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小大名

空门有佛

首页 >> 战国小大名 >> 战国小大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仙都宗明天下摄政王今天又在哄王妃初唐小卒张逸风姜凤小说陛下,臣妾要宫斗食王传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无敌天下内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战国小大名 空门有佛 - 战国小大名全文阅读 - 战国小大名txt下载 - 战国小大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4章 京都霸权の兴隙(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盛夏的京都比往年更显燥热,町屋门口挂着的竹帘被热风掀得猎猎作响,往来武士比平日急促许多,腰间太刀的碰撞声里,藏着难以掩饰的焦虑。谁都能察觉,这座被三好长庆掌控下的都城,正酝酿着一场风暴。

反三好派的私谋已悄然浮出水面,而幕府将军足利义藤的摇摆不定,正将这场风暴推向不可控的边缘。京都东洞院街一间僻静的茶屋,烛火在纸拉门后摇曳出模糊的人影。反三好派核心、幕府奉公众上野信孝,正隔着矮桌与细川晴元的密使低声交谈。

“细川大人已在丹波集结武士,只待将军一声令下,便可挥师京都。”密使的声音压得极低,却难掩兴奋,“上野大人只需稳住幕府内的势力,待我等会师,定能将三好长庆这篡权之辈赶出近畿!”

上野信孝指尖按在地图上的摄津国,那里是三好长庆于近畿的老巢。他内心深知,仅凭细川晴元的丹波兵力与幕府旧臣的零散力量,未必能敌过三好家精锐,但“摆脱三好控制、恢复幕府权威”的诱惑,让他不愿放弃这看似渺茫的机会。

“我已联络了五位奉公众,只要将军殿下表态,我们便即刻在御所发动,控制伊势贞孝等人。”上野信孝顿了顿,又开口补充道,“只是将军殿下近来态度反复,还需细川大人多派使者游说。”

然而这场私谋并未瞒过三好家的耳目,此时三好长庆虽仍在摄津国处理事务,却在京都安插了数十名密探,上至幕府臣属往来,下至町屋流言,都能及时传至他的耳中。当上野信孝私通细川晴元的消息传来时,三好长庆正与女婿松永久秀商议事宜,他手中的茶碗猛地一顿,抹茶溅出碗沿。

“这群不知死活的东西。”三好长庆的声音平静,眼神却冷得像冰,“久秀,你即刻前往京都,统领亲近本家幕府臣属,密切监视上野信孝的动向。我会即刻调摄津、和泉的兵力,赶回京都外围,若他们敢异动,便一举拿下。”

松永久秀躬身领命,临行前又进言:“大人,足利义藤虽为傀儡,却仍有将军名义,若能逼他公开表态支持主公,想来便能不战而瓦解上野等的图谋。”

三好长庆闻言颔首:“可,此事就交由你办,务必让幕府臣属看清局势。到底,谁才是近畿真正的主人。”

松永久秀抵达京都,第一时间联络幕府奉行伊势贞孝。这位亲三好派的核心人物,早已对反三好派的小动作不满,两人连夜拟定了弹劾的表文,准备在次日的幕府会议上发难。而此时的足利义藤,正坐在书斋看着细川晴元送来的密信,内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挣扎。

幕府会议中,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

伊势贞孝手持弹劾表文,声音洪亮的念道:“奉公众上野信孝,私通细川晴元,意图谋反,颠覆幕府;其党羽五人,勾结外臣,觊觎权柄,恳请将军殿下下令,将此六人革职,并命令向三好长庆大人输送人质,以示臣服!”

话音刚落,上野信孝立即起身反驳:“伊势贞孝,血口喷人!我等不过是为幕府安危着想,三好长庆专权跋扈,架空将军,你却甘为其走狗,难道不怕被天下人耻笑吗?”双方随即展开激烈争吵,议事厅内的臣属们也纷纷站队。

支持伊势贞孝的亲三好派,多是掌控幕府日常事务的奉行纳言,他们深知三好长庆的实力,不愿为反三好派陪葬;而支持上野信孝的反三好派,多是失去知行领地的奉公众与旧贵族,渴望通过推翻三好家,重新夺回权力。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还是落在了主位上沉默的足利义藤身上,这位年轻的将军无意识的摩挲着腰间刀柄。他既痛恨三好长庆的专权,渴望像先祖那样掌控幕府实权;又恐惧三好家的军事实力,担心一旦反戈失败,自己会落得被废黜甚至处死的下场。

“上野信孝私通外臣,确有不妥。”足利义藤的声音带着一丝犹豫,却足以让议事厅瞬间安静,“即刻革去上野信孝等人官职,令其于三日内,向三好输送人质,不得有误。”反三好派的臣属愣住了,上野信孝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张了张嘴,却被足利义藤冷冷的眼神制止。

伊势贞孝等人则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心中暗叹将军终究还是认清了局势。

然而会议结束后的当晚,足利义藤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决定。细川晴元的使者再次秘密来访,带来了丹波武士已至京郊的消息,并承诺若将军殿下愿举反三好大旗,细川家愿奉幕府为主,永不背叛。

这番承诺彻底点燃了足利义藤心中恢复权威的火焰,他想起了近江流亡时的屈辱,想起了三好长庆对幕府事务的横加干涉,更想起了将军二字本应有的分量。“你即刻返回,告知细川大人,我愿与他联手,共讨三好长庆。”足利义藤的语气坚定,“明日我便率幕府亲卫进驻京郊灵山城,以此据点为号召,令天下诸侯共击逆贼!”

当伊势贞孝得知足利义藤已率三百奉公众离开,进驻灵山城时,不禁气得顿足:“将军殿下何其糊涂!这分明是自投罗网!”他立即派人快马加鞭前往摄津向三好长庆禀报,同时试图联络足利义藤劝其回心转意,却只收到赦免细川晴元,令其速来灵山城会师的命令。

此时的灵山城已热闹起来,足利义藤以幕府将军名义发布檄文,斥责三好长庆专权乱政、犯上作乱,号召近畿出兵相助。细川晴元很快率丹波武士赶来,两人在灵山城本阵会面,表面上一派君臣同心的景象。

“细川大人,眼下三好家主力仍在摄津,我们可先攻其控制下的小泉城,试探其虚实。”足利义藤指着地图上的小泉城,眼中满是期待,“拿下此城,既能振奋士气,也能切断三好家在京都的前哨点。”

细川晴元躬身应诺,心中却另有算计。他深知,小泉城虽小,却有三好家精锐驻守,若强行进攻,自己的丹波武士必然损失惨重。他之所以联合足利义藤,不过是想借将军名义削弱三好长庆,而非真为幕府卖命。

因此,当细川军抵达小泉城下时,只是象征性发起几次进攻,便以“城防坚固,需待援军” 为由,停滞不前。足利义藤在灵山城得知消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多次派人催促细川晴元进攻,却都被理由搪塞。

足利义藤此时才隐约察觉,自己或许又一次被利用了,但箭已在弦上,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三好长庆的大军很快便抵达京都外围,这位近畿霸主此次带来了足足两万五千兵力,如此庞大的兵力远远超出了足利义藤与细川晴元的预料。

“将军殿下,三好长庆的大军已至灵山城西南,不出半日便能抵达!”斥候的禀报,让灵山城的气氛瞬间凝固。足利义藤急忙召集细川晴元商议对策,却发现细川晴元正忙着清点自己的队伍,丝毫没有备战的意思。

“细川大人,此时正是联手抗敌之时,为何如此镇定?”足利义藤的声音带着质问。

细川晴元却避重就轻:“将军殿下,三好军势大,硬拼恐难取胜,不如暂退船冈山,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他嘴上说着退往船冈山,实则早已做好了随时逃遁的准备。足利义藤还想争辩,城外已传来震天的喊杀声。

三好长庆已经下令发起进攻。灵山城本就不是坚固的要塞,守军仅有足利义藤的三百奉公众与细川晴元的数千武士,面对两万五千三好军的猛攻,根本不堪一击。三好长逸亲自率军突破,踩着云梯爬上城墙,与幕府奉公众展开白刃战。

奉公众虽奋勇抵抗,却因人数悬殊,很快便倒在血泊中。足利义藤站在本阵高台上,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三好军,心中涌起一股绝望。“将军殿下,快撤吧!灵山城守不住了!”身边的近侍拉着他的衣袖,催促道。

足利义藤回头望了一眼燃烧的城楼,那是他试图重振幕府的象征,如今却成了三好军的战利品。他咬了咬牙,在近侍的保护下,从小路突围向船冈山方向逃去。身后,灵山城的火光冲天,喊杀声渐渐平息,只剩下三好军庆祝胜利的欢呼。

三好长庆率军进入灵山城,看着被烧毁的幕府旗帜,脸上没有丝毫笑意。“久秀,派人去船冈山,告知足利义藤。若他肯投降,一切如旧;若执意抵抗,后果自负,也许我会让幕府彻底覆灭,也说不定。”他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足利义藤逃至船冈山,这座位于京都西北的小山,因地势陡峭易守难攻,被他视为最后一搏的希望。他收拢了逃亡而来的百余名奉公众,又派人催促细川晴元率军前来会合,准备在此与三好长庆展开决战。

细川晴元虽如约而至,却始终与足利义藤保持距离。当他站在船冈山的山顶,远远望见三好军的旗帜如潮水般向山下涌来时,心中的最后一丝犹豫也消失了。他想起了父亲细川澄元当年出卖细川政贤的往事,在自保与忠诚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

“大人,三好军势大,还是撤吧!”细川晴元的家老在一旁劝道。

细川晴元点了点头,没有丝毫留恋,当即下令:“全军调转方向,向近江国撤退!”他甚至没有派人告知足利义藤,便带着自己的数千武士,头也不回的奔逃而去。

足利义藤此时正在阵前发表动员讲话,他手持太刀,声嘶力竭的喊道:“诸位,船冈山是我们最后的阵地!身后是幕府的荣耀,身前是叛逆的贼寇,今日我们拼死一战,定能……”

话音未落,便有近侍慌张地跑来:“将军殿下!不好了!细川大人逃遁了!”

足利义藤猛地回头,顺着近侍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烟尘中,细川军的旗帜正快速向东移动,那是近江国的方向。他如遭雷击,手中太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脸上血色尽失。“细川晴元…… 竟然又背叛了我!”他想起了伊势贞孝此前的劝告,想起了自己一次次的摇摆不定,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

“将军殿下,细川军逃了,我们也快撤吧!”近侍们纷纷劝道。

足利义藤看着身边仅剩的两百余名奉公众,他们的脸上满是恐惧迷茫。他知道,没有细川军的支援,仅凭这两百人,根本无法抵挡三好军的进攻。“撤……我们也向近江逃!”他艰难的吐出这几个字,转身登上战马,向近江国的方向逃去。

幕府臣属们得知将军逃遁的消息也陷入了混乱,此前跟随足利义藤反三好的臣属,大多是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如今见大势已去,又摸不准三好长庆的态度,便纷纷跟在足利义藤身后向近江逃去。他们既怕被三好长庆清算,又怕失去将军追随者的身份。

然而,三好长庆早已料到了这一幕。他没有率军追击足利义藤,而是在京都发布了一道公告:“凡跟随将军逃遁之幕府臣属,无论家名高低,限期内不返回京都者,即没收所有知行领地,且永世不得录用。”

这道公告精准击中了幕府臣属的软肋,知行领地是武士生存的根本,失去领地便意味着失去一切。因此,当公告传到逃遁的臣属耳中时,他们瞬间陷入了恐慌。“不行,我不能失去知行!我要回京都向三好大人请罪!”原本跟随足利义藤的奉行,率先调转马头向京都奔去。

有了第一个,便有第二个。

短短一日之内,跟随足利义藤逃遁的幕府臣属,大部返回京都,跪在三好长庆的面前,祈求宽恕。当足利义藤逃至近江国时,身边只剩四十余名忠心耿耿的奉公众。他看着空荡荡的身后心中一片冰凉,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将军的名义是如此苍白无力。

所谓的幕府臣属,终究是一群趋利避害的现实主义者。

京都气氛逐渐恢复平静,三好长庆坐在议事厅里,看着下方密密麻麻的幕府臣属。他们都是此前跟随足利义藤逃遁,如今又返回请罪的人。松永久秀站在一旁,低声问道:“大人,这些人反复无常,不如尽数处置,以儆效尤。”

三好长庆却摇了摇头,目光扫过下方的臣属,缓缓说道:“你们此前跟随将军逃遁,本是不忠之举,但念在你们及时悔悟,我便不再追究。即日起,恢复你们的官职,仍各司其职,切记不得再犯。”

幕府臣属们闻言纷纷磕头谢恩,心中对三好长庆的敬畏又深了几分。三好长庆之所以如此宽容,并非心慈手软,而是深知幕府虽无用却仍是正统象征。保留他们,便能继续借幕府名义统治近畿,避免落得篡权者的骂名。

不过,在处理足利义藤的问题上,三好长庆心中曾有过另一个打算。此前,他已派人去阿波国,联络流亡在此的足利义维,计划将其迎回京都,取代足利义藤成为新的幕府将军。毕竟,一个更听话的傀儡,更符合三好家当前的利益。

但当三好长庆看到幕府臣属纷纷倒戈,足利义藤身边仅剩四十余人时,便改变了主意。“将军既已失却人心,即便留着他,想来也成不了气候。”三好长庆对松永久秀如此说道,“若将他迎回京都,继续做傀儡,既能彰显我的‘宽容’,又能避免因更换将军引发新动荡。毕竟,足利义维在近畿毫无根基,未必比足利义藤好用。”

于是,三好长庆派使者前往近江国,向足利义藤传达了自己的条件:“若将军殿下愿返回京都,继续主持幕府事务,此前所有不当之举,皆可一笔勾销;幕府的日常事务,仍由伊势贞孝等处理,将军殿下只需安养,享受尊荣即可。”

此时的足利义藤,依旧躲在近江国六角义贤处,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看着三好长庆的使者心中五味杂陈,返回京都意味着继续做傀儡,忍受三好家的专权;留在近江,便意味着暂时失去将军身份,成为一名流亡者。

何去何从?足利义藤经历了这许多,心中已然有了定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不正经宗门之说好的一起无情道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重生九零:腹黑辣妻宠上瘾西宫恨简行诸天三国:先虐吕布,再虐关张手握十大空间,神医狂妃可逆天天下无双修仙女配没出路?我靠种田求长生独尊星河陈飞宇苏映雪都市至尊仙医免费阅读全文陆尘李清瑶全文免费阅读小说偏偏心动快穿守则:黑化男神,狠狠撩(我家宿主超级萌)这个残王我罩了医圣传大圣传洪荒第一鸦明镜暗不治清末:新秩序
经典收藏世子无双三国之佣兵天下医鸣惊仙甲申天变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明:开局上交双穿门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窃国小相爷庶民崛起回到明末做枭雄九灵帝君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大汉奸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锦衣黑明别问,我科举大明:我一定红透半边天的!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锦衣行之吕敏传大明:开局直面朱元璋
最近更新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宋伏魔司明朝的名义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寒门状元路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唐代秘史水浒之往事随风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历史中的酒馆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笔架叉将军大周第一婿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战国小大名 空门有佛 - 战国小大名txt下载 - 战国小大名最新章节 - 战国小大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