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志的彻底交代,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释放出的不仅是罪恶的真相,更是警方全面收网的行动指令。指挥室的屏幕上,各条战线的好消息如同雪片般纷至沓来,原本几乎断裂的证据链,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一根根重新接续、加固,变得清晰而坚实。
陈建国坐镇中枢,眼神锐利,不断根据新情况发出指令,调度着各方资源。他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在惊涛骇浪过后,沉稳地指挥着水手们打捞战利品,修补船身,准备着最后的归航。
对高鸿志住宅的搜查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之前的搜查找到了强酸瓶,确认了他处理凶器容器的部分供述。但探员们并未满足,他们相信,像高鸿志这样心思缜密的人,很可能还会留下其他蛛丝马迹。
探员们对他的书房进行了近乎破坏性的仔细搜查——每一本书都被拿起抖散,检查是否有夹层;抽屉被整个卸下,检查背面和夹缝;家具被挪开,检查地板和墙角线。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厚重的精装书《化工原理》的内部,探员们发现了一个极其巧妙的隐藏夹层。里面不是现金或珠宝,而是几张被小心保存的、看起来像是普通收据或物流单的纸条。
但仔细一看,内容却令人心惊! 一张是数月前,通过一个隐秘的暗网渠道、使用比特币支付购买某种“特殊定制化学品”的电子记录打印件,虽然使用了假名和加密邮箱,但购买物品的化学式缩写,与法医在赵启明肺部检测到的罕见神经毒剂高度吻合! 另一张是一个月前,通过一家小型、管理不规范的化学试剂商店使用假身份登记购买几种强酸、强氧化剂和dNA降解酶的记录,其种类和型号,与现场发现的污染物成分完全一致!
这些记录,如同他犯罪的“购物清单”,将他与毒物来源、污染试剂直接挂钩!虽然他事后删除了电脑和手机里的相关记录,却愚蠢地将纸质凭证藏了起来,或许是为了留作某种后手,或许只是出于一种扭曲的收藏癖,此刻却成了钉死他的铁证!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组负责搜查他家车库的探员也有了惊人发现。车库角落有一个不起眼的旧工具箱,里面大多是生锈的普通工具。但一名心细如发的女警注意到,工具箱最底层的一块隔板,似乎比周围的木板要新一点,边缘有细微的撬动痕迹。
她小心翼翼地撬开隔板,下面赫然是一个小小的暗格! 暗格里放着的,正是几个250毫升容量的棕色玻璃试剂瓶,瓶身上还贴着标签,虽然字迹有些模糊,但依然能辨认出,正是那些强酸、氧化剂和dNA降解酶!与购买记录、现场污染物种类完全对应!瓶口甚至有轻微的使用后未完全擦拭干净的残留液痕!
他竟然没有将这些东西全部丢弃!或许是为了方便下次使用?或许是觉得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无论如何,这简直是自投罗网!这些瓶子本身,就是证明他实施污染行为的最直接物证!
消息传回指挥室,就连一向沉稳的陈建国也忍不住用力挥了一下拳头:“好!干得漂亮!”
而技术科那边,对扣押的高鸿志办公电脑和家中电脑的深度挖掘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赵思妍带领团队,利用数据恢复和深度检索技术,穿透了他简单的文件删除操作,在其电脑硬盘的底层缓存区和上网历史残留碎片中,发现了大量极其可疑的搜索记录,时间跨度集中在案发前一个月:
· “如何有效清除dNA痕迹”
· “强酸 vs 强氧化剂 对蛋白质破坏效率”
· “高端电子锁技术开锁原理及痕迹处理”
· “耐高温化学毒物合成”
· “火灾现场证据毁灭可靠性分析”
· “局部自动灭火系统工作原理与程序修改”
· “室内监控摄像头盲区计算”
· “匿名比特币交易指南”
· “跨国资金转移隐蔽渠道”
这一条条冰冷的搜索记录,像是一份份犯罪的“预习笔记”,清晰地勾勒出他策划这场“完美犯罪”的全过程:从动机萌生,到知识储备,再到工具准备和手法选择,最后是反侦察和资金转移的退路规划。其心思之缜密,准备之充分,令人不寒而栗,但也恰恰成为了证明其预谋已久、主观恶意极大的最强有力的证据!
所有这些证据——口供、毒物购买记录、污染试剂实物、电脑搜索历史、监控中的可疑车辆、侧门痕迹、灭火剂结晶、那一微克容器颗粒、车辆内的毒物残留、与竞争对手的加密通讯记录——被迅速汇集、整理、关联。
林宸站在巨大的证据板前,手中拿着不同颜色的记号笔,亲自将这些碎片一点点拼接起来。
他用红色的线连接动机,评估报告冲突、焱腾诱惑与行为,购买毒物、搜索犯罪手法。 用蓝色的线连接犯罪准备,购买试剂、搜索知识、篡改系统与犯罪实施,潜入安装、触发信号。 用绿色的线连接反侦察行为,技术开锁、污染现场、销毁容器、清理数据与留下的破绽,侧门痕迹、监控车辆、微量颗粒、电脑记录。 用黑色的线,将所有物证、书证、电子证据、证人证言,助手听到的争吵、健身教练听到的抱怨以及其本人的有罪供述,最终全部串联起来,最终牢牢地锁定在高鸿志的名字上!
一条曾经几乎“消失”的证据链,此刻被完整地、清晰地、无可辩驳地“重建”了起来!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证据支撑,形成了完美的逻辑闭环和高度的证据盖然性。
这不再是单一的间接证据或推理假设,而是一座用铁证构筑而成的、足以将任何狡辩碾碎的事实堡垒!
“陈队,证据链……齐了。”林宸放下笔,转过身,对陈建国说道。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力量。
指挥室里所有人都屏息看着那面写满证据关系的白板,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充满成就感的复杂表情。这么多天的煎熬、挫折、高强度的工作,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陈建国目光扫过整个证据链,缓缓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真正轻松的神色:“很好!通知预审和检察院的同志,准备移送审查起诉!这个案子,我们拿下了!”
欢呼声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地响起。张猛兴奋地拍了拍林宸的肩膀:“牛逼啊,林宸!要不是你最开始那个反向工程的思路,我们可能还在瞎转悠呢!”
林宸微微摇头:“是大家的功劳。”他的目光再次投向证据链的起点,那个关于“第三方评估报告”和“数据真实性”的冲突。
直接凶手已然落网,证据链已然重建。但是,那条隐藏在更深处的、通往焱腾科技的黑暗链条,似乎才刚刚显露出它的冰山一角。
高鸿志是具体执行者,但那个抛出诱饵、催生罪恶的竞争对手,难道不应该为此付出代价吗?
重建的证据链,锁定了眼前的罪犯。而另一场更为隐秘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