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匪头目冷笑一声:“少废话,不交财物,就别想过去!”
双方陷入僵持,气氛剑拔弩张,一场恶战似乎在所难免。
就在这紧张时刻,小德张身旁八个御前侍卫迅速抽出兵器,将他和楚楚三姨太护在身后。
御厨和家丁们也纷纷抄起身边能当作武器的物件,准备拼死一搏。
水匪们见对方有抵抗之意,便开始蠢蠢欲动。
周大虎灵机一动,喊道:“好汉们,我们大总管是隆裕皇太后身边的大红人,你们若伤了我们,朝廷定不会放过你们的!”
水匪头目听后,犹豫了一下,但随即又恶狠狠地说道:“老子管你是谁,今天不留下财物,谁也别想走!”
这时,一直沉默的楚楚三姨太突然开口:“好汉们,我们可以给你们财物,但请你们保证我们的安全,不能伤害我们。”
小德张听了楚楚三姨太的话,微微皱了皱眉头,摆了摆手说:“本总管是后宫堂堂大总管,岂能给这几个毛贼盗匪送财物。来人,去把皇太后赏赐的小黄龙旗挂起来,告诉他们,这是皇太后赏赐的黄龙旗,谁再敢阻挡本总管的轮船,就地正法,格杀勿论。”
很快,御前侍卫头领拿来小黄龙旗,挂了起来,随后大声对水匪徒喊话说:“小小毛贼,你们听清了,这是大清国后宫张大总管回乡探亲的轮船,上面挂着的黄龙旗是隆裕皇太后赏赐,你们看清楚。本大爷提醒你们识相点,赶紧让道,让大总管的船前进。否则,惹恼了大总管,你们后果将不堪设想,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
水匪徒们一看船上挂起的黄龙旗,又听了这个御前侍卫的话, 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互相看了一会儿,最后,水匪徒首领大手一挥,说道:“撤,今天饶过他们,算便宜了他们。咱们不跟他们较劲。”
随后,便大手一挥,让手下让出一条路。
两艘轮船缓缓驶出了水匪的包围圈,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小德张望着远去的水匪,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回到乡下,安顿好一切。
轮船继续南下,朝着目的地驶去。
经过这场风波,船上众人都心有余悸,胆战心惊。
接下来的行程里,大家都提心吊胆,时刻留意着周围动静。
然而,祸不单行,船行不久,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浪涛汹涌地拍打着船身,轮船剧烈摇晃,仿佛随时都会被吞没。
小德张紧紧握住扶手,脸色煞白。
楚楚三姨太吓得花容失色,躲在小德张身后瑟瑟发抖。
周大虎一边指挥着众人固定好船上物品,一边大声呼喊着稳定人心。
御前侍卫们也都严阵以待,以防意外发生。
在这危急时刻,经验丰富的老船工大声喊道:“大家别慌,按我指挥操作!”
众人齐心协力,与暴风雨顽强抗争。
好在老天眷顾,经过一番艰难搏斗,暴风雨终于过去,轮船渐渐恢复平稳。
众人瘫坐在船上,劫后余生的喜悦溢于言表。
小德张望着依旧波涛汹涌的河面,长叹一口气,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接下来的旅程能一帆风顺,早日回到乡下老家。
小德张率领着队伍,继续沿着运河一路南下。
不几日,小德张回乡的两艘轮船就到达了静海县码头。
此时运河河道变窄,小德张乘坐的两艘大船无法在这窄窄的河道上行驶,搁浅下来。
小德张正在发愁这件事,忽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锣鼓声,接着就看见一大群人吵吵闹闹地朝这边走过来,而且人群中间还有一顶轿子。
小德张等人正在疑惑间,这群人已经到了河岸边,轿子停了下来。
轿子上下来一个身穿官服的人,率领着这一群人向小德张的轮船小跑过来。
这个穿着官服的人边跑边朝着小德张的轮船上大喊道:“大总管你好,卑职是静海县县令孙德仁,现在率领县衙里的官吏和静海县市民前来迎接大总管。”
小德张一听高兴了,这下好了,不用愁了,轮船有人拉纤了。
小德张立刻抖起精神来,对船上的众人说:“大家听好了,静海县令前来迎接我们,大家一定要听从指挥,不要乱动,听明白了吗!”
“大总管,小的们听明白了,请大总管放心,我们一切都听从大总管的指挥。”两个船上的人齐声说道。
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众人的话音落下不久,静海县令孙德仁就率领着他的人马到达了岸边。
“大总管,您的船只怎么不走了?”静海县令孙德仁隔着河岸向小德张喊话说。
“孙大人,我的船大,现在河道狭窄,轮船搁浅了,无法行驶。你快派人来帮本总管把船拉出去。”小德张大声朝岸上的静海县令孙德仁喊话说。
孙德仁一听,立马知道大总管的船为什么不走了,原来是静海县码头的河道变窄,大船行驶不开。
“大总管,你别急,您安心坐在船上,卑职派人给您拉纤。”孙德仁大声向坐在豪华轮船上的小德张喊话道。
“好的,孙大人,本总管知道了,你快一点。”小德张大声说。
“好的,大总管,您稍等片刻。”静海县令孙德仁说。
随后他转身对跟在后面的众人说:“你们给本老爷听好了,现在张大总管的船搁浅了,我们下水去给张大总管的船拉纤,任何人不准偷懒耍滑讲特殊,人人要卖力给大总管的船拉纤。如果谁不卖力拉纤,后去后,别怪本老爷对你不客气。你们听明白了吗?”
“老爷,我们听明白了,您下令吧!”众人说。
“好,下水,开始给张总管的船拉纤。”
孙德仁说完,身先士卒,率先弯下腰,挽起裤腿,走进静海县码头的运河中,开始抓起纤绳,为小德张的“吉祥”号豪华大船拉纤。
孙德仁领来的县衙官吏以及静海县的市民,见父母官亲自下水为张大总管的船拉纤,他们还能说什么,纷纷下水,效仿父母官孙德仁,拿起纤绳,搭在肩上,开始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