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

玉米扒舞

首页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开局官府送老婆,我娘子竟是女帝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朕只想做个昏君铁血强国逐鹿从战国开始明朝第一航海家游戏民国逍遥小贵婿暴君登基横扫九州霸天武魂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 玉米扒舞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全文阅读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txt下载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15章 民心所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陈耀祖在病榻上昏昏沉沉地躺了三天三夜。

期间,他时而梦到滔天的洪水,时而梦到军民携手堵口的震撼场面,时而又梦到宇文霄纵身跳入江中的决绝身影。

当他终于退去高热,悠悠转醒时,只觉得浑身酸软无力,喉咙干得冒火。

他挣扎着想要坐起,却听到屋外传来一片异常嘈杂却又并不喧闹的声音,那是一种压抑着的、充满期盼的嗡嗡声。

他揉了揉依旧有些胀痛的额角,穿上鞋,步履虚浮地走到门口,推开房门。

刹那间,他愣住了。

只见他居住的小院门外,黑压压地站满了人!

从须发皆白的老翁,到抱着孩童的妇人,再到许多面熟的、曾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青壮民夫……他们手中,没有人空着。

有的挎着篮子,里面是还带着母鸡体温的鸡蛋;

有的捧着用干净布帕包着的、烤得焦香的红薯;

有的甚至提着一小块自家都舍不得吃的、油光发亮的腊肉……东西都不贵重,却已是这些劫后余生的百姓所能拿出的、最珍贵的心意。

宇文霄正站在院门口,他没有穿钦差官服,只是一身简单的常服,正对着人群,声音温和而有力:

“……乡亲们!你们的心意,本王与各位大人心领了!

但这些东西,是你们重建家园的本钱,是孩子们长身体的指望,万万不能收!

大家拿回去,好好过日子,便是对朝廷,对本王,对陈公子最大的报答!”

一位白发老妪颤巍巍地走上前,将一篮鸡蛋硬往宇文霄手里塞,老泪纵横:

“殿下!您就收下吧!要不是您和陈公子,我们这把老骨头早就喂了鱼虾了!这点东西,不值什么,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啊!”

一个汉子激动地喊道:“殿下!陈公子为了咱们凌州,命都差点搭进去!我们送点吃的,算什么!”

“是啊殿下!收下吧!”人群纷纷附和,情绪激动。

陈耀祖站在门内,看着这一幕,眼眶瞬间湿润了。

他看到了百姓们眼中那毫无作伪的感激,看到了他们脸上重新焕发出的生机。

更看到了宇文霄站在人群前,那虽然疲惫却无比挺拔的身影,以及他眼中对百姓的真切关怀。

他知道,经此一役,宇文霄“爱民如子、勇于任事”的形象已深入人心,这才是真正的、千金难买的“民心所向”!

最终,宇文霄还是拗不过百姓们的盛情,或者说,他不忍心再拒绝这份沉甸甸的心意。

他示意侍卫象征性地收下了一小部分鸡蛋和红薯,并高声宣布,这些食物将全部用于犒劳依旧在堤坝上值守的兵士和民夫。

百姓们见殿下终于肯收下,这才欢天喜地,仿佛完成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他们不肯再将东西拿回去,纷纷将手中的物品放在院门口的空地上。

如同潮水般涌来,又如同潮水般退去,不一会儿,门口便堆起了一座小小的“山”。

望着百姓们离去的背影,以及那座“礼物山”,宇文霄和陈耀祖相视无言,心中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与力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耀祖一边养病,一边继续指导工程的收尾和加固工作。

而他在凌州百姓心中的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迎来无数感激和崇敬的目光。

他那清瘦而忙碌的身影,早已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凌州人的心中。

他们或许不知道朝廷复杂的派系争斗,但他们知道,是这个名叫陈耀祖的年轻书生。

带着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从龙王手里夺回了自己的家园。

时光荏苒,寒来暑往。距离那场惊心动魄的抢险,已然过去了近两年。

这两年里,凌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巨大的决口早已被彻底堵死,并且用更加坚固的三合土和部分实验性的早期水泥进行了加固。

分洪河道运行良好,有效地调节了淮江水量。

被洪水摧毁的农田重新开垦,新的村庄在原址或更高的地方建立起来,鸡犬相闻,炊烟袅袅。

曾经肆虐的瘟疫被彻底扑灭,百姓的脸上不再是麻木和绝望,而是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干劲。

这一日,风和日丽。

宇文霄、陈耀祖、王富贵、姚宗胜四人,登上了凌州境内最高的一处山峦。

站在山顶,极目远眺,整个凌州大地尽收眼底。

蜿蜒的淮江如同一条被驯服的玉带,温顺地流淌在坚固的堤防之内;

广袤的田野阡陌纵横,绿意盎然;新建的村落星罗棋布,一派安宁祥和。

“海晏河清……”陈耀祖轻声念出这四个字,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自豪与成就感。

这两年来,他们经历了太多的艰难困苦,顶住了无数的压力与阴谋。

终于将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从地狱的边缘拉了回来,重现生机。

王富贵叉着腰,意气风发:“嘿!看着这片地方,再想想咱们刚来时候那个鬼样子,真他娘的……痛快!”

他如今处事愈发老练,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只会插科打诨的少年。

姚宗胜依旧沉稳,但眼神中也闪烁着熠熠光辉,他感慨道:

“民心可用,众志成城,方能创造如此奇迹。”他负责的后勤与协调,是工程顺利推进的坚实保障。

在他们脚下,那座凝聚了无数人心血、扞卫了整个凌州安宁的宏伟水利枢纽,已然全面竣工。

它有一个响亮而贴切的名字——“安澜闸”。取“安抚波涛,海晏河清”之意。

在安澜闸旁,矗立着一座高达丈余的青色石碑。

碑文由宇文霄亲自撰写,陈耀祖润色。

碑文并未过多歌颂皇恩或钦差功绩,而是以朴素的笔触,详细记录了此次治水的艰辛历程,采用了哪些方法,克服了哪些困难。

最为醒目的是,碑文的最后,镌刻着长长的名单——所有在此次治水工程中牺牲的官兵、民夫的名字。

以及所有为工程做出卓越贡献的工匠、吏员,甚至包括那些主动捐粮的乡绅,以及每一个参与建设的村落的名字!

这座碑,不仅仅是一座水利工程的纪念碑,更是一座人文的丰碑,它铭记了每一个为此付出过的普通人,彰显了“民为邦本”的思想。

每当百姓路过此地,都会驻足观看,寻找自己或亲人的名字,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怀念。

终于,到了钦差队伍要回京复命的时刻。

消息传出,凌州震动。

回京那天,从安澜闸到凌州城外数十里的官道上,人山人海,万头攒动。

几乎所有的凌州百姓,都自发地前来送行。

他们手中没有华丽的礼物,只有一把把普通的油纸伞。

只不过普通的油纸伞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

当宇文霄、陈耀祖等人的车驾缓缓驶出城门时,百姓们无声地、庄重地将手中的伞举起,一把接一把,连绵不绝,形成了一片遮天蔽日的“万民伞”海洋!

这是民间对官员最高、最朴素的褒奖,象征着官员的德行如同巨伞,为百姓遮风挡雨。

更有几位凌州知名的画师,将他们耗时数月精心绘制的一幅长卷《凌州治水图》,恭敬地献给了宇文霄。

画卷上,从最初的洪水肆虐、灾民流离,到勘测水情、开挖河道,再到制作埽捆、进占堵口,尤其是那夜军民携手、皇子亲临险境力挽狂澜的震撼场面。

以及最终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无不描绘得栩栩如生,感人肺腑。

看着这万民伞的海洋,接过这沉甸甸的画卷,饶是心志坚毅如宇文霄,此刻也不禁热泪盈眶。

他站在车辕上,对着无数双含泪期盼的眼睛,深深一揖。

陈耀祖、王富贵、姚宗胜也立于其后,心潮澎湃。这两年的历练,早已将他们淬炼得更加成熟、坚韧。

他们不仅完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收获了无价的民心、深厚的兄弟情谊,以及应对复杂局面的宝贵经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叫科莱尼重生后,全家追着我宠偏偏心动为所欲为者修罗神针最强皇道系统之召唤诸神救世主模拟器陈飞宇苏映雪都市至尊仙医免费阅读全文女配一摆烂,运气好没边重生年代好年华温宁厉北琛许逸是什么小说坏事都做绝了,你说我流芳百世陆尘李清瑶全文免费阅读小说简行诸天一颗水灵珠,驾驭全球海洋无敌仙帝重生都市太古圣尊征天战途机甲屠魔录长生异闻
经典收藏三国之佣兵天下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挥鞭断流百越王金锋关晓柔救命,系统要害我大明:我一定红透半边天的!甲申天变庶民崛起东汉问鼎英雌大唐山门异类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长安之上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我主明疆戒爱此妖:蛇王,别咬我谍战从特工开始我在大宋当外戚一穿越就成断案高手幕府将军本纪
最近更新大明MC系统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科举:寒门毒士魏砥大唐中兴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浮世离歌我在大周是天子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河东与河西的故事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从少爷到皇帝我在大明当销冠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楚国一统华夏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 玉米扒舞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txt下载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最新章节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