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舞台的录制厅里,空气里都裹着几分紧绷的期待。国风主题的比拼已进行过半,前面几组嘉宾各展所长,有弹古琴演绎诗词的,也有穿汉服跳古典舞的,台下观众的掌声此起彼伏,评委席上的点评也愈发严苛。
杨昊轩站在后台候场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吉他背带,耳尖微微泛红。他左边站着李健,一身素色长衫,手里捏着一把折扇,正低声和古筝演奏者确认最后的音准;右边是周深,正对着手心哈气,反复调整麦克风的高度;高瀚宇则在一旁拉伸身体,时不时冲他们做个鬼脸,缓解紧张氛围。
“别慌,”李健察觉到他的紧绷,侧过头轻声安抚,折扇轻轻敲了敲他的胳膊,“咱们练了这么久,旋律都刻在骨子里了,跟着感觉来就行。”
杨昊轩点点头,喉结动了动,没说话。不是不自信,而是此刻的心情太复杂——前世他站过无数次舞台,格莱美颁奖礼的聚光灯比这亮十倍,可从未有过这般忐忑又雀跃的感觉。这是他第一次在公众面前,毫无保留地将双声嗓与国风音乐融合,也是第一次抛开“藏才华”的顾虑,只想把《青花瓷》的意境唱透。
候场区的大屏上,正在播放上一组的得分,分数不低,现场观众的欢呼声透过隔音门传进来,带着震耳的热度。高瀚宇拍了拍他的肩膀:“昊轩,咱可是压轴,得给他们来个‘王炸’!”
周深也凑过来,眼睛弯成月牙:“放心,你的女嗓一出来,保管全场安静。”
杨昊轩被两人逗得笑了笑,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他低头看了眼吉他上的贴纸,是之前张教授寄来的,上面写着“音由心生”,此刻这四个字像定心丸,让他纷乱的思绪渐渐沉淀下来。
“接下来,有请国风主题最后一组嘉宾——李健、杨昊轩、周深、高瀚宇,为我们带来改编版《青花瓷》!”
随着主持人的报幕声落下,候场区的门缓缓打开,舞台灯光骤然暗了下来。杨昊轩深吸一口气,跟着李健的步伐,一步步踏上舞台。脚下的舞台板带着细微的凉意,耳边传来观众席上隐约的惊叹声,他知道,那是观众看到舞台布景后的反应。
舞台中央,一架古筝静静立在雕花架上,旁边摆放着两个半人高的青花瓷瓶,瓶身上的缠枝莲纹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背景大屏上,墨色的山水缓缓铺展,偶尔有几片青花花瓣飘落,氛围感拉满。
杨昊轩走到舞台左侧的吉他前站定,调整好麦克风的高度。灯光缓缓亮起,暖黄色的光落在李健身上,他拿起折扇轻摇,古筝演奏者指尖轻拨,一段清越悠扬的前奏便流淌出来,瞬间将全场带入江南烟雨的意境里。
台下的观众瞬间安静下来,连之前此起彼伏的小声议论都消失了。嘉宾席上,苏有朋直了直身子,双手放在膝盖上,眼神专注地盯着舞台;李荣浩原本微蹙的眉头渐渐舒展,手指在桌沿轻轻跟着节奏打拍;杜江则拿出手机,准备记录下这个舞台——他早就好奇,杨昊轩和李健合作的《青花瓷》,会是什么样子。
前奏过半,李健的声音缓缓响起,温润如玉,带着江南水乡的软糯:“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他的演唱松弛又有韵味,每一个字都像在讲故事,台下的观众不自觉地跟着旋律轻轻晃动身体。杨昊轩抱着吉他,指尖轻轻拨动琴弦,简单的和弦为李健的歌声做着铺垫,眼神却始终落在舞台中央的青花瓷瓶上,仿佛也沉浸在这水墨丹青的意境里。
唱到“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时,杨昊轩的吉他声微微一收,周深的和声悄然加入。周深的高音清透,像一缕清风,与李健的声线完美融合,台下传来一阵细微的赞叹声。
高瀚宇站在舞台右侧,手里拿着贝斯,此刻他没有演奏,只是安静地站着,眼神里满是专注——他知道,接下来才是这个舞台的重头戏。
终于,到了副歌部分。李健的声音渐渐减弱,杨昊轩深吸一口气,手指在吉他上轻轻一滑,切换和弦的同时,他的声线也随之转变。
原本低沉温润的男嗓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清亮空灵的女嗓,像山间的清泉,又像青花瓷瓶上的青花,细腻又灵动:“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这一声出来,全场瞬间陷入极致的安静。刚才还在轻轻晃动身体的观众,此刻全都僵住了动作,眼睛直直地盯着舞台左侧的杨昊轩。嘉宾席上,苏有朋猛地坐直了身子,嘴巴微微张开,眼里满是惊讶;李荣浩的手指顿了顿,原本平淡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艳,他下意识地凑近舞台,想听得更清楚些;王嘉尔则忍不住拍了下手,又赶紧捂住嘴,怕打扰到演出。
杨昊轩闭着眼睛,完全沉浸在音乐里。他能感受到自己的声线在空气中流淌,与古筝的旋律交织在一起,与周深的高音呼应着。前世他从未尝试过用双声嗓演绎国风歌曲,此刻才发现,女嗓的清亮与《青花瓷》的温润意境,竟是如此契合。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他的女嗓越唱越舒展,没有刻意炫技,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台下有观众悄悄红了眼眶,仿佛透过歌声,看到了那个在江南烟雨中等待爱人的女子;有观众拿出纸巾,轻轻擦拭着眼角,嘴里小声念叨着:“太好听了,怎么会有这么干净的声音。”
舞台上,李健看着闭着眼睛演唱的杨昊轩,眼里满是欣慰。当初他邀请杨昊轩组队,就是看中了他对音乐的敏感度和独特的声线,此刻看来,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他轻轻晃动折扇,跟着杨昊轩的节奏,加入和声,两人的声线一温一清,搭配得恰到好处。
周深的高音适时响起,与杨昊轩的女嗓交织在一起,像两条缠绕的丝带,既有层次感,又不显得杂乱。高瀚宇指尖轻拨贝斯,低沉的贝斯声为整个舞台奠定了稳定的基调,让歌声和古筝声不至于太过轻柔。
副歌结束,古筝的间奏再次响起。杨昊轩睁开眼睛,眼神清亮,他看着台下观众专注的神情,看着身边前辈们默契的配合,心里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他不再想着“藏才华”,不再担心自己的声线会引来争议,此刻他只想好好唱歌,把这首《青花瓷》的美,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间奏过后,杨昊轩的声线再次切换回男嗓,与李健的声音重叠:“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这一次的男嗓,比之前多了几分温柔,少了几分刻意的克制。他的演唱更加松弛,甚至在尾音处加了一丝细微的转音,与古筝的旋律完美契合。台下的观众再也忍不住,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惊艳的瞬间,原本安静的观众席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小声赞叹:“太绝了”“这双声嗓也太厉害了吧”“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嘉宾席上,杜江忍不住对着身边的白举纲说:“我就知道,昊轩一出手,肯定不一样。”白举纲点点头,眼睛紧紧盯着舞台,嘴里跟着轻轻哼唱,脸上满是佩服。
歌曲渐渐接近尾声,杨昊轩的女嗓再次响起,这一次,他的声音比之前更轻,更柔,像一片羽毛,轻轻落在观众的心上:“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古筝的余韵缓缓消散,舞台灯光渐渐暗了下来。全场安静了足足三秒钟,随后,雷鸣般的掌声骤然响起,伴随着观众的欢呼声、尖叫声,几乎要掀翻录制厅的屋顶。
“太好听了!”
“杨昊轩的女嗓杀我!”
“这才是国风舞台天花板吧!”
观众们纷纷站起来鼓掌,有的人甚至激动地挥舞着手臂,脸上满是兴奋。嘉宾席上,苏有朋率先站起来,用力鼓掌,嘴里还喊着:“昊轩,好样的!”李荣浩也站了起来,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对着舞台竖起了大拇指;王嘉尔更是激动地站起来蹦了蹦,双手比出“满分”的手势。
舞台上,杨昊轩放下吉他,看着台下沸腾的观众,眼眶微微泛红。他转过身,看向李健,李健正对着他微笑,伸手给了他一个拥抱:“做得很好,比我们排练时还要好。”
周深和高瀚宇也围了过来,四个人紧紧抱在一起。高瀚宇拍着杨昊轩的后背,兴奋地说:“我就说吧,咱们这舞台,肯定能炸场!”周深则拉着他的胳膊,眼睛亮晶晶的:“你的女嗓也太好听了,下次咱们再合作!”
杨昊轩笑着点头,心里满是温暖。他看向台下的嘉宾席,看到杜江对着他竖大拇指,看到张教授之前提到的音乐前辈们也在鼓掌,这一刻,他忽然明白,张教授说的“才华不该藏在象牙塔里”是什么意思——当自己的音乐能打动别人,能让别人感受到美好时,那种成就感,比任何荣誉都珍贵。
主持人走上舞台,声音里难掩激动:“太精彩了!这应该是今晚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国风舞台了吧!来,有请四位嘉宾回到舞台中央,接受评委点评。”
杨昊轩跟着李健走到舞台中央,耳边的掌声依旧没有停歇。他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心,发现不知何时已经冒出了细汗,可心里却无比踏实。
他知道,从这个舞台开始,他再也不用刻意收敛自己的才华。他的双声嗓,他的编曲能力,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展现,因为他终于明白,音乐的意义,就是用声音传递情感,用才华打动人心。
而此刻台下的沸腾,观众眼里的光芒,前辈们的认可,就是对他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