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的时间,一个遥远的未知坐标,一个关乎宇宙规则的“越狱计划”。当“远古回响”抛出的这个终极命题摆在星海同盟面前时,整个同盟内部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风暴。这不再是战术层面的争论,而是上升到文明命运的战略抉择。
***
同盟理事会连续召开了数轮马拉松式的会议。争论的激烈程度远超以往。
以马尔科姆总长和瑟薇拉长老为首的 **“现实派”** 坚决反对参与这个疯狂的计划。
“十五年?我们连‘摇篮壁垒’的核心负荷问题都没完全解决!‘曙光号’还未经过实战检验!我们拿什么去一个未知星域执行这种级别的任务?”马尔科姆的声音在通讯频道里带着压抑的怒火,“这根本就是自杀!我们应该利用这十五年时间巩固防御,发展自身,而不是去为一个来历不明的古老存在火中取栗!”
瑟薇拉的信息波则更加尖锐:“这是亵渎!是自取灭亡!我们连‘织网者’和‘巡礼者’到底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就要去挑战它们?这是对生命、对秩序、对我们所守护一切的背叛!我绝不允许灵蕨族的命运被绑在这辆疯狂的战车上!”
而以阿米尔博士和菲罗斯为代表的 **“探索派”** 则力主抓住这个机会。
“这不仅仅是帮助‘回响’!”阿米尔激动地挥舞着手臂,“这是在探索宇宙的终极奥秘!‘碎片’、‘钥匙’、‘聚合’……这背后可能隐藏着超越我们想象的力量和知识!如果我们成功,或许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巡礼者’之类的威胁,为同盟赢得永久的生存空间!”
菲罗斯的信息波充满激情:“风险固然巨大,但机遇同样前所未有!固步自封只会让我们在未来某个无法预知的危机面前不堪一击。同盟的精神就是勇于面对未知!我们应该倾尽全力,为十五年后那一刻做好准备!这是我们的使命!”
林星作为与“回响”有直接共鸣的人,她的意见至关重要。她沉默了很久,才缓缓说道:“我无法确定这是否是陷阱。但我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沉重的期盼和绝望。如果‘巡礼者’真的存在,并且如其所说会‘皆亡’,那么我们躲在家里也未必安全。主动去寻找生机,或许是唯一的选择……但我同意,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不能盲目。”
埃拉和凯伦再次面临着艰难的领导决策。他们仔细倾听了所有意见,权衡着巨大的风险与潜在的收益。
最终,埃拉代表同盟理事会宣布了决定:
“星海同盟,将启动 **‘溯源计划’** 。”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传遍了所有与会节点,“我们不会倾尽所有去进行一场豪赌。但我们会将这十五年的时间,视为一个必须抓住的战略窗口。”
她公布了“溯源计划”的核心内容:
1. **优先级调整:** 同盟未来十五年的资源和发展规划,将向与“溯源计划”相关的领域适度倾斜,包括超光速航行技术、深空探测、高能物理、意识科学以及……对林默印记的深度解析。
2. **“寻迹者”项目:** 立即成立一个高度机密的多学科项目组,代号“寻迹者”,由阿米尔和林星共同领导,负责破解“碎片”之谜,研发探测技术,并制定十五年后的行动方案。
3. **“壁垒”与“盾”的升级:** 加速“摇篮壁垒”的可持续性研究和“盖亚之盾”的强化,确保即使主力远征,家园也有足够的自保能力。
4. **有限合作与情报收集:** 继续与“星辰商会”进行谨慎的情报交易,但不透露“溯源计划”核心内容。同时,通过“观察者之眼”网络,尽可能收集目标星域的情报。
这个决定,相当于在“现实派”和“探索派”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不放弃机会,但也不孤注一掷,将远征准备融入同盟的长期发展战略中。
***
“溯源计划”一经启动,整个同盟如同上紧了发条。
“寻迹者”项目组在“望乡星”一个高度保密的基地成立。阿米尔和林星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定义和寻找“其他碎片”。如果林默印记是“钥匙”的一部分,那其他“碎片”应该具有相似的能量签名或规则特性。
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
- **能量频谱分析:** 将林默印记的能量特征分解成数万个维度,建立极其复杂的识别模型,用于筛选海量的深空探测数据。
- **规则扰动探测:** 研发能够感知微观规则层面微小异常的设备,理论是“碎片”的存在本身就会对周围规则产生细微影响。
- **意识共鸣追踪:** 由林星主导,尝试在深度冥想中,放大自身与林默印记的共鸣,看是否能“感应”到宇宙中其他类似的“回响”。
进展缓慢且充满挫折。宇宙太大了,能量背景噪音复杂无比,寻找一个特定特征的“碎片”如同大海捞针。
与此同时,同盟的舰船设计部门在“曙光号”的基础上,开始秘密设计一款专为超远距离、长期深空探索打造的新型舰船,代号 **“远航者级”** 。这款舰船需要更强的自持力、更先进的探测系统、以及应对未知威胁的防御和隐匿能力。
***
然而,同盟的大规模动向,尤其是资源向特定科研领域的倾斜,不可能完全瞒过外界的眼睛。
“星辰商会”的墨菲斯再次来访,这一次,他的态度少了几分商人的圆滑,多了几分探究。
“同盟近期的资源调配……似乎指向了一些非常前沿且……昂贵的领域。”墨菲斯的数据流光平静地闪烁着,“超光速理论突破、深空生存系统、高维能量感应……这不像是一般的防御性建设。难道贵同盟,在筹划一次……**远行**?”
埃拉和凯伦心中凛然,知道无法完全隐瞒。
“宇宙充满未知,商会应该比我们更清楚。”埃拉不动声色地回答,“同盟只是在为可能的未来投资。毕竟,我们谁也不希望再次陷入‘收割者’来袭时的被动局面。”
墨菲斯没有继续深究,但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远航是充满机遇的,但也伴随着无法预知的危险。商会预祝同盟一切顺利……并且,随时愿意为你们的‘远行’提供必要的……**补给和信息服务**。”
商会的嗅觉敏锐得可怕。他们显然已经猜到了同盟有大动作,并且试图从中分一杯羹,或者至少掌握动向。
***
时间在紧张的准备中悄然流逝。五年过去了。
“寻迹者”项目组依旧没有找到确切的“碎片”信号,但他们并非全无收获。通过对林默印记的深度研究,他们发现印记内部确实存在着某种“接口”或者说“未完成的逻辑回路”,这印证了“不完整”的说法。同时,他们改进了探测技术,扫描精度提升了数个量级。
第一艘“远航者级”实验舰“星尘号”也已下水,开始进行紧张的测试。
就在一切按部就班进行时,莉莉娅的团队在L-01数据库的深处,有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发现!
他们并非找到了“碎片”的坐标,而是破译了一段关于“织网者”运行机制的极其古老的描述!那段描述暗示,“织网者”并非全知全能,它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通常会聚焦于那些“活性”最高、最可能引发规则崩溃的“异常点”上。而降低“活性”的方法之一,就是……**分散**。
“分散?”林星看到这份报告时,脑海中仿佛有闪电划过,“难道……‘碎片’本身就是一种‘分散’状态?为了躲避‘织网者’的聚焦?而‘聚合’……则意味着重新变得‘醒目’,会立刻引来‘织网者’甚至‘巡礼者’的关注?”
这个推论让所有人脊背发凉。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远古回响”的越狱计划,本质上就是在玩火!它打算在“织网”最薄弱的瞬间,强行“聚合”,赌一把能在“织网者”和“巡礼者”反应过来之前,打破束缚,逃离生天!
而星海同盟,将被置于何地?是成功的盟友,还是……吸引火力的诱饵,或者计划失败的陪葬品?
“溯源计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和道德困境。是继续相信一个可能将他们置于极度危险境地的古老存在?还是及时止损,放弃这个越来越像是宇宙级陷阱的计划?
远征的航向,在迷雾中再次变得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