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夜承瑞高中状元已过去九载,距离他官居一品、入阁拜相也已六年。二十五岁的他,气度愈发沉凝如山,眉宇间是经年累月执掌帝国权柄蕴养出的不怒自威,然而当他回到那座御赐的、规制仅次于东宫的瑞亲王府时,周身那无形的威压便会悄然散去,只余下温和与从容。
三年前,景和帝夜宸宇力排众议,以“功在社稷,德配其位”为由,晋封夜承瑞为超品亲王,封号“瑞”,享双亲王俸禄,并赐下这座极尽恢弘的王府。此举虽引来些许微词,但在夜承瑞实实在在、无可指摘的政绩面前,很快便平息下去。毕竟,一个能让国库连年充盈、边境安定、民生稳步改善的臣子,再高的封赏似乎也不为过。
如今的瑞亲王府,不仅是帝国权力地图上举足轻重的所在,更是一处充满了烟火气息与天伦之乐的大家庭。
夜承瑞与夫人林静姝成婚六载,感情甚笃。林静姝不愧是书香门第出来的大家闺秀,将偌大的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婆母苏婉清极为孝顺,妯娌之间也相处融洽。
他们育有两子一女:
长子夜明轩,年方五岁,聪慧异常,已开蒙读书,小小年纪便显露出过人的记忆力与理解力,眉眼间颇有其父当年的风范,是夜承瑞与苏婉清的心头肉。
次子夜明远,年四岁,性子较兄长更为活泼好动,对武艺兴趣浓厚,常缠着府中的护卫教他扎马步,虎头虎脑,甚是可爱。
幼女夜瑾萱,刚满三岁,玉雪可爱,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被兄长们和长辈们宠着,性子却并不骄纵,反而乖巧伶俐。
更难得的是,当年世子府中的柳姨娘与周姨娘,如今也以老太妃的身份,被夜承瑞恭敬地接入了瑞亲王府颐养天年。苏婉清对待她们,早已无半分前世芥蒂,真正做到了以诚相待。日常用度皆是最好,还时常邀请她们一同赏花、听戏,闲话家常。柳姨娘和周姨娘感念其恩,加之年事已高,早已熄了争强好胜之心,在这富贵安宁的王府中,倒也过得舒心惬意,与苏婉清关系融洽。
而夜承瑞那三位庶出兄长,更是他“家和万事兴”理念的最佳印证。
大哥夜承志,在夜承瑞的指点与自身努力下,如今已是从三品的工部侍郎,专司水利工程,颇有建树。他娶了翰林院一位老学士的孙女,夫妻和睦,育有一子一女。
二哥夜承德,外放历练数年后,因政绩卓着,被调回京中,现任正四品的都转运盐使,掌管一方盐政,为人愈发沉稳干练。他的夫人是一位武将之女,性格爽利,为他生了两子。
三哥夜承凯,未走科举仕途,却在夜承瑞的支持下,展现了惊人的商业才能,如今协助云默管理部分皇商事务,将生意打理得风生水起,富甲一方。他娶的是江南一位大丝绸商的独女,夫妻二人志趣相投,育有一子。
三位兄长皆对夜承瑞这位嫡弟心悦诚服,感激不已。若非夜承瑞昔年无私指点与后来在朝中的照拂,他们绝难有今日之成就。如今,他们也都携家眷住在宽敞的瑞亲王府中,拥有独立的院落。一大家子人,每日晨昏定省,笑语欢声,其乐融融。
这一日,正值休沐。
瑞亲王府的后花园内,春光明媚,百花争艳。
苏婉清穿着一身淡雅的常服,坐在湖心亭中,看着眼前的景象,眼中满是宁静的满足。
亭外不远处的草地上,五岁的夜明轩正拿着一本《幼学琼林》,像模像样地给弟弟夜明远讲解,夜明远虽听不太懂,却也托着腮帮子,睁着圆溜溜的眼睛认真听着。三岁的夜瑾萱则穿着粉嫩的小裙子,在乳母的看护下,摇摇晃晃地追着一只蝴蝶,银铃般的笑声洒满庭院。
柳姨娘和周姨娘坐在稍远处的石凳上,一边喝着茶,一边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玩耍,偶尔低声交谈几句,神情闲适。
另一边,林静姝正与大嫂、二嫂、三嫂坐在一处,商议着下个月府中老太君苏婉清寿宴的细节,言笑晏晏,气氛和睦。
夜承瑞则与三位兄长在临水的书斋内。他并未谈论朝政,而是与大哥夜承志讨论着新近得到的一幅前朝山水画真迹,与二哥夜承德品评着新到的春茶,又听着三哥夜承凯说起南方商路的一些趣闻。兄弟四人,言谈欢畅,毫无隔阂。
“母亲,看什么呢?这般入神?”夜承瑞不知何时走了过来,坐在苏婉清身侧,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唇角也带着温和的笑意。
苏婉清收回目光,看向儿子。二十五岁的夜承瑞,面容俊美更胜往昔,久居上位的威仪与此刻居家的温和奇异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魅力。
“看着你们,看着这些孩子,心里高兴。”苏婉清轻轻拍了拍儿子的手,语气中带着无尽的感慨与欣慰,“娘这辈子,最高兴的,就是看到你们兄弟和睦,一家子团团圆圆,平安喜乐。”
她没有明说,但夜承瑞却能读懂母亲眼中那深藏的情绪。他反手握住母亲已略显苍老的手,低声道:“儿子知道。母亲放心,有儿子在,这个家,会一直这样团圆下去。”
他顿了顿,笑道:“方才还与兄长们商议,下月母亲寿辰,定要好好操办一番。陛下和皇后娘娘也说了,届时要亲自过府为您祝寿。”
苏婉清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何必劳动陛下和娘娘圣驾,自家人在一处热闹热闹便好。”
“母亲如今是一品诰命,又是亲王府的太妃,儿子蒙陛下信重,皇后姨母想来,也是一份心意与恩宠。”夜承瑞温声解释。
正说着,只见韩清瑶——如今已是苏安邦的夫人,领着他们三岁的儿子苏澈,与云慕卿一同说笑着走了过来。她们是常来府中走动的,与林静姝也极熟稔。
“给姑母\/姨母请安!”韩清瑶和云慕卿笑着行礼。
小小的苏澈也像模像样地拱着手,奶声奶气地说:“给……给太姨母请安!”
逗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苏婉清看着这满堂的儿孙、媳妇、侄女、外甥……看着他们脸上真心的笑容,听着孩子们稚嫩的欢声笑语,再看向身旁器宇轩昂、已成国之栋梁的儿子,只觉得心中被一种巨大的、温暖的幸福感充盈着。
前世的囚禁、毒杀、夺子之痛,那八年的鬼魂生涯,看着瑞儿被毒害的绝望……那些刻骨的仇恨与悲伤,在眼前这鲜活、温暖、充满生机的景象面前,终于彻底淡去,化为了记忆深处一道模糊的疤痕。
她所求的,从来不是至高无上的权柄,而是至亲至爱之人的平安喜乐。
而今,上天待她不薄,不仅让她重活一世,亲手扭转了命运,更馈赠了她远超预期的圆满。
“好,都好。”苏婉清喃喃自语,眼角有微微的湿意,但那笑容,却是由衷的、释然的、充满了光辉的。
瑞亲王府的春秋,便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安宁与喧闹中静静流淌。权力与亲情在这里达成了微妙的平衡,前世的阴霾早已被今生的锦绣霞光所驱散。苏婉清坐于这繁华中央,看着自己以血泪与智慧守护、经营而来的一切,心如静水,圆满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