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种帝王绿现世的消息,如同在瑞丽这座本就躁动不安的翡翠之城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引发的连锁反应,远比陈默想象中更为迅猛和剧烈。
“八个亿!”
这个数字,如同一个具有魔力的符咒,伴随着“玻璃种帝王绿”、“年轻学生”、“一夜暴富”等关键词,以病毒裂变的速度,横扫了瑞丽乃至整个翡翠圈。尽管陈默和周老板的交易细节并未完全公开,但行业内自有其精准的估值体系和消息渠道,那个惊人的数字不胫而走,在无数人的口耳相传中,被反复确认、惊叹、渲染。
段叔那原本还算清净的手机,彻底变成了热线,几乎被打爆。来自全国各地的玉石商人、收藏大鳄、珠宝公司代表,甚至一些闻风而动的资本掮客,都想方设法要联系上这位一夜之间创造传奇的“陈默”。客栈的前台电话也响个不停,试图预约采访的媒体、慕名而来希望能“沾沾仙气”或寻求合作的陌生人,络绎不绝。
“陈先生,我们是xx卫视财经频道的,希望能对您进行一次专访……”
“陈老师,我是xx珠宝的首席采购,我们老板非常希望能跟您见一面,价格绝对不是问题……”
“小陈兄弟,我是做私募的,有没有兴趣聊聊资本运作?我们可以帮你把这块料子的价值最大化……”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几乎要将人淹没的名利浪潮,陈默表现出了远超年龄的沉稳与冷静。他婉拒了几乎所有的采访和大部分会面请求,通过段叔作为缓冲,只与极少数经过筛选的、真正有实力且信誉良好的潜在合作者进行了简短接触。他将自己的定位,始终清晰地锚定在“匠人”而非“赌徒”或“富豪”上。
“我只是运气比较好,恰好看懂了那块石头想说的话。”面对段叔转达的各种溢美之词和夸张吹捧,陈默只是平静地回应,“我的根本,还是手里的刻刀。”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他越是低调,外界关于他的传闻就越是神秘和夸张。有人将他神化,说他是得了高人真传,能“望气观石”;有人扒出他北大学生的背景和之前拍卖行的成绩,称其为“文玩圈最强学霸”;更有人将他与林卿的感情故事也挖掘出来,描绘成一幅“才子佳人,共鉴奇珍”的浪漫图景。
一夜之间,“陈默”这个名字,不再仅仅是古典文献专业的一个学生,或是“默然匠心”网店的店主,而是成为了翡翠界一个崭新的、带着传奇色彩的符号。他之前那些“刀笔相融”的木雕、石雕作品,也随着这波热度被重新关注和讨论,价格水涨船高。
这种名声的大噪,带来的不仅是虚名与关注,更有实实在在的机遇与压力。
之前对他爱答不理的一些资深行家,现在看他的眼神里多了几分郑重与探究。老段工坊里,其他学徒和工匠看他的目光,也混合着羡慕、敬佩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距离感。连李逸飞都半开玩笑地说:“默哥,我现在跟你走一起,感觉压力山大,好像随时有镜头对着似的。”
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对那块留存下来的、核心部分玻璃种帝王绿的处置。无数双眼睛在盯着,看他如何对待这块天价翡翠。是将其作为保值增值的资产深藏?还是切割分解,流入市场换取巨额现金?或是,真的如他所说,用于顶级的玉雕创作?
“小默,现在你可是在风口浪尖上,”段叔私下里提醒他,“多少人等着看你的下一步。这块料子怎么处理,至关重要。做好了,你的地位就稳了;做不好,或者让人觉得你糟蹋了东西,之前积累的名声可能反噬。”
林卿也感受到了这种无形的压力,她握着陈默的手,轻声说:“别想太多,遵从你的内心。无论你决定怎么做,我都支持你。”
陈默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着那块散发着幽冷绿光、美得惊心动魄的翡翠,沉思了整整一天。巨大的名声和财富,如同一袭华美的袍子,突然披在了他身上,他需要时间适应这突如其来的重量,更需要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他想起了赵老的叮嘱——“守住本心,不欺不贪”,想起了老段的经验之谈——“玉无废料,只有废人”,更想起了自己最初拿起刻刀时的那份纯粹喜悦,以及构建“墨韵堂”、传承匠心的梦想。
最终,他做出了决定。
他请段叔帮忙,联系了国内最顶级的安保公司和银行保险库,将那块核心的玻璃种帝王绿以及另外几块高品质料子,进行了最妥善的保存。他明确表示,这部分料子,短期内不会出售,将作为他未来探索玉雕艺术巅峰的“储备”和“基石”。
同时,他从中取出了一小块品质极高、但体积适合创作的玻璃种帝王绿边料,以及那片冰种春带彩和鸡油黄黄翡。
“段叔,”陈默对前来商议的段叔说道,“我想请您和老段师傅帮忙,牵个头,组织一次小范围的、高水平的私人品鉴暨合作洽谈会。”
“哦?你想怎么做?”段叔来了兴趣。
“我不想被名声所累,更不想让这块料子仅仅成为财富的象征。”陈默目光清澈而坚定,“我想让它‘说话’。用这块小料,加上春带彩和黄翡,请老段师傅主导,我自己参与,共同设计制作几件能够代表我们目前最高水准的玉雕作品。然后,邀请真正懂行、有实力的藏家和机构来品鉴。目的不是卖料子,而是展示我们‘化璞玉为神奇’的能力,寻找志同道合、尊重艺术价值的长期合作伙伴。”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墨韵堂’不能只靠一块石头。我想借此机会,让外界看到我们的理念和实力。赌石大涨是运气,但能将运气转化为恒久的艺术价值,靠的是真本事。”
段叔听着,眼中精光连闪,猛地一拍大腿:“好小子!有格局!我果然没看错你!你这想法,比那些只知道卖料子的,高了不知多少个层次!行,这事包在我和老段身上!咱们就好好操办一次,让那些人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匠心’!”
消息传出,再次在圈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人们发现,这个一夜暴富的年轻人,并没有被巨额财富冲昏头脑,也没有急于变现,反而以一种更沉稳、更具艺术追求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这非但没有降低他的热度,反而让他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具吸引力,赢得了更多真正的行家和有心人的尊重与期待。
一场因为“八个亿”和“玻璃种帝王绿”而起的喧嚣,在陈默冷静而清晰的规划下,正逐渐被引导向一个更具建设性、也更符合他初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