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水穷云起又新生

首页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张逸风姜凤小说枭臣兵临城下之大汉再起!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1908远东狂人御天邪神诸天王座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神探包公传奇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水穷云起又新生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全文阅读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txt下载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8章 布下口袋,坐等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四月二十日,寅时初刻(凌晨四点许),北京城内万籁俱寂,唯有风雪的咆哮主宰着一切。承天门外的兵部衙署,此刻满是灯火,人员攒动。

衙署正堂内,空气凝重,十几个巨大的黄铜炭盆努力燃烧着,橘红色的火苗舔舐着银炭。墙壁上,十几支儿臂粗的蜡烛插在烛台上,火苗被吹得微微摇曳,将堂内众人晃动、拉长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墙壁上,如幢幢鬼影。

锦衣卫指挥使赵啸天刚刚汇报完山海关的紧急军情,他话音落下的那一刻,堂内陷入了死寂,窗外的风雪呜咽声变得异常清晰,甚至能听到雪花扑打的簌簌声。

怀远侯常延龄坐在一张紫檀木太师椅上,身体微微前倾,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左手拇指上的一个玉扳指,那是他常家祖传下来的御赐之物。

靖南伯黄得功的反应则要直接得多。听到关外多尔衮已亲率大军朝山海关而来,他“嘿”了一声,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沉重的甲叶发出“哗啦”一响。他魁梧的身躯像半截铁塔立在堂中,两只蒲扇般的大手紧紧握成拳,骨节发出“嘎巴”的轻响。他胸膛剧烈起伏了两下,大步走到堂中央炭盆旁,伸出手在火焰上方烤着,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虬髯戟张。

邱祖德老抚台坐在下首,双手捧着一碗温热的茶水,他花白的头颅低垂着,似乎在想着什么对策。

张无极、冯忠、文兴邦、邓林祖、高杰等几位总兵,则个个挺直了腰板坐着,双手紧握成拳放在腿上,嘴唇抿成一条线,目光锐利。

主位上的太子朱慈烺,则是另一番景象。他仿佛没有沉浸在赵啸天说的消息里,而是异常冷静,对侍立在一旁的刘敖,打了个简洁的手势,吩咐其搬来衙署里的舆图。

刘敖心领神会,立刻对身后两名亲兵低声吩咐了一句。三人动作迅捷地抬过来几卷用厚实油布包裹的大型舆图卷轴。

朱慈烺站起身,绕过身前的茶几,走到铺开的最大一幅《蓟辽边关舆图》前。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俯下身,指尖沿着绘制精细的墨线缓缓移动。先从山海关开始,然后向西,掠过抚宁卫、永平府(卢龙)、迁安、蓟州、三河……他仔细查看着每一处关隘、每一条河流、每一段官道,甚至在一些关键节点,还让人添上小小标记和注释。

朱慈烺最终停在通州以东、潮白河与蓟辽官道交汇点附近。那里,一座横跨潮白河的“白河桥”被清晰地标注出来。朱慈烺在那里敲击了两下,发出“笃、笃”的轻响。

片刻后,朱慈烺直起身,目光扫过堂内众人,开口道:“诸位。”

众人听闻此,都纷纷从愣神中回过来,看向太子殿下,只听朱慈烺继续说道,“诸位,现在,情势已然明朗。敌我之势,险恶如斯,前所未有。然,危局亦是破局之机。都说说看吧,对眼下局面,有何见解?下一步,我军这盘棋,该如何落子,方能于死地求生,扭转乾坤?”

朱慈烺的话,瞬间打破堂内的沉默,将所有人的思绪拉回。

黄得功是第一个站出来,他猛地转过身,几步跨到朱慈烺身旁,抱拳行礼,动作幅度很大,带起一阵风。

“殿下。”他开口,声音如同闷雷,“山海关那边,依末将看,悬,悬得很。”他伸出食指,几乎是用戳的,重重地点在舆图上山海关那个标记上。“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就算还有些老底子,加上高第那点守城兵,拢共五万人马,顶破天了。”

黄得功声音洪亮,继续说道,“李自成那贼子,就算他号称三十万是吹牛,只有十多万战兵,那也是实打实的两三倍优势。闯贼刚破了咱京城,抢了金银粮秣,气势正凶得像红了眼的野狗。吴三桂那边呢?”

他冷哼一声,摇头说道,“吴三桂那边,粮饷接济早他娘的断了。军心?早就散得差不多了。前有狼后有虎,手下兵将谁不琢磨退路?末将推断,”他环视众人,语气斩钉截铁,“要是李自成真豁出去,不惜代价猛攻,山海关……怕是连两天都撑不住,就得被砸个稀巴烂。”

这番话像一块冰冷的铁锭,狠狠砸在每个人心上。几个将领下意识地交换了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沉重。张无极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刀柄,冯忠则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

黄得功的判断虽然残酷,但每个人都清楚,这是基于血淋淋的现实,最有可能发生的结局。

而山海关一旦失守,大门洞开,后果如何就难以琢磨了。

朱慈烺听完,脸上看不出变化,眼眸中平静无波,只是微微颔首,踱步到黄得功身边,目光锐利,提出了一个更为致命的问题:

“黄都督,你与常侯爷皆是国之干城,久镇辽东,与那东虏鞑子大小百战,尸山血海里滚出来的经验。以你之见,此次多尔衮不惜以身犯险,亲率大军前来,其真实意图究竟为何?这支突然出现的第三方力量,又将如何影响山海关下这盘已然凶险万分的棋局?”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如一把冰冷的匕首,抵住了在场所有人的心脏。

比起知根知底的李自成,那个在关外崛起、战术凶残的庞大骑兵势力,才是真正令人从心底感到寒意的存在。所有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黄得功身上,堂内只剩下炭火偶尔爆出的“噼啪”声。

黄得功的面色变得凝重,他抱拳沉声道:“殿下明鉴,此事……透着邪性。”

他猛地转身,再次面向那幅巨大的舆图,手指从山海关的位置移开,向北划过,最终重重地落在连山一带。“按常理,东虏入关劫掠,多会选择绕道蓟镇长城墙子岭、曹家路那些年久失修的薄弱处,或是从宣府、大同方向寻找破口。”

黄得功摇摇头,说道,“可是这次,多尔衮却放着熟路不走,直奔连山、山海关而来,这绝不寻常!”随即,他猛地转过身,目光如电,扫过堂内每一个人,声音陡然提高,“结合吴三桂此前派郭云龙、杨坤等心腹副将北上求援的消息,末将敢断言——”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说道,“吴三桂与多尔衮之间,八成已经勾搭上,肯定达成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密约,吴三桂多半是要借虏平寇,甚至……引狼入室!”

“嗡……”堂内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低吼。

虽然众人心中早有类似的猜测,但当这个可能性被黄得功如此合理揣测出来,还是让大家吃了一惊。邱祖德更是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嘴唇哆嗦着,喃喃道:“国贼,国贼啊……”

朱慈烺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点头说道:“黄都督洞察敏锐,请继续。”

得到太子的肯定,黄得功精神一振,分析愈发深入:“殿下,还有更糟的一点!”

深吸一口气,黄得功说道,“那多尔衮,可不是莽古尔泰、阿敏那种只知冲杀的莽夫鞑酋,他是努尔哈赤贼子的第十四子,皇太极的异母弟,年方三十二,年纪轻轻,却勇悍绝伦,更可怕的是,此人心机深沉,极有谋略,野心勃勃。”

随即,黄得功如数家珍般道出其过往:“殿下可还记得?约莫九年前,崇祯九年,鞑子入塞,就是这多尔衮,率军绕道蒙古,在察哈尔一带,逼降了蒙古林丹汗的儿子额哲,夺了元朝的传国玉玺,凭此大功,他受封和硕睿亲王,之后更被授予奉命大将军,屡次统兵入寇。”

“皇太极暴毙后,诸王争位,是他联合多方,拥立年仅六岁的福临登基,自己与济尔哈朗同为摄政王,但谁都知道,如今满清的军政大权,实际全攥在他多尔衮一个人手里,其权势,可谓滔天,已是鞑子实际掌权者,绝不容小觑。”

想了想,黄得功继续分析道:“殿下,您想,这样一个人物,权势熏天,本来稳坐沈阳便可遥控全局,为何此次竟不惜以身犯险,亲自跑到连山前线?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黄得功自问自答,语气急促起来,“第一,这证明此獠战略眼光之毒辣,他定然嗅到了千载难逢的、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时机。否则绝不会离开老窝,亲临险地。”

“第二,他既亲至,则其所率兵马,绝非小股偏师,象征性地助战,极有可能是满洲、蒙古八旗之主力尽出,是倾国而来。末将揣测,多尔衮此次,是下了血本,押上了重注,志在必得!”

黄得功说到最后,语气变得极其严峻:“殿下,若真如此,以满洲白甲兵之冲阵,向来锐不可当,我军多次吃亏在此;蒙古骑兵之迂回包抄、掠阵绞杀,如影随形,阴狠毒辣;再加上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这些天杀叛徒带来的汉军旗,他们可是熟知我大明火器、城防之虚实,一旦……”

顿了顿,黄得功说道,“一旦李自成与吴三桂在山海关下杀得尸山血海,拼得两败俱伤,人困马乏,箭尽粮绝之时,多尔衮率领这十数万养精蓄锐、以逸待劳的虎狼之师,看准时机,以雷霆万钧之势从侧翼或背后猛然杀出……李自成大军必溃,兵败如山倒。”

黄得功重重一拳砸在舆图上,沉沉说道,“殿下试想一下,若果真如此,届时,吴三桂若再顺势开关迎降……山海关这北门锁钥一破,千里平原,再无险阻,鞑虏铁骑,便可长驱直入,直捣黄龙啊,那我大明腹地,将任由其铁蹄践踏,很难有还手余地。”

这番分析,层层递进,逻辑清晰,将潜在的最坏可能性和巨大危机,血淋淋地剖开,赤裸裸地摆在众人面前。

堂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只剩下炭火的“噼啪”声,一股冰冷的寒意,如无数条毒蛇,从每个人的脚底悄然爬上脊梁,缠绕住心脏。

朱慈烺静静听完,脸上依旧平静得像一潭深水,看不出丝毫波澜。他既没有震惊,也没有愤怒,只是目光深邃地注视着舆图。

沉默了片刻,朱慈烺缓缓开口,声音异常平稳:“黄都督不愧为国之柱石,沙场宿将。此番剖析,鞭辟入里,洞察秋毫,将敌酋之奸猾,局势之险恶,尽数道出。孤之所思,与都督相差无几。”

朱慈烺首先肯定了黄得功的判断,随即话锋陡然一转,如同利剑出鞘,寒光乍现,“然,孤以为,知其危,更要晓其机。知其不可为,更需思如何为之!眼下最关键的问题是——面对如此千古未有之危局,我军,当如何作为?如何在这死局中,杀出一条生路,扭转这倾覆之乾坤?”

这个问题,像一道闪电,劈开了笼罩在众人心头的厚重阴云,将所有人从恐惧和无力感中强行拉回,聚焦于当下、聚焦于自身、聚焦于可以掌控的行动之上。

朱慈烺的问题如投入深潭的重石,在死寂的堂内激起了层层涟漪。

所有将领的目光,从对未知的茫然,重新聚焦到了那幅巨大的舆图上,聚焦到了那位年轻的太子殿下身上。

短暂的沉默被打破。一直凝神静听、目光始终在舆图上逡巡的怀远侯常延龄,缓缓站起身。他走到那幅舆图前,对朱慈烺和黄得功微微颔首致意,然后伸出手指,指尖落在舆图上的一个关键节点——潮白河,尤其是那条连接东西两岸的桥梁:白河桥。

“殿下,黄都督所言,确是老成谋国之见,末将深以为然。”常延龄的声音平稳,语速不快,“兵法云,危中有机。这看似十死无生的危局之中,未必没有一线扭转乾坤的生机。”

他的手指在“白河桥”三个小字上轻轻点了点,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殿下,诸位,请看此地。”他稍稍提高了音量,“先前我等议定,若山海关有变,我军可相机而动,此地或可设伏,以为奇兵。方才经黄都督一番鞭辟入里的剖析,末将更是确信,此地,或将成为决定此番大战最终走向的关键锁钥。”

他手指沿着潮白河的走向滑动,详细解释道:“根据锦衣卫和末将麾下探子最新反复勘测回报,眼下正值春汛,潮白河上游雪水融化,加之近期雨水增多,水势大涨。原本沿河的数处浅滩渡口,如牛牧屯等处,水深已过丈,流速湍急,根本无法徒涉,更无法通行大队人马辎重。”

随即,常延龄的手指敲了敲白河桥的位置,“这座白河桥,因此已成为蓟辽官道上跨越潮白河的唯一可通行重物的咽喉通道。”

常延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说道:“末将以为,无论山海关战事如何发展,李自成是惨胜、小胜,或是战败溃退;亦或是其身后那所谓的‘追兵’,无论是吴三桂的关宁军,还是多尔衮的清军,山海关之战后,其都必会西进,直取京师,而要从山海关带大军尽快进入京师,此地,白河桥一带,都是他们无可回避的必经之路!”

说到这里,常延龄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战略设想:“我等是否可以,按照之前初步的构思,提前行动,秘密破坏此桥?再提前撤走沿岸所有渡船,让大军无法快速通行潮白河,聚集在此。”

常延龄继续推演,思路越发清晰:“届时,李自成溃兵若蜂拥至此,欲渡河西遁,却发现咽喉要道已断,他们必将陷入混乱,欲重新架设浮桥?谈何容易,水流湍急,缺乏材料工具,岂是顷刻可成?必然耽搁时间。欲寻找船只?而我军,早已提前将沿岸方圆数里内,所有大小船只、渡筏,甚至能用于扎筏的木材,尽数收缴、凿沉。”

越说,常延龄语气越是坚定:“如此一来,其大军必被死死阻滞于此,诸位试想一下,其大军,步卒、骑兵、粮草、伤员……都将拥堵在潮白河东岸,紧急重新铺设桥梁,或者缓慢骑马涉河,这耽搁的时间,少则半日,多则一两天,这宝贵的时间,足以让其身后追兵,无论是急于抢功的吴三桂,还是那多尔衮,追上他们,并完成攻击部署。”

常延龄最后重重一拳,虚砸在舆图上的白河桥位置,声音带着兴奋:“届时,前有潮白河阻路,后有虎狼追杀,李自成军心必然彻底崩溃,指挥失灵,人马自相践踏,乱作一团,而我大军……”

他的手指划向潮白河两岸,那大片被标注为芦苇荡、柳林和沼泽的区域,说道,“我大军,则可提前数日,秘密运动,隐蔽于此,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忽然,常延龄咧嘴冷笑,恶狠狠说道,“待其两虎相争,杀得精疲力尽,血流成河之际,我再伏兵尽出,三军并用,雷霆一击!嘿嘿,必可收以少胜多、事半功倍之奇效,甚至有望在此重创乃至全歼闯贼主力,并趁势重挫尾随而至的关宁军和东虏锐气。”

“妙,妙啊,此计大妙!”朱慈烺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猛地一击掌,声音充满激赏,“常侯爷此计,真乃神来之笔,化被动为主动,变潮白河为绞索,借敌之力以破敌,将山海关之危,转化为我潮白河之胜机。如此一来,这潮白河畔,就成了我等精心布置的天罗地网!”

张无极也听得热血沸腾,忍不住抚掌道:“极是,极是!若真能如此,在此地一举扳回局面,绝非虚妄。”

但张无极身为宿将,谨慎已成习惯,随即又露出一丝忧色,抱拳道:“不过殿下,常侯爷此计虽妙,然成败之第一关键,确如末将方才所虑,在于我军埋伏能否真正做到万无一失的隐蔽。近十万人马,绝非小数目,调动、潜伏、日常饮食、马匹控制,皆需极度谨慎。一旦被敌军提前察觉,哪怕只是蛛丝马迹,必将前功尽弃,反遭灭顶之灾。”

朱慈烺重重颔首,目光转向侍立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赵啸天,语气沉凝:“张总兵所虑,乃是老成持重之言,亦是此计核心所在。隐蔽性乃第一要务,绝不容有失。赵指挥使,你将锦衣卫最新详细勘测潮白河区域的地形、水文、植被情报,与诸位详细分说一番,务必详尽,也好让各位将军心中有底,放心部署。”

“末将遵命!”赵啸天立刻抱拳领命,大步走到舆图前。他面向众人,声音清晰:“诸位将军放心,经我锦衣卫缇骑精锐,并常侯爷麾下好手,多次深入探查,交叉勘测验证,现已确认,潮白河两岸,尤其是白河桥周边方圆十数里区域,实乃天赐的设伏宝地,其地利之优,远超寻常!”

随即,赵啸天手指在舆图上相应位置移动,详细解释道:“第一,芦苇丛!眼下正值夏初,雨水较多,阳光充足,潮白河两岸芦苇生长极其茂盛,普遍高达一丈有余,茎秆粗壮,且密度极大,连绵成片,一望无际。人马潜入其中,相隔十步便难见踪影,隐蔽性极佳,足以遮蔽大军形迹。”

赵啸天接着说道,“第二,柳树林与沼泽洼地!沿河两岸,尤其是西岸,还有大片茂密的野生柳树林,枝杈横生,盘根错节,形成天然屏障。更有不少区域是多年形成的沼泽湿地,泥泞不堪,深可没膝甚至齐腰。”

“此类地形,骑兵一旦陷入,行动极为困难,马匹难以驰骋,正好可极大限制敌军最为倚重的骑兵突击优势,反为我方步卒固守和反击创造有利条件。”

顿了顿,赵啸天解释道,“第三,地形开阔且极其复杂!蓟辽官道在穿过此区域时,其南北两侧,正是这大片大片的芦苇荡、柳林和沼泽区。我军可沿河岸有利地形分散埋伏,拉开纵深,战线绵延可达十数里。”

“初步估算,此区域,若调度得当,秘密容纳十万大军进行隐蔽休整,绝无问题,且有多条溪流、沟壑可做自然分隔,便于各军隐蔽和联络。”

赵啸天最后总结道:“综合来看,此地芦苇丛可藏人,沼泽可限敌军骑兵,复杂地形利我而不利敌。只要部署周密,纪律严明,行动隐秘,绝对可以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一旁的杨彪听得两眼放光,他擅长步卒指挥和阵地战,对此等地形尤为敏感,忍不住拍案叫绝:“好,太好了!殿下,若地形果真如此,末将愿亲率步卒精锐,潜伏于芦苇荡和柳林之中。”

“只需多备强弓硬弩,火铳火箭,待敌至,先以远程火器密集覆盖,挫其锐气,乱其阵型!再趁其混乱惊恐,与骑兵里应外合,协同出击,必可获全胜。”

众将领闻言,脸上的凝重和忧虑逐渐被昂扬斗志取代,一双双眼睛重新亮了起来。

朱慈烺看着众将重燃的战意,心中豪情涌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凤临天下:摄政王的宠妃极品老师俏校花打穿诸天无敌手迫嫁妖孽殿下:爆笑小邪妃三国:先虐吕布,再虐关张玄凰鉴清末:新秩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明镜暗不治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重生之凤仪天下:宜修传顾少蚀骨宠,霸总夫人是毒医太阳王之证六零:爸妈死后给我留下巨额遗产医圣传我是全能大明星救世主模拟器港综:暴造金钱帝国,给佳欣送崽我一个道姑,怎么就成了皇后?1908远东狂人
经典收藏次元主神竞选者大唐唯一的剑仙幕府将军本纪英雌一穿越就成断案高手重生三国闹革命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我在大宋当外戚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谍战从特工开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甲申天变掠爱:错上王爷榻长安之上让你从军,你竟成了异姓王?扶一把大秦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开局教朱棣造反,被朱元璋偷听!
最近更新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大周皇商鹿踏雍尘针灸鼻祖涪翁传程序带我穿越回去回到东汉当赵云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丐帮神丐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后汉异星录碧血大明:穿越系统改写江山楚国一统华夏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白话明太祖实录魏砥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红楼之百变奇瑛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水穷云起又新生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txt下载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最新章节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