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大罗罗

首页 >> 天下豪商 >> 天下豪商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快穿之影视世界天生就会跑重整汉末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开局废物皇子,我开创了盛世王朝三国之龙逆天下密战桐城大宋男儿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
天下豪商 大罗罗 - 天下豪商全文阅读 - 天下豪商txt下载 - 天下豪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54章 兄弟能同心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二哥儿……”武好古将目光从正热火朝天在施工的船厂工地上收回,看着满脸疑惑的弟弟,“时候不早了,咱们先回界河商市吧……十八姐和西门大姐准备了晚饭,正宗的开封菜!你的几个侄子侄女也都等着叫叔父呢!”

说着话,他又冲晁说之拱拱手:“景迂先生,我兄弟今日就先回了。”

晁说之拱拱手,笑道:“下官便在此恭送了。”

恭送二字说得客气,不过他的官场辈份是明摆着的,怎么都是元丰年间的进士,虽然官运不佳,现在不过是个正七品的朝臣,但是也不必在武好古、武好文兄弟面前低三下四的。

武好古也不完全拿他当下属,自然也是客气的招呼。晁说之现在是以文资在当伎术官,在大宋官场上肯这样自降身份的文官也真没几个,况且他还是正牌的进士。

在云台系的团体中,他可是个宝啊!只要他在船政学堂和界河大船厂的位子上坐着,也就没谁能来抢地盘了界河船厂做的大了,当然也是非常扎眼的。因为界河大船厂虽有一点官股,但是根本上说是民营的。界河市舶司拿着的官股不到总股本的两成,共和行和界河商市加起来拿了四成的股,剩下的四成则是属于船厂工匠的。这样的船厂可不能让正经的官员来插手!

辞别了晁说之后,二武兄弟就上了马,带着随从往界河商市而去。此时已经是冬天,而且临近年关,界河也早就封冻上了。不过界河商市却依旧非常热闹,哪怕是城外的工厂作坊云集的地方,这个时候也繁华依然。

通往商市城内的道路是石造的,铺着大块大块的条石,马蹄子踩在上面都是吧嗒吧嗒的脆响。道路非常宽阔,可以并行四台马车,道路中间竖着低矮的石柱,是用来将道路分割成“上行”和“下行”两部分的。“上行”是供通往界河商市方向的车马通行。“下行”则供通往界河大造船厂方向的车马行走。

“上行”、“下行”可不能闹反了,要不然会有执勤的界河警巡来罚钱扣车马的!

除了“上行”、“下行”要加以区分外,在这条被称为“船厂道”的大道上还有几个要紧的十字路口上还有警巡拿着小旗子在指挥交通界河商市南城城外的东西两厢,可是工厂、码头、学堂林立的所在,交通也是相当拥挤,如果没有警巡疏通,可就要大大的拥堵了。

在“船厂道”的两侧,还有专门修建的垫高的人行道。人行道就修在车马道旁的排水沟渠上面,用大块的青石板铺就,只供行人,不能走车马。在人行道的外侧,则是一间间新开出来的临街店铺,贩卖的都是一些生活用品,也有不少开着吃食铺子。因为时近年关,不少开在东城厢的工厂作坊都提前给工人节了月钱,有不少还额外多发了一两个月的月钱作为奖金。因此人行道上到处都是兜兜转转想要置办年货的百姓。各种铺子的伙计老板,也都亮着嗓子在门口吆喝。这股子市井气和热闹劲儿,几乎都快赶上开封府了。

街上除了百姓,还有不少穿着红色军袄戴着范阳笠的官兵,都是骑士学院的生员。骑士学院现在已经是正经的官办军学了,名义上归都军机司管辖。不过实权还是在慕容忘忧、慕容鹉、西门安国这些武好古的心腹手中。

现在这所学制长达四年(在云台学宫最近的一次改革中,博士科和通才科的课程被并入了专业学院,学制也统一延长到了四年,现在的云台学宫已经越来越像后世的大学了)的军学也放了年假,不少离家太远,没法回家过年的学生,就三五成群的出来溜达。看到武好古骑着高头大马在随从的簇拥下通过,都纷纷向他行了军礼,武好古也就在马背上挥手还礼。

武好文看着奇怪,“大哥儿,他们怎么都向你行礼?他们是宣抚司的人吗?”

“不是,他们是骑士学院的生员。”武好古道,“因为我穿着紫色的武官服,一看就是上官,所以他们要行军礼。”

军中必须强调下级服从上级!这种思想必须潜移默化,印在军官们的脑海中。所以从军学受训开始,生员们就要向官衔比他们高的武官行军礼(如果不认识的武官,就看官服颜色)。

“原来如此,”武好文点点头,“这是新规吗?”

“是都军机司定的规矩。”武好古回答,“只有在三大军学和整理完毕的新军中才需要执行。”

“大哥儿的治军果是严厉啊。”武好文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想:这些小武官要不要向官衔比他们大的文官行礼呢?

“二哥儿,”武好古又开口了,“你的海路帅司可不是个好做的差事……所以我这个做哥哥的在代理海路帅司期间就顺手办了些事儿。”

“哥哥是宣抚,”武好文倒是显得豁达,“本就节制海路帅司的。有什么要小弟做的,招呼一声就是了。”

其实河北宣帅并不节制海路帅司,也不节制任何一个帅司,只是海路市舶制置司是武好古一手从一个市舶司做起来的,所以各方也就默认了他的权力。

武好古回头看了眼兄弟,“你能这样想最好了……官家让你做海路帅司,就是看中了咱俩兄弟同心。

哥哥的河北宣抚是权小责大,如果再没一个能指挥得动的帅司,那可真就要误了来日北伐的大事了。”

武好文皱眉道:“来日北伐应该以陆路为先吧?可是也不见哥哥在整顿河北军上有甚大动作啊。”

“河北整军急不得的,”武好古说,“河北军盘根错节,而且又无田土可授,不能指望什么。现在只待河北四路自己整顿,将十二万人的员额压到十万以下,这样哥哥的宣抚司就能拿到两万新军的员额,编出四将新军就没有问题了。”

由十二万裁到十万是各方面博弈出来的结果,要是再执行不下去,那武好古可就要去赵佶跟前发飙了。

通过裁军拿到的四将新军,武好古也不会让别人来插手,必须由宣抚司直辖他来日北伐之时,可就指着这两万新军外加数千骑士和数千效用冲锋陷阵呢!

“那三佛齐市舶司、三佛齐军机房和南洋巡检司又是怎么回事儿?”武好文看着自己的大哥,缓缓发问。

武好古的宣抚好像是尊木雕泥塑,除了成立宣抚司衙门、宣抚司总军机房之外,就仿佛在混日子。

可是他兼任海路帅司的时候却是大动作一个接着一个!不仅给界河大船厂一口气下达了300条船的订单。而且还成立了三佛齐市舶司和三佛齐军机房这两个新的衙门,还大大加强了南洋巡检司的实力。

“市舶司当然是收钱的衙门,”武好古说,“三佛齐海峡的钱可比大宋任何一个州府都要多!不好好收着能行吗?而且咱们还要在南洋各处筹措粮草,觅地开垦,设置商市……也就是一路漕臣要做的事情,都得麻烦三佛齐市舶司啊!”

武好古这是把三佛齐市舶司当成了一路转运使司在用了!

“至于三佛齐军机房,”武好古道,“责任也是极为重大的……兵马调度,城池修建,都是得军机房居中调度。

至于南洋巡检司,自然是管辖战船队和陆战佣兵了!现在咱们驻扎在三佛齐的战船总共有18条,都是‘招财’型的桨帆战船。陆上的兵士约有3000人,大多是充军而来的,也有一些是从各地雇佣来的。”

“招财”型桨帆战船是界河大船厂最初的产品,总共就造了18条,现在全在南洋巡检司旗下。另外,南洋巡检司还有12条阿拉伯式桨帆船,都是使了各种手段才搞到手的。

而目前在界河大船厂开工的6000料桨帆战船则是“冲撞”型战船,装备了撞角,最多可以配备300名桨手、水手和甲板战兵。

所有的100艘“冲撞”型战船建成后,海路市舶制置司下属的“常备舰队”规模就将达到118艘,水兵超过人。

应该可以同时承担北伐的“海权控制”和三佛齐的“安全警戒”两项任务了。

当然了,如此庞大的船队的开销也是个天文数字。光是官兵,一年的开销就得几百万缗。如果不是守着三佛齐海峡,海路市舶制置司是无论如何都养不起这么一支庞大的舰队的。

而守着这么一个“收费站”,当然就得做好和各种挑战者开战的准备。

这也是武好古急于增强南洋巡检司实力的缘故!

“大哥儿,”武好文的官声虽然不怎么样,不过脑子并不糊涂,马上就想到了三佛齐有问题,“三佛齐海峡那边大概要动刀兵吧?”

武好古笑了笑:“刀兵应该正在动吧?”

“正在!?”武好文愣了又愣,“和谁打?”

“应该是天竺国的注辇国!”武好古缓缓地道,“也有可能还没打起来,具体怎么样,等开了春就知道了。”

请记住本书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仙门弃婿噬天龙帝穿成早夭的团宠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反派的我碰上重生女主说好拍烂片,泰坦尼克什么鬼重生八零年:兵王的异能媳妇开局奖励双修功法,女帝说想躺平神明降世,看见血条的我杀疯了!入地眼铠甲:我从爆龙开始进化铠甲网游三国之问鼎诸神炼气五千年别叫我精灵之神,我只是科普主播重生74:我在东北当队长拥有元素的人都杀疯啦敢问阴间诡异,可敢来我人间机甲征程婚姻如麻玄幻:签到系统到帐,我自当无敌
经典收藏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我帮女帝坐稳皇位她却要杀我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两界当倒爷,皇帝找我借钱打仗抗战游击队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我的大唐我的农场金锋关晓柔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明:开局上交双穿门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他是言灵少女我在大宋当外戚世子无双刺客信条:梦华录大秦反贼谍战从特工开始医入白蛇
最近更新秦末苍穹之变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靠读懂人心立足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起飞,从1973年开始沉默的战神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十三皇子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
天下豪商 大罗罗 - 天下豪商txt下载 - 天下豪商最新章节 - 天下豪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