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升同志去了香江?”
“还在香江投资了公司?”
高玉琴瞪大了眼睛,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王东升。
她之前还以为王东升这次来羊城,也是为了寻求合作,没想到他竟然直接去了香江。
能在香江注册公司,那他肯定不是偷渡过去的。
她可是非常清楚,现在能走正常渠道去香江,有多困难。
同时,对王东升开的月薪五千港元,也是无比的心动。
她在他三叔家的厂子,一个月才几十块钱的工资。
而且现在厂子能不能开起来,还不确定。
现在唯一让她犹豫的就是三叔家的厂子,正处于这种困难时期,她就这么离开,实在是有些不太合适。
“对,我这次过来就是为了去香江。”
“我在香江这边注册公司,主要是为了回国内跟我的电子厂合资。”
“我在保州的电子厂,现在有六七百人,生产的产品,有电子表,收音机,录音机。”
“产量还算可以,电子表每个月能生产七八十万块,收音机,录音机差不多都能生产五六万台。”
“香江这边的公司和电子厂都缺少会计。”
“玉琴,你有才华,有能力,来我公司,肯定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我们公司,非常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我刚刚给你说的月薪五千港元,年薪十万港元,只是底线,并不是终点。”
“只要你过来,能够发挥出你的才华,未来,年薪二十万,五十万,甚至一百万都不是问题。”
王东升十分诚恳的说道。
“向东同志,我三叔的厂子,现在正处于困难的时候,我要是离开的话,实在是有些不太好。”
高玉琴更加心动了,工资给得太高,而且厂子还这么有实力,她实在是没有拒绝的勇气。
奈何,她又过不了心中这道坎儿。
“你三叔的厂子还没有建起来,你留在这边也帮不上什么忙。”
“说实话,以你三叔厂子的情况,估计不会有香江老板愿意投资。”
“除非你三叔愿意把厂子的大部分股份让出来。”
“想着跟香江人合作,还不如想想办法,让集体参与进来,可能还会更好一些。”
“但是,不管怎么样,你都无法起到太大的作用。”
“反而,你到了香江,跟着我能接触到更多香江老板,未来说不定还能对你三叔的厂子有所帮助。”
王东升并不是为了挖走高玉琴才说这话,他是真不看好高玉琴三叔找投资的事情。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高玉琴三叔,有些沮丧的从不远处向着这边走了过来,看到高玉琴正在跟一个穿着西装的男子聊得很投入,不由多了一丝希望。
连忙快走几步,来到了两人身边,笑着对王东升点了点头,站在高玉琴身边,笑着说道:“玉琴,这位老板是?”
此刻他还没有认出王东升。
上一次,他也只是见了一面,当时王东升穿着打扮,跟现在完全不一样,看上去就跟一个乡下小子差不多。
现在却是穿着得体的西装,看上去就像是大老板,成功人士。
哪怕看着很年轻,却也不敢让人有任何小瞧。
“三叔,这是王东升同志,就是上次跟我一起坐火车过来的那个年轻同志。”
高玉琴连忙把王东升的身份介绍了一遍。
原本还满脸堆笑的高玉琴三叔,听到侄女的话,瞬间就愣在了当场。
他实在是无法把当初的年轻小伙子,跟现在这个穿着西装皮靴,戴着名牌手表的人联系到一起。
此刻,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玉琴同志,我说的事情,你可以好好考虑考虑。”
“如果你有意向留在香江的话,我也可以帮你办理香江的身份。”
“你要是不愿意留在香江,同样可以去保州,或者首都办事处工作。”
王东升微微对高玉琴三叔点了点头,又跟高玉琴说了一句,就准备转身离去。
“王老板,等等。”
高玉琴三叔,连忙叫住了王东升,他也不是傻子,王东升穿这么好,还能进入这个地方,明显不是骗子。
来这里的都是香江老板,或者国营厂的领导。
想要进来,必须要有邀请函,还要进行身份登记。
骗子根本就不可能进来。
他跟高玉琴能够进来,还是因为他兄弟家的孩子,在这里工作,才让他们进来。
即便是这样,进来的时候,还是做了详细的登记。
“你有什么事情?”
王东升停下脚步,看着高玉琴三叔,淡淡的问道。
他虽然不在意上一次的事情,却也跟对方不熟,自然不用显得那么热情。
“王老板,我这有个项目……”
高玉琴三叔,连忙把他事先准备好,用来拉投资的话,说了出来。
“抱歉,我在国内有自己的电子厂,而且跟羊城无线电厂有合作,并不准备投资其他电子厂。”
王东升说完,直接转身离开,去找沈耀华。
高玉琴三叔,等王东升离开后,才叹了口气,转身对着高玉琴问道:“玉琴,这个人是什么来历?”
“他说的电子厂,是怎么回事儿,你上次怎么没有跟我说?”
能来这个地方的,基本上都是做电子行业的人,他倒是不怀疑王东升说他有电子厂的事情。
只是,他并不觉得王东升的电子厂有多大规模。
羊城各种小作坊实在是太多了。
随便组织十几个人,弄一些配件,回来组装,就敢说自己弄了个电子厂,实际上,就是一个小作坊而已。
“王东升说他在香江注册了公司,内地有一个大的电子厂,每个月能生产七八十万块电子表,五六万台收音机,五六万台录音机。”
“而且,这些东西,还都出口到国外。”
“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了解。”
高玉琴稍微顿了顿,继续说道:“三叔,他刚刚是在邀请我去他的公司工作。”
“说是可以在香江或者首都,保州几个地方选择。”
“怎么可能,羊城都没有哪个国营厂,一个月能生产这么多电子表。”
“也只有几个大的国营厂,生产的收音机,录音机数量,比他说的多。”
“他看上去,最多也就二十多岁……”
高玉琴三叔,明显是不太相信。
他就是做电子表起家,对这一行太了解了。
做电子表限制产量的并不是工人和生产线而是产品配件和销售渠道。
如果有配件的话,他一个月也能生产几十万块电子表。
……