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空间夹层内,时间流逝感变得模糊。突击艇悬浮在发光的能量壁垒之间,如同被包裹在温暖的琥珀中。
“能量壁垒在缓慢吸收外界的杂乱能量,转化为稳定的惰性能量维持此空间。”月英分析着环境数据,“这像是一个天然的‘充电宝’和‘安全屋’,但壁垒结构不稳定,估计只能维持数十个标准时。”
“足够我们完成基础修复和制定下一步计划了。”周瑜点头,目光再次扫过内壁上林教授留下的残缺信息,“‘遗落星渊’、‘万法阁’、‘镜子’……这些线索必须尽快厘清。”
众人分工协作。魏延和赵云负责协助艾斯进行飞船外部损伤的紧急维修,主要是引擎喷口和护盾发生器。月英则集中精力,试图从林教授的信息残留和之前获得的加密数据中,挖掘更多关于“遗落星渊”的蛛丝马迹。周瑜一边以混沌之力温养受损的青龙戟,一边守护着整个团队,同时感悟着新得的“开天之意”,与混沌星璇更加交融。
数小时后,月英忽然发出一声轻呼:“有发现!”
她将一段从加密数据深层还原出的、极其隐晦的星图碎片投射出来。那并非常规的坐标图,而是一种基于“知识共鸣”的定位方式——只有当搜寻者掌握特定密钥(例如林教授的研究核心数据)时,才能感应到目标星域的大致方向。
“遗落星渊的入口是移动的,或者说,它的‘存在’本身依赖于某种认知锚点。我们需要更多的‘钥匙’或者‘信标’来精确定位它。”月英解释道,“而‘万法阁’,据这段残缺记载描述,是星渊内守护知识的古老组织,成员自称‘守书人’。”
就在这时,正在维修引擎的艾斯也有了意外发现。
“大都督,月英夫人!你们看这个!”艾斯指着从一处破损管线中清理出来的、几块细微的黑色晶体碎片,“这不是我们飞船的材料,也不是之前战斗留下的损伤痕迹!它……它像是在我们进行空间跳跃前,就依附在船体上的!”
月英立刻上前,用仪器扫描这些黑色晶体,脸色微变:“这种物质……具有极高的能量惰性和信息屏蔽性,而且结构……它在微观层面呈现完美的镜像对称!这是一种……‘镜像寄生体’!”
“镜像?”周瑜眼神一凛,立刻联想到林教授的警告——小心‘镜子’!
“它能做什么?”赵云沉声问。
“不确定,但根据其特性推测,”月英语气凝重,“它可能像一面‘镜子’,无声无息地记录我们的一切——对话、能量波动、甚至部分思维活动产生的灵能涟漪,然后在某个特定时刻,或者被远程激活时,将这些信息‘反射’给它的放置者!”
众人后背瞬间升起一股寒意。这意味着,他们之前的行动、对话,甚至部分秘密,可能早已暴露!
“什么时候被寄生的?”魏延又惊又怒。
“很可能是在星礁迷城,或者更早。”周瑜冷静分析,“‘观察者’的触角比我们想象的更深。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刚拿到数据,追击就来得那么快、那么准。”
他看向那些黑色晶体碎片,混沌之力缓缓包裹上去。碎片在混沌之力的侵蚀下,迅速消融,但在彻底消失前,周瑜捕捉到了一丝极其隐晦、带着冰冷窥视意味的精神力残留。
“放置者很谨慎,切断了直接联系。但这些碎片本身,或许能成为我们反向追踪的线索。”周瑜看向月英。
月英会议,与艾斯一起,开始尝试利用碎片残留的微观结构特征,在庞大的数据网络中搜索类似的存在模式或能量签名。
又过了几个小时,飞船的基础修复完成,空间夹层的壁垒也开始微微闪烁,变得不稳定起来。
月英的搜索也有了初步结果:“匹配到一个非常微弱的信号源!信号特征与这种晶体同源,但其位置……飘忽不定,似乎在多个预设的中转节点间快速跳跃,最终指向了一个……未知的加密频道。无法精确定位发射源,但可以确定,它仍然在持续向外发送某种低功耗信号。”
“是在发送我们之前被记录的信息,还是在等待新的指令?”赵云皱眉。
“都有可能。”周瑜站起身,目光仿佛穿透了能量壁垒,望向未知的深空,“‘镜子’已经照到了我们,躲藏已无意义。既然如此,不如将计就计。”
他做出决策:“我们离开这里后,主动暴露一个‘诱饵’信息给这面‘镜子’,误导窥伺者。同时,根据星图碎片的指引,前往下一个可能找到‘遗落星渊’线索的星域——‘沉寂回廊’。”
“沉寂回廊?”魏延好奇。
“一个据说埋葬了许多失败实验体和禁忌知识的巨大星际尘埃带,”诸葛亮的声音通过加密通讯传来,他一直在“紫微号”上远程关注,“那里混乱且危险,但也可能藏着‘守望者’或其他古老文明留下的、未被‘观察者’完全监控的遗迹。正适合我们浑水摸鱼。”
计划已定。当空间夹层壁垒闪烁到极限,即将崩溃的瞬间,周瑜操控突击艇,沿着月英计算出的一个薄弱点,勐地冲了出去!
如同鱼儿跃出水面,他们重新回到了暗潮星海的外围区域,并毫不犹豫地向着“沉寂回廊”的方向开始了新一轮的跃迁。
而在他们离开后不久,那面隐藏在暗处的“镜子”,将一条经过周瑜和月英精心篡改过的、关于他们下一步“计划”前往某个无关紧要星域的“重要情报”,悄然发送了出去。
暗潮之下的博弈,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