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卷:灼刃归鞘
第一百九十四章 内心澄澈
初夏的晨光透过振海研究院的实验室玻璃窗,落在苏晚晴手中的可控核聚变模型上。银灰色的金属构件在光下泛着冷光,她指尖轻调旋钮,模型内部模拟的等离子体发出柔和的蓝光,如同将一片星空凝于掌心。
“实验数据又有新突破了。”陈敬之端着两杯温水走进来,将其中一杯放在她手边,“可控核聚变小型化的稳定性提升到92%,再过不久,就能应用于偏远地区的移动能源站了。”
苏晚晴抬头,眼中没有功名利禄的浮躁,只有对技术纯粹的热忱:“真好,这样一来,极地科考站、深海作业平台,还有那些交通不便的山区,都能用上清洁又稳定的能源了。”她的声音平静柔和,如同实验室里缓缓流动的气流,没有丝毫波澜。
辞去苏氏董事长一职后,她彻底卸下了商业运营的重担,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基础研发与公益事业中。没有了董事会的争论、市场的博弈、资本的裹挟,她的内心变得前所未有的澄澈,如同被雨水洗净的天空,只剩下对“科技向善”最本真的追求。
午休时,苏晚晴来到光明之家,孩子们正围在庭院里的光伏科普区叽叽喳喳。看到她来,安安立刻举着刚画好的“能源梦想图”跑过来:“苏姐姐,你看我画的未来城市,所有房子都用太阳能,汽车不用加油,还能飞到天上!”
苏晚晴蹲下身,耐心听着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时不时轻声回应,眼中满是温柔。莉莉走过来,递上一份公益项目总结报告:“‘能源助学行动’已经覆盖了一百所学校,我们培训的当地技术人员,已经能独立完成设备维护了。”
“这才是真正的普惠。”苏晚晴翻看着报告,指尖抚过那些孩子们在灯光下学习的照片,“不是简单的给予,而是教会他们创造光明的能力。”她的内心没有丝毫炫耀,只有助人后的安宁与满足。
陆承渊处理完苏氏的公务,特意绕路来看她。他站在庭院门口,看着苏晚晴和孩子们嬉笑打闹的身影,眼中满是宠溺。阳光洒在她身上,为她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褪去了商场上的锐利,只剩下岁月沉淀后的温润与澄澈。
“实验室的同事说,你最近常常泡在里面,连饭都忘了吃。”陆承渊走上前,递给她一份温热的便当,“再专注也要照顾好自己,你的身体,比任何技术突破都重要。”
苏晚晴接过便当,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一点也不觉得累。”她抬头望着陆承渊,眼中没有复杂的情绪,只有纯粹的信任与依赖,“苏氏那边一切都好吗?”
“放心吧,有秦峰帮衬,一切都很顺利。”陆承渊坐在她身边,轻声分享着苏氏的最新动态,“室温超导技术的民用推广很成功,全球已有五百万家庭用上了我们的设备;‘全球能源共享联盟’又新增了二十家成员单位,行业标准的制定也在稳步推进。”
苏晚晴静静听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却没有丝毫波澜。那些曾经让她彻夜难眠的商业成就,如今在她眼中,只是初心落地的自然结果。她的内心,早已不被外界的赞誉与成就所裹挟,只专注于眼前的热爱与坚守。
秦峰带着公益项目的最新资料赶来,看到两人相谈甚欢的模样,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他将资料递给苏晚晴:“这是非洲移动能源站的试点方案,结合了可控核聚变小型化技术,你看看是否可行。”
苏晚晴接过资料,认真翻阅起来,指尖在纸上轻轻标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她脸上,光影斑驳,她的眼神专注而澄澈,如同孩童般纯粹。
陈敬之远远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感慨。他想起苏振海当年的模样,何尝不是如此?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浮华所扰,只为心中的热爱与使命,一往无前。如今,晚晴不仅继承了父亲的技术与遗志,更继承了这份内心的澄澈与纯粹。
夕阳西下,光明之家的向日葵在暮色中静静伫立。苏晚晴、陆承渊、秦峰、陈敬之坐在庭院里,聊着技术研发的进展,说着公益项目的趣事,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利益纷争,只有志同道合的默契与温暖。
苏晚晴望着天边的晚霞,心中满是安宁。她知道,内心的澄澈,是历经风雨后的通透,是功成身定后的从容;是不被外界纷扰所困,只坚守初心的笃定;是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始终保持对热爱的纯粹与执着。
未来的路,她将继续带着这份澄澈,在研发与公益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心中的光明与温暖,只为父亲“用科技造福人类”的初心,在岁月的长河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纯粹而有意义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