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是不可能的

浅梦星眠

首页 >> 逃荒是不可能的 >> 逃荒是不可能的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龙魂特种兵逍遥世子爷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我的餐馆通古代醉枕江山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盛唐华章逍遥初唐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
逃荒是不可能的 浅梦星眠 - 逃荒是不可能的全文阅读 - 逃荒是不可能的txt下载 - 逃荒是不可能的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1章 基业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黄河故道的水第一次奔涌入海时,李砚正站在渤海湾的望海台上。浑浊的黄浪裹挟着泥沙,顺着新挖的河道奔腾向前,与碧蓝的海水撞击出巨大的浪花,那声响如同万马奔腾,震得脚下的礁石都在发颤。

“陛下,成了!黄河真的顺着故道入海了!”工部尚书激动得声音发颤,手里的图纸都被海风掀得哗哗作响,“拦河坝那边传来消息,旧河道的入淮口已经彻底断流,只有些许积水在慢慢干涸,再也不用担心夺淮之患了!”

李砚没有回头,目光始终追随着那道黄蓝交汇的水线。他能“听”到黄河水的欢呼,那是压抑了数百年的畅快;能“听”到海底生灵的惊叹,那是对新水源的好奇;还能“听”到远处锁河大阵的嗡鸣,那是阵法与地脉完美融合的共鸣。

“让沿岸的百姓迁回来吧。”他缓缓开口,声音被海风吹得有些散,“先从地势高的地方开始,给他们发新的农具和种子,告诉他们,黄河安了,能种地了。”

内侍连忙记下,心中却感慨万千。想当初陛下力排众议,执意耗费巨资改道黄河,多少人暗地里说这是劳民伤财,如今看着这奔腾入海的黄河水,看着两岸日渐稳固的堤坝,谁还敢说半个不字?

随着百姓回迁,黄河故道两岸渐渐恢复了生机。第一批种下的小麦在灵脉滋养下长势喜人,麦穗比寻常的饱满许多;工匠们在河道旁建起了水磨坊,利用水流的动力碾米磨面,效率比人力高了十倍;连走街串巷的货郎都多了起来,挑着针头线脑,沿着新修的驿道叫卖。

李砚特意让人在两岸种上了成片的“护堤林”,树种选的是耐旱耐涝的白杨和垂柳。玄道司的术士们在树苗根部埋了“生息符”,让它们能顺着地脉快速生长,不到半年,就长成了一片绿荫,树根在地下盘根错节,与水泥堤坝共同守护着河道。

“陛下,西岸的张家庄打了今年的第一担新米,特意送来给您尝尝。”老河工颤巍巍地捧着个陶罐,里面的米粒饱满圆润,透着淡淡的清香,“庄户们说,这米比以前甜,是沾了黄河故道的灵气。”

李砚接过陶罐,舀出一把米放在手心。米粒上确实带着微弱的灵气,那是锁河大阵和地脉滋养的结果。他能“听”到米粒里蕴含的生命力,旺盛而纯粹,像极了那些重新回到家园的百姓。

“赏张家庄十石灵麦种子。”李砚吩咐道,“让他们明年多种些,也分给周边的村子,让大家都尝尝甜头。”

老河工千恩万谢地退下,李砚却拿着陶罐走到黄河边。他舀起一瓢黄河水,看着浑浊的水流在掌心慢慢沉淀,露出底下细小的沙粒。这些沙粒曾是水患的根源,如今却成了筑堤的材料,成了滋养土地的养分,就像那些被改造成良田的荒滩,在沉寂多年后终于焕发新生。

玄道司的术士们没闲着,他们沿着故道布设了“测水网”——用铜制的管道将各个镇河塔连接起来,管道里的水银能根据水位变化自动升降,一旦超过警戒值,塔顶的铜铃就会敲响,比以前人工观测快了百倍。

“陛下,这测水网连带着传讯鹰,能让长安在半个时辰内收到黄河的水位警报。”清虚道长指着沙盘上的铜网模型,“就算哪处堤坝出了小纰漏,我们也能及时派兵修补,绝不会酿成大患。”

李砚点点头,目光落在沙盘上的锁河大阵。经过这几个月的运转,阵法与黄河地脉已彻底融为一体,圣人桩的怨气与河底凶煞的对抗渐渐平稳,不再像最初那般激烈,反而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让地脉更加稳固。

他偶尔会“听”到圣人桩里传来的微弱嘶吼,那是战犯们残存的意识在挣扎,但很快就会被阵法的力量压制下去。李砚从不为他们惋惜,这些双手沾满鲜血的人,能以这种方式为黄河安澜尽最后一份力,已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随着黄河的稳定,中原的经济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黄河故道成了新的水运干线,商船从渤海湾出发,顺着河道能直达关中,比陆运节省了一半的时间和成本;沿岸的渡口变成了繁华的集镇,客栈、货栈、铁匠铺一应俱全,连西域的胡商都慕名而来。

“陛下,户部统计,今年中原的粮食产量比去年翻了近一倍,光是黄河两岸就贡献了三成。”户部尚书的奏报里满是喜悦,“国库的粮仓都堆不下了,要不要开仓放粮,或者用来跟西域换些良马?”

李砚翻看着奏报,嘴角泛起笑意。他知道,这只是开始。随着锁河大阵的持续运转,随着护堤林的不断生长,随着百姓对土地的精耕细作,黄河两岸迟早会变成大秦最富庶的区域。

这日,李砚接到了美洲传来的急报——三皇子李屿不仅平定了当地的巫术叛乱,还发现了一处巨大的金矿,矿脉的走向正好与之前勘察的银脉相连,若是开采出来,足以让大秦的国库再翻一番。

“让他先别忙着开采。”李砚在奏报上批注,“派玄道司的术士去看看,金矿的地脉与银脉是否相连,开采会不会引发地动。另外,让他从美洲运些高产的玉米和土豆种子回来,种在黄河两岸的沙土地上,看看能不能适应。”

他始终记得,治理黄河不仅是防洪,更是要让这片土地真正造福百姓。粮食、矿产、交通……这些才是支撑帝国运转的根本,比虚无缥缈的功绩重要得多。

秋汛来临时,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往年这个时候,黄河两岸早已严阵以待,百姓们拖家带口往高处迁,士兵们日夜守在堤坝上,生怕一个浪头就冲垮了防线。但今年,沿岸的百姓该种地种地,该经商经商,连孩子们都在护堤林里追逐嬉戏,仿佛忘了黄河曾是洪水猛兽。

“陛下,今年的秋汛比往年大了三成!”传讯兵骑着快马赶来,脸上却不见惊慌,“但新河道的水位只涨了五尺,锁河大阵运转正常,镇河塔的符文亮得很,一点问题都没有!”

李砚站在观星台上,望着黄河的方向。脊柱处的龙形秘纹传来安稳的震颤,他能“看”到秋汛的洪水在新河道里奔腾,却始终被牢牢约束在堤坝之内,像一条被驯服的巨龙,虽然依旧威猛,却再不会伤及无辜。

玄甲龟们在洪水里欢快地游动,用背甲撞击着可能松动的堤岸;引路鱼群顺着洪水逆流而上,清理着河道里的杂物;护堤林的树根在地下紧紧抓住土壤,任凭洪水冲击,树干却始终挺拔。

这便是他想要的黄河——不再是需要时刻提防的威胁,而是能滋养万物、造福生灵的母亲河。

秋汛过后,黄河两岸迎来了丰收。金灿灿的小麦压弯了枝头,饱满的玉米挂满了屋檐,百姓们在打谷场上欢笑的声音,顺着河道传出去很远很远。玄道司的术士们在镇河塔上刻下了这次秋汛的水位和治理成果,算是给后人留下的记录。

“陛下,该回宫了。”内侍轻声提醒,“长安那边还有很多事等着您处理,美洲的金矿、欧洲的铁轨、澳洲的兽园……”

李砚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黄河。夕阳下,故道的水面泛着金光,与两岸的金色麦田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他知道,自己可以放心离开了,这里有坚固的堤坝,有玄妙的阵法,有勤劳的百姓,还有那些默默守护河道的生灵。

黄河安澜,中原稳固,大秦的根基,终于在他的手中,扎得更深、更牢。

坐在返回长安的龙辇上,李砚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黄河故道的景象。那些忙碌的工匠,那些欢笑的百姓,那些奔腾的水流,那些生长的草木……这一切都化作温暖的力量,汇入他的脊柱龙形秘纹,与帝国的气运交织在一起。

他或许不是史书上最仁慈的君主,却用自己的方式,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真正的安宁。而这条重新回归故道的黄河,会像一位沉默的见证者,将他的功绩,将大秦的荣光,永远流淌下去,直到万寿无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最强皇道系统之召唤诸神名剑英雄传我在大明当暴君掌心雷西宫恨武灵圣尊为所欲为者陆尘李清瑶全文免费阅读小说太古圣尊征天战途月明南天万灵仙族张起灵!回头!进错房,嫁给八零最牛特种兵重生年代好年华简行诸天傅先生,偏偏喜欢你霸业长歌:我以霸业系统铸帝途御兽:原来她们才是主角?楚天子
经典收藏谍战从特工开始金锋关晓柔三国之佣兵天下龙珠之牧神传说一厘米温差gl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嫏嬛姝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一穿越就成断案高手大唐唯一的剑仙回到明末做枭雄开局替刘邦赴鸿门宴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我的大唐我的农场世子无双次元主神竞选者戒爱此妖:蛇王,别咬我长安之上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大唐极品傻王
最近更新暗尘明月楼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跛王爷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荣国府,抱歉,不稀罕晚清三杰恩仇录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穿回渭北做刀客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我的AI我来养穿越我有招兵系统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双经问渡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
逃荒是不可能的 浅梦星眠 - 逃荒是不可能的txt下载 - 逃荒是不可能的最新章节 - 逃荒是不可能的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