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浮海记

春景至若

首页 >> 考古浮海记 >> 考古浮海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不抑郁隐居十万年,后代请我出山陈玄凌天至尊女帝逼走我后,才发现我无敌天下开局一枚建城令奥术之主向风柳如云小说阅读免费弃奴翻天之少帝的宠妃重生绝宠男神:慕少,撩上瘾秦风杨如雪小说全文完结阅读免费
考古浮海记 春景至若 - 考古浮海记全文阅读 - 考古浮海记txt下载 - 考古浮海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2章 陶片星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咸腥的海风裹挟着细沙,如同远古的低语般扑在程远防护面罩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程远跪在忘忧岛东海岸的礁石区,膝盖陷进湿润的珊瑚碎屑中,仿佛与这片古老的海滩融为一体。

退潮后的滩涂宛如一幅褪色的古卷,暗绿色的海藻在礁石间蜿蜒成墨痕,而他寻找的秘密,或许就藏在这些被潮水反复冲刷的褶皱里。

程远脖颈后的汗珠顺着防水服领口滑落,在腰间凝成一道冷意。

他左手攥着地质锤,右手持着镊子,正在清理一块凸起的礁石表面。

青苔下隐约露出的灰褐色断面,让他呼吸一滞——那熟悉的颗粒感与气孔分布,分明是新石器时代夹砂陶特有的特征。

第七片了。他的声音在面罩里闷响,用镊子夹起半枚指甲盖大小的陶片,借着头顶悬在礁石上的LEd灯,仔细观察断面的烧结痕迹。

陶片边缘呈现出独特的波浪状缺口,这是原始工匠用贝壳边缘反复拍打成型留下的印记。

陶片表面还残留着细小的贝壳碎屑,像是远古工匠不经意间留下的签名。

他将陶片放入标有wYd-07的密封袋,帆布手套下的手指微微发颤——三天来,这片不足百米的潮间带,竟陆续出土了七块刻有符号的陶片,每一块都像是解开历史谜团的关键拼图。

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林薇背着装满标本的藤编筐,发丝被海风吹得凌乱,几缕碎发黏在她泛着红晕的脸颊上。

她的帆布鞋沾满湿沙,每走一步都发出的声响。程远!她的声音带着兴奋的喘息,胸前剧烈起伏,额前的碎发随着呼吸轻轻颤动,潮池那边有新发现!

程远跟着她跨过布满藤壶的礁石,咸涩的海水漫过胶鞋,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海底的暗流在拉扯。

尖锐的藤壶刺破鞋底的瞬间,刺痛感让他微微皱眉。

林薇蹲在一丛摇曳的海芙蓉旁,拨开缠绕的海藻,露出半埋在泥沙中的灰黑色陶片。月光穿透云层洒下,陶片表面的刻痕泛起青白幽光——三道平行水波纹上方,五个圆点呈勺状排列,末端延伸出细长的尾线,仿佛在指向某个神秘的方向。

尾线末端的刻痕略显凌乱,像是工匠在仓促间完成的标记。

北斗七星。程远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他单膝跪在锋利的珊瑚礁上,膝盖传来的刺痛反而让他更加清醒。

他想起去年在山东大汶口遗址实习时,导师指着彩陶上的星象纹说:原始先民将天文观测刻进陶器,这是他们最早的导航密码。

但此刻出现在南海孤岛的星图,却与北方彩陶有着微妙差异——尾线的角度更偏向东南,精确地指向西沙群岛的方向,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跨越千年的航海传奇。

更诡异的是,陶片边缘有几个细小的孔洞,排列成不规则的形状,在月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泽。

林薇的指尖轻轻拂过陶片,她的指甲修剪得整齐圆润,却因为长期接触海水而略显粗糙:爷爷临终前总说,岛民祖先是跟着星星渡海的。他们把北斗星叫做渡海之勺,每颗星对应一座海岛。

她抬头望向夜空,银河在云层间若隐若现,你看,现在勺柄正指着西南,老辈人说,这是该收帆回港的信号。

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仿佛这些古老的传说早已融入她的血脉。

说话间,她脖颈后的银质海星吊坠轻轻晃动,在月光下投下细碎的阴影。

程远的心跳陡然加快。他取出随身携带的激光测距仪,将陶片发现点与卫星云图上的暗礁群比对。

当屏幕上的红点与西沙群岛东北方向的海底山脉重合时,后颈泛起细密的冷汗——那片海域,正是致远号声呐前日捕捉到异常回波的区域。

更令人不安的是,卫星云图上显示,该区域的海底地形呈现出规则的几何形状,完全不像是自然形成的。放大地图,他注意到海底山脉边缘有一条细长的直线,如同人工开凿的航道,在深蓝色的海床上格外醒目。

难道,这片看似平静的海面下,真的隐藏着一个远古的航海文明?

致远号实验室的冷气开得很足,程远却感觉后背被汗水浸透。

碳十四检测报告上的数字在荧光灯下跳动:公元前2500年±150年。这个时间节点,恰好对应着良渚文化向海洋扩张的鼎盛期。

而更惊人的是陶片表面附着的微量元素分析——除了常见的石英、长石,竟检测出仅存在于南海大陆架锰结核矿层中的稀有金属。

这些金属的分布极为特殊,只有在深海特定区域才能找到,这意味着这片陶片很可能经历过长距离的海上航行,甚至有可能来自一个未知的深海文明。

检测报告边缘的咖啡渍,是老陈今早匆忙留下的印记,此刻却像是某种神秘的图腾。

这意味着陶片经历过长距离航行。老陈推了推滑到鼻尖的老花镜,布满皱纹的手指重重按在卫星地图上,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从长江口到西沙群岛,直线距离超过1200公里,新石器时代的古人是怎么做到的?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困惑和好奇,这个问题困扰了考古学界多年。他的袖口沾着昨天修复文物时的胶水,此刻已经干涸,形成一片片白色的硬痂。

程远调出3d海底模型,声呐扫描出的规则阴影在屏幕上泛着幽蓝。那个长15米、宽4米的矩形区域,边缘分布着九个等距排列的圆形凹陷,像极了人工开凿的系船孔。

凹陷内部还残留着一些黑色物质,初步检测显示是某种植物纤维,可能是用来固定船只的绳索。

还记得福建昙石山遗址的独木舟吗?他的声音不自觉提高,那些船坑也是这样的布局,古人会把整段楠木烧炙后凿空,再用藤条固定在岸边。但这次的发现规模更大,工艺更复杂,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航海中转站。

他的鼠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标注出几个可疑的凸起区域,那些地方的声呐反射异常强烈,像是埋藏着某种金属物体。

深夜的甲板上,程远倚着锈迹斑斑的栏杆,拨通卫星电话。

林薇的声音混着呼啸的风声传来:今天带孩子们去看了岛东的岩画,有幅画着人站在树桩上撒网,旁边还有奇怪的圈圈。

程远的心猛地一颤——昙石山出土的青铜网坠,也曾在类似岩画中出现,而所谓的,很可能是原始独木舟的雏形。

但更让他在意的是那些奇怪的圈圈,根据他的经验,这些符号很可能是某种古老的文字或标记。

电话那头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混着海浪拍打礁石的轰鸣,形成一种奇特的韵律。

把岩画拍给我。他急切地说。三分钟后,手机震动起来。

照片里,赭红色颜料绘制的图案在岩壁上斑驳陆离:七个同心圆环绕着中央的圆点,下方波浪纹中穿插着鱼形符号。

程远放大图片,发现岩壁角落还有行模糊的刻痕,形状竟与忘忧岛出土的陶片如出一辙。更诡异的是,在这些图案周围,还分布着一些类似指纹的痕迹,但这些指纹的大小和形状都与现代人不同,更像是某种未知生物留下的印记。

照片的ExIF信息显示,拍摄时间是傍晚六点十七分,而此时的岩画,正处于夕阳的照射下,那些红色颜料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照片中微微颤动。

晨光刺破云层时,程远正在古气候数据库中疯狂检索。

距今5000-4000年前的南海季风模拟图显示,当时的东北季风始于每年11月,持续至次年4月,西南季风则在6月至9月间横扫海面。

这种稳定的季风周期,足以让掌握星象的原始航海者借助风力,在岛屿间完成长距离迁徙。

但他同时发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南海地区曾出现过一次异常的气候波动,季风的规律被打破,出现了持续数月的强对流天气。

这种极端气候,对于古代航海者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但奇怪的是,在忘忧岛的考古发现中,并没有显示出大规模灾难的痕迹。

数据库的搜索记录不断滚动,他的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眼角已经泛起血丝。

程博士!多波束声呐有新发现!小王的呼喊从主控室传来。

程远冲过摇晃的走廊,金属地板在脚下发出的声响。屏幕上的海底地形图正在实时更新。

在西沙群岛东北18海里处,原本模糊的阴影逐渐清晰——十二根碗口粗的木桩呈环形排列,中央凹陷处散落着磨制石器、鱼骨和碎陶片。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木桩周围,还发现了一些类似建筑地基的结构,这些结构由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每块石头都重达数吨,以新石器时代的技术水平,几乎不可能搬运和搭建。

石块表面有明显的凿刻痕迹,排列成某种几何图案,在声呐图像中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这是祭祀台。老陈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新石器时代的环壕聚落,通常会在港口修建这样的祭坛,用来观测星象和祈求风浪平息。

他调出卫星云图,祭坛的中轴线竟与冬至日太阳升起的方向完全重合。但仔细观察后,程远发现祭坛的设计不仅考虑了太阳的运行轨迹,还包含了复杂的星象计算,其中涉及到的天文学知识,远远超出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的认知水平。

祭坛周围的声呐回波显示,地下似乎埋藏着一个巨大的空洞,形状规则,像是一个人工建造的密室。

程远换上潜水装备时,腕间的贝壳手链突然变得冰凉。

那是林薇用忘忧岛特有的宝螺编织的,此刻螺壳上的螺旋纹路,与声呐扫描出的木桩排列方式惊人相似。

当他顺着钢索沉入海底,120米深的海水中,无数银色光点从木桩缝隙中涌出,在头灯照射下折射出奇异的光晕。

这些光点并非浮游生物,而是无数微型金属体,它们表面闪烁着金属特有的光泽,在黑暗的海底显得格外醒目。光点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微小的漩涡,仿佛在遵循某种神秘的规律。

这些光点在空中排列组合,渐渐形成巨大的勺状图案——正是陶片和岩画中反复出现的北斗七星。

程远的呼吸面罩泛起白雾,他举起水下摄像机的手不住颤抖,却见光点突然组成新的符号:三个重叠的波浪纹上方,浮现出忘忧岛的轮廓。

更诡异的是,在这些符号出现的瞬间,他的潜水装备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所有电子设备都开始失灵,仿佛受到了某种强大磁场的干扰。

深度计的数字疯狂跳动,氧气表的指针也开始不受控制地旋转,周围的海水突然变得异常冰冷,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正在将他拉入深渊。

返回甲板时,程远发现卫星电话显示三条未接来电。

林薇的号码在屏幕上跳动,最后一条留言时间是凌晨三点。

他按下播放键,背景音里传来尖锐的风声和海浪拍岸的轰鸣:程远,岛东的岩画...昨晚发光了。她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恐惧,呼吸急促,那些圆圈里渗出蓝色的光,像有星星掉进了岩壁...而且,岛上的老人说,这种现象上次出现还是在...海啸发生前。

她的声音逐渐变小,最后被一阵剧烈的杂音打断。录音的末尾,隐约传来一声悠长的钟鸣,声音低沉而空灵,不像是岛上任何一种已知的乐器发出的。

程远冲向实验室,将陶片的星图、岩画照片和海底祭坛的三维模型投影在全息屏幕上。

当三个图像重叠的瞬间,七颗星点的位置完全吻合,而波浪纹下方,隐约可见用贝壳镶嵌的图案——那是南海大陆架的等高线图,祭坛的位置,恰好标记着某个深海峡谷的入口。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这些图像重叠的区域,出现了一个红色的光点,正在缓慢移动,而这个光点的轨迹,正朝着忘忧岛的方向延伸。

全息投影的边缘泛起波纹,仿佛有某种力量正在试图突破屏幕的限制。

深海机器人拍到了这个。小王调出一段视频。

画面中,一根海底木桩的截面清晰可见,上面刻着与陶片相同的星图,而在星图下方,一道深可见骨的刻痕横亘其上,像是某种急切的警示。

刻痕周围的木头呈现出烧焦的痕迹,仿佛是被某种高温物体灼烧过。

更奇怪的是,在刻痕的尽头,有一个类似眼睛的图案,瞳孔部分镶嵌着一颗蓝色的宝石,在黑暗的海底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程远突然想起爷爷的考古笔记:原始航海者会在舟船刻痕记录航程,每道痕代表一次穿越风暴的经历。但这次的刻痕如此之深,不像是普通的记录,更像是在传递某种紧急信息。

深夜,程远再次拨打林薇的电话,听筒里只有持续的忙音。

他望向窗外,南海的夜空布满阴云,北斗七星在云层后若隐若现。

气象预报显示,一股异常的西南季风正在形成,而根据新石器时代的星象历法,这种违背季节规律的风向,往往预示着重大灾难。

更奇怪的是,卫星云图显示,在忘忧岛周围出现了一个异常的能量场,这个能量场正在不断扩大,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正在苏醒。

雷达屏幕上,忘忧岛的轮廓周围出现了一圈紫色的光晕,光晕边缘不断有细小的闪电跳跃,像是某种古老的结界正在被打破。

在致远号下方120米的海底,银色光点再次聚集。

这一次,它们组成的不再是星图,而是一个人形轮廓,人形的双手正指向忘忧岛的方向。

光点的亮度越来越强,照亮了周围的海底世界。程远握紧陶片,感受到上面传来的奇异震颤,仿佛三千年前的海风,正透过时光的缝隙,送来一段被海水淹没的紧急讯息。

而此刻的忘忧岛,林薇是否正站在发光的岩画前,等待着来自深海的答案?岛上的居民是否已经察觉到即将到来的危险?那个神秘的深海峡谷里,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这一切的答案,似乎都指向了一个更加古老、更加神秘的文明,而程远,正站在揭开这个秘密的边缘。

他的耳边突然响起一阵低语,声音模糊不清,却带着一种熟悉的亲切感,仿佛是来自远古的召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网游之青城剑仙年代1944:我有空间囤货种田寻情仙使独尊星河最强皇道系统之召唤诸神修罗神针六零:爸妈死后给我留下巨额遗产牧龙师重生之凤仪天下:宜修传无敌仙帝重生都市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机甲屠魔录御兽:原来她们才是主角?这个残王我罩了傅先生,偏偏喜欢你重生之征战三国我和22岁美女老总太古圣尊邪凰狂妃:魔尊,蚀骨绝宠!1908远东狂人
经典收藏穿书后,我渣了皇帝不想负责穿越之兴龙全民种田,从国家复兴到仙武家族剑仙独行快穿:作精宿主又在撩拨反派了天工杂货铺御兽时代:我能复制一切技能大小姐我,竟被天下人称为妖女踏遍山河只为君阳气无穷不怕吸,妖物都叫我相公开局凡人,结局成为诸天至强者吾女有大帝之资重生之后,我居然言出法随诸天游戏之旅这岛国的画风太怪异了星罗武神我的灵宠有分身少女心事终喂狗当上帝拯救大荒商杀之仁心
最近更新魔龙神君穿越反派靠尴尬变强废柴女婿竟是绝世神医全家皆大佬,团宠小凤凰撩遍绝色玄幻:我的情绪银行签到玄天,我成了万界守护者无题岁岁道恒师欢喜妙法,女帝尤怜逆世灵幻天尊仙君,您的坟我挖错了!修仙吗?社死那种满级帝女归来,开局觉醒昆仑灵星辰耀九州开局核聚变词条,圣女要吸干我?考古浮海记西幻:说好认真活,你咋是魅魔?清瑶踏仙途镇乾坤!现代兵王携九凤杀疯了!全职业满级的我怎么是个牧师萝莉
考古浮海记 春景至若 - 考古浮海记txt下载 - 考古浮海记最新章节 - 考古浮海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