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眼中的历史

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首页 >> 书虫眼中的历史 >> 书虫眼中的历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越战的血我只会抄诗真不会打仗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秘战无声中华第四帝国逍遥侯内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谍影:命令与征服穿越大秦,我杀得停不下来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书虫眼中的历史 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 书虫眼中的历史全文阅读 - 书虫眼中的历史txt下载 - 书虫眼中的历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章 农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农家:田埂上生长的治国哲学,被历史遗忘的泥土派思想家

在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宴里,农家绝对是最接地气的存在。当儒家在朝堂讲仁义,道家在山林谈逍遥时,农家这群人正挽着裤腿、扛着锄头,蹲在田埂上研究怎么种出高产粮食。他们是古代的农业科学家、农民代言人,更是试图用农耕智慧改写社会规则的理想主义者。这个曾与儒墨并称的流派,虽然后世逐渐沉寂,却在中华文明的基因里种下了以农为本的种子。

一、农家的诞生:从锄头下长出的治国方案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普及让农业迎来大发展,但与此同时,贵族奢靡、战乱频繁,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有一群人看不下去了——他们来自田间地头,深知粮食是立国之本,农民是社会根基。于是,农家学派应运而生,扛起了为农民发声的大旗。

农家的核心主张简单粗暴:一切以农业生产为中心。他们认为,只有让百姓吃饱饭、种好地,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种泥土里的哲学,虽然没有儒家的华丽辞藻,也不如法家的权谋机变,却切中了乱世最迫切的需求。

二、农家思想:一部古代版《农业全书》

农家的理论,堪称古代农业社会的生存指南:

- 重农主义:粮食才是硬道理

农家高喊民以食为天,主张把农业放在国家战略首位。许行提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意思是君主也该下地干活,与百姓同甘共苦。这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相当于掀了贵族的饭桌!

- 科学种植:最早的农技专家

农家钻研土壤改良、节气规律和农具革新。他们发现地可使肥,又可使棘,提倡用绿肥和粪便施肥;总结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生产规律,比现代的农业日历早了两千多年。

- 平均主义:理想中的大同社会

农家反对土地兼并,幻想建立一个人人耕地、自给自足的乌托邦。他们批判商人不耕而食,不织而衣,认为这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这种朴素的社会主义思想,放在今天都不过时。

三、农家天团:从农民到思想家的逆袭

许行:下地干活的农民哲学家

许行是农家的代表人物,堪称古代版袁隆平+马克思。他带着弟子几十人,穿着粗布麻衣,靠种地和编草鞋为生。滕文公邀请他讲学,他提出两个震撼主张:

1. 君臣并耕:君主必须亲自参与劳动,否则就是厉民自养(剥削百姓);

2. 市价统一:不论物品质量高低,同一类商品必须卖同样价格,杜绝商人投机。

孟子的弟子陈相听了后,直接抛弃儒家学说,拜入许行门下。气得孟子大骂农家是南蛮鴃舌之人,但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思想极具感染力。

后稷:被神话的农业始祖

后稷其实是上古传说人物,但被农家奉为祖师爷。传说他天生就会种地,能让五谷自然生长,不需耕种。虽然带有神话色彩,但反映了古人对农业技术的崇拜。周朝王族甚至自称是后稷的后代,可见农家影响力之深远。

汜胜之:把种地写成科学的实干家

汜胜之生活在西汉,他写的《汜胜之书》是中国最早的农学专着。书里详细记录了区田法、溲种法等高产技术,比如种麦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这些经验至今仍被北方农民沿用。他用实践证明:农家不是只会喊口号,更是实打实的技术派!

四、农家VS百家:泥土哲学与庙堂智慧的碰撞

农家的主张,注定与其他学派产生激烈摩擦:

- 儒家:孟子嘲讽农家君臣并耕的想法太天真: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分工不同才能社会和谐。农家反驳:不劳动却享受成果,和小偷有什么区别?

- 法家:商鞅推行重农抑商,表面上和农家目标一致,实则是把农民当生产工具。农家痛斥法家:你们只知道榨取粮食,却不管农民死活!

- 墨家:虽然都关注底层百姓,但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农家更强调经济基础。两家曾合作批判贵族奢靡,但在具体方案上分歧不小。

五、农家的兴衰:从显学到隐没的千年沉浮

农家在战国时期一度与儒墨齐名,却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边缘化:

- 高光时刻:战国诸侯争霸,粮食成为战略资源,农家的主张备受重视。魏国李悝推行平籴法,秦国商鞅奖励耕战,本质上都吸收了农家思想。

- 衰落之谜:

1. 理想主义的困境:君臣并耕等主张太过乌托邦,统治者根本不可能接受;

2. 被儒家吸收:董仲舒罢黜百家后,儒家将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农家失去独立性;

3. 技术化转向:农家学者逐渐变成单纯的农技专家,思想性被削弱,《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农学着作虽传承其技术,却不再强调社会变革。

- 意外遗产:农家虽然消失,但以农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历代王朝都设劝农使官职,皇帝春耕时要举行籍田礼,这些传统都带着农家的影子。

六、农家的现代启示:泥土里的永恒智慧

在工业化的今天,农家思想依然焕发着生命力:

- 粮食安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理念,与现代国家粮食战略高度契合。袁隆平院士毕生追求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正是农家精神的延续。

- 生态农业:农家主张顺天应时的种植方式,暗合现代有机农业理念。不用化肥农药,利用自然规律增产,这种古老智慧正在被重新重视。

- 社会公平:农家对剥削的批判、对平等的追求,为当代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提供了思路。当我们讨论共同富裕时,不妨回头看看两千年前田埂上的呐喊。

结语:被遗忘的思想宝藏

农家的历史,是一部理想主义者的悲壮史诗。他们没有留下华丽的哲学着作,却用锄头和汗水书写了最真实的生存智慧;他们未能改变封建王朝的命运,却在中华文明中种下了民以食为天的基因。下次路过农田,看到农民弯腰劳作的身影时,或许可以想起:在遥远的过去,曾有一群人为他们的尊严和权利,发出过震撼时代的声音。这,就是农家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是全能大明星霸业长歌:我以霸业系统铸帝途为所欲为者长夜行坏事都做绝了,你说我流芳百世牧龙师傅先生,偏偏喜欢你我的绝色女邻居赵原柳莎免费阅读全文最新章节极品老师俏校花我叫科莱尼鬼市玄医传人救世主模拟器张起灵!回头!医圣传月明南天修仙伏魔记我在大明当暴君偏偏心动名门隐婚:傅先生,娇妻宠上瘾!
经典收藏长安之上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英雌春秋:从荒野乞活到成为霸主锦衣黑明三国之佣兵天下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嫏嬛姝挥鞭断流百越王大唐极品傻王世子无双大汉奸臣掠爱:错上王爷榻抗战游击队大明:我为天下师九灵帝君我的大唐我的农场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有个妹妹叫貂蝉
最近更新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财倾山海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大唐: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大唐:家父程咬金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鬼才汪臧海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猎秦三国:美女收集者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
书虫眼中的历史 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 书虫眼中的历史txt下载 - 书虫眼中的历史最新章节 - 书虫眼中的历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