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民上下打量站在自己面前的小姑娘。
一件浅灰色旧棉袄,两个肩头和左右袖口上都有补丁……呃,就算是破了,也不至于破得这么对称吧?
嗯,似乎多少有点儿强迫症的表现。
按下心头疑惑,继续往下看,嘿,两只自己家做的棉鞋脚尖位置上也从外面补了一小块布,还不光是对称,那一小块布还整出了波浪形……
巴掌大的小脸稍有点儿圆,一对儿眼睛不大,还是单眼皮儿,却亮晶晶的,很清澈,只是眼皮稍有些红肿,齐耳短发,打理得也很整齐。
这说明啥?
说明这小姑娘家里生活条件不太好,但是吧,衣服很干净,人瞅着也非常立正,最重要的是,这姑娘在艰辛的生活环境里,仍然知道就地取材把自己打扮得像那回事。
尤其做到了整齐对称这一点,太符合陈建民那强迫症的审美观了。
他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问道:“小姑娘,你叫啥名?多大了?”
“我叫韩瑶,韩世忠的韩,王字旁的瑶,”韩瑶的眼睛闪了闪,蹦豆子似的语速极快地说,“至于我多大了……这跟做买卖有关系吗?”
呃……陈建民呼吸一滞,心说关系确实不大,他上一辈子十五岁就往城里倒腾蘑菇了。
他只好问最关键的:“你说说自己的条件?如果能在一上午时间卖出去近两百斤蘑菇,不太过分的话我都答应。”
韩瑶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佟玉兰,还俏皮地冲她挤了挤眼睛,也伸出两根手指,然后跟陈建民刚才的操作一模一样地慢慢展开第三根手指:“卖出一斤,给我两毛三,我保证一上午全都给你整出去。”
陈建民眼睛一亮,再一次认真打量起这个小姑娘。
他刚才跟村民们要价两块三毛一斤,是留足了砍价余地的,底线是两块钱一斤,这小姑娘好像猜到了他的底价,不会是个做买卖的天才吧?
他觉得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她:“大妹子,你也太黑了吧?跟抢钱一样。这样吧,一斤给你两毛钱的辛苦费,但得跟我唠唠你的情况,要不咱们之间咋能信得着对方?你说呢?”
韩瑶倒是一点儿不磨叽:“我是红山中学高三一班学生,今年十七岁,你还想知道啥?尽管问吧。”
“行了,这些足够了,那咱们就开整。”陈建民答应得也挺痛快,主要是他瞅这小姑娘太顺眼了,性格跟他很像,至少在强迫症这方面绝对是一路货色。
接下来,他才真正见识到了“地头蛇”的优势。
韩瑶领着他们直接拐进了一条往北去的小街道,走了没多远,又往西拐过去,指着道路两旁灰扑扑的好几排长长的房子说道:“你们别看那些房子瞅着有年头了,可是里面儿都隔成了独门独院儿,老宽绰了。住的都是咱们红山乡这边有头有脸的人。”
她这么一说,陈建民当时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这不就是找对消费群体吗?或者说叫锁定高端客户也行。
嘶,这小姑娘,脑子里还真就有点儿东西啊。
事实证明,陈建民的判断很正确。快要接近那几排老房子时,都没用他开口,人家韩瑶就咬了咬牙,两只小手紧紧地攥成拳头,给自己打气后,扯开嗓子就喊上了。
“卖新鲜蘑菇嘞!刚摘下来的新鲜蘑菇!”
喊了两嗓子,可能是感觉自己的声音有点劈叉(哑),便怂恿走在她身旁的佟玉兰:“妹妹,你喊,你声音嫩,保证能喊来人。”
妹妹?陈建民心说大妹子你这眼神可不咋地呀。不过也情有可原,佟玉兰瞅着确实跟她岁数差不多,嫩到了骨子里。关键个头还没人家高,被当成小妹妹也算正常。
佟玉兰更是哭笑不得,偷偷地看向陈建民。
喊……有点儿难为情,没做过买卖的人都有这心理,刚开始抹不开脸。
陈建民当然知道她在想啥,把她拽到了一旁,在她耳边轻声说:“不用怕,第一次都挺难,第二次就好了,会越来越顺畅,没准儿还越来越舒服呢……咦,你脸红啥呀?”
佟玉兰咬着嘴唇推了他一把,几步又走回到韩瑶身旁,左右看了看,也学着韩瑶喊起来:“卖蘑菇嘞,新鲜的大蘑菇,招待亲朋好友最好的东西嘞。”
你还别说,她这一喊,马上就有人注意到他们这辆马车了。
从第一排房子大门里走出来一位穿着黑色呢子大衣的中年女人,还戴了顶黑色毛线编织的帽子,两手插在大衣兜里,身姿摇曳地走过来,神色平静地问:“新鲜蘑菇?能看一眼吗?”
就凭这态度,绝对不是没见过冬天卖蘑菇的,而且还不差钱儿。
陈建民心里有底了,连忙从车上掏出一朵蘑菇递了过去。
中年女人拿起蘑菇还放到鼻子底下闻了闻,直接问价格了:“多少钱一斤?”
陈建民本想坐地涨价来着,可是还没等他说话,韩瑶抢先了:“姐,这蘑菇种出来不容易,卖得有点贵,两块六一斤呢。”
说这话的同时,她还从头到脚打量了一下中年女人,意思很明显:一般人吃不起,你要是没钱就别买。
中年女人眉头一皱,心说这小姑娘是瞧不起谁呢?两块六还贵吗?她刚从上海回来,那边冬天种出来的蘑菇都快卖到十块钱一斤了。
但她是有身份的人,不会跟一个小黄毛丫头较真儿,手一挥便淡淡地说道:“把车赶到我家门口,我买点儿。”
五分钟后,陈建民才整明白所谓的买点儿是要买多少:中年女人眼睛都没眨一下就买了二十斤。这么多她一家人肯定吃不了,但能送人啊。这大冬天拿这个送人多有面子!
这一笔买卖做得……佟玉兰和周文都快惊掉下巴了,他们还以为两块三就够贵的了,没想到竟然卖到了两块六,人家都没还价,还一口气买了这么多。
有一就有二,往前走了一小段距离,又有人出来买蘑菇了,这一次倒是不太多,只买了三斤,可这一位买主显然是个社交悍匪,让陈建民他们等着,把蘑菇放回家之后,急匆匆地走进了隔壁人家。
没到两分钟,隔壁这一家就买走了六斤……
一来二去,连一个小时都没用上,一车十八筐蘑菇全都以两块六的价格卖出去了,共计一百七十六斤,收钱四百五十七块六毛。
陈建民当场点出五十二块递给了韩瑶。
韩瑶接过钱数了数,要他退钱:“说好了收你两毛钱的辛苦费,你这都三毛钱了,我不能要。”
陈建民马上推开她的手:“大妹子,这不光是辛苦费,还有信息费。而且我还有个想法要跟你唠唠。”
韩瑶咬了咬嘴唇,收下了钱,有些疑惑地看向陈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