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鼎记

鸣石

首页 >> 撰鼎记 >> 撰鼎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魏武侯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天命唯汉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大唐再起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明帝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兵临城下之大汉再起!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
撰鼎记 鸣石 - 撰鼎记全文阅读 - 撰鼎记txt下载 - 撰鼎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章 砥柱新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崇祯二年的五月,紫禁城内的海棠开到了荼蘼,秾丽的花朵在暮春的风中散发着一丝近乎颓唐的甜香。这香气飘不进帝国的心脏——皇极殿。此刻,殿内弥漫的,是比去岁血洗时更令人窒息的恐慌。前番的肃杀清理了庙堂,却似乎未能震慑九幽之下沸腾的民怨。

惊雷骤起:八百里加急

五月初七,子时。一骑快马如离弦之箭,踏碎北京城夜的宁静。马蹄声在空荡的御街上激起回响,直至宫门。骑士背插三根羽毛,嘴唇干裂,嘶哑的喊声穿透宫墙:“陕西八百里加急!军情如火!”

奏报被火速送入乾清宫。西暖阁内,朱由检披衣而起,就着跳跃的烛光展开那封沾满尘土与汗渍的文书。那是陕西巡抚孙传庭的字迹,往日沉稳的笔触此刻显得凌乱而焦灼:

“…臣传庭死罪上奏:去岁天灾连绵,今春又逢大旱,赤地千里。陛下虽明发赈济谕旨,然各级官吏或颟顸推诿,或执行偏激。驿站改制,徒撤驿卒而未能妥善安置,尽失生计;招揽流民开矿,官府克扣工食,视同囚徒;各地粥厂或迟迟未开,或粥薄如清汤,饿殍日甚一日…更兼地方豪绅趁火打劫,低价兼并田产,盘剥佃户,民尽悬罄,无以自存。”

“…贼首高迎祥,本乃边军逃卒,悍勇狡诈,借民怨沸腾,聚众而起。初不过数百饥民,旬月之间,已裹挟逾万!攻城掠寨,势如燎原。延绥、庆阳等地告急…臣虽竭力督剿,然兵饷两缺,州县残破,恐…恐成滔天之祸!”

“…秦王府…秦王府以宗藩条例、家资不丰为由,拒不出粮助饷…”

“砰!”朱由检一拳狠狠砸在御案上,震得笔砚乱跳。“看来是我罚他罚的少了”他胸口剧烈起伏,脸色在烛光下变得惨白。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深入骨髓的愤怒与无力。他仿佛能看到,陕西那片焦黄的土地上,饿殍载道,而高迎祥那面粗糙的叛旗,正迎着风沙猎猎作响,无数绝望的百姓正汇聚到那旗帜之下。

“废物!庸吏!蠹虫!国蠹!!”他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词,声音嘶哑。他推行的新政,他的赈灾措施,竟在层层执行中变成了逼民造反的苛政!甚至连天潢贵胄的秦王府,也在冷眼旁观!

这一纸加急,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他对旧有行政体系的最后一丝幻想。

破釜沉舟

五月初十夜,乾清宫西暖阁内的气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凝重。那份八百里加急就摊在御案正中,像一块灼人的烙铁。

朱由检眼中血丝更密,但之前的彷徨与疲惫已被一种近乎冷酷的决绝取代。

“都看到了?”他指着那封急报,声音平静得可怕,“陕西的火已经烧起来了!高迎祥不过是个开始!若不能即刻扑灭,这大火会烧遍河南、山西,直至将这紫禁城也付之一炬!”

他目光扫过被紧急召来的几位潜在阁臣人选(孙承宗、徐光启等已在心中拟定),以及侍立一旁的王承恩和李若琏。

“旧有的班子,暮气已深,积弊难返。朕给的方子,到了下面,全成了毒药!如今,不是小修小补的时候了。”他猛地展开那份涂改多次的名单,“必须彻底改组内阁与六部!要换上一批能打仗、懂钱粮、通实务、有魄力、更能将朕的旨意如臂使指般贯彻下去的人!大明,已到了破釜沉舟的境地!”

王承恩看着皇帝那孤注一掷的神情,将劝谏的话咽了回去,只是深深躬身。

临危受命

五月十五,大朝会。皇极殿内,百官已然听闻陕西剧变,人人自危,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朱由检高坐御座,衮冕之下的脸庞冷峻如冰。他没有掩饰危机,反而将孙传庭的奏报择要宣读,声音在金殿中冷硬地回荡,每一个字都像冰雹砸在百官心头。

“…高迎祥乱起,旬日万众,绝非偶然!此乃天灾之下,人祸相逼之果!吏治不清,政令不通,豪强肆虐,藩王惜费…此皆亡国之兆!”

他厉声质问,目光如刀,刮过每一个低垂的头颅:“如今,还有谁敢说,朕前番肃贪是小题大做?还有谁敢说,朕如今要改组枢机,是操之过急?!”

满殿寂然,无人敢应。

“国家存亡、万民福祉皆系于诸位”朱由检斩钉截铁,他的声音穿透皇极殿的沉寂,“听旨”:

“孙承宗!”声音落下,老臣沉稳出列,“朕授你中极殿大学士,总摄机务。辽东烽燧与陕甘烟尘并起,朕要你这根定海神针,为朕稳住这艘四处漏水的巨舰!”

“臣,万死不辞!”孙承宗的叩拜,带着支撑危局的决然。

“徐光启!”皇帝的目光投向那位学贯中西的老者,“文渊阁大学士,次辅之位,非你莫属。你手中的算盘与格物之书,关乎国脉——农政要活民,火器要御敌,此二者,乃平定内忧外患之根基!”

徐光启深深俯首,花白的胡须触及冰冷金砖:“臣必穷尽所学,铸犁以垦荒,铸剑以卫疆!”

“袁可立!”朱由检的语调带着倚重,“东阁大学士,专司对虏。皇太极在关外磨刀,朕将九边防务托付于你,望你再现当年登莱之威,使虏骑不敢南窥!”

袁可立目光锐利,慨然应诺:“臣在,必不使胡马度燕山!”

“毕自严!”皇帝看向这位理财能手,语气沉重,“武英殿大学士,入阁理财。国库空虚如洗,而处处皆需钱粮。朕不管你用什么法子,生财、聚财、节流,朕要看到实实在在的银子”

毕自严面色凝重,叩首领旨:“臣,愿效桑弘羊之能,为陛下筹粮筹饷!”

“李邦华!”朱由检的声音转冷,“文华殿大学士,执掌风宪,协理吏刑。官场积弊,政令不通,乃至逼民造反!朕予你重权,澄清吏治,扫除颓风,凡有阳奉阴违、贪墨害民者,无论品级,严惩不贷!”

李邦华挺直腰板,声如金石:“臣定当效古之酷吏,为陛下铲除奸佞,肃清寰宇!”

“曹于汴!”皇帝的语调稍缓,“东阁大学士,入阁协调。如今朝堂,需合力对外,而非内耗空谈。平衡部院,弥合分歧,此重任,非圆融通达如卿者不可。”

曹于汴深深一揖:“臣必竭尽全力,调和鼎鼐,使朝堂上下,同心戮力!”

最后,朱由检的目光落在那个最年轻的身影上:“卢象升!”

“臣在!”卢象升应声出列,声如洪钟,英气逼人。

“朕破格拔擢你为翰林学士,入阁参预机务!不要学那老成持重,朕要看你的锐气!这柄利剑,当为朕扫荡妖氛,你的战场,”朱由检目光似乎望向西北,“或在眼前!”

朝会后的乾清宫东暖阁,密议更显急迫。

朱由检快速部署完毕钱粮、军械、吏治等紧要事宜后,话锋陡然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至于陕西那群庸官劣吏,朕已另遣利剑前往。”

几位阁臣微微一愣。

皇帝冷哼一声:“徐应元奉旨督办陕山矿务,持朕密旨,准其便宜行事。他不仅要给朕开出矿藏,更要借此身份,暗中查访地方官施政实情!孙传庭奏报中所言,各级官吏推诿偏激、豪绅盘剥之事,徐应元皆可密查暗访,搜集罪证!”

他看向李若琏:“李卿,你派一队精干缇骑,秘密听候徐应元调遣。一旦证据确凿,无需经由地方三司,可即行锁拿首要劣绅酷吏,就地正法,以儆效尤!朕要让他们知道,天高皇帝不远,王法仍在!”

这一安排,出乎几位阁臣的预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徐应元以矿监身份为掩护,行动更为隐蔽,配合锦衣卫的雷霆手段,正可绕过陕西可能已经瘫痪或腐败的官僚系统,进行精准而残酷的清洗。

袁可立沉吟道:“陛下此计甚妙。徐公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或可收奇效。只是…手段需拿捏分寸,避免波及过广,反生更大变乱。”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朱由检语气决绝,“陕甘之乱,始于吏治崩坏。不用重典,不足以震慑宵小,不足以挽回人心!”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内阁稳住朝局,徐应元刮骨疗毒,朕…则要去确保辽东这个最大的变数,不会在此时发作!”

危机如同巨大的漩涡,将庙堂与江湖、内阁与内侍、皇帝与边关,全都紧紧缠绕在一起。一场围绕帝国存亡的多线博弈,就此展开。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迫嫁妖孽殿下:爆笑小邪妃重生之凤仪天下:宜修传网游:开局大秦,我反手举报玩家网游之青城剑仙鬼市玄医传人寻情仙使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1908远东狂人快穿守则:黑化男神,狠狠撩(我家宿主超级萌)楚天子御兽:原来她们才是主角?极品老师俏校花修仙伏魔记无敌仙帝重生都市天才透视眼体坛全能天王这个残王我罩了长生异闻六零:爸妈死后给我留下巨额遗产重生后,全家追着我宠
经典收藏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别问,我科举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大明:我为天下师烽火淞沪医鸣惊仙让你从军,你竟成了异姓王?一厘米温差gl挥鞭断流百越王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东汉问鼎甲申天变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大唐极品傻王大明:我一定红透半边天的!开局教朱棣造反,被朱元璋偷听!锦衣黑明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北宋不南渡
最近更新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穿越到古代当农民?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第一权术书虫眼中的历史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玉佩求生之路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靖康逆转:易枫传黄浦江的潮声儒心弈世朕的大学时代帝业从捡垃圾开始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大唐:家父程咬金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朱棣的麒麟逆子
撰鼎记 鸣石 - 撰鼎记txt下载 - 撰鼎记最新章节 - 撰鼎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