
“但这钱对国库来说,犹如九牛一毛吧。”
赵安说道:“但是皇商的名头,却是比万金更要值钱。”
这不是虚假说辞。
赵安自从开始经商后,也遇到过很多商人。
那些家财万贯之人,最希望的事不是赚钱,而是得一个皇商的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