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乐攥着布包里的海苔槐花卷往暖棚跑时,晨露刚从海草篮的缝隙里滴下来——那是昨晚他特意挂在窗边的篮子,就盼着今早能第一时间接住暖棚的晨光。刚拐进融境坪的小路,就听见暖棚里传来“叮咚”的螺音串响,比昨天更脆,像有人提前掀了帘,让风先钻进去热闹。
掀帘的瞬间,阿乐的目光先黏在新苞上——第六瓣竟真的开了!这瓣比第五瓣略薄些,瓣边的紫纹像被晨露浸淡了点,晕成了浅紫的雾,瓣心的浅黄晕里,竟冒出了三根细白的嫩蕊,蕊尖沾着点淡粉,像刚睡醒的小触角;六瓣花瓣围着嫩蕊舒展,像个捧着星星的小粉盏,海玻璃映的光落在蕊上,把细粉照得像撒了层碎糖。他蹲下来,鼻尖离瓣心还有一寸就停住,怕呼吸吹歪了嫩蕊,只敢盯着看:“连蕊都长出来了……”
“看你这模样,跟见着海怪似的。”阿海的声音从帘外飘进来,手里拎着个新的海草篮——比上次的多了三个小兜,兜口用干海苔编了花边,“昨儿按你说的,加了小兜,左边装营养液碗,中间放蒲公英粉罐,右边能塞你的画笔,再也不用到处找了。”他把篮子递过来,阿乐试着把东西一一放进小兜,刚好卡住,拎着走时,画笔在兜里轻轻碰着,竟也跟着螺音串的节奏,发出“沙沙”的轻响。
刚把新篮子挂好,阿溪的帆布包就“哗啦”响着进来了,手里拿着片叶脉清晰的槐树叶:“昨儿撒的野花粉真管用!你看——”她指着新苞周围,阿乐这才发现,除了带浅黄边的紫蝶和浅紫蝶,竟多了只带蓝点的白蝶,翅膀上的蓝点像缀了颗颗小宝石,正停在第六瓣上,触角碰着嫩蕊,像在跟蕊说话;小黄蜂也多了四只,有的趴在海胆壳上蹭金粉,有的围着嫩蕊飞,连海螺里的水都映着蜂的影子,晃得像碎金。
“阿乐哥哥!你看我们捏的!”囡囡举着个东西跑进来,手里是个浅棕的小摆件——用海泥捏的小海星,海星的角捏得圆滚滚,上面还嵌了颗小贝壳,“小石头说,把它放在滨菊芽旁,能帮芽挡风吹!”小石头也跟着点头,小心地把海泥海星放在最壮的那棵滨菊芽边,海星的影子刚好罩住芽根,像给芽盖了个小伞;阿乐凑近看,发现芽的叶子又长了点,边缘泛着浅绿,像镶了层边,土堆里还爬了只小蜗牛,壳是浅褐的,正背着壳往芽尖爬,留下道细银的痕。
张婶的竹篮这时也晃了进来,里面是海苔槐花粥,粥里飘着碎海苔和槐花,舀一勺能尝到海的鲜和花的甜:“今早用海泉水煮的,喝着暖,刚好配你剩的槐花卷。”她给每人盛了碗,阿乐捧着碗,看阿溪用槐树叶轻轻扫掉嫩蕊上的碎粉,阿海帮他把新篮子往阳光更足的地方挪,囡囡和小石头则蹲在蜗牛旁,数着蜗牛爬过的银痕,小声说:“慢点儿爬,别碰着芽叶。”
阿乐赶紧掏出养护册,笔尖在纸上飞快转:“新苞展第六浅粉瓣(瓣薄紫纹淡,瓣心含三细白蕊);滨菊芽叶镶浅绿边(添小蜗牛一只,海泥海星摆件);添带兜海草篮、蓝点白蝶;食海苔槐花粥配海苔槐花卷。”画嫩蕊时,他特意把蕊尖的淡粉描得轻,连蜗牛的壳纹都画得细细的,旁边还画了个小海星,标着“挡风吹”。
正午的阳光把暖棚晒得暖洋洋的,嫩蕊在光里泛着细闪,螺音串和画笔的“沙沙”声混在一起,像暖棚里的小合唱。阿乐发现蓝点白蝶竟停在海泥海星上,翅膀轻轻抖,把海星上的小贝壳照得发亮;小蜗牛也爬到了芽叶上,缩着身子一动不动,像在帮芽晒太阳。
傍晚收工时,第六瓣的嫩蕊还立着,滨菊芽的叶子又舒展开了点,海泥海星上沾了点晨露,亮晶晶的。阿海帮阿乐把养护册放进新篮子的小兜,说下次编个带盖的,能挡雨;阿溪叮嘱他明天别忘给蜗牛留点水,怕它渴;张婶把装着槐花酱的小瓷罐塞给他,让他明天抹在槐花卷上吃;囡囡和小石头则说,明天要捏个海泥小螃蟹,陪海星一起护芽。
阿乐拎着带兜的海草篮往家走时,暖棚里的螺音串还在“叮咚”响,夕阳把第六瓣粉花染成了淡粉金,嫩蕊的影子落在花瓣上,像撒了三根小银线。他低头摸着篮子里的小兜,指尖碰着画满的页角,心里的盼头又满了些:说不定明天嫩蕊能再长点,滨菊芽能再冒新叶,小螃蟹也能蹲在海星旁——这样带着小兜的春天,就会跟着每根嫩蕊、每片新叶,慢慢长,连海泥捏的小摆件,都藏着下一个清晨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