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的暮色像是被精心调过色的画卷,天际线的霓虹与晚霞交融,勾勒出现代化都市的璀璨轮廓。林晓站在管委会分配的宿舍阳台上,望着与澄江截然不同的夜景,恍惚间有种跨越了两个世界的错觉。
这里的空气清新得让人不安。
林主任,欢迎晚宴七点在明珠厅。秘书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新区特有的快节奏,几位重点企业的负责人都会到场。
林晓转身,看着镜中的自己。崭新的职业装,精心打理的发型,连微笑的弧度都经过刻意调整。这是她到任新区的第三天,却已经感受到了这里与澄江天壤之别的工作氛围。
晚宴设在管委会顶层的旋转餐厅。水晶吊灯折射出炫目的光芒,落地窗外是整个新区的璀璨灯火。林晓被安排在主桌,身旁是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建明。
林主任在澄江的政绩我们都听说过。王建明举杯时,手表在灯光下闪着昂贵的光泽,能把一个污染重灾区治理成生态县,了不起啊!
林晓谦虚地笑了笑,目光却不自觉地扫过餐桌。这一桌的菜品,恐怕抵得上澄江一个贫困户一年的收入。
就在她出神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林书记,别来无恙。
林晓手中的酒杯微微一颤。吴亦天不知何时出现在餐厅,穿着合体的西装,笑容得体,仿佛他们之间从无龃龉。
吴局长。林晓尽量保持平静。
王建明笑着拍拍吴亦天的肩:老吴可是我们新区的功臣,招商引资的一把好手。你们是老相识了,以后工作配合起来就更方便了。
晚宴结束后,吴亦天主动提出送林晓回宿舍。车内弥漫着高级香氛的味道,与澄江矿场的粉尘形成了残酷的对比。
没想到我们会在这里重逢。吴亦天率先打破沉默,新区是个好地方,机会多,舞台大。
林晓望着窗外飞逝的霓虹:我只是来工作的。
工作与机遇,从来都是一体两面。吴亦天的声音带着笑意,明天我带你去见个人,对你开展新区工作很有帮助。
第二天傍晚,吴亦天的车准时停在宿舍楼下。这次他们去的是新区最高档的私人会所,这里需要会员制,出入的都是政商名流。
在包厢里,林晓见到了石水波。与想象中不同,这个身价亿万的开发商穿着朴素,言谈举止十分低调。
久仰林主任大名。石水波递上名片,您在澄江推动的生态治理,让我们做企业的都很佩服。
三人落座后,石水波开始介绍新区的发展规划。他说话很有技巧,从不直接提及利益,而是不断强调共赢发展社会责任。但林晓敏锐地察觉到,他每一句话都在试探她的底线。
听说林主任的女儿在加拿大留学?石水波突然转换话题,我公司在温哥华正好有些产业,也许能帮上忙。
林晓的心猛地一紧。女儿是她最大的软肋,也是她最大的骄傲。为了供女儿读书,她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
吴亦天适时地接过话头:老石就是热心。上次我外甥女在那边遇到租房纠纷,还是他帮忙解决的。
晚餐结束时,石水波取出一个文件袋:一点小心意,算是给林主任接风。
回到宿舍,林晓独自在客厅坐了很久。文件袋里是一份温哥华高档公寓的租赁合同,租期三年,租金已全额付清。附着的便签上写着:给孩子一个安全的住处。
她想起女儿上次视频时说,为了省钱和两个同学合租在地下室,窗户对着墙壁,整天见不到阳光。那一刻,作为母亲的愧疚几乎让她窒息。
月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光洁的地板上。林晓走到窗前,望着新区不夜的灯火。这里的繁华与澄江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而她现在就站在这两个世界的交界处。
手机响起,是女儿发来的消息:妈妈,新工作顺利吗?别太累。
林晓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她回头看着茶几上的合同,那薄薄的几页纸,仿佛有千钧重。
只是暂时的,她轻声对自己说,等以后宽裕了,就把钱还给他们。
她将合同锁进抽屉,却锁不住内心的动摇。新区的第一课,她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潜规则。
而此时,在会所的另一个包厢里,吴亦天和石水波正在举杯。
她收下了。吴亦天笑着说,只要收下第一份礼,就不愁没有第二份。
石水波晃动着酒杯:这块敲门砖,总算敲开了门。
窗外,新区的灯火依旧璀璨,却照不亮人心深处逐渐蔓延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