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仙人都对系统感到排斥和不适。至少,对于司禄府一位名叫文渊的低阶文仙来说,“仙界钉钉”的出现,简直是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成功”的新大门。
司禄府主管文书档案、律法条例,以往晋升全靠资历和上司赏识,过程缓慢且充满不确定性。文渊仙力低微,不善交际,在府中一直是个小透明。
但新系统上线后,他发现自己那些在故纸堆里磨练出来的、对文字和规则的敏感度,找到了绝佳的用武之地。
他疯狂地研究系统的每一个功能,每一条规则,每一份模板。他提交的oKR,总是能用最华丽的辞藻包装最普通的工作,设定的KR既看起来富有挑战性,又总能通过巧妙的数据定义和过程管理,确保自己能够轻松完成。
他更是“360度环评”的高手。他细心记录每一位同僚的喜好、负责的事务,在环评时,对上级,他不吝赞美之词,且总能夸到点子上;对同级,他谨慎地给予“良好”或“优秀”,并附上一些无关痛痒但又显得真诚的“建议”;对下级(虽然他几乎没什么下级),他也客客气气。他从不与人交恶,但也从不与人深交,一切都维持在系统规则下的“最优解”。
他的工作日志,堪称范本。哪怕只是整理了一天的卷宗,他也能写出花来:“今日对甲字库第三序列档案进行了深度梳理与结构化重组,初步建立了基于时空维度的交叉索引模型,为后续知识图谱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KR1进度:30%)。” 实际上,他就是把卷宗按年份和地域重新排了个序。
真正让他声名鹊起的,是他对“功德积分”获取渠道的研究。
他发现,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在系统内的“知识库”投稿、提出“合理化建议”、甚至积极参与“仙网小精灵”的问题解答,都能获得不菲的积分。
于是,他将在故纸堆里看到的一些冷门仙法残篇、历史轶事,稍加整理润色,便作为“知识分享”投稿,因其内容新颖(冷门),格式规范,频频被收录,积分源源不断。
他提出的“建议”,更是精准挠到了效能司的痒处。例如:“关于优化仙符流转审批电子签章流程的建议”、“构建跨部门信息共享壁垒破除机制的初步构想”等等,虽然大多空洞无物,但标题响亮,概念前沿,几次被陈卷点名“有思考价值”,奖励了大量积分。
短短时间内,文渊的功德积分和环评分数暴涨,在司禄府乃至整个文官系统内的排名火箭般攀升。他很快被破格提拔,成为了司禄府“文书规范化改革小组”的副组长,虽然还是个虚职,但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语。
以往对他爱答不理的同僚,现在见面都会客气地称一声“文渊仙友”。上司也开始将一些重要的文书工作交给他。
文渊志得意满,他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在仙界立足的正确方式。什么修炼悟道,什么人情世故,在清晰、公平(在他看来)的数据和规则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他更加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对系统的钻研中,甚至开始总结自己的“成功学”,准备在系统内的“经验分享”版块发表,标题他都想好了:《拥抱变化,量化人生——一位基层文仙的逆袭之路》。
他却没有注意到,一些资深的老文仙看他的眼神,带着淡淡的不屑与怜悯。也没有注意到,他提交的那些花团锦簇的报告背后,真正有价值的、需要沉下心来钻研的律法精髓、历史智慧,他几乎没有任何进步。
他成了系统的“优等生”,却也成了被系统规则定义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他的晋升,是系统的胜利,却也是某种仙道精髓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