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的深圳,寒意裹着潮湿的风,刮在脸上带着隐隐的刺痛。早上七点半,天刚蒙蒙亮,李建军就已经穿戴整齐,站在镜子前反复打量自己。浅灰色衬衫熨得平整,领口挺括,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连鬓角的白发都特意用梳子理得服帖——这是他患上抑郁症后,第一次正式参加面试,心里揣着满满的期待,也藏着难以言说的忐忑。
“路上注意安全,别太紧张,正常发挥就行。”秀兰煮了温热的小米粥,眼里满是鼓励,“就算不行也没关系,咱们还有其他机会。”
“知道了。”建军点点头。吃完早餐后,建军拿起公文包,包里装着他精心打印的简历、技术证书复印件,还有一个平板电脑——里面存着他自学前端后做的“家庭相册”小程序,是他准备用来证明自己能力的“底牌”。
面试的科技公司在南山科技园,距离他住的公租房有一个多小时的地铁车程。他特意提前两小时出门,八点半就到了公司楼下,比约定的面试时间早了整整半小时。园区里人来人往,年轻人穿着休闲装,步履匆匆,手里拿着早餐或电脑,脸上洋溢着朝气蓬勃的气息。
建军找了个避风的角落,掏出平板电脑,再次点开“家庭相册”小程序,确认演示视频能正常播放。指尖划过屏幕上熟悉的页面——轮播图、分类相册、动画效果,每一个细节都是他最近调试的成果,心里稍稍踏实了些。他又走到大楼的玻璃门前,对着倒影反复练习微笑,调整眼神的坚定度,怕自己紧张时露出怯懦的模样。
“李建军先生,这边请。”九点十五分,建军到了面试的公司,hR准时热情地迎接他,领着他走进一间小型会议室。面试官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穿着格子衬衫,戴着黑框眼镜,手里拿着他的简历,表情严肃。
建军在他对面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腰杆挺直,尽量让自己显得从容。“面试官您好,我是李建军,应聘基础开发岗。”他主动开口,声音平稳,没有预想中的颤抖。
面试官点点头,没有立刻提问,而是低头翻看简历,手指在“年龄”和“工作经历”栏停留了许久。突然,他眉头微蹙,抬起头看向建军,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迟疑:“李老师,您的简历上没写年龄,方便确认一下吗?”
建军心里咯噔一下,还是坦诚回应:“我今年52岁了。”
“52岁?”面试官的眉头皱得更紧,语气里的疏离感瞬间明显起来,“职业空白期快两年了吧?我们这个基础开发岗,主要负责前端页面开发和小程序维护,节奏很快,经常需要加班赶项目,更倾向招聘35岁以下的年轻人。”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不是质疑您的能力,只是行业技术更新太快,年轻人学习新框架、新工具的速度更快,抗压性也更强,能更快适应团队节奏。您这么大年纪,又空窗两年,恐怕很难跟上我们的工作强度。”
建军早有预料会被问年龄,却没想到对方如此直接,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怎么给。他连忙前倾身体,语气诚恳:“面试官,我知道自己年龄偏大,也有职业空白期,但这两年我一直没放弃学习。”
他迅速拿起平板电脑,打开“家庭相册”小程序,递到面试官面前:“您看,这是我自学前端和小程序开发后做的作品,用了Vue框架和微信小程序原生语法,还加了动画效果和数据存储功能。我以前做过多年架构师,后端技术功底扎实,现在又补了前端知识,完全能胜任基础开发工作。”
小程序页面简洁流畅,照片分类清晰,点击时的过渡动画自然顺滑。建军指着屏幕,详细讲解:“您看这里的交互逻辑,还有数据加载优化,都是我结合以前的项目经验做的调整,比单纯的模板开发更实用。”
他说得认真,眼里带着对技术的热忱,也带着一丝渴望被认可的急切。可面试官只是随意划了两下屏幕,甚至没仔细看演示效果,就抬手打断了他:“李老师,您的作品我们看到了,能自学这些技术确实不容易。”
“但行业更新太快了,我们现在用的是最新的UniApp框架,还涉及跨端开发,这些您可能都需要重新学习。”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我们项目周期紧,没有多余的时间和资源,等老员工慢慢适应新技术。实在抱歉,您不符合我们的招聘要求。”
“可是我学习能力不差的,这些框架我可以快速上手!”建军还想再争取,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他想起自己最近也看了UniApp教程,想起那些密密麻麻的笔记,心里的不甘像潮水般涌上来。
面试官却已经合上了简历,站起身:“李老师,真的很抱歉,我们的招聘标准就是这样。后续如果有合适的岗位,我们会再联系您。”言下之意,再无转圜的余地。
建军看着对方转身离开的背影,手里的平板电脑还亮着,小程序的轮播图还在缓缓切换,却显得格外刺眼。他愣在原地,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慢慢收起东西,走出会议室。
走出公司大楼时,寒风比早上更烈了,刮得脸颊生疼。他裹紧了衬衫外套,却还是觉得冷,那种冷从皮肤渗透进去,直达心底。园区里依旧人来人往,年轻人说说笑笑,讨论着新出的技术框架和项目进展,那些鲜活的气息,让他觉得自己像个格格不入的异类。
他掏出手机,屏幕亮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女儿李梦早上发来的消息,一个咧嘴笑的“加油”表情包,后面跟着一句:“爸,相信你一定可以的!等你的好消息!”
看着那个可爱的表情包,建军的鼻子突然一酸,心里五味杂陈。曾经的他,是多家公司的核心架构师,多少年轻人围着他请教技术问题,多少公司高薪挖他;可现在,他放下身段应聘基础开发岗,却连展示能力的机会都没得到,只因为“52岁”这个无法改变的数字。
他沿着人行道慢慢走,脚步沉重。路边的公交车站挤满了人,大多是赶着上班的年轻人,他们手里拿着手机,刷着短视频、聊着天,脸上满是对生活的憧憬。建军看着他们,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模样,也是这样意气风发,觉得只要有技术、肯努力,就没有闯不过的难关。
可现实给了他沉重一击。年龄,成了他重返职场最难以跨越的鸿沟。他引以为傲的技术功底,他最近自学的新技能,在“52岁”这个标签面前,都变得不值一提。
手机又震动了一下,是秀兰发来的消息:“面试结束了吗?怎么样?”
建军看着消息,手指在屏幕上悬停了许久,却不知道该怎么回复。说自己因为年龄被拒?说自己连展示能力的机会都没有?他不想让秀兰担心,也不想承认自己的“失败”。
最终,他只回了一句:“还在等结果,有消息了告诉你。”
发送成功后,他收起手机,抬头看向灰蒙蒙的天空。寒风依旧刺骨,心里的失落像潮水般蔓延开来,连抑郁症遗留的轻微头疼都隐隐发作了。他慢慢走到地铁口,随着人流走进地下通道,冰冷的空气包裹着他,让他觉得自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在时代的洪流里,连挣扎的力气都显得那么渺小。
曾经的架构师,如今连一份基础开发的工作都难以获得。52岁的年龄,两年的职业空白期,像两道无形的枷锁,将他困在中年职场的困境里。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不知道这条重返社会的路,还要走多久。
地铁来了,他随着人流挤上去,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车厢里很拥挤,充斥着各种气味和声音,他却觉得格外孤单。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他想起自己生病时的绝望,想起康复路上的坚持,想起家人的期盼,心里的失落中,又夹杂着一丝不甘。
他不能就这么放弃。52岁又怎么样?有职业空白期又怎么样?他还有技术,还有学习的能力,还有不向命运低头的韧性。就算职场这条路走不通,他也一定能找到其他的生存方式。
地铁到站,他随着人流走出车厢,脚步比刚才沉稳了些。虽然面试失利了,但他心里的那点火苗,并没有被彻底浇灭。寒风中,他紧了紧公文包,里面的平板电脑还装着他的小程序作品,那是他不放弃的证明。
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遇到更多的拒绝和挫折,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停下脚步。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他必须在中年的困境里,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