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浮动的杀机
九江的春日来得特别迟,已是三月天,庭前的梧桐却才抽出稀稀落落的嫩芽。邓枫站在旅部二楼的窗前,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街道,实则将每一个可疑的迹象都收入眼底。
那封密信送出已经七天,这七天里,空气中的紧张感与日俱增。
“旅座,这是刚送来的《中央日报》。”勤务兵将报纸放在办公桌上,又压低声音补充道:“送报的换人了,是个生面孔。”
邓枫不动声色地点头,待勤务兵退出后,才展开报纸。第三版右下角,一则寻人启事引起了他的注意:“寻表兄周明启,见报速归,母病危。”
这是组织发出的危险信号,意味着联络点可能已经暴露,要求他立即进入静默状态。
他不动声色地折好报纸,起身走向档案室。按照惯例,每周这个时候他都要检查部队的训练档案。
“邓旅长。”一个阴柔的声音在走廊尽头响起。
邓枫转身,看见周凤岐带着两名随从站在那里,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周主任何时来的九江?怎么不提前通知一声,我好安排接待。”邓枫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心中却警铃大作。
“临时公务。”周凤岐踱步上前,目光在邓枫脸上逡巡,“听说邓旅长最近公务繁忙,连老朋友叶怀远团长的饯行宴都没空参加?”
邓枫心中一震,叶怀远要被调离?他居然完全没有听说。
“确实不知。”他坦然道,“这几日都在忙着部队整训,倒是疏忽了与同袍的往来。”
周凤岐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我还以为邓旅长是避嫌呢。毕竟现在是非常时期,与某些人来往过密,容易惹人闲话。”
这话中的试探意味再明显不过。邓枫神色不变:“周主任说笑了。同袍之情,光明磊落,何须避嫌?”
“那就好。”周凤岐忽然转移话题,“对了,总司令部要求各部队主官重新签署效忠誓言,邓旅长应该已经签了吧?”
“今早已经签好,正要派人送去。”
“不必麻烦了。”周凤岐示意随从上前,“我正好要回去,可以代为转交。”
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邓枫立即意识到,对方想获取他的笔迹样本。那份效忠誓言他确实签了,但用的是特意改变的笔迹。
“那就劳烦周主任了。”邓枫从公文包中取出文件,坦然递过去。
周凤岐接过文件,仔细看了看签名,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又恢复了笑容:“邓旅长的字,倒是比从前更显锋芒了。”
“在军中久了,难免沾染些杀气。”邓枫淡然回应。
送走周凤岐,邓枫回到办公室,轻轻拉上窗帘。刚才的对话像一场无声的搏斗,每一句话都暗藏杀机。
傍晚时分,他照例巡视营区。在经过军官宿舍时,他注意到罗友胜的房间亮着灯,窗帘却拉得严严实实。
“罗副旅长在吗?”他问门口的卫兵。
“报告旅座,罗副旅长说身体不适,早早歇下了。”
邓枫心中生疑。罗友胜向来以身作则,从未在执勤时间称病不出。他示意卫兵继续站岗,自己则绕到宿舍后面。
透过窗帘的缝隙,他看见罗友胜正在焚烧一些纸张。火光映照下,那张向来坚毅的脸上,带着罕见的焦虑。
邓枫没有惊动他,悄然离去。他知道罗友胜一定也察觉到了什么,正在销毁可能引来麻烦的物品。这份敏锐,既让他欣慰,也让他担忧。
深夜,邓枫独自在办公室内,开始执行他思考已久的计划。他取出一批无关紧要的文件,在其中几份上模仿叶怀远的笔迹写下批注,然后将这些文件混入待销毁的档案中。
这是一个危险的举动,但却是必要的。如果有一天叶怀远被调查,这些文件可以证明他们之间只有正常的公务往来。
做完这一切,他取出那本《曾文正公家书》,翻到记录着联络方式和人员名单的那几页。在灯下凝视良久后,他划燃火柴,看着火苗吞噬那些承载着无数秘密的纸页。
火光跳跃,映照着他坚毅而孤独的面容。每烧毁一页,都像是在与过去的一部分告别。
就在这时,电话铃声突兀地响起。他稳住心神,拿起听筒。
“邓旅长吗?”电话那头是一个陌生的声音,“总司令部命令,明日八点,所有旅级以上军官到行营开会,不得缺席。”
“知道了。”
放下电话,邓枫走到窗前,轻轻掀开窗帘一角。街对面的巷口,一点火星明明灭灭——那是有人在抽烟,已经在那里停留了整整一个晚上。
杀机,如同这江南的春雨,无声无息,却已渗透每一个角落。
他知道,最后的暴风雨就要来了。而他,必须在这场风暴中活下去,继续完成自己的使命。
窗外,忽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是在为这个不眠之夜奏响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