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若与证人一路风尘仆仆、马不停蹄地赶往朝堂之外。终于抵达目的地后,陶若稍稍停下脚步,深深吸入一口清新空气,并迅速调整好自己略显凌乱的衣着打扮。
然后,她抬起头来,用一种无比坚毅且果敢决然之目光紧紧凝视住那扇高大而又庄严肃穆的朝堂正门——仿佛要将眼前这座巍峨建筑看穿一般!此时此刻,陶若心中非常清楚明白:摆在面前的这条道路充满荆棘坎坷,但无论如何艰难险阻也绝不能退缩半步啊!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够达成最终目标……
紧接着,陶若猛地转过头去,对着身旁那位德高望重的老证人低声呢喃道:老先生,请恕晚辈直言不讳,如果没有您鼎力相助以及全力支持配合,恐怕此次事情会变得异常棘手复杂呢!所以说嘛,待会儿进入朝堂之后还得劳烦您多多费心关照啦!听到这话,老证人只是微微一笑,表示理解并认同对方观点。
随即便同陶若一同迈步向前走去,他们二人脚下动作显得格外稳健有力,宛如两颗坚不可摧的磐石般缓慢而有序地朝着朝堂内部行进……就在这个时候,一场惊心动魄、剑拔弩张甚至可能引发轩然大波的激烈较量正式开始上演咯!
朝堂之上,气氛本就凝重,众人各怀心思。李夫人兄长站在一侧,神色自得,尚未察觉陶若已带着证人到来。当陶若和证人踏入朝堂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
李夫人兄长看到陶若身旁的证人,脸色瞬间一变,但很快又恢复镇定,冷哼一声道:“陶若,你带这老头来做甚?莫不是又想耍什么花样。”
陶若毫不畏惧地直视他,朗声道:“李大人,今日我便要你解释清楚,你呈给陛下的证据为何被篡改!”声音清脆响亮,在朝堂内回荡。
李夫人兄长心中一紧,但仍强装镇定,“陶姑娘,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我呈给陛下的证据,皆是千真万确,何来篡改一说。”
陶若冷笑一声,看向证人,说道:“老人家,请您将当年旧案的真实情况,当众陈述一番。”
证人向前一步,虽身形佝偻,但声音还算洪亮:“诸位大人,当年之事,并非如李大人所呈证据那般。那时,将军府……”证人缓缓道来,将当年旧案的真实经过详细叙述。他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被掩埋的真相。
大臣们听着证人的陈述,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凝重。这与李夫人兄长之前提供的证据大相径庭,若证人所言为真,那李夫人兄长的行为便十分可疑。
一位大臣忍不住皱眉道:“李大人,这证人所言,与你之前呈给陛下的证据差异巨大,你作何解释?”
又有大臣附和:“是啊,李大人,此事关系重大,你可得说清楚了。”
李夫人兄长额头微微冒汗,但仍狡辩道:“这老头不知受了何人指使,在此胡言乱语。诸位大人,切莫被他误导。我呈给陛下的证据,都是有根有据,经过多方查证的。”
陶若看着李夫人兄长的模样,心中冷哼,“李大人,证人所言句句属实,你若真的问心无愧,为何不敢与证人当面对质?为何如此着急否认?”
李夫人兄长心中有些慌乱,但仍嘴硬道:“陶若,你不过是想借此混淆视听,为将军府脱罪。我看这证人定是你找来的冒牌货,编造这些谎言来欺骗大家。”
此时,朝堂内议论纷纷,大臣们对李夫人兄长的行为表示出越来越多的质疑。有的大臣摇头,有的大臣交头接耳,对李夫人兄长的信任已大打折扣。
陶若看着李夫人兄长,目光坚定,“李大人,事实胜于雄辩。今日,我既然敢带着证人前来,便有十足的把握。你若继续狡辩,只会让众人看清你的真面目。”
李夫人兄长心中暗暗叫苦,他没想到陶若竟真的找到了证人,而且这证人所言,逻辑清晰,让人不得不信。但他仍不甘心就此认输,心中快速思索着应对之策。
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众人都在等待着李夫人兄长的下一步举动。李夫人兄长陷入了被动,但他必定不会束手就擒,他会如何狡辩?陶若能否借此机会彻底挫败李夫人兄长的阴谋?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而这场朝堂上的对峙,也必将更加激烈地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