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虚谷浅墨生

首页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第一狠人贞观悍婿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越战的血逍遥小贵婿张逸风姜凤小说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宗明天下锦衣当国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虚谷浅墨生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全文阅读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txt下载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章 深夜续译,君臣对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咸阳宫的夜色比栎阳县沉得多,译书阁的烛火挑了三次,火苗仍像打盹的猫,忽明忽暗地舔着竹帘。秦风坐在案前,手里攥着块半干的鹿骨笔,笔尖蘸着的墨在《尚书?五子之歌》残卷上晕开一小团,像颗没干透的泪。案上堆着的竹简比白日更高,最顶上那卷是刚从宫中秘库取来的《洛书》拓片,边角还沾着秘库特有的樟木味。

“吱呀 ——” 阁门被轻轻推开,带着股夜露的寒气。秦风抬头,见始皇披着件玄色棉袍,没戴冕冠,头发只用根素玉簪束着,比白日少了几分威严,多了些寻常人的疲惫。身后跟着个小太监,捧着个铜制暖炉,炉里的炭火 “噼啪” 响,在安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陛下?” 秦风赶紧起身,手忙脚乱地想行稽首礼,却被始皇抬手拦住:“深夜不用多礼,坐吧。” 他走到案前,目光落在那团晕开的墨上,嘴角竟勾了勾,“译到‘民惟邦本’了?这几个字,朕白天在殿上没听够。”

秦风松了口气,重新坐下时,指尖还在发颤 —— 他没想到始皇会深夜来译书阁,更没想到会用这种近乎 “闲聊” 的语气说话。他把残卷往始皇那边推了推,指着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六个字:“陛下,这是夏启的五个儿子告诫后人的话,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了,国家才安宁’。只是……”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臣译到这儿总在想,陛下统一了六国,律法严,度量衡齐,可百姓还是怕大秦,不亲大秦,是不是‘本’还没扎稳?”

始皇接过小太监递来的暖炉,手拢在炉边,眼神飘向窗外的夜色,像是在看很远的地方:“你说的,朕也在想。前儿去关中看农桑讲堂,有个老农见了朕,腿都在抖,话都说不利索。朕问他‘新犁好用吗’,他只敢说‘好用,好用’,却不敢抬头看朕。” 他叹了口气,指尖在暖炉上轻轻划着,“朕要的不是‘怕’,是‘认’—— 认大秦是他们的家,认朕是能让他们过好日子的君。”

这话让秦风心里一暖,也敢说得更实在了:“陛下,‘认’不是靠律法逼出来的,是靠‘厚生’养出来的。就像《尚书?无逸》里说的‘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 您知道老农种地的难,才会让农官教他们用新犁;知道边民冬天冷,才会送棉衣,这就是‘养本’。只是百姓还没看见长久的好,所以不敢亲。”

他起身从案下翻出一卷竹简,是白天少府送来的农桑册:“陛下您看,关中今年粟米收成比去年多了三成,可老农还是怕 —— 怕明年赋税涨,怕新犁坏了没地方修。要是能下旨,说‘三年不增农税,坏犁由官府修补’,百姓见了实在的盼头,‘本’才能扎稳。”

始皇接过农桑册,手指拂过上面的数字,眼神里的疲惫淡了些,多了丝亮意:“三年不增农税…… 这法子稳。” 他抬头看向秦风,语气里带了几分期待,“你再说说,除了农税,还有什么能让百姓‘认’大秦?”

秦风心里定了,知道始皇是真听进去了。他拿起那卷《洛书》拓片,展开在案上 —— 拓片上的圆点排列成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 的形状,像幅简化的治国图:“陛下,这《洛书》虽说是上古传下来的,却藏着‘分而治之’的理。比如关东百姓惯了六国的习俗,您让他们一下子改穿秦服、说秦话,他们会抵触;要是先让他们保留自家的织布法子,只要求交税用秦半两,慢慢融,他们就不会慌。”

“分而治之?” 始皇凑到拓片前,手指点着那些圆点,“你的意思是,不硬逼他们改,顺着他们的习惯来?”

“正是!” 秦风点头,语气更恳切,“《诗经?邶风?谷风》里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百姓要的是‘小康’,不是‘一下子变秦民’。就像关东的织妇,她们织的布比秦布软,您要是让少府收她们的布,给她们秦布的价钱,她们就会觉得‘大秦对我好’,自然愿意亲大秦。”

始皇没说话,手指在拓片上反复划着那些圆点,像是在把 “分而治之” 的理刻进心里。过了好一会儿,他突然说:“朕想起统一六国那年,在邯郸城,有个卖胡饼的老汉,见了秦军就躲。后来朕让士兵买他的饼,按秦价多给了钱,他才敢跟士兵说话。” 他笑了笑,是今晚第一次真心的笑,“你说的对,百姓认的不是‘大秦’这两个字,是‘大秦能让我过好’这件事。”

阁外突然传来 “咚” 的轻响,像是有人不小心撞了柱子。秦风心里一紧,刚想起身,却被始皇按住肩膀:“不用管,是巡逻的士兵。” 可他分明看见,始皇的眼神冷了一瞬,对身后的小太监递了个眼色 —— 小太监立刻会意,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秦风心里清楚,那不是巡逻士兵,更像是…… 李斯的人。白天在朝堂上,李斯看他的眼神就不对劲,现在深夜盯着译书阁,怕是在找机会挑错。他没点破,只是把话题拉回典籍:“陛下,臣想把《尚书》《诗经》里跟民生有关的句子都抄出来,编一本《秦民要术》,让各郡县的官吏都学,学怎么‘厚生’,怎么‘养本’。”

“好!” 始皇拍了拍案,声音比刚才亮了些,“这事就交给你,缺什么人、缺什么竹简,直接跟朕说。朕还要让博士官跟着你一起编,让他们也学学,典籍不是用来‘掉书袋’的,是用来治国的。”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秦风案前的墨团上,“那团晕开的墨,别改了,就当是朕跟你一起译的记号。”

秦风看着那团墨,突然觉得眼眶发热 —— 从刑场上的死囚,到能跟始皇一起在深夜译书,这一路靠的不是运气,是典籍里的 “民本” 道理,是始皇对 “让百姓过好” 的执念。他拿起鹿骨笔,在墨团旁边补了个小小的 “秦” 字,像是在给这页残卷,也给这段君臣对谈,盖了个印。

小太监悄悄回来了,在始皇耳边低语了几句。始皇点头,起身拢了拢棉袍:“夜深了,你也早些歇。明儿朕让秘库把《商书》的拓片都送来,接着译。” 走到阁门口,他突然回头,语气里多了些郑重,“秦风,大秦的‘本’,就拜托你了。”

秦风躬身送始皇出门,直到阁门关上,才发现后背的棉袍已被冷汗浸得发潮。他走到窗边,撩开竹帘一角,见远处的回廊下,有个穿灰衣的人影一闪而过 —— 是李斯的亲信小吏,手里还攥着块竹简,显然是在记刚才的对话。

秦风没再看,转身回到案前,重新拿起鹿骨笔。烛火又挑了一次,这次的火苗亮得很,把 “民惟邦本” 四个字照得清清楚楚。他心里清楚,深夜的君臣对谈只是开始,李斯不会善罢甘休,后续编订《秦民要术》、推行 “分而治之”,还会有更多坎要过。可他不怕 —— 案上的典籍是根,始皇的信任是土,只要把 “民本” 的根扎深,就能长出让百姓安稳的枝芽。

窗外的更声敲了四下,译书阁的烛火还亮着,像颗在夜色里守着文脉的星。秦风蘸了新墨,在《秦民要术》的草稿上写下第一句:“治秦者,当以民为根,以厚生为本。” 笔尖落下时,他仿佛听见老儒生在咸阳狱里的笑声,听见关中老农握着新犁的赞叹,听见北境边民裹着棉衣的叹息 —— 这些声音,都是大秦最实在的 “本”,也是他要守住的 “文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名剑英雄传太古圣尊迫嫁妖孽殿下:爆笑小邪妃鬼市玄医传人为所欲为者重生之征战三国偏偏心动七零找个队长老公,生活甜蜜蜜巫师追逐着真理坏事都做绝了,你说我流芳百世一颗水灵珠,驾驭全球海洋无敌仙帝重生都市御兽:原来她们才是主角?简行诸天我叫科莱尼进错房,嫁给八零最牛特种兵霸业长歌:我以霸业系统铸帝途透视医圣仕途重任极品老师俏校花
经典收藏考古学家在秦朝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嫏嬛姝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英雌一天一选择,我成就无上帝皇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大秦镇王侯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扶一把大秦魅影谍踪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次元主神竞选者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崛起美洲1620大明:我一定红透半边天的!大唐唯一的剑仙掠爱:错上王爷榻大明:开局上交双穿门
最近更新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北洋钢铁军魂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红楼梦白话文版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大明博弈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画启乾坤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汉末立志传七星大罗盘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华夏旌旗:全球俯首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虚谷浅墨生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txt下载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最新章节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