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端起手边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
凤目微眯,语气沉稳,带着掌控一切的笃定:
“裴卿所虑,哀家早已思虑周全,
其一,你安排妥当人手前往巴州,
暗中观察李贤言行心性,
确认他是否真心悔过,
有无担当帝王的格局,同时让他知晓,
此番回京乃是哀家恩宠,断不可生怨怼之心,
其二,对外只称‘巴州苦寒,皇子远谪多年,哀家念及骨肉亲情,
召其回京奉养’,暂不提及帝位之事,先安百官宗室之心,
其三,待李贤回京后,哀家自会暗中授意亲信大臣,
在朝堂之上渐次提及他早年监国的政绩,重塑其贤明形象,引导百官舆论,
其四,宗室诸王若有异议,哀家自有雷霆手段震慑,
谁敢以私怨阻挠社稷大计,便是与哀家为敌,与大唐为敌,哀家绝不姑息!”
裴炎听着武媚娘的这番话,以及自己对武媚娘的了解,知道她已是下定决心,
此番布局更是环环相扣,算无遗策。
他心中愈发凛然,这位太后向来谋定而后动,
一旦心意已决,便没有转圜余地,
此刻再多劝阻,非但无用,反倒可能引火烧身,坐实“阻挠社稷大计”的罪名。
念及此处,他掌心的冷汗愈发汹涌。
武媚娘目光如炬望向裴炎,语气笃定继续言道:
“裴卿乃是顾命大臣,威望卓着,
此事还需你从中协助,暗中协调各方势力,
助哀家一臂之力,不知裴卿可愿担当此任?”
裴炎心中明白,这已是武媚娘的明示,容不得他推辞。
他再次躬身行礼,语气坚定:
“臣蒙太后信任,委以重任,安敢不效犬马之劳?
臣定当竭尽全力,协助太后促成此事,不负太后厚望。”
武媚娘看着他恭敬顺从的模样,满意地点了点头,
凤目之中笑意浅浅,却依旧带着上位者的威严:
“裴卿能明事理识大体,哀家甚是欣慰。”
裴炎表面镇定,心中却是一沉,
当年李贤被贬巴州一案,正是他一手经办。
彼时他厌恶李贤宠信男宠,觉得他不堪为储,
且他对李贤的性情早已洞悉透彻:
李贤阴鸷狠戾,睚眦必报,心胸狭隘到了极致,
当年不过因明崇俨一句“太子不堪承嗣”的评语,
便怀恨在心,竟暗中派遣江湖术士刺杀。
如今若是李贤得以奉召回京登临帝位,
以他的性子,必然会翻出陈年旧账,大肆清算当年参与贬谪之事的一众人员。
届时他裴炎岂能有好下场?
怕是难逃身首异处、家族倾覆的厄运!
裴炎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躬身拱手道:
“太后圣明,高瞻远瞩,臣先前实属思虑不周,未能体察太后的深谋远虑,
既然太后决断已定,
臣便绝无二话,全力支持太后的千秋大计,
只是召章怀太子回京之事,干系重大,牵连甚广,
需得周密部署,妥善安排,以免节外生枝徒生祸端。”
武媚娘见裴炎这般识时务,心中颇为满意。
她之所以多年来一直倚重信任裴炎,便是看中他行事稳妥心思缜密,
且善于谋划布局,凡事都能考虑得面面俱到。
由他来全权处理召李贤回京的相关事宜,她自然是颇为放心。
“裴卿所言极是,正合哀家心意。”
武媚娘缓缓点头,
“此事关乎大唐社稷的安稳传承,
非同小可,必须秘密进行,绝不可张扬外露,
以免引起宗室诸王异动,或是让那些心怀叵测之人有机可乘从中阻拦,
哀家意下,就派你的心腹亲信之人乔装前往巴州,暗中护送李贤回京,
沿途之上,务必步步为营,小心谨慎,确保他平安回京!”
“臣遵旨!”
裴炎躬身领命。
武媚娘点头:
“哀家累了,裴卿先回去准备事宜吧。”
“臣告退。”
裴炎行礼后,转身缓缓退出殿外。
走出上阳宫,心中思绪万千,
太后让他派自己的心腹去接回一个随时可能取自己性命的仇敌,
这无异于亲手将刀柄递到对方手中。
裴府,
裴炎立于窗前,望着庭院中随风摇曳的梧桐枝叶,眉头紧蹙,心绪如潮。
他对李贤的成见,自始至终未曾有过半分消减,
当年李贤身为储君,宠信男宠,
行事乖张,难孚众望,
不堪为储,
如今,自然更不堪为帝王之任。
裴炎面对窗外,自言自语:
“太后一时糊涂,被猪油蒙了心,听不进我的半点劝谏之言。
李贤此人阴狠狡诈,心胸狭隘,睚眦必报,
当年在东宫之时,妄图觊觎皇权,本就难堪大任。
如今若是让他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以他的性情,
定然会倒行逆施,滥杀无辜,这大唐江山恐怕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裴炎越想越心惊:
“李贤若真奉太后之命回京继位,
眼下有太后一手把持朝政,
暂且倒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朝堂大局或能维系表面安稳。
可太后已年逾花甲,总有油尽灯枯,无力再执掌乾坤的一日!
一旦太后百年之后,李贤登基掌权,以他那平庸无匹的治国之才,
再加之以刚愎自用的性情,既无驭下之术,又乏容人之量,
朝堂之上必然乱象丛生!”
裴炎双手紧握,心中更为激动,语气虽然不敢大声,却也急促:
“宗室诸王本就对皇位虎视眈眈,届时定会借机发难,
朝中大臣亦会各怀异心,结党营私,相互倾轧。
如此一来,大唐江山恐将陷入分崩离析的危局,
倒不如让当今皇上继续端坐帝位!”
说到这里,裴炎眉眼忽然放松,
李旦虽素有避世之心,不愿卷入皇权纷争,
却也是个心怀天下仁厚爱民之人,
且能虚怀若谷,从善如流。
只要能阻拦李贤回京,
即便李旦心中万般不愿,
为了顾全大唐社稷的安稳,为了黎民百姓的福祉,
他也定会以大局为重,继续勉力支撑起这江山社稷。
起码李旦一心爱国,还能虚心倾听谏言,
他会谏言李旦以仁心治世,以勤勉补拙,
让朝堂之上秩序井然,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如此,至少能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安稳局面,
远比将大唐江山托付给不堪大用的李贤要稳妥得多。
故而,眼下最关键的,便是让李贤永远无法踏上回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