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苏晴的“医疗备战”
磐石营地的医疗站里,玻璃窗上的阳光被分装药品的身影切割成细碎的光斑。苏晴蹲在货架前,手里拿着一瓶消炎药,眉头微微蹙起——自从林野核实了黑鸦佣兵团的煤矿情报,营地就进入了备战状态:老陈改造武器、瘸子刘强化守卫、小李储备物资,而她作为医疗站负责人,最担心的就是冲突中队员受伤。
“之前从旧药箱签到的消炎药还剩20瓶,绷带50卷,抗辐宁15支……”苏晴拿着笔记本,逐条清点医疗站的资源,笔尖在纸上划过,“还有从变异蒲公英里提取的止血成分,能做成简易止血粉,刚好能用上。”
她知道,一旦和黑鸦爆发冲突,伤员不会少。医疗站离战场有段距离,要是队员受伤后不能及时自救,等她赶到时可能就错过了最佳处理时间。“得做几个便携急救包,让守卫队的人随身携带,再教他们点基础急救技巧,至少能撑到我来。”
说干就干。苏晴把医疗站的物资分类整理:将消炎药、绷带、止血粉、消毒棉塞进帆布包里,每个包还放了一张手写的“急救步骤卡”,上面画着简单的止血、包扎示意图;考虑到可能有骨折伤员,她还在每个包里加了两根轻便的铝合金条(老陈用废金属打磨的),用来固定骨折部位。
“苏医生,我来帮你!”赵虎端着一盆干净的水走进来,他刚帮农耕区浇完水,听说苏晴在准备急救包,就主动过来搭把手,“这些包要不要缝个带子?方便队员背在身上。”
“正好需要!”苏晴笑着递给他一块帆布,“你要是会缝,就帮我在每个包上缝个宽带子,这样跑起来也不容易掉。”
赵虎接过帆布,拿起针线(之前拾荒找到的),笨拙却认真地缝起来。他以前在锈铁镇从没干过这种活,针脚歪歪扭扭,却缝得很结实。苏晴看着他的样子,心里暖暖的——营地的每个人都在为备战出力,这种团结的感觉,比任何药品都让人安心。
没一会儿,10个急救包就准备好了。每个包都鼓鼓囊囊的,背在身上刚好贴在腰侧,不影响行动。苏晴把急救包交给瘸子刘,特意叮嘱:“让每个守卫队员都带一个,里面的步骤卡一定要看明白,遇到伤员先按上面的步骤处理,别慌。”
瘸子刘接过急救包,掂量了一下:“放心吧苏医生,我一定让他们背好,要是谁敢弄丢,我罚他值三天夜班!”
当天下午,苏晴把守卫队的20个队员召集到训练场,开始教基础急救技巧。她找了两个队员当“伤员”,一个模拟手臂划伤出血,一个模拟腿部骨折,自己拿着急救包,一步步演示:
“遇到划伤出血,先用水冲洗伤口,再撒止血粉,然后用绷带螺旋包扎,别太松也别太紧,能塞进一根手指就行,太紧会影响血液循环。”
“要是骨折,先找两块硬物固定在骨折部位两侧,比如包里的铝合金条,再用绷带绑紧,让伤员保持坐姿或卧姿,别随意移动,避免骨折端移位。”
队员们都听得很认真,老郑还拿出笔记本,把步骤一条条记下来;小王主动当“伤员”,让其他队员练习包扎,虽然第一次包得歪歪扭扭,苏晴耐心纠正后,很快就掌握了技巧。
“苏医生,要是伤口太深,止不住血怎么办?”有个队员问,语气里带着担忧。
“别慌,”苏晴从药箱里拿出一瓶棕色的药剂,“这里面有止血成分,要是普通止血粉没用,就把这个涂在伤口上,能暂时凝血,然后立刻派人来叫我,我带手术工具过去处理。”
训练结束后,苏晴没有回医疗站,而是拿着一个小玻璃瓶,去找林野。此时林野正在了望塔下,和老陈讨论防御工事的加固方案,看到苏晴过来,立刻停下了对话。
“林哥,这个给你。”苏晴把玻璃瓶递过去,里面装着淡黄色的液体,“是我用变异蒲公英的根须和甘草熬的止痛药剂,遇到冲突时要是受伤了,喝一小口能缓解疼痛,撑到我来处理。”
林野接过玻璃瓶,瓶身还带着苏晴手心的温度。他知道,苏晴为了熬这瓶药剂,肯定熬了好几个晚上——变异蒲公英的根须需要反复熬煮才能提取出有效成分,甘草更是营地难得的药材。
“谢谢你,”林野握紧玻璃瓶,语气里带着暖意,“我会小心的,不会让自己受伤。”
“小心归小心,药剂还是得带着。”苏晴看着他,眼里满是认真,“你是营地的主心骨,要是你出事,大家都会慌的。这瓶药剂不仅能止痛,还能稍微提神,万一熬通宵备战,也能帮上忙。”
林野点点头,把药剂放进贴身的口袋里。旁边的老陈笑着说:“苏医生想得真周到,有你这医疗备战,咱们就算遇到冲突,也不怕伤员没人管了。”
苏晴笑了笑:“这是我应该做的。大家都在为营地拼命,我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受伤后有保障,不用怕没人治、没人救。”
夕阳西下,医疗站的灯早早亮了起来。苏晴回到医疗站,又开始清点备用药品,把手术工具消毒、打包,准备好应对可能到来的伤员。她知道,自己的备战虽然没有武器改造那么“威风”,却是营地最坚实的“后盾”——只要能让受伤的队员活下去、恢复健康,就是她最大的贡献。
远处的训练场里,守卫队员们还在练习急救技巧,偶尔传来“这里包得对不对”“骨折固定要注意什么”的讨论声。林野站在了望塔下,看着医疗站的灯光和训练场的身影,心里满是踏实。有苏晴的医疗备战,有老陈的武器改造,有队员们的团结努力,不管黑鸦什么时候来,他们都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