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之眼”关于“钢铁军团”侦察单位活动频繁的警告,如同一盆冰水,浇熄了“望乡星”和翡翠纪元内部因“星辰商会”来访而产生的部分躁动与分歧。潜在的军事威胁,让所有关于开放与否的辩论,都必须立刻让位于一个更紧迫的问题——**生存**。
***
“望乡星”,“摇篮壁垒”指挥中心。
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埃拉执政官、马尔科姆总长、阿米尔博士、林星等人围坐在战术星图前,上面高亮标注着“钢铁军团”侦察单位可能的活动区域,以及“收割者”主力舰队依旧虎视眈眈的方位。
“‘钢铁军团’……光听名字就知道不是善茬。”马尔科姆声音低沉,手指敲打着星图上那片代表未知威胁的红色阴影,“‘观察者’评价其‘高度侵略性与扩张性’。如果它们真的对这里感兴趣,我们很可能要面对两线作战,甚至……被夹击。”
“我们的防御力量,应对一支‘收割者’舰队已经捉襟见肘。”埃拉眉头紧锁,“‘摇篮壁垒’的核心负荷问题尚未解决,‘共鸣投射’消耗巨大且需要翡翠纪元的配合。我们经不起另一场大规模冲突。”
阿米尔深吸一口气,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考虑与‘星辰商会’的交易?如果他们能提供急需的防御技术或武器装备,哪怕只是情报,都可能改变我们的处境。”
“但代价是什么?”林星立刻反驳,“墨菲斯想要的是我们的核心融合技术!那是林默牺牲自己换来的,是我们文明的根基!用根基去换取可能只是杯水车薪的武器,值得吗?而且,谁能保证商会提供的技术没有后门?万一他们在我们最脆弱的时候反咬一口?”
争论再起,但这一次,背景是迫在眉睫的军事压力。是坚守技术主权,冒着被多方势力蚕食的风险?还是饮鸩止渴,用核心秘密换取一线生机?
最终,埃拉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回复墨菲斯,我们可以考虑交易,但范围仅限于**非核心技术、资源补给和战略情报**。关于‘摇篮壁垒’、‘共鸣投射’和林默印记的相关技术,**绝对不在此次讨论范围**。同时,要求商会提供关于‘钢铁军团’的详细情报,作为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这是一个底线明确,但又留有谈判空间的回应。他们需要外部帮助,但绝不能以牺牲根本为代价。
***
翡翠纪元,“晶歌之城”中央议事厅。
“钢铁军团”的威胁消息传来,让原本就激烈的理念冲突达到了白热化。
“看吧!这就是与外界接触引来的恶果!”瑟薇拉长老的信息波充满了悲愤与“我早就说过”的意味,“‘商会’的铜臭还未散去,‘军团’的铁蹄已闻声而至!我们守护了无数岁月的和谐与纯净,正在被这些贪婪的外来者一步步破坏!我们必须立刻断绝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全力强化‘盖亚之盾’,守护我们最后的净土!”
“断绝联系?瑟薇拉长老,您认为‘钢铁军团’会在意我们是否‘断绝联系’吗?”菲罗斯的信息波带着前所未有的凌厉,“它们如果想来,绝不会因为我们的封闭而止步!面对威胁,鸵鸟政策只会导致灭亡!我们需要盟友,需要情报,需要一切能增强我们力量的手段!与‘商会’的有限度合作,获取我们急需的强化材料和关于‘军团’的情报,是当前最理智的选择!”
凯伦看着眼前几乎要具象化冲突的信息波场,心中充满了无力感。他知道双方都有部分道理,但极端化对应对眼前的危机毫无帮助。
“够了!”凯伦罕见地释放出强烈的、带着威严的信息波,暂时压下了双方的争执,“危机当前,内耗是我们最大的敌人!瑟薇拉长老,维护传统价值的重要性我们明白,但故步自封无法应对豺狼。菲罗斯,寻求外部助力是必要的,但我们必须清楚我们的底线在哪里!”
他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我们同意与‘星辰商会’进行第二阶段接触,焦点仅限于**采购用于强化‘盖亚之盾’的特定灵能材料**,以及**购买关于‘钢铁军团’和周边星域势力的情报**。作为交换,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基础能量协调和生态维护的非核心知识**。同时,成立一个由各方代表组成的‘技术出口审核委员会’,任何对外技术交换必须经过该委员会严格审查。”
这个方案艰难地在开放与保守之间取得了一个平衡。瑟薇拉长老虽然依旧不满,但在大多数议会成员倾向于务实应对的压力下,勉强保持了沉默。菲罗斯则认为这是向前迈进了一步。
***
就在两个文明内部艰难地统一意见,并准备与“星辰商会”进行第二轮、更具实质性的接触时,一直处于对峙状态的“收割者”主力舰队,突然有了新的动向!
它们没有进攻“摇篮壁垒”,而是分出了一支由数艘高速战舰组成的小型编队,脱离了主力,向着星系外围的一个方向疾驰而去!而那个方向,根据“望乡星”残存的深空监测网和“观察者之眼”的情报交叉验证,正是**“钢铁军团”侦察单位最近频繁出没的区域**!
“它们想干什么?”埃拉盯着星图上那支离去的“收割者”分舰队,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
“难道是去……驱逐或者……攻击‘钢铁军团’的侦察单位?”阿米尔推测道,但自己都觉得这个想法有些不可思议。这两个掠食者文明,会先打起来吗?
几乎在同时,墨菲斯代表“星辰商会”发来了紧急通讯。
“一个有趣且……或许对贵方有利的消息,”墨菲斯的合成音依旧平稳,但语速稍快,“我们的监测网络显示,‘收割者’与‘钢铁军团’的前沿单位,在贵星系外围的‘碎星带’发生了小规模交火。冲突原因不明,但‘钢铁军团’的侦察单位已被驱逐或摧毁。”
消息证实了“收割者”的动向,但却带来了更多的谜团。“收割者”为什么要帮他们(如果这算是帮忙的话)清除另一个潜在的威胁?是为了独占“猎物”?还是另有图谋?
墨菲斯继续说道:“这一事件,或许改变了我们谈判的基础。‘钢铁军团’短期内再次窥探的可能性降低,但‘收割者’的专注对贵方而言,压力并未减轻。我们商会依然看好与贵方的合作前景,并愿意提供一份……**新的,更具诚意的交易清单**。”
新的清单上,除了之前提到的资源和情报,赫然增加了**几项关于行星级防御矩阵和能量武器系统的“成品技术包”**,虽然并非最顶尖,但正是“望乡星”目前急需的!而商会要求的回报,除了资源外,依然包含了对“规则融合现象”的“研究协助”权限。
诱惑变得更大了。
压力也丝毫没有减少。
而“收割者”反常的行为,更是增添了浓重的不确定性。
埃拉和凯伦几乎在同时,收到了来自各自文明内部更加激烈的争论和压力。
是抓住商会抛来的橄榄枝,冒着核心技术泄露的风险,快速武装自己?
还是继续坚守,依靠自身和与翡翠纪元的联盟,在“收割者”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威胁的夹缝中艰难求生?
这一次的抉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难,也更加痛苦。它不仅仅关乎战术,更关乎两个文明未来的灵魂与走向。而在那深邃的星海之中,“收割者”的主力舰队依旧沉默地悬浮着,仿佛在冷眼旁观着他们的挣扎,等待着最终收割时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