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首页 >> 知不可忽骤得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只会抄诗真不会打仗骗了康熙逍遥侯内中华第四帝国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穿越大秦,我杀得停不下来带着机器狗去唐朝龙魂特种兵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水浒话事人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8章 浮沉自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晨曦初露,清远县衙已经响起了熟悉的钟鼓声。苏明远按例在卯时起床,梳洗完毕后来到书房。昨夜的梦境仍然历历在目,那种三重身份交融的感觉让他整个人都变得不同了。

他没有急着处理今日的公务,而是铺开宣纸,研墨提笔。昨夜的感悟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既然郑怀远提到了他的文章,那么就让他写一篇真正能够表达内心的文字吧。

浮沉者,人生之常态也。他在纸上写下第一句,然后停笔沉思。

三年县令生涯,他经历了从初来时的惶恐不安到如今的得心应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浮沉。更深层的浮沉,则是他在三重身份间的游移和最终的整合。

他想起刚到清远时的情景。那时的他对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连最基本的官场礼仪都要小心翼翼地学习。第一次升堂断案时,他紧张得手心出汗,生怕露出破绽。那时的他更像是一个演员,在努力扮演着苏明远这个角色。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角色逐渐内化为了他的一部分。当他第一次成功调解了两个村庄的水利纠纷时,当他看到推广的新农具让百姓们露出笑容时,当他听到下属们发自内心地称赞他的施政时,那种成就感是如此真实,以至于他开始怀疑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人之浮沉,如舟行水上,既要顺应水势,又要把握方向。他继续写道。

这句话包含了他对官场生存的理解。三年来,他学会了在坚持原则和灵活应对之间寻找平衡。比如在推行新政时,他不再像初来时那样急躁冒进,而是先小范围试点,证明效果后再逐步推广。这样既避免了激起反弹,又达到了改革的目的。

他想起去年的那次旱灾。按照常规做法,应该上报州府请求减免赋税。但苏明远却另辟蹊径,一方面组织百姓修建水利工程以工代赈,另一方面动员富户捐粮接济贫民。结果不仅渡过了难关,还改善了水利设施,为今年的丰收奠定了基础。

这种做法在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议。有人说他哗众取宠,有人说他不按章程办事。但最终的效果证明了他的判断,连州府都对此大加赞赏。

然浮沉非无序,乃有其道也。笔尖在纸上游走,苏明远的思绪也越来越清晰。

他开始理解,自己的三重身份其实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现代学者的身份给了他超越时代局限的视野,让他能够看到许多当时人看不到的问题和机会。初来者的身份让他保持着谦逊和学习的心态,不至于因为一点现代知识就妄自尊大。而县令的身份则给了他实践理想的平台,让他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改变。

他想起在推广新式农具时遇到的阻力。起初,他试图用现代的科学道理说服农民,结果收效甚微。后来他改变策略,先找了几个有威望的老农试用,让他们用传统的话语来解释新工具的好处。这种做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新农具很快就推广开了。

这件事让他明白,知识的传播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需要找到不同文化体系的共同语言。他的现代知识需要翻译成这个时代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形式,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知往者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他写下这句话时,想起了昨夜梦中三个自己的对话。

过去的无法改变,但未来仍然可以塑造。他不需要为自己的复杂身份感到困扰,相反,这种复杂性正是他的优势所在。在这个时代,很少有人能够同时具备如此宽广的视野和深刻的现实感。

正在这时,师爷赵文渊敲门进来:大人,州府的官差到了,说有急件要呈递。

苏明远点头:请他进来。

州府官差是个精明的中年人,恭敬地递上公文:苏大人,这是知州大人的手谕,说是急件,要您亲自过目。

苏明远接过公文,展开一看,顿时眉头微蹙。原来是州府通知,朝廷即将派遣考察官员到各地巡视,重点考核地方官员的治理成效和品行德操,以选拔优秀人才充实中央机构。

何时到达?苏明远问道。

约在半月之后,具体日期尚未确定。官差回答。

苏明远点头,给了官差一些路费打发走了。赵文渊在一旁忧心忡忡:大人,朝廷派人考核,这可是大事。咱们要不要提前准备一下?

准备什么?苏明远平静地问。

比如整理一下政绩册,修缮一下县衙,还有那些不太好看的账目......赵文渊小心翼翼地说。

苏明远摇头:不用。我们平时怎么做,考核时就怎么做。政绩是做出来的,不是装出来的。

赵文渊还想再说什么,但看到苏明远坚定的神情,只好点头应是。

等赵文渊离开后,苏明远继续提笔写作。朝廷的考核意味着什么,他心里很清楚。这可能是他仕途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他不会为此改变自己的行事风格。

浮沉有时,进退有度。他在文章中写道。君子之浮沉,非随波逐流,乃审时度势而后动。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即将到来的考核的态度。他不会刻意迎合考核官的喜好,也不会隐瞒自己施政中的不足。三年来的工作有目共睹,成绩和问题都清清楚楚。如果这样的真实表现还不能获得认可,那说明朝廷的选拔标准可能有问题。

他想起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概念:真正的领导者不是没有缺点的完人,而是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持续改进的人。在这个崇尚完美表象的古代社会,敢于坦承不足反而可能是一种优势。

午时已过,苏明远放下笔,看着面前密密麻麻的文字。这篇《浮沉录》已经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其中既有对过去三年经历的回顾,也有对自身身份认同的思考,更有对未来道路的展望。

他将文章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发现其中竟然自然地融合了现代的理性思辨和古代的文学表达。这种融合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在他整合了三重身份之后的自然流露。

或许,这就是我独特的文风吧。他自语道。

这时,管家王伯端着午膳走了进来:老爷,该用饭了。您从早上就在写字,一定累了。

苏明远看着桌上简单却精致的饭菜,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生活。三年前刚来时,他还会想念现代的食物,现在却觉得这些古朴的菜肴更有味道。

王伯,你觉得我这三年变化大吗?苏明远忽然问道。

王伯愣了一下,然后笑道:老爷当然变化大了。刚来时您总是愁眉苦脸的,现在却是神采奕奕。而且以前您做事总是犹豫不决,现在却是果断干练。

那你觉得我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当然是变好了!王伯毫不犹豫地说,现在的老爷更像一个真正的父母官,百姓们都说您是清远几十年来最好的县令。

苏明远点头,心中涌起暖流。也许在外人看来,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县令,但在这个小小的清远县,他确实做出了一些改变。这种改变或许微不足道,但对于那些受益的百姓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

饭后,他将《浮沉录》抄录了一份,准备寄给几个文坛友人。他想知道,这种融合了多重身份的文字,会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引起怎样的反响。

而在文章的最后,他写道:人生如浮萍,身世若游丝。然而正因其浮沉不定,方显其珍贵。吾愿在这浮沉的人世间,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安身立命之所,既不负天地,也不负内心。

这句话,可以说是他对过去三年的总结,也是对未来人生的宣言。无论将来走向何方,他都会带着这种复杂而统一的身份,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夕阳西下,苏明远走到县衙的后花园中。三年前他刚来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现在却是绿树成荫,花香阵阵。这个小小的变化,象征着更大的变化。

就像他自己一样,从一个迷茫的穿越者,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县令。这种成长不是否定过去,而是整合过去,用更加成熟的心态面对未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霸业长歌:我以霸业系统铸帝途无敌仙帝重生都市修仙女配没出路?我靠种田求长生六零:爸妈死后给我留下巨额遗产傅先生,偏偏喜欢你我和22岁美女老总全能魔法师月明南天一颗水灵珠,驾驭全球海洋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不浪修什么仙仕途重任名门隐婚:傅先生,娇妻宠上瘾!张起灵!回头!独尊星河邪凰狂妃:魔尊,蚀骨绝宠!凤临天下:摄政王的宠妃三国:先虐吕布,再虐关张机甲屠魔录迫嫁妖孽殿下:爆笑小邪妃
经典收藏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大秦反贼黑铁时代大汉奸臣世子无双大明:开局直面朱元璋中华灯神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挥鞭断流百越王他改变了法国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重生南朝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刺客信条:梦华录戒爱此妖:蛇王,别咬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考古学家在秦朝一天一选择,我成就无上帝皇
最近更新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知不可忽骤得我在大明当销冠开局乞讨,走上大道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三国:争霸江山美人暗尘明月楼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回到东汉当赵云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