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

余光追随

首页 >> 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 >> 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越战的血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逍遥侯内北朝帝业宗明天下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唐再起主宰江山我在大秦斩仙神我只会抄诗真不会打仗
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 余光追随 - 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全文阅读 - 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txt下载 - 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2章 获部分大臣支持!形成基建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京郊试验田的粟苗抽穗之际,长安朝堂上正悄然上演一场微妙的立场转变。此前对“墨家技术”和“丝路基建”持观望态度的大臣们,近来频繁造访墨家工坊,或派遣人员前往西域据点实地考察;就连一直反对墨家经济策论的御史台官员,也开始在议事时主动询问“水力灌溉机的推广进度”——这一切转变,皆因策论落地后,各地基建成果所带来的直观震撼。

率先改变态度的是大司农郑当时。作为掌管全国财政和农业的官员,他最初对“推广耐旱粟种”心存疑虑,担心种子适应性不足会导致农户减产。然而,上月他亲自前往京郊试验田视察,目睹百亩粟田穗大粒满,亩产较传统农田高出近三成,且听闻周边农户纷纷求购粟种,遂立即转变了看法。

这日早朝,郑当时率先出列奏报:“启禀陛下,京郊试验田亩产已核算完毕,耐旱高产粟种成效显着。臣建议自下月起,在关中、河东等粮食主产区全面推广,并由大司农拨款,在各地设立‘种子培育站’,以确保粟种供应稳定。”

郑当时的表态,宛如一颗石子投入湖面,在大臣中激起了连锁反应。紧随其后,京兆尹张敞亦上奏:“长安周边各县已安装水力灌溉机五十台,农户灌溉成本降低了四成,众多农户反映‘今年耕作轻松,收成却更佳’。臣恳请朝廷增拨工坊经费,多造灌溉器械,分发至偏远县域,以惠及更多百姓。”

这两位大臣的声援,使得原本零散的“基建支持者”逐渐汇聚成一股力量。陈砚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化,退朝后,他邀请郑当时、张敞及几位长期支持丝路建设的大臣(如卫尉李广利、太仆公孙贺)前往墨家工坊商议。

工坊内,工匠们正在演示新研发的“机关舂米机”——只需水力驱动,便能自动完成稻谷脱壳、米糠分离,效率较人工舂米高出十倍。郑当时目睹机器运转的情景,不禁感慨:“此等器械若能普及全国,不仅能节省农户人力,还能减少粮食损耗,实乃利国利民之良器!”

“郑大人所言极是。” 陈砚趁机取出丝路据点的建设进度图,继续道:“目前,敦煌、鄯善据点已具备完善的防御和转运功能,而于阗、大宛据点的建设亦在稳步推进。若能持续加大基建投入,未来不仅西域商路将畅通无阻,大汉的农业和手工业亦能借助技术革新实现显着增收。然而,当前基建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各地工匠普遍短缺,二是部分偏远地区官员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较低,亟需朝廷出面协调解决。”

张敞随即接过话茬:“针对工匠短缺问题,可从各地官营作坊抽调熟练工匠,并由墨家工坊统一培训后分派至各据点;至于地方官员的态度问题,建议由京兆尹与大司农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定期上报技术推广进度,并将其纳入官员考核指标,如此一来,必能促使他们重视基建工作。” 李广利也补充道:“西域据点的防御建设,可由卫尉府调派部分兵士协助,既能加快工程进度,也能让兵士提前熟悉据点环境,为后续抗击匈奴的防御工作做好准备。”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迅速凝聚成一套完备的基建推进方案。郑当时提议道:“今后我们这些支持基建的大臣,宜定期聚会商议,协同解决基建中的难题,同时在朝堂上统一发声,推动政策有效落地。不如就命名为‘基建派’,不知诸位意下如何?”众人纷纷点头赞同,大汉朝堂上首个以“推动基建、推广技术”为核心的派系,由此正式诞生。

“基建派”的首次联合行动,便是推进“全国工匠培训计划”的实施。郑当时从大司农府拨出白银十万两,在长安、洛阳、成都三地设立“工匠培训营”;张敞协调地方官府,选拔三千名具备基础的工匠入营;陈砚则安排墨家工匠担任教官,传授水力器械、模块化锻造等关键技术。培训营开营当天,郑当时亲自前往视察,目睹工匠们专注学习机关图纸、实操锻造技艺的情景,欣慰地对陈砚说:“有了这些掌握新技术的工匠,大汉的基建事业定能再上新台阶。”

与此同时,“基建派”在朝堂上逐渐崭露头角,开始发挥显着影响力。当有大臣提出“削减工坊拨款,优先保障宫廷用度”的建议时,郑当时立即予以反驳:“当前工坊每月产出的灌溉机和舂米机,能为农户节省数百万的人力,间接大幅增加粮食产量。若削减拨款,反而是对国家根本的损害。”张敞也随即附和道:“臣已收到关中各县的奏报,纷纷请求增加器械供应,由此可见,基建之举深得民心,不应轻易中断。”在“基建派”的共同努力争取下,汉武帝最终驳回了削减拨款的提议,并额外拨付五万两白银,专项用于研发适合南方水田的灌溉器械。

西域的基建进展,亦成为“基建派”在朝堂上的有力论据。张骞从西域传回喜讯:于阗据点的“玉石贸易市集”建成后,中原与西域的玉石交易量激增两倍,当地税收每月增加五万缗;大宛据点的“炼铁工坊”投产后,每月可产精铁两千斤,不仅能满足本地建设需求,还能有力支援敦煌据点。这些振奋人心的消息经“基建派”大臣在朝堂上广泛传播后,越来越多的中立大臣开始倾向于支持基建,甚至有几位保守派大臣私下表示“愿前往西域实地考察,再做定论”。

“基建派”的壮大,使得陈砚的工作进展愈发顺畅。以往需要多部门协调半月之久的物资调拨,如今在郑当时的协助下,仅需三日即可完成;地方官员对新技术的抵触情绪,也在张敞的考核压力下逐渐消解。这天,陈砚通过“民生技术推广系统”查看各地进展,光幕上显示:全国已安装水力灌溉机三百台,推广耐旱粟种五十万亩,西域四座据点建设完毕,各项数据仍在稳步上升。

傍晚时分,“基建派”大臣们再次齐聚墨家工坊议事。郑当时带来一则喜讯:“陛下已批准,自下月起在全国推行‘基建政绩考核制’,将技术推广、据点建设成效纳入地方官员考评体系,考核优异者可优先晋升。”众人闻言,纷纷举杯庆祝。张敞笑着说道:“有了陛下的支持与考核制度的保障,未来大汉的基建事业必将蓬勃发展,百姓亦能享受到更加富足的生活。”

陈砚望着眼前志同道合的同僚,心中感慨万千。从最初独自推进丝路建设,到如今“基建派”合力共进,这不仅是对墨家技术与理念的认可,更是大汉朝堂“以民为本”理念的回归。他深知,“基建派”的使命不仅在于推动器械研发与据点建设,更在于确保每一项基建成果都能切实惠及百姓,让大汉的每一寸土地因基建而焕发勃勃生机。

当晚,青铜残片再次闪烁,系统提示音随之响起:“宿主成功推动‘基建派’的形成,凝聚朝堂支持力量,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推广,功绩值增加,解锁‘跨区域基建协同’功能(可统筹协调各地基建资源,优化建设规划),汉武帝信任度提升至85。”陈砚紧握残片,目光投向窗外璀璨的星空。他深知,“基建派”的成立仅是起点,未来仍有众多基建项目亟待推进,更多技术需待研发。然而,只要众人同心协力,必能使大汉在基建与民生的发展道路上,行得更远、更稳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是全能大明星迫嫁妖孽殿下:爆笑小邪妃我一个道姑,怎么就成了皇后?牧龙师楚天子傅先生,偏偏喜欢你万灵仙族鸿蒙圣王萌妻大神:溥少,强势宠超级神探透视医圣暴躁的爹,温柔的爸,和新生的他修仙伏魔记灭世魔帝一颗水灵珠,驾驭全球海洋独尊星河长夜行先坏后爱:老婆,求复婚!天下无双仕途重任
经典收藏三国:开局向曹操剧透赤壁之战三国之佣兵天下救命,系统要害我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考古学家在秦朝他是言灵少女锦衣行之吕敏传大明:我为天下师窃国小相爷大秦镇王侯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晚唐:归义天下锦衣黑明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世子无双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一穿越就成断案高手复国大秦反贼烽火淞沪
最近更新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帝王串串烧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李世民重生水浒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侯府杂役秒变大佬三国:我在三国支教财倾山海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扶苏已死,秦匠当立儒心弈世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
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 余光追随 - 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txt下载 - 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最新章节 - 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