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清晨,一辆白色的桑塔纳轿车和一辆北京吉普驶出县委县政府大院,向着城关镇方向开去。
林枫坐在桑塔纳的后排,身旁是赵国栋副主任。前排副驾驶坐着经委的生产科科长孙建国。吉普车上则坐着劳动局、总工会的干部和几名技术人员。
“小林,第一次跟领导出差,紧张吗?”孙建国回头笑着问。
“有点紧张,更多的是期待向各位领导学习。”林枫得体地回答。
赵国栋满意地点点头:“年轻人多下基层是好事。小林,这次检查的五家企业,你有什么初步了解吗?”
林枫早有准备,从容应答:“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城关镇这五家企业都是县里的重点企业,其中化肥厂规模最大,有职工四百多人,主要生产碳酸氢铵和少量氨水。去年产值约八百万元,是县里的利税大户。”
孙建国有些惊讶:“了解得很详细嘛。”
“不过,”林枫话锋一转,“化肥厂建厂时间早,部分设备已经运行超过十五年。而且作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压力应该比较大。”
赵国栋若有所思:“确实,老企业的设备老化问题普遍存在。”
车队很快抵达第一站——县农机厂。检查过程按部就班,听汇报、看现场、查记录。林枫安静地跟在后面,认真记录,偶尔在赵国栋耳边低声提示一两个关键点。
“氨水储罐的防护围堰高度不够,按照化工企业设计规范,应该不低于0.6米。”
“压缩机房的防爆电器有部分损坏,需要立即更换。”
赵国栋对林枫的专业知识感到惊讶,但并未表露,只是在检查时特别关注了这些问题。
中午在农机厂食堂简单用餐后,检查组直奔此行重点——县化肥厂。
远远地,就能看见化肥厂高耸的造粒塔和纵横交错的管道。厂门口,厂长周志强已经带着一班人在等候。
“赵主任,欢迎欢迎!”周志强热情地迎上来,“各位领导辛苦了,这么热的天还下来检查工作。”
寒暄过后,周志强带着检查组进入厂区。林枫深吸一口气,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8月12日下午3点20分,合成氨车间的氨气储罐阀门因长期腐蚀发生泄漏,大量氨气迅速扩散,导致现场作业的三名工人中毒身亡,十余人送医救治。
而现在,是7月23日,距离事故发生还有整整20天。
“我们先去会议室,听周厂长汇报一下厂里的基本情况。”赵国栋说。
汇报持续了一个小时,周志强重点介绍了生产情况和经济效益,对安全生产则是一笔带过。
林枫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特别是周志强提到的“夏季高温高产”计划——为了完成年度生产任务,化肥厂在七八月份实行三班倒,设备满负荷运转。
这恰恰是事故的重要诱因。
汇报结束后,开始现场检查。林枫紧跟在赵国栋身边,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细节。
在合成氨车间,刺鼻的氨气味已经很明显。林枫看见那个熟悉的氨气储罐,罐体上已经有些许锈迹,阀门接口处甚至有白色的结晶物——这是氨气微量泄漏的迹象。
“周厂长,这个储罐运行多久了?”林枫突然开口问道。
周志强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一个年轻科员会直接提问:“这个啊,建厂时安装的,快二十年了。”
“平时检修维护是怎么进行的?”林枫继续追问。
“按计划进行,每年大修一次。”周志强的回答有些含糊。
林枫走近储罐,指着阀门接口处的白色结晶:“这里好像有泄漏迹象。”
周志强的脸色微变,随即笑道:“小同志很细心嘛,这是正常的工艺泄漏,量很小,不影响安全。”
“但是在夏季高温下,设备压力增大,微漏可能变成大漏。”林枫不卑不亢地说,“而且氨气具有腐蚀性,长期微漏会进一步腐蚀阀门和管道,形成恶性循环。”
现场气氛顿时有些尴尬。
赵国栋看了林枫一眼,转向周志强:“周厂长,小林同志说得有道理。安全问题,宁可想得复杂些,不能掉以轻心。”
“是是是,赵主任说得对。”周志强连连点头,但林枫能看出他眼中的不以为然。
检查继续进行。林枫又指出了几个隐患:消防设施配备不足、员工防护用品老化、应急预案不完善等。
在压缩机房,林枫特意留意了环境温度。室温已经超过35度,而氨气压缩机在高温下运行,故障率会显着增加。
“周厂长,这么高的室温,对设备运行很不利啊。”林枫说,“是否考虑增加通风降温设施?”
周志强擦了擦汗:“这个...厂里经费紧张,这些辅助设施暂时还没有预算。”
检查结束后,检查组内部开会汇总情况。
“化肥厂的问题比较突出,”赵国栋总结道,“设备老化、管理粗放、安全意识淡薄。孙科长,你怎么看?”
孙建国沉吟道:“化肥厂是县里的利税大户,周厂长的压力也大。如果整改要求太严,恐怕会影响生产。”
其他部门的干部也纷纷发言,大多持类似观点——既要提问题,也要考虑企业实际困难。
林枫知道,如果不能引起足够重视,他的努力可能白费。
“赵主任,各位领导,”林枫开口,“我大学时研究过一起氨气泄漏事故的案例。夏季高温时期,老化的氨气储罐阀门极易发生脆性断裂。一旦泄漏,氨气扩散速度快,毒性强,几分钟内就能造成严重后果。”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如果真的发生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企业要停产整顿,相关责任人也要受到处分。到时候,经济损失可能比现在进行整改要大得多。”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赵国栋沉思良久,最终拍板:“安全红线不能逾越。检查组要形成正式意见,要求化肥厂立即整改。重点就是林枫同志提到的氨气储罐阀门问题,必须在一周内完成检修更换。”
当晚,检查组在化肥厂的招待所住下。
林枫躺在床上,回想今天的经历。他已经发出了预警,接下来就要看化肥厂是否真正重视了。
“林枫,睡了吗?”门外传来赵国栋的声音。
林枫赶紧开门:“赵主任,您还没休息?”
赵国栋走进房间,在椅子上坐下:“今天表现不错,专业、敢言,但也懂得分寸。”
“谢谢赵主任肯定。”
“不过,”赵国栋话锋一转,“在机关工作,既要坚持原则,也要注意方法。你今天当面指出周厂长的问题,虽然没错,但如果换一种方式,私下沟通,效果可能更好。”
林枫虚心接受:“我明白了,以后会注意工作方法。”
赵国栋满意地点点头:“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检查其他企业。”
送走赵国栋,林枫站在窗前,望着夜色中的化肥厂厂区。几个车间的灯光还亮着,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
他知道,自己今天的举动已经在赵国栋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好事,但也意味着今后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更多关注。
在这一刻,林枫更加清晰地意识到,重生带给他的不只是先知先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不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要尽力避免那些本可避免的悲剧。
远处的化肥厂在夜色中静静矗立,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即将被改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