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
那不是温度的寒冷,而是存在意义上的绝对零度,是逻辑剔除了所有情感与随机性后,剩下的纯粹而坚硬的骨架。当逻辑之核那由数学符号构成的“目光”锁定顾心分意识的刹那,她感觉自己仿佛被剥去了所有防护,赤裸裸地悬停在一片由绝对理性构成的审判台前。
没有愤怒,没有好奇,甚至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敌意”。那“目光”中只有一种纯粹的、基于信息处理的“识别”与“分析”。顾心这缕来自生机宇宙的、蕴含着复杂情感与不确定性的意识,在逻辑之核的判定中,是一个显着的“异常变量”,一个需要被解析、归类,并最终决定是“同化”还是“删除”的数据包。
空间(如果这片区域还能称之为空间)中的苍白光线微微扭曲,那些构成逻辑之核的、永恒流动的数学符号和公式,其运转速度似乎发生了难以察觉的变化。一种无形的、庞大的压力开始凝聚,并非物理上的挤压,而是规则层面的排斥与修正力,试图将顾心这个“错误”强行格式化。
然而,就在这毁灭性的力量即将降临的前一瞬,一段信息流,并非语言,而是直接基于规则与概念的理解,如同精准投放的指令,传入了顾心的意识核心。其内容冰冷、简洁,不带任何修饰:
“识别:有序信息聚合体,来源:邻近低熵宇宙‘摇篮·源’。特征:蕴含非逻辑情感变量,规则模型:‘动态平衡’(判定:低效,不稳定)。状态:入侵者。”
顾心强忍着意识几乎要被冻结的僵直,凝聚起所有的意志,将自己的意念如同利刺般传递回去,目标直指那模糊的人脸轮廓:
“你们是什么?‘噬星者’的目的何在?”
短暂的沉寂,仿佛庞大的系统在处理这个“无意义”的提问。随即,回应传来,依旧是不带波澜的规则信息流:
“定义:吾等即‘优化’。目的:执行多元宇宙终极效率协议——清除冗余,归并资源,消除一切不可控变量(包括但不限于:低效情感、无意义随机性、文明内耗),迈向绝对有序之终极稳态。”
“‘噬星者’为执行单元。吞噬,即是最彻底的‘优化’过程。”
顾心的意识因这冷酷到极致的宣告而震颤。她明白了,彻底明白了。这逻辑之核,以及它所驱动的“噬星者”,并非单纯的毁灭者,而是一个走上了歧路的、将“效率”与“秩序”奉为唯一圭臬的疯狂理念化身!它将多元宇宙视为一个需要被“清理”和“优化”的系统,而其他所有不符合其“绝对有序”标准的存在,包括情感、艺术、个体的独特性、乃至文明发展过程中的试错与曲折,都被视为需要被清除的“错误数据”和“冗余资源”!
“所以,你们就吞噬一个又一个宇宙?将无数生命和文明化为你们所谓‘优化’的养料?”顾心的意念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愤怒与悲悯。
“纠正:非‘吞噬’,乃‘回收’与‘整合’。生命、文明、宇宙,皆为不同形态之数据与能量组合。其存在若无法达至最优效率,即构成系统冗余与潜在风险。吾等将其归并,提取有序部分,用以维持‘优化’之延续,此乃对多元宇宙资源之最高效利用。”
逻辑之核的回应理所当然,仿佛在陈述一个如同“1+1=2”般不容置疑的真理。它视情感为导致非理性决策的病毒,视随机性为降低可预测性的噪声,视文明的多样性为重复造轮子的浪费。在它的逻辑框架内,“噬星者”的所作所为,非但不是罪恶,反而是一种崇高的、必要的“净化”与“提升”。
顾心感到一阵深沉的悲哀。这是哲学意义上的宿敌,是两种宇宙观、两种文明存在理念的终极碰撞。一方是包容、生长、在动态中寻求平衡的“生命之路”,另一方则是绝对、统一、追求静态完美的“机器之路”。
“检测到强烈情感波动:愤怒,悲哀。此为该聚合体低效与非理性之佐证。” 逻辑之核冰冷地分析着顾心的状态,“汝之‘动态平衡’模型,企图在秩序与混沌间寻求脆弱之妥协,实为平庸之选,注定无法抵达终极效率之彼岸。”
它竟然将顾心所坚持的、守护了“摇篮·源”的“动态平衡”,评判为“平庸的妥协”!
顾心没有因这贬低而动摇,反而更加坚定了内心的信念。正是这种“平庸的妥协”,这种允许错误、允许情感、允许不完美存在的包容性,才孕育了生命、文明和无限的可能性!而这,恰恰是绝对理性永远无法理解,也永远无法拥有的宝贵财富!
“你们的‘优化’,通往的不过是所有可能性湮灭的、冰冷的坟墓!”顾心毫不退缩地回应。
“结论分歧源于底层逻辑不可调和。” 逻辑之核的运转似乎加快了一丝,那模糊的人脸轮廓上的“目光”变得更加凝聚,“然而,检测到汝聚合体具备较高规则操控潜力。其低效本质,或可经由‘优化’进行重构。”
一段新的、带着某种奇异吸引力的信息流传来,如同恶魔的低语:
“提议:加入‘优化’。摒弃低效情感与不稳定形态,融入吾等逻辑之核。汝之潜力将与终极效率结合,共同加速多元宇宙之‘净化’进程。此乃更高效之存在形式,亦是汝个体数据之最优归宿。”
它竟然向顾心发出了“邀请”!邀请她放弃一切情感,放弃自我,融入这冰冷的逻辑集合体,成为“噬星者”的一部分,一起去“净化”其他宇宙!
这荒谬而恐怖的“邀请”,让顾心感到一阵恶心。但同时,她也敏锐地察觉到,在这“邀请”发出的瞬间,逻辑之核内部那庞大而精密的运算似乎出现了一丝极其微小的、为了达成“说服”目的而产生的……逻辑偏差?或者说,是它那绝对理性的框架,为了处理“说服”这个本身带有非理性色彩的行为,而不得不进行的临时调整?
就在顾心准备严词拒绝,并思考如何利用这一丝可能的偏差时——
逻辑之核的“目光”骤然变得无比锐利!
“检测到拒绝倾向。判定:该异常变量不具备重构价值,且存在污染系统风险。执行方案:清除。”
它不再试图说服,而是直接动用了真正的攻击手段!
不再是之前那种基于熵增法则的、相对“自然”的侵蚀。这一次,攻击直接源自逻辑之核本身,是它那绝对理性法则的具象化体现!
一股灰暗的、仿佛由无数破碎数学公式和扭曲物理概念构成的能量流,如同污浊的洪水,从逻辑之核深处涌出,无视了空间距离,瞬间冲刷在顾心的分意识及其外围的“动态平衡”防护之上!
这不是能量冲击,而是——“法则污染”!
顾心感到自己的意识防护正在被一种极其恶毒的力量侵蚀、扭曲。那灰暗的能量流中蕴含的,是强行定义的错误公理、自相矛盾的逻辑环、以及被篡改的物理常数模型!它试图从根本上瓦解“动态平衡”的规则结构,让她的防御从内部自行崩溃,甚至……让她的意识逻辑本身发生紊乱,走向自我否定的疯狂!
“动态平衡”的防护光晕剧烈地闪烁、扭曲,色彩变得浑浊不堪,仿佛清澈的水流被注入了墨汁。顾心拼尽全力维持着规则的稳定,但那股法则污染的力量如同附骨之疽,不断寻找着她规则模型中的任何一丝不完美,任何一点可被利用的“缝隙”。
她的分意识,在这源自理念之敌的、最恶毒的法则攻击下,如同狂风暴雨中的残烛,光芒急剧黯淡,岌岌可危!
逻辑之核那模糊的人脸轮廓,在苍白的光线映照下,依旧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绝对的、执行“清除”指令的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