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苏宜没有证据,而且她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很充实:“就算是假的,又如何?这个世界是那么的美好,天很蓝,地很广,花草树木的芬芳也那么的沁人心脾,鸟儿和小动物也灵动可爱,我认识的那些人也都那么的真实,就算只是一场幻境,我也很喜欢。”
于是苏宜不再去想什么世界真假的哲学问题,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生活中去,她要做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人,做一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她有这个能力,不是吗?
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苏宜真正的开始享受生活,她走遍了大江南北,国内国外都去过了一遍,看过了世上所有的美景,途中也结识了许多不错的朋友。
她一直都是孤身一人,可她从不孤单。
就这么一直潇洒到老,直到自己走不动了,苏宜才住进了环境和服务都很好的养老院。
她手里有钱,而且出手大方,入住的养老院对员工的管理又很严格,所以最后的日子里过得着实不错。
趁着自己还清醒,苏宜将自己的财产整理了一遍,她这辈子都没有结婚,也没有后代,攒下的那些钱里,除了自己接下来需要支付给养老院的费用,还有日常生活的费用之外,苏宜将剩下的财产捐出去了一大半,剩下的一小半则是用来奖励一直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的护工。
闭眼之前,苏宜回忆起了自己这辈子的经历,自从那天早上起来之后,这个世界就对自己展露了许多不同之处,而自己的人生也从那个时候开始发生了改变。
苏宜觉得这样很好,这才是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她没有一丝遗憾,嘴角含着一抹笑意,满足的闭上了眼。
再睁开眼睛看到周围有些熟悉有些陌生场景时,苏宜一时之间竟有些恍惚的感觉:“之前那是一场幻梦吗?不,不对,那样真实的场景怎么可能只是假的?”
“还有我的神魂,怎么突然壮大了不少?难不成是我在睡梦中神魂出窍,去历练了一场?”苏宜感应着自己体内的变化,猜测道。
“但是也不对呀,这个世界是修炼的世界,整体是处于古代的,但是我在睡梦中去到的那个世界,却是一个现代世界,而且还没有任何超凡的力量。”
这是怎么回事?
苏宜百思不得其解,但那场似真似假的经历,对苏宜而言,只有好处并没有坏处,所以想不出缘由,苏宜就没有再纠结了。
她这一觉睡了很长时间,外面都已经过去三年了。
好在修为高了之后,大家闭关的时间都会延长许多,三年的时间,对苏宜而言并不算什么,并没有人发觉不对。
睡了一觉,在梦中经历了一次完全平凡却很充实的生活,苏宜觉得,还是活着比较好啊!
一扫睡觉之前的疲惫,苏宜精神百倍的出关了。
然后正好赶上了林天一击败向凡,夺取了完整的天心印记,然后证道大帝的雷劫。
林天一不愧是从万族天骄中杀出一条血路,然后登顶的绝世天才,他的大帝劫很强大,虽然远比不上苏宜,但绝对比其他人的更加强大。
有上清圣地的人护法,林天一顺利的度过了大帝劫,成功挣到大帝,并且炼化了天心印记,以他之一道,印证天道。
此后万年的时间里,他所行走的道途都会气运大涨,行走其上的修炼者们修炼起来都会事半功倍,这些人都是受了林天一的恩惠,他的大名也会流传不朽。
这就是为何那些天骄们非要争夺天心印记的另一个原因了,除了不服输,想要证明自己才是最厉害的那个人之外,谁又不想流芳百世,被世人称赞赞颂呢?
林天一证道成功,其他人彻底没了希望,也都纷纷开始证道大帝,因此,天泽大陆上这段时间时不时就会传来一道新的大帝气息。
都是这段时间新郑到成功的大帝们。
不过苏宜的注意力却并不在这里,而是那些终于能够出事的前代仙人们。
在林天一证道成功,并炼化容纳天心印记后,天道对于他们的限制就彻底解除了。
那些仙人们终于能够现世,整个世界的格局都有了一些变化。
不过上清圣地却没有受到多少纷扰,毕竟上清圣地底蕴本来就很深厚,而且苏宜也稍微展露了一下自己的实力。
没谁敢捋上清圣地的虎须。
一波混乱结束之后,天泽大陆的格局稍微有了些改变,也可以说是没有多少改变。
但这个世界永远不会平静,天心印记的争夺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成仙路的开启了。
成仙啊,不成仙者,终究不过是一具枯骨,可在这个世界,成仙的几率万不足一,唯有通过成仙路的考验,才能够大大提升成功率。
可是成仙路的名额却十分有限。
所以成仙路上的争端远比争夺天心印记时更加残酷,因为参与者不仅是这个时代的天骄,还有上个时代上上个时代,甚至从远古苟活至今的大帝也会参与其中——其中自然也包括那些黑暗禁区中的黑暗至尊了。
南如风和向凡两人也都证道大帝成功,他们两个会在成仙路开启之后,和林天一一起进入其中。
“这一世,成仙路的名额一共有11人,名额算是不少了,不过为此而出现争夺的人数量也不会少,你们此去一定要小心。”苏宜对自己的两个徒弟嘱咐道。
“是,师尊,我们一定会小心的!”南如风两人齐声说道。
“到时候和林天一一起行动,你们三人抱团,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三个人总比两人存活下来的几率要大一些。”
“是!”
“还有,为师给你们的东西,也别舍不得用,成仙路上的危机不仅来自于成仙路的考验,更是来自于其他人,他们可不会像你们之前争夺天心印记一样,还遵守什么道义,那是无所不用其极,所以你们也不用太过拘束于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