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川的乱局,如同溃堤的洪水,迅速淹没整个蒙舍诏,其涟漪更是猛烈地冲击着周边各诏。浪穹诏主在最初的狂喜之后,很快陷入了巨大的诱惑与深深的疑虑之中。
蒙舍内乱,强敌自顾不暇,这确实是浪穹收复失地、甚至趁机扩张的千载良机!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蒙舍诏根基犹在,若贸然全力进攻,一旦其内部迅速平息纷争(哪怕只是暂时联合对外),浪穹必将首当其冲,遭受毁灭性报复。
就在他犹豫不决、与手下重臣激烈争论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通过秘密渠道,要求觐见。
来者正是一身风尘、却目光沉静的阿蛮。
浪穹诏主在一处极其隐秘的偏帐中接见了她。看着眼前这个年纪不大、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锐气的白蛮少女,他心中惊疑不定。
“你是何人?为何要见本王?”浪穹诏主沉声问道,手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
阿蛮依照皮逻阁的吩咐,行了一个浪穹部落的礼节,不卑不亢地开口:“诏主不必问我是谁。我只带来一个消息,和一个问题。”
“消息是:蒙舍诏内乱已深,蒙细奴与波冲一派势同水火,绝无轻易和解可能。唐朝对此乐见其成,吐蕃亦在伺机而动。此时,乃浪穹天赐良机。”
浪穹诏主眼神闪烁,冷哼一声:“空口无凭!本王如何信你?”
阿蛮并不争辩,继续道:“问题则是:诏主可还记得,当年部落中那位如流星般陨落、流落蒙舍诏、受尽苦难的王女血脉?如今,她依旧在邓川城中,如同囚徒,日夜期盼母族能为她洗刷屈辱。她的存在,她的苦难,她的血脉,难道不是浪穹出兵最光明正大的旗帜?不是凝聚人心最有力的号角吗?”
这番话,如同重锤,狠狠敲在浪穹诏主的心上!
关于“王女”的流言,他早已暗中查证,基本属实。此刻被这神秘少女当面点破,更是增添了几分诡异的真实感和压迫感。对方竟然对浪穹内部如此秘辛了如指掌!
出兵的名义!是的,若以“迎接王女归国”、“为族人雪耻”为旗号,不仅能占据道义高地,更能极大激发浪穹军民的士气,甚至可能赢得其他对蒙舍诏不满部落的同情!
巨大的诱惑再次涌上心头,几乎压倒了疑虑。
“你…你到底是谁派来的?”浪穹诏主的声音有些干涩。
阿蛮微微一笑,那笑容却冰冷无波:“诏主不必知道我是谁。您只需要知道,有些人,乐于见到蒙舍诏陷入混乱,也乐于见到浪穹诏能趁势而起,在这洱海之地,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至于之后是联唐还是抗吐蕃,那是诏主您自己的决断了。”
她的话充满了暗示,将皮逻阁的存在完全隐藏,反而将动机引向了可能存在的第三方势力(唐或吐蕃,或其他诏),这让浪穹诏主更加难以判断,却也更加心动。
“本王…需要时间考虑。”浪穹诏主最终艰难地说道。
“时机稍纵即逝。”阿蛮留下最后一句忠告,便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告退,消失在夜幕之中。
浪穹诏主独自在帐中徘徊良久,内心经历着激烈的天人交战。最终,野心和对盐井的渴望压倒了一切。
“传令!”他猛地停下脚步,眼中射出决绝的光芒,“集结军队!以迎回王女、雪洗国耻之名,兵发蒙舍!夺回我们的盐井和土地!”
浪穹诏的战争机器,终于开动了起来!早已憋着一口恶气的浪穹军队,在这面“正义”的旗帜下,士气高涨,如同决堤的洪水,扑向与蒙舍诏接壤的边境!
而此刻的蒙舍诏边境,正因为内乱而防守空虚,指挥混乱!
浪穹军的进攻,初期几乎未遇到像样的抵抗!几处原本由蒙舍军占领的盐井和边境堡垒,很快被浪穹军重新夺回!捷报传回,浪穹国内一片欢腾,浪穹诏主的威望达到了顶点!
消息传回邓川,更是如同在滚油中泼入冰水!
蒙细奴和波冲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外敌入侵惊呆了!在内斗正酣之时,外敌竟然趁虚而入!
“浪穹逆贼!安敢如此!”蒙细奴气得几乎吐血,但他此刻大部分精力都被波冲派系牵制在都城,难以抽调足够兵力前往边境。
波冲一派也是又惊又怒,他们虽然反对蒙细奴,但也不想看到蒙舍诏领土沦丧。然而,让他们出兵协助蒙细奴抵御外敌?更是绝无可能!
双方互相指责,都认为是对方的内斗引来了外患,都要求对方先放下武器,一致对外,却又谁也不肯先让步。
蒙舍诏的边境防线,在浪穹军的猛攻和内部撕裂的双重打击下,开始节节败退!混乱如同瘟疫,从边境向内地蔓延!
而就在这片极致的混乱中,“残影”的活动变得更加疯狂和高效!
皮逻阁彻底放弃了伪装,命令麾下队伍,分成数股,不再区分目标属于蒙细奴还是波冲,也不再局限于邓川周边!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一切有价值且守备薄弱的地方!
蒙舍诏溃败军队遗弃的营寨、粮草、军械?抢!
浪穹军攻势太猛来不及彻底搜刮的战利品?抢!
甚至是一些在混乱中试图自保的小部落、小贵族的仓库?同样毫不留情地抢!
“残影”如同一群贪婪的鬣狗,紧紧跟随着战争的脚步,疯狂地舔舐着伤口,吞噬着一切可以吞噬的资源!他们的队伍在滚雪球般壮大,缴获的物资堆积如山,巢穴几乎快要装不下!
皮逻阁站在一处刚被“残影”洗劫一空的蒙舍边境粮仓前,看着冲天的大火和忙碌着搬运物资的部下,眼中没有任何波澜。
浑水,已然搅得无比浑浊。
现在,正是摸鱼的最佳时机。
他不仅要摸走物资,壮大自身。
更要摸清这乱局中每一条鱼的动向,每一个潜在的盟友与敌人。
浪穹的进攻,只是开始。唐朝的态度,吐蕃的反应,以及其他各诏的选择,都将决定这场乱局的最终走向。
而他,这只潜伏于深渊的潜龙,将在吞下足够的养料后,睁开冰冷的眼眸,审视这片被他亲手搅乱的天地,等待着腾空而起,君临一切的时刻。
水已至浑,鱼龙混杂。猎杀,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