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郝明

首页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主宰江山诸天王座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暴君登基横扫九州盛唐华章醉枕江山逍遥世子爷逍遥小贵婿我的大不列颠帝国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郝明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全文阅读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txt下载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回 薛宝钗小恙梨香院 贾宝玉大醉绛芸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题曰: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大意为:古老的鼎中新煮的茶散发着如风髓般的香气,怎能让那翠绿的酒杯仅仅盛放美酒?别说细薄精美的丝织品没有风情韵味,且看那薛宝钗与贾宝玉在一起的模样。

话说凤姐与宝玉回到家中,向众人问安后,宝玉首先向贾母禀报了秦钟即将入学堂读书的事情,并提到自己也有了伴读的朋友,打算借此机会努力学习;他还大力称赞秦钟的人品和行为,说秦钟十分惹人疼爱。

凤姐也在旁边附和,提到过几天秦钟还会来拜见贾母,这话让贾母听了非常高兴。凤姐趁机邀请贾母过两天去看戏,贾母虽然上了年纪,但兴致依然很高。

到了约定的那天,尤氏也来邀请,于是贾母便带着王夫人、林黛玉、宝玉等人一同前去看戏。到了中午时分,贾母觉得累了便先回来休息。王夫人本就喜静,见贾母回来,也就跟着回来了。

随后,凤姐坐了首席的位置,大家尽情欢乐,一直到晚上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

却说宝玉送贾母回房后,见贾母午间小憩,本想再去看戏寻乐,但又担心会打扰到秦氏等人,于是想起薛宝钗近日在家养病,自己还未去探望,便想去看看她。若从正房后的角门过去,又怕遇到其他琐事缠身,或者恰巧碰上父亲,那就更不合适了,因此决定宁可绕远路。

此时,众多嬷嬷和丫鬟正等着为他更衣,见他并未打算换衣,而是径直走出二门,众人只好跟了出去,还以为他是去府里看戏。

谁知宝玉到了穿堂,却向东向北,绕到厅堂后面去了。偏偏这时,顶头遇到了府中的两位清客相公,詹光和单聘仁走了过来。

两人一见宝玉,便笑着迎了上来,一个搂着腰,一个拉着手,都说:“哎呀,我的菩萨哥儿!我就说做了好梦,原来真是好容易遇见了你。”说着,行了礼,又问了好,唠叨了半天才离开。

老嬷嬷叫住他们,问道:“你们二位是从老爷那里来的吗?”

两人点点头说:“老爷在梦坡斋的小书房里午休,没事的。”说着就走了。宝玉也被他们逗笑了。

于是,宝玉转弯向北,朝梨香院走去。正巧,银库房的总管吴新登和仓库的头目戴良,还有几个管事头目,共七个人,从账房里出来。一见宝玉,都赶上来,垂手站住。只有一个买办叫钱华的,因为多日未见宝玉,忙上来打千儿请安。

宝玉笑着拉起他来。众人都笑着说:“前几天我们看见二爷写的斗方(注:斗方是中国书画装裱样式之一,指一或二尺见方的书画或诗幅页,尺幅较小,一般指25—50厘米见方的书画作品),字写得越来越好了,什么时候赏我们几张贴贴?”

宝玉笑道:“在哪里看见的?”众人说:“好几处都有,大家都称赞得不得了,还找我们要。”

宝玉笑道:“不值一提,你们跟我的小厮们说一声就是了。”说着,继续往前走,众人等他走过去,才各自散去。

闲话少说,且说贾宝玉来到了梨香院,首先进入薛姨妈的房间,正好看见薛姨妈在和丫鬟们一起做着针线活。

宝玉连忙行礼问安,薛姨妈一把拉住他,搂在怀里,笑着说:“这么冷的天,我的孩子,难为你还想着我,快上炕来坐着吧!”说着,便吩咐人倒上热腾腾的茶来。

宝玉问道:“哥哥不在家吗?”

薛姨妈叹息道:“他就像一匹没笼头的马,天天到处逛,哪里肯在家待一天!”

宝玉又问:“姐姐可好些了?”

薛姨妈说:“是啊,你前几天还派人来看她。她在里屋,你去瞧瞧她吧!里屋比这里暖和,你在那里坐着,我收拾一下就来和你说话。”

宝玉听说,连忙下了炕,来到里屋门前,只见门上挂着半旧的红绸软帘。宝玉掀开帘子,迈步进去,一眼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活。她头上挽着漆黑的发髻,穿着蜜合色的棉袄,玫瑰紫二色的金银鼠比肩褂,葱黄色的绫子棉裙,颜色半新不旧,看上去并不奢华。她的嘴唇红润如自然,眉毛青翠如画;脸庞圆润如银盆,眼睛明亮如水杏。她很少说话,人们都说她藏拙;她安分守己,自称守拙。

宝玉一边看,一边问道:“姐姐病好了吗?”

宝钗抬头看见宝玉进来,连忙起身含笑回答说:“已经大好了,多谢你挂念!”说着,让他在炕沿上坐下,吩咐莺儿倒茶来。一面又问起贾母、王夫人安好,别的姐妹们都好吗;一面打量宝玉,只见他头上戴着累丝嵌宝的紫金冠,额头上勒着二龙抢珠的金抹额,身上穿着秋香色的立蟒白狐腋箭袖,系着五色蝴蝶鸾绦,项上挂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还有一块出生时衔下来的通灵宝玉。

宝钗笑着说:“成天听人说你的这块玉,但一直没有仔细看过,我今天倒要瞧瞧。”

说着便凑近前来。宝玉也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下来,递到宝钗手里。宝钗托在掌上,只见那玉大如雀卵,光彩灿烂如明霞,温润如玉酥,五色花纹缠绕其上。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所幻化的形象。

后人曾有诗嘲笑说: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大意为: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传说本就带有荒诞色彩,而人们又基于这份荒诞进一步演绎出了更为辽阔的蛮荒世界。在这幻想的世界里,纯真的灵魂境界仿佛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世俗的肉身与物质追求。要知道,当运势衰败时,即便是金子也会失去光泽;可悲的是,时运不济,连美玉也会黯淡无光。到最后,累累白骨堆积如山,人们甚至已忘却了那些骸骨曾经的姓名,而这些遗骸中,不乏贵族公子与美丽女子。

那块顽石也曾记录下它所幻化的形象以及癞头和尚所镌刻的篆文,现在我也按照描述将其绘于之后。

但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本体其实非常小,才能被胎中的小儿含在嘴里。如果现在按照它的实际大小来绘制,恐怕字迹会过于细微,让观看者费尽眼力,也不甚愉快。因此,这里只是根据它的外形做了适度的放大和调整,以便让读者在灯光下或是醉意朦胧时也能轻松阅读。特此说明这一点,以免有人疑惑:胎中的婴儿嘴巴能有多大,怎么可能含得住这么笨重粗大的东西?这样的误解就不会再有了。

通灵宝玉正面篆文:通灵宝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篆文: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宝钗仔细阅读后,又重新翻到正面仔细端详,嘴里轻声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念了两遍后,她转过头,笑着对莺儿说:“你怎么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

莺儿嘻嘻地笑着说:“我听这两句话,感觉它们好像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

宝玉听了,连忙笑着说:“原来姐姐的项圈上也有八个字啊,我也想欣赏一下。”

宝钗说:“你别听她瞎说,没什么字。”

宝玉笑着央求道:“好姐姐,你怎么能看我的却不让我看你的!”

宝钗被他缠得没办法,只好说:“就是别人给了两句吉利话,所以刻上去了,让我天天戴着。不然,这沉甸甸的戴着也没什么意思。”

说着,她解开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掏出了那串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宝玉赶紧接过锁细看,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共八个字,组成了两句吉祥语。正面写着:不离不弃,反面写着:芳龄永继。

宝玉浏览之后,轻声念了两遍,接着又念了自己的两遍,随即笑着问道:“姐姐,这八个字倒真像是与我的那一对相配。”

莺儿笑着回应:“这是一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一定要錾刻在金器上才行......”

宝钗没等她说完,就佯装生气地催促她去倒茶,同时转头问宝玉是从哪里来的。

此刻,宝玉正靠近宝钗,能嗅到一阵阵既清凉又带着丝丝甜意的幽香,却不知这香气来自何处,于是问道:“姐姐用的是什么熏香?我竟从未闻过这样的味道。”

宝钗笑着回答:“我最不喜欢用熏香了,好好的衣裳,被熏得一股烟火味!”

宝玉好奇地问:“既然如此,那这香气是从何而来?”

宝钗想了想,笑道:“哦,对了,这是我早晨服下的药丸散发的香气。”

宝玉闻言笑道:“什么药丸这么好闻?好姐姐,给我一粒尝尝嘛!”

宝钗笑着摇头:“又胡闹了,药岂能随便乱吃?”

话还没说完,忽然听到外面有人通报:“林姑娘到了。”

话音未落,林黛玉已经轻盈地走了进来。一眼看到贾宝玉,她就笑着说:“哎呀,看来我来得不是时候!”

宝玉等人连忙起身,笑着请她坐下。薛宝钗好奇地问:“这话从何说起呀?”

林黛玉笑道:“早知道他要来,我就不凑热闹了。”

宝钗更加不解地问:“这话我就更不明白了。”

林黛玉继续笑道:“要来就大家一起来,要不来就都不来;今天他来了,我明天再来,这样错开来,岂不是每天都有人来,既不会太冷清,也不会太热闹了。姐姐怎么反倒不明白我的意思?”

宝玉注意到她外面穿着一件大红羽缎的对襟褂子,便问:“下雪了吗?”

旁边的仆妇们回答说:“已经下了半天的雪珠子了。”

宝玉又问:“我的斗篷拿来了没有?”

黛玉接着说:“是不是?我来了,她就该走了?”

宝玉笑着回答:“我什么时候说过要走?不过是拿来准备着罢了。”

这时,宝玉的奶妈李嬷嬷插话说:“天又下雪了,时间也不早了,不如就在这里和姐妹们一起玩吧。你姨妈那里正摆着茶和果子。我叫丫头去把斗篷拿来,让小厮们散了回去吧。”

宝玉点头同意。李嬷嬷随即出去,吩咐小厮们都各自散去,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在此时,薛姨妈已经摆放了精美的茶果,招待他们享用。宝玉称赞前日在府里的珍大嫂子的美味鹅掌和鸭信,薛姨妈听后,立刻将自己做的糟鹅掌和鸭信拿了出来,让宝玉品尝。

宝玉笑道,这样的美味需要配上酒才能尽兴,薛姨妈便命人备好了上等的酒。

这时,李嬷嬷上来阻止道:“姨太太,这酒还是别喝的好。”

宝玉笑着央求道:“好妈妈,我只喝一杯。”

李嬷嬷回答:“不行,当着老太太、太太的面,就是一坛子酒,你爱喝,也得管着我,别让那些不懂事的人讨你的好,害得我挨了两天的骂。姨太太不知道他的脾气古怪,喝了酒就更难管了。”

薛姨妈笑着说:“老货,你只管放心喝你的,我也不让他喝太多。要是老太太问起来,有我。”

随后,她命令小丫鬟:“来!让你们的奶奶们也喝点酒,驱驱身上的寒气。”

在听到薛姨妈的保证后,李嬷嬷只得和众人一起享用美酒。

宝玉这时说:“不用再热了,我就爱吃冷的。”

薛姨妈立刻提醒道:“那可不行,吃了冷酒,写字的手会发抖。”

宝钗接着说:“宝兄弟,亏你平时广读各种书籍,难道还不知道酒性热?如果热乎乎地吃下去,就会很快发散;如果冷冰冰地吃下去,就会凝结在体内。五脏需要温暖它,岂不是对身体有害?以后可别再吃冷的了。”

宝玉听后觉得有理,便放弃了冷酒,命人热了之后再喝。

黛玉边嗑着瓜子,边抿嘴微笑。正巧,她的小丫鬟雪雁走来,给黛玉送来了一个小手炉。

黛玉含笑问道:“是谁让你送来的?真是难为她这么费心,难道我就能被冷死吗?”

雪雁回答:“是紫鹃姐姐担心姑娘冷,让我送来的。”

黛玉接过手炉,抱在怀里,笑着说:“你倒是听她的话。我平时跟你说的话,你都当耳边风;她一说,你就马上照做,比圣旨还快!”

宝玉听到这话,知道黛玉是在借此事奚落他,一时找不到反驳的话,只是嘻嘻地笑了两声就过去了。

宝钗一向了解黛玉的这种习性,也懒得理她。

薛姨妈见状说道:“你平时身子弱,受不得冷,她们记挂着你,这不是好事吗?”

黛玉笑道:“姨妈您不知道,幸好这是在姨妈家。如果是在别人家,人家岂不是要生气?好像说人家连个手炉都没有,还得巴巴地从家里送一个来。不说丫头们太过小心,还只当我平时就是这么轻狂。”

薛姨妈说:“你这孩子,就是想得太多。我就没这种想法。”

说话时,宝玉已经喝了三杯酒。这时,李嬷嬷又走上前来阻止。宝玉正处在心情愉悦、气氛融洽的时刻,正和宝钗、黛玉姐妹俩谈笑风生,哪里肯停下不喝。

宝玉只好委婉地恳求道:“好妈妈,我再喝两杯就不喝了!”

李嬷嬷说:“你得小心点儿,老爷今天在家,小心他问你功课!”

宝玉听了这话,心里很不痛快,慢慢地放下了酒杯,低下了头。

黛玉见状,连忙打圆场说:“别扫了大家的兴!如果舅舅叫你,你就说姨妈留着你。这个妈妈,她喝了酒,就拿我们来开涮了!”

说着,一边悄悄地推了推宝玉,示意他别往心里去;一边低声嘀咕:“别理那个老顽固!咱们继续乐咱们的。”

李嬷嬷也知道黛玉的脾性,便说道:“林姑娘,你别宠着他了。你倒是劝劝他,说不定他还肯听。”

林黛玉冷笑一声说:“我为什么要宠着他?我也不用劝他。你这个妈妈也太小题大做了,往常老太太还给他酒喝,现在在姨妈这里多喝一杯,想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莫非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宜在此多留也不可知。”

李嬷嬷听了,又急又笑地说:“哎呀,这个林姑娘,说出的话来比刀子还锋利。你这算哪门子事啊!”

宝钗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轻轻拧了一下黛玉的脸颊说:“你这个颦儿,一张嘴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薛姨妈也连忙安慰道:“别怕,别怕,我的好孩子!来了这里,还能亏待你不成?别把这点儿小事儿放在心上,倒让我心里不安。放心大胆地喝,有我!就是吃晚饭时喝醉了,也跟着我睡就是了。”说着,便吩咐道:“再烫些热酒来!姨妈陪你喝两杯,然后就吃饭。”

宝玉听了这话,才又重新振作起来。

李嬷嬷嘱咐小丫头们说:“你们要小心着,我去换衣服,一会就回来。悄悄地告诉姨太太,别让我性子发作,多给他吃些。”说罢,她便回家去了。

这时还有三四个无关紧要的婆子,见李嬷嬷走了,也各自方便去了。只剩下两个小丫头,为了讨宝玉欢心,十分殷勤。幸好有薛姨妈哄了他半天,只让他吃了几杯就赶紧把酒收起来了。然后做了酸笋鸡皮汤给他喝,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两大碗,吃了半碗饭和碧粳粥。

薛宝钗和林黛玉二人也吃完了饭,又沏上茶来大家喝。薛姨妈这才放了心。

雪雁等三四个丫头已经吃过饭,进来伺候。

黛玉问宝玉:“你要走吗?”

宝玉眯起眼睛疲倦地说:“你要走,我和你一起走。”

黛玉于是起身说:“我们来了这一天,也该回去了。还不知道那边在怎么找我们。”说着,二人便告辞要离开。

小丫鬟连忙拿起斗笠递过来,宝玉微微低下头,让她给自己戴上。那丫鬟抖了抖大红猩猩毡斗笠,刚往宝玉头上扣去,宝玉就说:“算了算了,真是个笨手笨脚的家伙,你也轻点啊!难道你没见过别人戴斗笠吗?还是我自己来吧!”

这时,黛玉站在炕沿上说道:“啰嗦什么,过来,让我看看!”

宝玉连忙走近。黛玉伸手帮他整理,轻轻拢住束发冠,把斗笠边缘塞进抹额里,又把那颗核桃大小的绛红色绒线簪缨扶起,让它颤巍巍地露在斗笠外面。整理好后,端详了一会儿,说道:“好了,披上斗篷吧!”

宝玉听后,这才接过斗篷披上。薛姨妈急忙说:“跟你们的妈妈们还没到,再等一会儿也不迟。”

宝玉说:“难道我们还要等她们?有丫鬟们跟着就够了。”

薛姨妈放心不下,最终还是让两个女仆跟着他们兄妹俩才安心。两人道了谢,径直回到贾母房里。

贾母还没吃晚饭,听说薛姨妈来了,更是高兴。见宝玉喝了酒,便让他回房休息,不允许他再出来,还吩咐下人好好照看。

突然,贾母想起跟宝玉一起来的人,便问大家:“李嬷嬷怎么没在?”

大家不敢直说李嬷嬷回家了,只说:“她刚进来,可能有事出去了。”

宝玉踉踉跄跄地回头说道:“她比老太太还享福,问她做什么!没她没准我还能多活两天。”

说着,他来到了自己的卧室。只见桌上放着笔墨,晴雯先迎了出来,笑着说:“好呀好呀!我磨了那么多墨,你早上兴致勃勃地只写了三个字,扔下笔就走了,害得我们等了一整天。快来帮我把这些墨用完才行!”

宝玉猛然想起早上的事,笑着说:“我写的那三个字在哪儿?”

晴雯笑道:“你可是真醉了!你早上出门去那边府上,还特地嘱咐我把字贴在这门斗上,这会倒问起来了。我怕别人贴坏了,亲自爬上梯子贴的,现在手还冻得僵硬。”

宝玉听了,笑道:“我忘了。你手冷,我给你捂捂。”

说着,便伸手握住晴雯的手,一起抬头看门斗上新写的三个字。

不一会儿,黛玉走了进来,宝玉便笑着说:“好妹妹,你别撒谎,你看看这三个字,哪一个写得最好?”

黛玉抬头望向里间门楣上,新贴了三个字:“绛芸轩”。

她笑着回应:“每一个都写得很好。怎么写得这么棒?改天你也给我写一个匾额吧。”

宝玉嘻嘻地笑道:“你又哄我。”

说完又问:“袭人姐姐在哪儿?”

晴雯朝里间的炕上努了努嘴。宝玉望去,只见袭人穿着衣服躺在那里睡着了。宝玉笑道:“哦,这样啊!她睡得有点早了。”

接着他又问晴雯:“今天我在那边府里吃早饭时,有一碟豆腐皮包子,我想着你爱吃,就跟珍大奶奶说了,让她留着晚上给我,然后派人送过来给你,你吃了吗?”

晴雯答道:“别提了!送过来后,我知道是给我的,但我刚吃完饭,就放那儿了。后来李奶奶来了看见,说:‘宝玉未必吃了,拿给我孙子吃吧。’她就叫人拿回家去了。”

这时,茜雪端上茶来。宝玉随即请林黛玉喝茶。大家笑着打趣说:“林妹妹早走了,你还请!”

宝玉喝了半杯茶后,突然又想起了早上泡的那壶枫露茶,便问茜雪:“早上我泡的那壶枫露茶,我说过要泡三四次才出味的,怎么现在又换了这种茶来?”

茜雪回答道:“我本来是留着那茶的,但刚好李嬷嬷来了,她想尝尝,我就给她喝了。”

宝玉一听,顺手就把手里的茶杯往地上一摔,“哐当”一声,杯子摔得粉碎,茶水还溅了茜雪一裙子。

宝玉又跳起来质问茜雪:“她算你哪门子的奶奶,你们要这么巴结她?不就是因为我小时候吃过她几天奶嘛。现在倒好,她把自己当祖宗了!我现在又不吃奶了,白白养着她干嘛!把她赶走,大家都省心!”说着,宝玉就要去找贾母,说要赶走他的乳母。

其实,袭人根本没睡着,只是假装睡着逗宝玉玩。一开始听到宝玉说话、问包子之类的事情,袭人觉得没必要起来;但后来听到摔茶杯的声音,知道宝玉生气了,袭人连忙起来解释并劝阻。

这时,贾母已经派人过来询问情况,袭人连忙说:“我刚倒茶时,被雪滑了一下,不小心把茶杯摔了。”

接着,她又安慰宝玉:“你要真想把她赶走也行,我们也都愿意走,不如趁这个机会把我们一起赶走算了,这样我们也好,你也不用再担心没有好的丫鬟来伺候你。”

宝玉听了这话,才不再说话,被袭人等人扶到炕上,换了衣服。不知道宝玉嘴里还在嘀咕些什么,只见他说话含糊不清,眼皮也越来越重,袭人赶紧服侍他躺下。

袭人从他脖子上摘下那块通灵宝玉,用手帕包好,塞到褥子下面,这样第二天戴的时候就不会冻着脖子了。

宝玉一躺下就睡着了。这时,李嬷嬷等人已经进来了,听说宝玉醉了,不敢过来再招惹他,只是悄悄地打听他是否已经睡着,听到确认的消息后才放心离开。

第二天清晨醒来,就有下人来禀报:“那边的小蓉大爷带着秦相公来拜访了。”

宝玉连忙起身迎接,并引领他们去拜见贾母。贾母见到秦钟,觉得他相貌出众,举止温文尔雅,很适合陪伴宝玉一同读书,心中非常高兴,于是留他们喝茶用餐,还派人带着秦钟去见王夫人等人。

大家因为一向喜爱秦氏,如今见到秦钟人品如此出众,也都感到十分欣慰。

临别时,众人都赠予了礼物。贾母还特别赠送了一个荷包和一个金魁星给秦钟,寓意“文星高照,和和美美”。她又嘱咐秦钟说:“你家住得远,如果有时遇到天气变化、饮食不适等不便之处,就尽管住在我这里,不必拘泥于时间。只要和你宝叔在一起,别跟那些不求上进的人学坏了。”

秦钟一一应承下来,回去后向家人禀报了这些情况。

秦钟的父亲秦业,目前是营缮郎一职,已年近古稀,夫人早年便已离世。由于年轻时没有子女,他便从养生堂领养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不幸的是,儿子后来夭折了,只剩下女儿,小名叫可卿。可卿长大后,身材婀娜多姿,性情温婉风流。因为与贾家有些渊源,两家便结为了亲家,将可卿许配给了贾蓉为妻。秦业直到五十多岁才有了秦钟这个儿子。

去年,秦钟的老师去世,来不及聘请高水平的教师,只能暂时在家复习以前的功课。秦业正打算和亲家商量,把秦钟送到贾家的私塾里,以免学业荒废,恰巧遇到了宝玉也要上学的机会。他又得知贾家私塾现在的老师是贾代儒,是当今的老学者,认为秦钟如果能去那里学习,学业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成名有望,因此非常高兴。

只是秦业为官清廉,囊中羞涩,而贾家上下都是势利眼,怕拿不出像样的礼物;同时,他也担心耽误了儿子的前途大事,不得已东拼西凑,恭恭敬敬地准备了二十四两银子的见面礼,亲自带着秦钟去拜见贾代儒。之后,他们等待着宝玉上学的日子,好让秦钟能和他一起入学。这正是:早知日后闲争气,岂肯今朝错读书!

大意是:如果早知道以后只会白白地生气争斗,当初又怎会愿意错误地浪费时间去读书!(注:这里说的是反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快穿守则:黑化男神,狠狠撩(我家宿主超级萌)天下无双求生:从破草屋开始抵御天灾明镜暗不治顾少蚀骨宠,霸总夫人是毒医我叫科莱尼极品老师俏校花重生九零:腹黑辣妻宠上瘾月明南天清末:新秩序温宁厉北琛许逸是什么小说打穿诸天无敌手仕途重任洪荒第一鸦征天战途萌妻大神:溥少,强势宠超级神探重生之征战三国天才透视眼武灵圣尊
经典收藏别问,我科举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考古学家在秦朝黑铁时代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一厘米温差gl谍战从特工开始他改变了法国三国:开局向曹操剧透赤壁之战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东汉问鼎复国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医鸣惊仙崛起美洲1620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大唐唯一的剑仙戒爱此妖:蛇王,别咬我
最近更新一品悍臣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八百铁骑,镇万界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长安新火乡野奇途山河鉴:隋鼎柴周神医:开局被退婚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郝明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txt下载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最新章节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